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文章从两个方面对高中古典诗歌的鉴赏教学进行了探讨,包括正确把握和安排教材内容;紧跟新课标理念,重视审美情感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诗歌鉴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71
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实施,很大限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下工夫,不仅要仔细钻研古典诗词的教学内容,重视教材的运用,按量完成诗歌教学任务,还要改进诗歌鉴赏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
一、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准备不充分,文本解读较浅
通过相关的调查问卷分析可知,有42.4%的教师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准备阶段,不会查阅古籍和辞典中关于这首古典诗歌的解读,有33.3%的语文教师备课不会详细到古典诗歌中字词的古今变化。一些语文教师在高中古典诗歌的备课过程中,仅仅局限于所要讲授的这一篇古典诗歌,很少查阅古籍和辞典中关于这首古典诗歌的解读,也没有查找诗人的其他作品或与之具有相似性的其他古典诗歌。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部分语文教师对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选择较浅,教学目标的设置偏理性,教学方法单一。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他们在备课时更注重古典诗歌考察点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答题技巧,没有考虑引导学生进行美的享受。
(二)教学实施模式化,审美活动较少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审美内容比较单一,部分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有些保守,缺乏创新。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可知,约有84.8%的教师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在指导学生诵读古典诗歌后,紧接着就进行古典诗歌讲解;约有52.3%的教师将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这一环节放在讲解古典诗歌文本之前。少数语文教师的教学流程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套路:导入——诵读——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诗歌讲解——诵读——结语,很少会打破套路灵活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实施呈现模式化倾向。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流程,容易导致学生审美疲劳,产生厌倦心理。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设计的教学审美活动较少,学生缺乏对古典诗歌的审美体验。
(三)教学监控不到位,忽视教学反馈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可知,只有23.5%的语文教师会采用多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有18.2%的语文教师在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后,并没有每堂课都进行教学反思。经交流、观察发现,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由于缺乏经验或教学思想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学监控环节的重要性,监控的内容和手段有些形式化,教学监控不到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许多教师喜欢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课后作业,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在课堂上缺乏美的练习和延伸阅读;另一方面,少数语文教师不重视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忽视了教学反馈,他们的课后教学反思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地围绕这节课来进行深刻地反思,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不能及时地调整教学、改正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
(一)正确把握和安排教材内容
教师要了解教材的编写体例,这是进行教学的前提。教师要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教材,要仔细研读整套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并收集相关练习册、教师用书、高考真题等材料,了解教材编者编写用意及编写顺序、编写结构。例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册书中只有三册有诗歌篇目,这些篇目是按照朝代顺序,诗人和作品都是历史上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教师整体上研读教材,有助于理清教学思路,了解中国诗歌发展史,掌握教学重点,也可以让教师下意识地提前去补充相关朝代的文学史知识,为诗歌背景教学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前安排好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教学先后顺序,也可以创造性将二者融合,穿插讲解,或者整合诗歌篇目,按照诗歌的特点、朝代、体裁、题材等进行归纳分组来进行创新性单元教学。
(二)紧跟新课标理念,重视审美情感教育
诗歌鉴赏教学要改变教学现状中师生太过注重鉴赏技巧的现象,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诗歌鉴赏就是重要的审美活动。中国古典诗歌融合了生活美、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等多种美于一体,古典诗歌的音韵协调、节奏鲜明,具有音律美;诗歌形式平仄起伏,格式工整,具有形式美;诗歌语言色彩丰富,凝练又有张力,具有语言美;诗歌内容含蕴丰富,感情充沛,具有情感美。诗歌的审美教育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谐地进行文学审美活动。学生要建立审美阅读和理解的意识,审美的价值观念形态是审美活动的起点,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建立自觉追求审美的意识。
学生还需要具备足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积累,教师可以适当教给学生美育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诗歌的美,理解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之后,让学生在正确审美观的指导下去理解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形式美、韵律美等。学生会在感兴趣和喜欢的前提下对诗歌鉴赏投入更多的关注度,有利于學生掌握诗歌审美的正确方式和途径。教师也要具备足够的审美修养,要不断加强自身对审美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赏析能力,还要具备审美教育的教学能力和表达能力,诗歌鉴赏过程要多重视学生的多重审美体验,不能轻易采取一键式的审美定论,也不能过度追求应试技巧。
三、结语
诗歌鉴赏教学要发挥情感教育功能。诗歌具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感染力,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和心灵的净化,并塑造良好品质,提升自身修养。诗歌中蕴含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坚贞不渝的爱情观、血脉相连的亲情观、真挚友爱的友情观,融入了作者对人生、世界、宇宙的思考和追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诗人的情绪变化和诗歌语调变化来体会诗人情感变化,利用诗中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1]程诚.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2]刘学飞.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的情感培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诗歌鉴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071
