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管理的威功不仅要靠健全的制度,也需要质量文化的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已迈向质量时代,质量提升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持续提升国防装备质量,创造性贯彻落实“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发展理念,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力量,是新时代军工企业一项重要课题。
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不仅需要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来支撑,而且也需要不断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内涵。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组成部分,是企业长期从事科研生产任务所形成的与质量有关的意识、规范、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等的总称,可分为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质量文化建设对推进军工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提升职工质量素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对军工企业价值创造和品牌塑造均具有重要意义。
军工企业质量文化建设问题剖析
质量文化建设与业务体系有机融合程度不够。现阶段,质量文化建设一般依赖行政权威、命令,依靠监督、检查、评比方式开展,对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的重要性认识出现逐级递减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好文化本身所具有渗透力和引导力的作用。科研生产一线员工通常误认为质量文化建设是相关部门给予他们的一项多余任务,看不到质量文化建设对其工作的帮助,反而觉得多有不便,因此容易产生不重视甚至排斥的心理。究其原因,是质量文化建设没有很好与工作实际如工艺、生产、试验、检测及管理环节有机融合,造成“排异”反应,导致质量文化建设与业务系统运行“两张皮”的现象。
质量工具方法应用协同效应不充分。引进先进质量工作方法,就是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军工企业型号任务、科研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当前,许多质量工具方法都在不断发展与更新,部分单位重视引入工具方法,但这些工具方法还未能得到有效推广并形成全员使用全员受益的局面,就又引入新的工具方法,没有解决落地生根的问题。有时候,质量工具方法的引进没有充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相适应的工具方法,不利于引导科研生产一线员工正确理解与认识到质量工具方法对质量工作的帮助,从而不利于员工对质量文化建设形成内生动力,造成质量文化建设不能有效依托质量工具的应用而有序推进。
多元价值观对质量文化建设的冲击。互联网时代,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军工企业年轻员工一定程度上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又长期处在和平发展年代,很难深刻认识与体会到军工企业承载的责任与使命,一时难以将装备质量问题摆在关系官兵生命、战争胜负的高度来认识。年轻员工的价值观与军工企业质量文化价值导向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难以形成个人与组织的高效合力。
当前,很多企业的员工自主积极重视质量文化建设意识不够,很多单位都是依靠行政力量推进军工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这既无法满足质量强国建设总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军工企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现象,其核心價值源于企业的灵魂与企业的生命基因,对军工企业质量方式与风格有着重要影响。军工企业质量管理历经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具备大力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构建军工企业的质量文化体系,归根结底,须立足于军工企业质量管理实际,深入理解文化本质内涵,探索出一条有价值的质量文化建设可行路径。
军工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把人的要素摆在质量文化建设重要位置。文化作用对象是人,因此质量管理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人。在涉及质量管理全流程各个环节中,能否有效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发挥好人这一要素的价值作用。加强质量文化建设,首先要将企业高层管理者强烈的质量意识、坚定的质量信念传递给企业每一位员工,不断彰显企业高层以身作则的质量理念,给员工以方向感,产生向心力,不断夯实同一价值取向基础。企业领导对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视,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企业的行为准则。其次,中层管理者是企业质量管理责任重要承担者,是推动企业质量活动的中坚力量。要着重提升中层管理者的质量意识与管理能力,提高中层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效能,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进而促进他们将质量管理作为其管理职责一项真正的重要内容。中层管理者对质量工作的扎实推进,会促进其管辖的员工质量意识的持续提升,使质量管理深深扎根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质量管理不仅是宏观战略,而是涉及到企业每个部门、每位员工,企业全体员工都是质量工作的主角。企业的质量文化,要善于提炼全体员工通过注重质量管理而提升本职工作的含金量,激发员工追求高质量的内生动力。
质量意识渗透到企业每个员工,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通过特定环境孕育出来。质量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创造职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条件,让企业每位员工都能在本职岗位上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这正是投身于质量管理事业,这正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注重大数据思维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实际是数据流,随着时间积累及业务规模的扩大在各个环节形成海量数据,具备数据量大、多维度和完备性的特征。以前,由于碎片信息造成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无法产生确定性结果,从而使数据的价值无法真正体现出来,给实际工作造成诸多非效益成本。随着信息化条件的完善,以前沉没的数据则可以被充分挖掘利用。在大数据思维的牵引下,通过云计算等手段,不断提取计算质量管理活动的数据,将对质量管理活动各环节的人员产生重要影响。高层管理者能更清晰看到质量管理的长远利益,制定更加科学的质量管理发展规划;中层管理者能更理智地看待质量管理的实际效果,更加合理地制定质量管理措施并有效评估结果。此外,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质量管理过程将变得更加可视化和实时化,企业员工能更精准有效低成本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将对质量管理模式产生重要影响,改变质量管理刚性约束的单一维度,柔性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企业员工自觉自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媒体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当今,媒体成为影响人行为方式的重要方式,质量管理活动涉及科研生产任务方方面面,质量文化要得到认知与认可,提高大家对质量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需要充分重视媒体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质量文化的传播要实现综合立体传播,特别要注重新媒体传播渠道的价值,不断创作员工喜闻乐见的作品,实现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润物无声地影响企业员工的效果,将质量管理的潜在价值显性化,形成人人尊重质量管理,人人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
