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是内陆的机遇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fi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陆地区的“自力更生”在全球经济危机,东部、华南沿海等地区的出口放缓的情况下,在政府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反而凸显出自己的光芒。现在,是否已经到了内陆崛起的时候?
  
  东部和内陆:一个疲软,一个坚挺中国报道:经济危机下沿海城市出口放缓,相较之下,内陆城市的经济增长反而成为一个亮点。这对于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否迎来了一个好“时机”?
  王志纲: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看清楚今天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结构。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靠的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成本“低洼地带”,因此资本涌进中国。三十年下来造就了从“珠三角一长三角一环渤海”这一沿海中国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中国式”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果。
  其次,伴随东部沿海经济的崛起也出现了新问题——东、西部的经济发展落差过大。所以十年前中央就意识到要西部大开发,要振兴东北,要实现整个中国的均衡化发展。但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缺乏市场的支撑。中央只能用其强大的政治手段,用转移支付来尽可能地平衡好沿海和内陆城市的经济差距。但是作为一种经济规律的结果,沿海在拼命地疯长这是谁也挡不住的。
  这两年形势产生变化。金融海啸造成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经济衰退造成工业产品需求减少,沿海地区产能过剩。这时候应该“腾笼换鸟”,实现经济的升级换代。但是人往往有惰性,例如广东省前几年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汪洋也说要“腾笼换鸟”,但遭到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尽量把这个问题往后推。没想到这个时候金融海啸来了,这些既得利益者就更有理由了。认为如果要“腾笼换鸟”更过不下去了。现在广东省也不喊要“腾笼换鸟”了,怎么解决就业和保工厂成了首要的问题。
  但是客观上来说,整个中国沿海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旧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已经不能支撑原来的发展速度。目前中国的竞争成本已经升高,而旁边的越南、柬埔寨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在嗷嗷待哺,希望重蹈中国的道路。西方的产业转移将更多地走向它们。再加上沿海地区也不可能继续承受环境的高昂代价,只有一条路就是往高端走,但这也是最难的一条路。
  目前看到的现象是中部和西部开始起来了。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沿海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而中西部还保持一定的速度,相比之下中西部显得相对较快。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一个假象,因为中央要启动内需,投资主要是投向所谓的“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建设),而“铁公基”目前主要是在中西部。这不属于出口拉动,而属于投资拉动。
  一个疲软,一个坚挺,相比之下造成了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的现象。但是投资拉动只是一种过渡形态,想长期依靠投资拉动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不可能的,治标不治本,治本还是要靠启动内需。这不是一個简单的问题,能不能顺利启动内需要看一个国家的成熟度,比如说人民的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解决了,人民才敢去消费。目前中国人身上依然压着“医疗、养老、教育”这三座大山,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人们是不敢去消费的。
  
  中部的城市化过程像小伙子一样快跑
  
  中国报道:从宏观上来看。目前“中部中国”等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怎样?
  王志纲:目前,我国沿海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60%~70%,中部城市化到了40%~50%之间,西部更低。根据全球城市化的规律来看,任何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都会经历一个爆发式的城市化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在欧洲用了两百年,美国用了一百多年,日本用了六七十年,而中国只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中国太快了,可以说是全世界最迅猛的。目前城市化率平均起来是50%左右,还在飞速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沿海的城市化发展已经到后期了,它们现在框架已经搭好了,要做内装修,要完善;而中部的城市化则还在像一个小伙子一样快跑。目前应该说沿海和中部的城市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上,中部的发展比沿海表现得更为强劲些。
  
  重庆:极具中国特色的“小气候效应”
  
