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听力是至关重要的。信息化时代给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带来机遇与革新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这是对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尽管听说能力重要,但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却是公认的难题,因为它涉及学生的语音能力、词汇能力、语法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认知策略等等,对语言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王艳的《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一书在这样的背景下无异于一线教学工作者的福音。该书是基于大学生第二语言听力能力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的成果,主要涵盖教学篇和研究篇两个部分内容,围绕听力理解的过程、听力学习者和听力教学三个基本主题展开。该书科学性突出、操作性极强、条理清晰、例证丰富,集著作者多年的听力教学研究经验与近年来最新听力研究成果为一体,有著极强的学术性和启示性,是能引导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突破的指南性书籍。
该书有着极强的前沿性。传统英语听力教学中,课堂遵循“放听力材料,对答案,讲解听力材料”的模式,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效果还不理想。而《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一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充分调研:了解听力学习者的问题症结,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课堂设计,通过口译、听写、模仿等活动将听与说结合;通过观察、比较、辨别、理解、总结归纳等练习将听与词汇、语法、语篇能力联系起来;通过计划、预测、评估、反思等活动提升学生策略能力。该书引导教师在课后适时总结反思教学材料,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策略、心理特征并适时调整教学。书中搭配的语调练习以及提高语音能力、阅读能力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内容生动有趣,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给读者提供了很多选择,对于听力教学实践过程而言,这些最新的巧秒思路改变了陈旧死板的教学方式,能让听力课堂变得有益且有趣。此外,作者在英语听力研究篇中对于听力理解过程的研究热点、听力学习者因素的研究热点进行了介绍,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为帮助广大大学英语教师进一步英语听力教学研究做好了铺垫。总而言之,在这个从当前听力难题切入、立足新视角提出新对策、介绍解析新成果的过程中,该书的学科前沿性展露无疑。
该书对听力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高等学校而言:每一个教学篇中的章节均由一个教学案例引出,提出教学中常见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者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策略能力5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学生听力能力,为教师在课前听力材料的选取、课堂活动的设计、课后作业的布置以及总结反思提供了建议;同时作者以自己真正实践过的教学实例为篇章作结,并辅以详细的教学步骤和过程说明,为读者将理论付诸实践提供了方法借鉴。该书的每一个章节都遵循六步法的设定: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精要设置、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小贴士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在实际教学的编排上遵循着从发现问题到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不断进行评估和反思的步骤,环环相扣,通过课堂授课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资源和设备的便利,成为听力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听力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想切实做到提升学生的听力技能,就必须在听力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教给谁,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动机、认知和情感策略;二是教的内容,这要充分考虑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求以及学习者本人的诉求;三是怎么教,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听力方法,调动他们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一书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提供了多种值得借鉴的方法。在该书中,听力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听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与应对的方法都被一一阐述,这一系统详尽的介绍极具可操作性,对于英语听力课堂改革和学生听力能力的养成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
该书有着突出的学术价值。在研究篇中,作者就听力的三大问题展开,内容涵盖四大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回顾、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实例。作者运用理论分析和文献梳理的方法,从神经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教育学和第二语言学习等多个视角解析听力理解过程。该书深入探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重点关注来自学习者自身的众多影响因素,并提供相应的研究方法。为了让读者对听力教学研究的发展有历时性的把握,作者对听力教学法进行了历史性回顾,并为读者详细提供了行动研究的流程、方式、设计、实施和案例。这些研究案例之中,既有作者本人采纳过的,也有国内外文献中筛选出来的符合中国听力教学实际情况的研究案例。在最后,作者还探讨了教师的行动研究,介绍了文秋芳和韩少杰提出的行动研究模型,就它的“聚焦问题、提出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成效”以及三种活动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将整个实施过程通过一个行动研究案例分享给读者,这对听力教师如何将该方法付诸于教学研究实践有着莫大的帮助。此外,前五章的教学篇中也时时融入了学术性,有着国际视野,真正做到了教研一体,教研相长,给英语教师在听力教学和研究上的提升和突破提供了指南。
基金项目:贵州理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英语类三赛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JGYB202027)
书评人简介:欧旦阳,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
该书有着极强的前沿性。传统英语听力教学中,课堂遵循“放听力材料,对答案,讲解听力材料”的模式,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的接收者,效果还不理想。而《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一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前充分调研:了解听力学习者的问题症结,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课堂设计,通过口译、听写、模仿等活动将听与说结合;通过观察、比较、辨别、理解、总结归纳等练习将听与词汇、语法、语篇能力联系起来;通过计划、预测、评估、反思等活动提升学生策略能力。该书引导教师在课后适时总结反思教学材料,观察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策略、心理特征并适时调整教学。书中搭配的语调练习以及提高语音能力、阅读能力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内容生动有趣,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鲜,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给读者提供了很多选择,对于听力教学实践过程而言,这些最新的巧秒思路改变了陈旧死板的教学方式,能让听力课堂变得有益且有趣。此外,作者在英语听力研究篇中对于听力理解过程的研究热点、听力学习者因素的研究热点进行了介绍,将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为帮助广大大学英语教师进一步英语听力教学研究做好了铺垫。总而言之,在这个从当前听力难题切入、立足新视角提出新对策、介绍解析新成果的过程中,该书的学科前沿性展露无疑。
该书对听力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对高等学校而言:每一个教学篇中的章节均由一个教学案例引出,提出教学中常见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者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策略能力5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学生听力能力,为教师在课前听力材料的选取、课堂活动的设计、课后作业的布置以及总结反思提供了建议;同时作者以自己真正实践过的教学实例为篇章作结,并辅以详细的教学步骤和过程说明,为读者将理论付诸实践提供了方法借鉴。该书的每一个章节都遵循六步法的设定: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精要设置、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小贴士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在实际教学的编排上遵循着从发现问题到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不断进行评估和反思的步骤,环环相扣,通过课堂授课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资源和设备的便利,成为听力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听力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想切实做到提升学生的听力技能,就必须在听力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教给谁,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他们的知识结构、学习动机、认知和情感策略;二是教的内容,这要充分考虑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求以及学习者本人的诉求;三是怎么教,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听力方法,调动他们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听力教学与研究》一书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解答,提供了多种值得借鉴的方法。在该书中,听力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听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与应对的方法都被一一阐述,这一系统详尽的介绍极具可操作性,对于英语听力课堂改革和学生听力能力的养成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
该书有着突出的学术价值。在研究篇中,作者就听力的三大问题展开,内容涵盖四大方面:相关研究成果回顾、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实例。作者运用理论分析和文献梳理的方法,从神经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教育学和第二语言学习等多个视角解析听力理解过程。该书深入探讨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重点关注来自学习者自身的众多影响因素,并提供相应的研究方法。为了让读者对听力教学研究的发展有历时性的把握,作者对听力教学法进行了历史性回顾,并为读者详细提供了行动研究的流程、方式、设计、实施和案例。这些研究案例之中,既有作者本人采纳过的,也有国内外文献中筛选出来的符合中国听力教学实际情况的研究案例。在最后,作者还探讨了教师的行动研究,介绍了文秋芳和韩少杰提出的行动研究模型,就它的“聚焦问题、提出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成效”以及三种活动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将整个实施过程通过一个行动研究案例分享给读者,这对听力教师如何将该方法付诸于教学研究实践有着莫大的帮助。此外,前五章的教学篇中也时时融入了学术性,有着国际视野,真正做到了教研一体,教研相长,给英语教师在听力教学和研究上的提升和突破提供了指南。
基金项目:贵州理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英语类三赛对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研究”(JGYB202027)
书评人简介:欧旦阳,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