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GPS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 :西北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200610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论述在化探顶查和普查阶段使用手持式GPS,实现了单点绝对定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野外定点的精度,降低了工作强度,简化了工作程序,保证了工作质量。GPS在化探工作中的使用必须按照必要程序进行.为保证精度,必须进行GPS试验,主要包括控制点的选择,仪器参数校正,精度试验,多台GPS一致性检查,并明确给出该地区GPS能否使用报告。通过野外实例充分说明了利用手持式GPS的定位方法在地球化学勘查中应用的效果,利用GPS航迹跟踪功能验收当天野外工作,制作航迹监控图、野外实际材料图,利用GPS和MAPGIS制作地质简
其他文献
通过对舟曲县“8.8”特大山洪泥石流三眼峪沟进行现场调查,从泥石流的岩土体类型及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新构造运动及地震等方面,对物源条件的地质环境背景进行了总结。调
鄂拉山地区具有内部结构复杂、多旋回发展演化的特点,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构造结之一(孙延贵等,2001),也是青海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之一(宋治杰等,1995;张培青,2007)。青海省较为著名的赛什
西天山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华北板块两大板块之间,在漫长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历经前震旦纪基底形成演化阶段(D1)、震旦纪至早奥陶世稳定陆壳发展阶段(D2)、中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