军工企业承担着国家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重要使命,卓越的质量是军工企业不懈的追求。质量管理的成功不仅要靠健全的制度,也需要质量文化的保障。在迈向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要高度重视并挖掘质量文化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助力军工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已迈向质量时代,质量提升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持续提升国防装备质量,创造性贯彻落实“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发展理念,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贡献力量,是新时代军工企业一项重要课题。
军工产品质量管理不仅需要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来支撑,而且也需要不断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深化全面质量管理内涵。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组成部分,是企业长期从事科研生产任务所形成的与质量有关的意识、规范、价值取向、思维模式、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等的总称,可分为物质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和道德层面。质量文化建设对推进军工企业增强质量意识、提升职工质量素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对军工企业价值创造和品牌塑造均具有重要意义。
军工企业质量文化建设问题剖析
质量文化建设与业务体系有机融合程度不够。现阶段,质量文化建设一般依赖行政权威、命令,依靠监督、检查、评比方式开展,对质量文化建设的价值与意义的重要性认识出现逐级递减的现象,没有充分发挥好文化本身所具有渗透力和引导力的作用。科研生产一线员工通常误认为质量文化建设是相关部门给予他们的一项多余任务,看不到质量文化建设对其工作的帮助,反而觉得多有不便,因此容易产生不重视甚至排斥的心理。究其原因,是质量文化建设没有很好与工作实际如工艺、生产、试验、检测及管理环节有机融合,造成“排异”反应,导致质量文化建设与业务系统运行“两张皮”的现象。
质量工具方法应用协同效应不充分。引进先进质量工作方法,就是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军工企业型号任务、科研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当前,许多质量工具方法都在不断发展与更新,部分单位重视引入工具方法,但这些工具方法还未能得到有效推广并形成全员使用全员受益的局面,就又引入新的工具方法,没有解决落地生根的问题。有时候,质量工具方法的引进没有充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相适应的工具方法,不利于引导科研生产一线员工正确理解与认识到质量工具方法对质量工作的帮助,从而不利于员工对质量文化建设形成内生动力,造成质量文化建设不能有效依托质量工具的应用而有序推进。
多元价值观对质量文化建设的冲击。互联网时代,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军工企业年轻员工一定程度上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又长期处在和平发展年代,很难深刻认识与体会到军工企业承载的责任与使命,一时难以将装备质量问题摆在关系官兵生命、战争胜负的高度来认识。年轻员工的价值观与军工企业质量文化价值导向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难以形成个人与组织的高效合力。
当前,很多企业的员工自主积极重视质量文化建设意识不够,很多单位都是依靠行政力量推进军工企业质量文化建设。这既无法满足质量强国建设总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军工企业高质量发展。
质量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现象,其核心價值源于企业的灵魂与企业的生命基因,对军工企业质量方式与风格有着重要影响。军工企业质量管理历经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具备大力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构建军工企业的质量文化体系,归根结底,须立足于军工企业质量管理实际,深入理解文化本质内涵,探索出一条有价值的质量文化建设可行路径。
军工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把人的要素摆在质量文化建设重要位置。文化作用对象是人,因此质量管理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人。在涉及质量管理全流程各个环节中,能否有效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发挥好人这一要素的价值作用。加强质量文化建设,首先要将企业高层管理者强烈的质量意识、坚定的质量信念传递给企业每一位员工,不断彰显企业高层以身作则的质量理念,给员工以方向感,产生向心力,不断夯实同一价值取向基础。企业领导对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视,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企业的行为准则。其次,中层管理者是企业质量管理责任重要承担者,是推动企业质量活动的中坚力量。要着重提升中层管理者的质量意识与管理能力,提高中层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效能,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进而促进他们将质量管理作为其管理职责一项真正的重要内容。中层管理者对质量工作的扎实推进,会促进其管辖的员工质量意识的持续提升,使质量管理深深扎根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质量管理不仅是宏观战略,而是涉及到企业每个部门、每位员工,企业全体员工都是质量工作的主角。企业的质量文化,要善于提炼全体员工通过注重质量管理而提升本职工作的含金量,激发员工追求高质量的内生动力。
质量意识渗透到企业每个员工,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通过特定环境孕育出来。质量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创造职工参与质量管理活动的条件,让企业每位员工都能在本职岗位上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这正是投身于质量管理事业,这正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注重大数据思维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企业质量管理实践实际是数据流,随着时间积累及业务规模的扩大在各个环节形成海量数据,具备数据量大、多维度和完备性的特征。以前,由于碎片信息造成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无法产生确定性结果,从而使数据的价值无法真正体现出来,给实际工作造成诸多非效益成本。随着信息化条件的完善,以前沉没的数据则可以被充分挖掘利用。在大数据思维的牵引下,通过云计算等手段,不断提取计算质量管理活动的数据,将对质量管理活动各环节的人员产生重要影响。高层管理者能更清晰看到质量管理的长远利益,制定更加科学的质量管理发展规划;中层管理者能更理智地看待质量管理的实际效果,更加合理地制定质量管理措施并有效评估结果。此外,因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质量管理过程将变得更加可视化和实时化,企业员工能更精准有效低成本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将对质量管理模式产生重要影响,改变质量管理刚性约束的单一维度,柔性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企业员工自觉自主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媒体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当今,媒体成为影响人行为方式的重要方式,质量管理活动涉及科研生产任务方方面面,质量文化要得到认知与认可,提高大家对质量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需要充分重视媒体在质量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质量文化的传播要实现综合立体传播,特别要注重新媒体传播渠道的价值,不断创作员工喜闻乐见的作品,实现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润物无声地影响企业员工的效果,将质量管理的潜在价值显性化,形成人人尊重质量管理,人人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
军工企业承担着国家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重要使命,卓越的质量是军工企业不懈的追求。质量管理的成功不仅要靠健全的制度,也需要质量文化的保障。在迈向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要高度重视并挖掘质量文化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助力军工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