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行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蓬勃发展,并迅速成为了服务产业的主流,对高素质导游人才的需求不断攀升。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主要阵地,其教育发展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在对导游综合素质拓展背景作出简要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现状,并重点就基于导游综合素质拓展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现状;改革;综合素质拓展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涉及到丰富多样的知识信息,其核心任务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拓展,以为其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夯实基础。从导游综合素质拓展的角度分析看,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都存在不少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1 导游综合素质拓展背景
由周晓梅编著的《模拟导游》中将导游服务技能释义为“导游人员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为游客服务的方式和能力”。简而言之,导游服务技能就是导游活动方式与能力的总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导游综合素质直接反映了导游服务技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及实力不断提升,旅游消费日新月异。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旅游作为充满生机活力的“朝阳产业”,逐步迈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而导游作为旅游产业发展起来的特殊职业,可以说是促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导游工作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多种多样的突发问题,如游客生病、天气变化等,需要导游进行合理地处置和安排,以保证游客良好服务体验。由此来看,导游综合素质拓展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向社会输入需求型人才。导游作为一种职业有着属于自己的行业规范和准则,同时其作为公民还承担着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
2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现状
模拟导游课程是导游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导游综合素质培养及提升的重要阵地。从导游综合素质拓展的角度分析看,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具体表述如下:
2.1 内容滞后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江西省大部分高校对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清,与旅游经济市场发展需求脱节,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及综合素质拓展。有些教师对市场经济认识不清、敏感度低,片面地强调知识教育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道德品质、情感修养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旅游活动范围较广、综合性强,现实工作中可能会面对行色各异的游客,他们的需求与要求存在差异。导游要想胜任这份工作,就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会涉及到非常丰富的内容,只有这些内容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满足本专业学生就业需求。但是事实上,有些院校只是进行了导游基础知识传授,与江西省相关景点的导游词讲解训练较少,导游服务教育涉及的知识深度不够、覆盖面窄,很难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拓展需求。导游的内部职业规则要求“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他们既是景点的“解说家”,又是生活的“行家”,对所到之地吃、住、行、游、购等信息了如指掌。相比于旅游行业发展,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内容滞后,直接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拓展。
2.2 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实效,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关键。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是主导,着重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除了上述提及的教师偏重理论教学造成的枯燥课堂之外,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语言不够生动。教师是整个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主导和灵魂,其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实效。部分教师一心钻研专业知识并无可厚非,但忽视了自身人格魅力塑造,语言表达能力差,导致学生互动兴趣差,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質培养与拓展;另一方面,方法欠缺科学。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之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拘泥于陈旧教学方式方法,缺少与学生的有机互动,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部分教师可能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模拟导游教学,却对其发生背景阐述不清,未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到该情景当中,实践教学效果不高,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代意义的教育,强调教与学分离,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依托于彼此间的有效沟通,在实践训练中拓展综合素质是根本途径。
2.3 评价片面
考核是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检验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效果,并据此指导改革实践。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片面,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可能误导教学改革优化,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考评仍以考试为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定位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违背了素质教育原则。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它更多的是传授技术而非理论。单纯地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显然脱离了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本质。此外,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评价片面还体现在评价主体上。大多数高校依然没有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观念束缚中逃脱出来,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评价更多的是考虑意见,而没有体现出学生主体性。这样的评价不但片面,而且有违客观事实。因为,教师作为个人其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很难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实时关注和跟踪,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尽全面和客观。因此,要想公平、客观、全面地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就应该适当听取学生意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3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3.1 转变思想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有赖于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新时期,高校应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内涵的学习和研究,检查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等原则,进一步夯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其个性差异,强调发挥教师引导功能,并以此指导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树立全体教职工良好的市场意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全面了解旅游经济发展趋势及需求,进而确定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及任务,并纳入到教学大纲中,以此指导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实践。此外,高校还需要建立理论联系实际意识,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综合素质拓展平台。由于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很难独立实现实训基地建设,因此应该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弥补自身不足,有机地将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融合,从不同角度衡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教育。 3.2 强化师资建设
专业化师资队伍是实现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高校需深刻认识到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多渠道予以落实。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教研活动,增进其在业内的互动交流,及时更新其思想理念和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分享有效教学经验,保证其始终跟进行业最新动态发展,从而使之提供更完善的教学服务。同时,高校还可以充分借助企业教育资源,组织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教师深入到工作一线,使之精准地掌握旅游企业及市场发展变化,检验其综合素质水平,以此结果指导教师培训工作。另外,高校还应该不断扩充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聘请业界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与理论型教师进行优势互补,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而教师本身也需要积极参与到上述活动当中,意识到整个行业发展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导游工作,并从中汲取精华和养分,从而使自身价值最大化。
