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陶瓷连接工艺及焊料反应产物研究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zhofp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热压反应烧结技术,使用Ti-Ni混合金属粉末焊料对SiC陶瓷进行连接.探讨了焊接温度、保温时间、焊料厚度以及焊接压力等工艺参数对连接件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对连接界面及焊料反应产物进行SEM,EDS,XRD分析,进一步考察了焊接工艺对连接件的断裂类型、焊料反应产物及其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连接工艺,Ti-Ni焊料与母材可通过适当且适度的界面反应获得牢固结合,此时界面反应产物为以TiC,NiTi为主含Ni3C,Ni16Ti6Si7的混合物,且具有较高强度的TiC以弥散相形式分布在以
其他文献
分析了一种通过改变包层空气孔径向折射率产生双折射的光子晶体光纤,比较了几何对称性对这种光纤双折射特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法对该光纤基模的电场分布、归一化双折射,偏振等
对组合锥型光纤表面增强拉曼(SERS)探针的结构参数进行了设计与优化。通过建立描述消逝波激发组合锥光纤探针表面纳米颗粒的激发光衰减系数模型,结合激发光经渐变锥段的全反射传
研究了在不同烧结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热压Ni-SiC-G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试样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根据SEM照片可将复合材料中SiCP/Ni之间
研究了低钙磷比溶液电沉积缺钙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涂层在水热合成和 700℃, 800℃, 900℃焙烧后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结构;用扫描电镜 (SEM)、 X射线衍射 (XRD)和透射电镜 (TEM
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综述了超声化学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采用和发展多种前驱物声化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特别是超声电沉积法制备纳米粉体新技术及超声制备无机-有机
研究了多向反复锻造对7075铝合金显微组织的细化作用.结果表明,经多向反复热锻,7075铝合金的晶粒尺寸可以减小到2μm以下,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淬火时效后,在强度与常规状态
传统高温合金叶片类铸件制备过程中,熔体长时间在陶瓷模壳材料中保温,易受其污染,而借助于交变电磁场与液态金属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压力可使高温合金呈半悬浮状态,减少了熔体
深入研究了不同湿度条件下Ba(Mg1/3Ta2/3)O3(BMT)陶瓷的介电性能.采用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优化BMT陶瓷制备工艺参数,并对湿度稳定性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随湿度由12.4%RH
系统地研究了Co含量对RENi4.3-xCoxMno4Al0.3贮氢合金(x=0.5~1.3)的相结构和高温(60℃)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ENi4.3-xCoxMn0.4Al0.3合金(x=0.5~1.3)具有单一的CaC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