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当自强,生命焕光彩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焦热点
  2020年12月7日,山西运城的一对残障夫妻合体送快递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丈夫赵海峰从小失去双臂,妻子杨芬艳因小儿麻痹症双腿无法行走。夫妻俩主要的工作就是送快递,每天能收发快递200件左右,每批快递都基本保证3小时内送到。在工作中,丈夫负责骑车搬快递,妻子则打电话填订单,两个人靠这样的“合体”,完成快递任务。从2013年以来,夫妻俩已经送了7年快递,并且还有创业的想法。面对热心民众对残障人士工作能力的疑问,赵海峰表示“自食其力才感到踏实”“我能靠自己养活一家人”“我是她的腿,她是我的手”。同时他还鼓励和自己同样遭遇的人“出去闯闯,只要自己想干总会有合适的工作”。
  多维解读
  1.笑对磨难,达观生活。笑对磨难,就是能用“达观出世”的态度面对艰难困苦,于其中经受磨砺,淬炼心性。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艰难险阻不断。当代青年应“悠然对磨难”,把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当作打磨心性、增益所能的一种馈赠,才能拓宽生命的广度,焕发生命的光彩。
  2.自强不息,追梦不止。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身体的缺陷并不代表我们不能追梦。在追梦途中,对辛酸、艰苦的品尝是苦涩的,但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得以尝尽人生百味,所以,我们更应“咬定青山不放松”,才会“忽见千帆隐映来”。
  3.相互帮助,共渡难关。个体宛若沧海一粟,有可能耗尽一生之力也难以抵抗天灾人祸,而“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于艰险处互助,方能显风雨同舟之可贵。尤今之时,是疫情关口,未有之变局,这场世界的“防疫战”的胜利需要各个国家互帮互助,更需要各国人民拧成一股劲。
  4.志智双扶,大爱无疆。志智双扶就是创新关爱残障人士的方式,既要鼓励其生活志气,又要尊重其人生志向,还要通过普及国家惠民政策让他们相信可以通过劳动实现物质精神的双丰收。在国家脱贫攻艰的新征程上,青年更应该更新关爱理念,转变关爱方式,把形式上的帮助转变成让其实现自力更生的自助。这是国家保障政策的落实,更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
  青年视角
  每一个风雨兼程的奋斗者的求索历程,都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有很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等待我们去跨越,有很多新的困难和挑战等待我们去战胜。不经风雨,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在磨炼中成长,在担当中历练,人生才会在新征程上绽放精彩。
  (作者:张楠)
  进入新时代,“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格外关心、关注残疾人已成为社会共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随着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正在改变,而残疾人也开始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从“被动的受施者”向“积极的创造者”转变。
  (作者:杨立雄)
  时评频道
  残疾人是“折翼的天使”,也是自强的楷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一个群体的成长进步,足以映照出一个国家的蓬勃生机,也足以展示出社会主义中国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让残疾人能够紧跟时代前进步伐,自尊自立、努力拼搏、奉献社会,创造出许多令人敬佩的业绩。更重要的是,这些发展进步,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精神,正是这个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乘着时代东风,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残疾人,正在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与魅力。
  (摘自“人民网”2019年7月10日)
  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方能活出精彩人生。感动背后,更是精神。古今中外,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自尊自立、奉献社会的奋斗事迹不胜枚举。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身处逆境,心向阳光,心存感恩,活跃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条战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赢得尊重和未来。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凝聚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闪耀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摘自“中国青年网”2020年12月3日)
  观点
  互为手足,温暖同行!
  赵海峰夫妇合体送快递,一送就送了七年。七年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他们自己知道。送快递风里来雨里去,就是正常人也很难坚持下来,更何况他们是两个肢体残疾的人。看如今他们合作得如此娴熟,真是互为手足,温暖同行。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桥梁专家茅以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赵海峰本是健全人,3岁时,因为碰到了高压电,导致手臂坏死。后来赵海峰做了几次截肢手术,成了现在的样子:左臂完全没有,右臂肘部及以下全无,仅有短短的一截“残臂”。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一次意外,造成了赵海峰身体的残疾,但是他在崎岖人生路上的砥砺前行,使自己的人生丰富起来。
  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然而,总有一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葸不前。还有的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都很难把握。与我们正常人相比,赵海峰夫妇面对的困难更大,他们都能坚持下来,为什么我们这些健全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呢?