3.3 完善教学内容
一般情况下,导游的业务范畴包括吃、住、行、游、购以及娱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其模拟课程教学也应以此为基础。以江西省高校模拟导游课程为例,其教学活动需要遵循实用原则,可以重点风景区为引,详细讲解导游常识和技能,并要求学生进行综合实训,强化其理解和掌握。基于导游综合素质拓展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内容完善,应包括导游基础知识、讲解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与时俱进,尽可能将旅游行业前沿信息传递给学生,在编排上突出规范性、操作性。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促进旅游企业精英参与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内容设置,重新整合专业知识架构,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指导循序渐进地教育。除此之外,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还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他们理性地看待社会客观事实,及时帮助其排解心理困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为其未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应对突发事件奠定能力素质基础。
3.4 创新方式方法
素质教育强调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这也是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改革的主要目标。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包括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例如,在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评价等工作,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能力价值的平台,使之获得成功体验,从而锻炼其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理论知识具象化,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演示,加之绘声绘色的讲解,深化学生记忆及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用到情景教学法,以江西省的某个旅游景点导游为例,将学生引入到真实的环境当中,由其自主发现知识点,并就此提出相关问题,进而教师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如此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挥及综合素质拓展。
3.5 优化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某一阶段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分析与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激励他们自我完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優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果考核到过程考核转变。应试考试成绩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及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认真观察学生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的细节表现,加强彼此间的互动交流,尽可能深入了解其生活 日常,并分析由此折射出的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进而给予有力指导;二是,以综合素质考核为核心。基于导游综合素质拓展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评价,应创新工作载体,通过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我展示空间和自由发挥空间,并对其综合素质表现进行评价;三是,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如上文所述,以教师个人能力很难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公正、客观、全面评价。对此,高校应建立以教师、学生、企业以及社会为主体的评价机制,从不同角度、层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引导其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导游综合素质拓展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实践有所不同,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作者呼吁业界更多学者关注导游综合素质拓展,并从此角度深入剖析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改革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冯淑玲.《模拟导游》课程研学旅行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2):227-228.
[2]傅远柏.“模拟导游”课程全景体验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27):53-55.
[3]瞿葆.基于职业技能《模拟导游》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市场,2012(28):132-133.
[4]张继方.《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04):43-44.
[5]熊山妹,吴儒练.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3):248.
作者简介
樊春梅(1979-),女,硕士学位。现为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与旅游文化。
作者单位
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5
【关键词】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现状;改革;综合素质拓展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理论与实际高度结合,涉及到丰富多样的知识信息,其核心任务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拓展,以为其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夯实基础。从导游综合素质拓展的角度分析看,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都存在不少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1 导游综合素质拓展背景
由周晓梅编著的《模拟导游》中将导游服务技能释义为“导游人员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为游客服务的方式和能力”。简而言之,导游服务技能就是导游活动方式与能力的总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导游综合素质直接反映了导游服务技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及实力不断提升,旅游消费日新月异。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旅游作为充满生机活力的“朝阳产业”,逐步迈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而导游作为旅游产业发展起来的特殊职业,可以说是促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导游工作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多种多样的突发问题,如游客生病、天气变化等,需要导游进行合理地处置和安排,以保证游客良好服务体验。由此来看,导游综合素质拓展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此外,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向社会输入需求型人才。导游作为一种职业有着属于自己的行业规范和准则,同时其作为公民还承担着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这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
2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现状
模拟导游课程是导游专业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导游综合素质培养及提升的重要阵地。从导游综合素质拓展的角度分析看,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具体表述如下:
2.1 内容滞后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江西省大部分高校对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清,与旅游经济市场发展需求脱节,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及综合素质拓展。有些教师对市场经济认识不清、敏感度低,片面地强调知识教育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道德品质、情感修养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旅游活动范围较广、综合性强,现实工作中可能会面对行色各异的游客,他们的需求与要求存在差异。导游要想胜任这份工作,就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会涉及到非常丰富的内容,只有这些内容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满足本专业学生就业需求。但是事实上,有些院校只是进行了导游基础知识传授,与江西省相关景点的导游词讲解训练较少,导游服务教育涉及的知识深度不够、覆盖面窄,很难满足学生综合素质拓展需求。导游的内部职业规则要求“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他们既是景点的“解说家”,又是生活的“行家”,对所到之地吃、住、行、游、购等信息了如指掌。相比于旅游行业发展,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内容滞后,直接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拓展。
2.2 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实效,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关键。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是主导,着重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除了上述提及的教师偏重理论教学造成的枯燥课堂之外,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方法单一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语言不够生动。教师是整个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主导和灵魂,其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实效。部分教师一心钻研专业知识并无可厚非,但忽视了自身人格魅力塑造,语言表达能力差,导致学生互动兴趣差,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質培养与拓展;另一方面,方法欠缺科学。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之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拘泥于陈旧教学方式方法,缺少与学生的有机互动,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部分教师可能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模拟导游教学,却对其发生背景阐述不清,未能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到该情景当中,实践教学效果不高,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代意义的教育,强调教与学分离,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依托于彼此间的有效沟通,在实践训练中拓展综合素质是根本途径。