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实施,很大限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下工夫,不仅要仔细钻研古典诗词的教学内容,重视教材的运用,按量完成诗歌教学任务,还要改进诗歌鉴赏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
一、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准备不充分,文本解读较浅
通过相关的调查问卷分析可知,有42.4%的教师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准备阶段,不会查阅古籍和辞典中关于这首古典诗歌的解读,有33.3%的语文教师备课不会详细到古典诗歌中字词的古今变化。一些语文教师在高中古典诗歌的备课过程中,仅仅局限于所要讲授的这一篇古典诗歌,很少查阅古籍和辞典中关于这首古典诗歌的解读,也没有查找诗人的其他作品或与之具有相似性的其他古典诗歌。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部分语文教师对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选择较浅,教学目标的设置偏理性,教学方法单一。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可以获得较高的分数,他们在备课时更注重古典诗歌考察点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答题技巧,没有考虑引导学生进行美的享受。
(二)教学实施模式化,审美活动较少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审美内容比较单一,部分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有些保守,缺乏创新。通过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可知,约有84.8%的教师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在指导学生诵读古典诗歌后,紧接着就进行古典诗歌讲解;约有52.3%的教师将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这一环节放在讲解古典诗歌文本之前。少数语文教师的教学流程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套路:导入——诵读——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诗歌讲解——诵读——结语,很少会打破套路灵活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实施呈现模式化倾向。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流程,容易导致学生审美疲劳,产生厌倦心理。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设计的教学审美活动较少,学生缺乏对古典诗歌的审美体验。
(三)教学监控不到位,忽视教学反馈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可知,只有23.5%的语文教师会采用多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有18.2%的语文教师在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后,并没有每堂课都进行教学反思。经交流、观察发现,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由于缺乏经验或教学思想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教学监控环节的重要性,监控的内容和手段有些形式化,教学监控不到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许多教师喜欢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课后作业,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在课堂上缺乏美的练习和延伸阅读;另一方面,少数语文教师不重视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忽视了教学反馈,他们的课后教学反思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地围绕这节课来进行深刻地反思,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不能及时地调整教学、改正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
(一)正确把握和安排教材内容
教师要了解教材的编写体例,这是进行教学的前提。教师要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教材,要仔细研读整套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并收集相关练习册、教师用书、高考真题等材料,了解教材编者编写用意及编写顺序、编写结构。例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册书中只有三册有诗歌篇目,这些篇目是按照朝代顺序,诗人和作品都是历史上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教师整体上研读教材,有助于理清教学思路,了解中国诗歌发展史,掌握教学重点,也可以让教师下意识地提前去补充相关朝代的文学史知识,为诗歌背景教学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前安排好选修教材和必修教材的教学先后顺序,也可以创造性将二者融合,穿插讲解,或者整合诗歌篇目,按照诗歌的特点、朝代、体裁、题材等进行归纳分组来进行创新性单元教学。
(二)紧跟新课标理念,重视审美情感教育
诗歌鉴赏教学要改变教学现状中师生太过注重鉴赏技巧的现象,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诗歌鉴赏就是重要的审美活动。中国古典诗歌融合了生活美、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等多种美于一体,古典诗歌的音韵协调、节奏鲜明,具有音律美;诗歌形式平仄起伏,格式工整,具有形式美;诗歌语言色彩丰富,凝练又有张力,具有语言美;诗歌内容含蕴丰富,感情充沛,具有情感美。诗歌的审美教育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谐地进行文学审美活动。学生要建立审美阅读和理解的意识,审美的价值观念形态是审美活动的起点,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建立自觉追求审美的意识。
学生还需要具备足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积累,教师可以适当教给学生美育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诗歌的美,理解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之后,让学生在正确审美观的指导下去理解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形式美、韵律美等。学生会在感兴趣和喜欢的前提下对诗歌鉴赏投入更多的关注度,有利于學生掌握诗歌审美的正确方式和途径。教师也要具备足够的审美修养,要不断加强自身对审美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赏析能力,还要具备审美教育的教学能力和表达能力,诗歌鉴赏过程要多重视学生的多重审美体验,不能轻易采取一键式的审美定论,也不能过度追求应试技巧。
三、结语
诗歌鉴赏教学要发挥情感教育功能。诗歌具有很强的文学艺术感染力,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和心灵的净化,并塑造良好品质,提升自身修养。诗歌中蕴含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坚贞不渝的爱情观、血脉相连的亲情观、真挚友爱的友情观,融入了作者对人生、世界、宇宙的思考和追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诗人的情绪变化和诗歌语调变化来体会诗人情感变化,利用诗中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1]程诚.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探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2]刘学飞.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的情感培养[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