  其实,人生就是在翻越一个又一个山峰,关键要看我们有没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意志。肢体的残疾、周遭异样的眼光、找工作受到歧视……残疾人要想生存,面对的困难是正常人不曾遇到的,如果将这些困难比作高山的话,他们面对的是重重山峰,要么就此沉沦,要么翻越山峰。畢竟身体有残疾,国家也会给予照顾,不努力也没有人非议,但是赵海峰夫妇选择了后者,他们选择靠自己的努力赚钱,维持生计。赵海峰从上门收件、包装,到下货、分拣、装车,再到开着三轮车挨家投递,没有双臂的赵海峰工作起来和其他同事没有什么两样。妻子小儿麻痹,行走不便,但他们互相帮助,风雨同舟。所以说:意志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不可否认,一些困难不是轻易就能克服的,但没有尝试过,怎会知道到底能不能克服呢?不试,半点机会都没有;试了,至少还有机会。即使最终没有克服,至少也是增加了阅历、磨砺了心性。正如哲人所言:“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与困难作斗争,不管成功与否,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它将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赵海峰夫妇互为手足,温暖同行的故事让人感触颇深,挫折和苦难,不过是块磨刀石。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
其他文献
2021年2月4日,教育部官网公布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新的一年,教育部将重点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他要求,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初中阶段作业不超纲,高中阶段作业不越界,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也将纳入监测考核。  我国给中小学生减负已经20年。每次减负,都把控制作业总量作为一条重要措施。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
期刊
互联网时代的巨潮在短短几十年间,将全世界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冲了个天翻地覆。但是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我们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泥沙俱下的各类信息充斥着头脑,快餐式的浅阅读惰化了人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是“一个人的狂欢”,透过方寸间的屏幕,我们与整个世界相连。  殊不知,在巨大的信息浪潮与舆论导向中,我们早已半推半就地忽视了细小的声音,也半推半就地同巨大的声音一同嘶吼。因为一声质疑往往带来
期刊
文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1.我们永远要记住: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周正  2.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张瑞敏  3.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周国平  平凡造就平庸也成就伟大,关键是看如何在平凡中积淀,在平凡中突围。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可以堕落的时代,认知平凡的意义与价值显得尤为重
期刊
议论文分论点的拟定设置是有要求和技巧的。  一、类:是什么  这种分论点的设置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即判断由话题转化而来的中心论点的内涵或外延,对中心论点进行价值性判断,揭示这个中心命题的基本属性。同学们在运用时需要关注四点:一是“是什么”的前后两个要素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关联性、相似性,绝不能风马牛不相及地乱点鸳鸯谱;二是“是”其实就是一个判断,可能是认定、断定、承认、接受时的一种状
期刊
小时候,我是跟着爷爷奶奶在茶馆的后台里长大的。爷爷是一名唱竹板书的老艺人,每日都會在老家的茶馆里演一段。每当爷爷上台时,我便被后台的叔叔阿姨们抱在怀里。于是在我的童年记忆里,陪我最多的不是儿歌和动画片,而是一段段的太平歌词和竹板碰撞出的清脆回声。  光阴流转,我早已过了那个需要叔叔阿姨抱着的年纪,但每次回老家,还是喜欢在厚重的幕布后看着爷爷在台前演出。在观众期待的目光中,爷爷浑厚的声音与清脆的竹板
期刊
解题技巧  语言特色,又称语言特点,泛指有别于其他语言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方式  1.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段从语言上看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   3.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文章的语言艺术。  4.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两处分别加以赏析。  二、答题思路  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赏析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1.从用词的角度。  寻找文段中有无极富表现力的词(如
期刊
《尚书》有云:“玩物丧志。”然而玩物是否真的丧志呢?我以为不然。物,与心相对,是心之外独立存在的东西。“志,知也;知,接也。”志,是接触外物的感知能力。通过“玩物”,我们其实是可以“长志”的。  实际上,失志与否不在于是否玩物,而在于玩的是什么物,以及我们如何玩物。“玩物”其实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首先,我们玩的是什么物。就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活情趣,就有高雅与庸俗之分。庸俗情趣如抽烟、喝
期刊
2020年11月14日,安徽马鞍山。一工厂门口,员工发现停在路边的一辆白色轿车上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被轿车车窗玻璃卡住脖子,十分危险,而孩子的母亲却不知去向,救人者凌先生就拍了整个救人过程放在网上,希望能找到孩子母亲并起到教育警示作用。而后孩子的母亲却要找律师起诉他“侵犯隐私”,这让凌先生觉得非常寒心。  针对此事,网友纷纷站队,有人说这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孩子母亲的做法令人不齿,也有人称凌先
期刊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大食堂吃晚饭时,田志芳发现新来了一位同志,高个,体格健壮。他发现这人有些面熟,寻思半天,可怎么也没想起来。  吃完晚饭,田志芳看到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青年慢慢走来,细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交谈,从他身旁走过。他连忙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啊?”  “那是毛岸英同志,刚从苏联回来。”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期刊
2020年10月29日下午4点,南京溧水一家工地的信号员张海英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突然,她看到一块两米多高的木方有些倾斜,而工友仍在一旁搬货,丝毫不知道危险的临近。来不及思索,张海英快步上前一把推开了工友,而自己却不幸被沉重的木方砸中,当场昏迷。随后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并于10月30日凌晨2点转入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  入院后,张海英病情一直很重,没有自主呼吸,合并中枢性尿崩。经全力救治,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