2.3 评价片面
考核是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检验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效果,并据此指导改革实践。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片面,不仅挫伤了学生学习兴趣,还可能误导教学改革优化,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考评仍以考试为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定位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违背了素质教育原则。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它更多的是传授技术而非理论。单纯地以考试成绩论英雄,显然脱离了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本质。此外,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评价片面还体现在评价主体上。大多数高校依然没有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观念束缚中逃脱出来,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评价更多的是考虑意见,而没有体现出学生主体性。这样的评价不但片面,而且有违客观事实。因为,教师作为个人其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很难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实时关注和跟踪,对学生的了解也不尽全面和客观。因此,要想公平、客观、全面地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就应该适当听取学生意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3 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3.1 转变思想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有赖于正确思想观念的引导。新时期,高校应加强对素质教育理念内涵的学习和研究,检查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等原则,进一步夯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其个性差异,强调发挥教师引导功能,并以此指导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树立全体教职工良好的市场意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全面了解旅游经济发展趋势及需求,进而确定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工作重点及任务,并纳入到教学大纲中,以此指导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实践。此外,高校还需要建立理论联系实际意识,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综合素质拓展平台。由于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很难独立实现实训基地建设,因此应该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弥补自身不足,有机地将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融合,从不同角度衡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教育。 3.2 强化师资建设
专业化师资队伍是实现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高校需深刻认识到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多渠道予以落实。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教研活动,增进其在业内的互动交流,及时更新其思想理念和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包括创新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分享有效教学经验,保证其始终跟进行业最新动态发展,从而使之提供更完善的教学服务。同时,高校还可以充分借助企业教育资源,组织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教师深入到工作一线,使之精准地掌握旅游企业及市场发展变化,检验其综合素质水平,以此结果指导教师培训工作。另外,高校还应该不断扩充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聘请业界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与理论型教师进行优势互补,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而教师本身也需要积极参与到上述活动当中,意识到整个行业发展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导游工作,并从中汲取精华和养分,从而使自身价值最大化。
3.3 完善教学内容
一般情况下,导游的业务范畴包括吃、住、行、游、购以及娱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其模拟课程教学也应以此为基础。以江西省高校模拟导游课程为例,其教学活动需要遵循实用原则,可以重点风景区为引,详细讲解导游常识和技能,并要求学生进行综合实训,强化其理解和掌握。基于导游综合素质拓展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内容完善,应包括导游基础知识、讲解技能以及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与时俱进,尽可能将旅游行业前沿信息传递给学生,在编排上突出规范性、操作性。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促进旅游企业精英参与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内容设置,重新整合专业知识架构,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进而指导循序渐进地教育。除此之外,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还应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他们理性地看待社会客观事实,及时帮助其排解心理困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为其未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应对突发事件奠定能力素质基础。
3.4 创新方式方法
素质教育强调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这也是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改革的主要目标。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包括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例如,在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一个主题,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评价等工作,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能力价值的平台,使之获得成功体验,从而锻炼其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将理论知识具象化,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演示,加之绘声绘色的讲解,深化学生记忆及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用到情景教学法,以江西省的某个旅游景点导游为例,将学生引入到真实的环境当中,由其自主发现知识点,并就此提出相关问题,进而教师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如此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挥及综合素质拓展。
3.5 优化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某一阶段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分析与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激励他们自我完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评价机制優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果考核到过程考核转变。应试考试成绩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及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认真观察学生模拟导游课程教学中的细节表现,加强彼此间的互动交流,尽可能深入了解其生活 日常,并分析由此折射出的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进而给予有力指导;二是,以综合素质考核为核心。基于导游综合素质拓展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评价,应创新工作载体,通过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大的自我展示空间和自由发挥空间,并对其综合素质表现进行评价;三是,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如上文所述,以教师个人能力很难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公正、客观、全面评价。对此,高校应建立以教师、学生、企业以及社会为主体的评价机制,从不同角度、层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引导其全面发展。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导游综合素质拓展的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实践有所不同,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作者呼吁业界更多学者关注导游综合素质拓展,并从此角度深入剖析高校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改革模拟导游课程教学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冯淑玲.《模拟导游》课程研学旅行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2):227-228.
[2]傅远柏.“模拟导游”课程全景体验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通讯,2014(27):53-55.
[3]瞿葆.基于职业技能《模拟导游》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市场,2012(28):132-133.
[4]张继方.《模拟导游》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04):43-44.
[5]熊山妹,吴儒练.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模拟导游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03):248.
作者简介
樊春梅(1979-),女,硕士学位。现为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与旅游文化。
作者单位
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