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著名学者,都是喜欢读书、买书的人,因此,各自的家中都拥有很多藏书,其中还有一些是十分珍贵的版本。这些著名学者们视藏书如生命,如果所收藏的书遭到了丢失或损毁,他们便痛心不已,甚至会嚎啕大哭。因为这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劫难,也是中华文化的劫难。
施蛰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而且也是一位藏书大家。不幸的是,他的藏书遇到了两次劫难,几乎全部毁掉,令他痛心不已。施蛰存的老家在松江,所以,他的大部分藏书都放在老家的宅子里。抗战时期,日军对松江进行狂轰滥炸,施蛰存的老宅子遭炸弹袭击后起火,里面的藏书全部焚毁了。施蛰存痛心疾首,但也无可奈何。在以后的漂泊途中,遇到适合的书,他就买下来,这样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他又重新拥有了相当数量的藏书。可是,这些藏书也命运多舛。1957年,施蛰存被错划成右派,工资降低,也没有了稿费收入,全家人生活陷入困顿。随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生活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无奈之下,为了全家人不被饿死,施蛰存只好把自己心爱的藏书全部卖掉,以换取全家的生活所需。两次藏书的损失,给施蛰存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晚年的时候,回想起自己的那些藏书,他仍然痛心地说:“自青少年时代起,我就藏有许多书,以后不断购得相当数量的书籍。但是我的藏书实在不算多,历经几次损失,颇感惋惜。”
著名学者孙楷第先生也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时,他的藏书已达数万册之多。然而,“文革”时期,他被迫搬离了原来所居住的北大镜春园,又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他的那些藏书无处可放,就被家人贱卖给了中国书店。到了七十年代,孙楷第获准回城。他一直惦记着自己的那些藏书,便联系中国书店,想要把那些书赎回。可是,书店方面却向他开出了一个极高的索价,这个价钱是他根本付不出的,他便上书总理办公厅求助。总理办公厅收到孙楷第先生的求助函后,作出了批示,希望中国书店能以正常的价格让孙楷第将书赎回去。书店方面得到消息后,立即将孙楷第的藏书拆散賣掉了。这件事对孙楷第先生的打击很大,他竟因此一病不起。张中行是孙楷第的学生,对于孙楷第失去藏书的事了解得很清楚,因此曾在文章中有所记述:“这时期,我去看过他。他多半躺在床上。我无力帮他找书,但不能不尽弟子之宜,只得用俗语所谓‘想开了’的理论劝他,并且说,反正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写,找回来也用处不大……其后,听说他心情不好的情况加重,原因是某领导谈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曾举他为例,说书给找回来……于是更生气,更伤心,简直近于精神失常了。”由此可见,失书事件对他的打击有多么大。据说,1986年的某一天,时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刘再复去探望孙楷第先生,那时的孙楷第,已经不能说话了。刘再复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时,他在手心里写上了一个“书”字,可见失去藏书的痛苦依然还在折磨着他。
【原载《联谊报》】
施蛰存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而且也是一位藏书大家。不幸的是,他的藏书遇到了两次劫难,几乎全部毁掉,令他痛心不已。施蛰存的老家在松江,所以,他的大部分藏书都放在老家的宅子里。抗战时期,日军对松江进行狂轰滥炸,施蛰存的老宅子遭炸弹袭击后起火,里面的藏书全部焚毁了。施蛰存痛心疾首,但也无可奈何。在以后的漂泊途中,遇到适合的书,他就买下来,这样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他又重新拥有了相当数量的藏书。可是,这些藏书也命运多舛。1957年,施蛰存被错划成右派,工资降低,也没有了稿费收入,全家人生活陷入困顿。随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生活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无奈之下,为了全家人不被饿死,施蛰存只好把自己心爱的藏书全部卖掉,以换取全家的生活所需。两次藏书的损失,给施蛰存造成了极大的精神痛苦。晚年的时候,回想起自己的那些藏书,他仍然痛心地说:“自青少年时代起,我就藏有许多书,以后不断购得相当数量的书籍。但是我的藏书实在不算多,历经几次损失,颇感惋惜。”
著名学者孙楷第先生也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时,他的藏书已达数万册之多。然而,“文革”时期,他被迫搬离了原来所居住的北大镜春园,又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他的那些藏书无处可放,就被家人贱卖给了中国书店。到了七十年代,孙楷第获准回城。他一直惦记着自己的那些藏书,便联系中国书店,想要把那些书赎回。可是,书店方面却向他开出了一个极高的索价,这个价钱是他根本付不出的,他便上书总理办公厅求助。总理办公厅收到孙楷第先生的求助函后,作出了批示,希望中国书店能以正常的价格让孙楷第将书赎回去。书店方面得到消息后,立即将孙楷第的藏书拆散賣掉了。这件事对孙楷第先生的打击很大,他竟因此一病不起。张中行是孙楷第的学生,对于孙楷第失去藏书的事了解得很清楚,因此曾在文章中有所记述:“这时期,我去看过他。他多半躺在床上。我无力帮他找书,但不能不尽弟子之宜,只得用俗语所谓‘想开了’的理论劝他,并且说,反正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写,找回来也用处不大……其后,听说他心情不好的情况加重,原因是某领导谈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曾举他为例,说书给找回来……于是更生气,更伤心,简直近于精神失常了。”由此可见,失书事件对他的打击有多么大。据说,1986年的某一天,时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的刘再复去探望孙楷第先生,那时的孙楷第,已经不能说话了。刘再复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时,他在手心里写上了一个“书”字,可见失去藏书的痛苦依然还在折磨着他。
【原载《联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