  中国报道:具体到个别的内陆城市,比如重庆市,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甚至可以达到两位数。是什么原因使重庆市能够到达这样的发展速度?
  王志纲:重庆市目前的繁荣很大程度上靠政府的政策优势,靠“铁公基”的投资拉动,有一种“泡沫化”的特点。
  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出口、消费和投资”,重庆市的消费水平可能是中国大中城市中最低的,但为什么会出现重庆经济增长目前“一枝独秀”?应该说政策力量在其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重庆市拥有很多有利的政策条件。首先它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长江上游的特大型城市,政府大力支持要将其打造成为长江中上游的中心城市。其次,三峡库区获得了很多的国家支持,光是三峡库区的建设就拉动了很多的内需消费。再次,重庆市这几年先是“城乡统筹示范区”,后来又是保税港区,现在又在努力建设“两江新区”等,一直是好戏连台,政策不断。但是不少政策都没有用足用透,政策是政策,没有真正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动力。享受到最多好处的反而是房地产,很多投资、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钱都投入到了它的房地产产业中去,使得重庆市目前的地产十分繁荣。
  这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政策小环境带来的繁荣景象,值得我们注意。说实在话,重庆市的机遇很好,如果梳理得当可以吸收泡沫,真正转化成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而如果只停留在靠政策的强心针效果上,那么结果就堪忧。
  
  四川:灾后重建是一个“百年大计”
  
  中国报道:从四川省来看,震后的重建对于四川的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拉动内需的机会。是否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的新阶段?
  王志纲: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思路来看,资本主义国家是一种“量出为入”的发展模式,而我国则更多是一种“量入为出”的发展模式。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经济增长要“保八”的目标。目前更多采取的是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形式,是把很多年以后的钱都拿到现在来用,给经济增长打“强心针”。
  四川省的灾后重建是不同的情况,是一个“百年大计”的事情。灾后重建国家投入非常大,各省市还实行“对口支援”,投资和拉动内需属于“师出有名”。因此,目前四川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甚至还超过了沿海的一些城市。
  
  中部城市“同质化竞争”
  
  中国报道: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对于中部内陆城市来说,要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一体化趋势在所难免。例如叫响的“中部崛起”,是否也是它们的必然选择?
  王志纲: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因为城市需要发挥它的集聚效
其他文献
从杭州到汉堡,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的举行见证了时钟走过一年,世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在平静的表面之下,全球政治格局和经济治理可谓暗潮涌动。当特朗普坚持所谓的“美国优先”,坚持退出《巴黎协定》,当特蕾莎·梅领导的保守党在英国议会中的席位不增反减,当马克龙抛弃法国传统左右两党政治体制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全球经济如何实现增长?  答案就在中国的方案里。在去年的G20杭州峰
非洲的故事是由非洲人民来写就的,新兴国家的崛起故事也应该由本国人民自己来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大陆则有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已经意识到,应该加强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的合作,这个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中国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几亿人脱离贫困的目标,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南南合作可以带来新的机会。这个机会是来自学习的过程中,来自援助项目的执行,还有来自我们的贸易合作。 
2021年7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天津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  中美关系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没有之一。所以,中美之间任何直接互动,总能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7月26日的天津会谈,是继3月安克雷奇会谈后,今年两国外交层面的第二次直接沟通。中方向美方提出了两份清单、划定了三条底线,美方继续向中方表达明显带有不满的“关切”。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天津会谈似乎延续了安克雷奇“针锋相对
当美联储在9月18日宣布尚未准备好如外界预期的那样缩减其“量化宽松”规模之时,全球金融市场都大吃一惊。本·伯南克也表示将继续每月买入价值850亿美元的长期债券。而理解该机构为何突然改变计划的原因则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动向。  伯南克在5月宣称美联储意欲“收窄”量化宽松后,投资者们都预期在秋天到来之际会看到一些在资产收购规模方面的收缩。10年期国债的利率也因此上涨了50个基点。  简而言之,市场明确预期
打开一扇紧闭的高大铁门,便是一栋两层小楼,这里就是当年的叶帅府。  位于北京西山的军事科学院的一个宅院里,叶剑英的夫人吴博和二女儿凌孜(叶向真)平静地生活着,远离喧嚣都市,这里宁静而幽雅。  2009年12月4日,冬日朦胧,在挂满叶帅照片的客厅里,凌孜迎面走来,高挑、干练,高雅、清新,完全不似一个年届七旬的老人。  91岁的吴老,其时正在几个人的帮助下,在隔壁的房间里练习行走。我问凌孜,“吴老听得
文化共享工程是面向农民群众的最为快捷的信息服务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进展,将丰富的数字资源通过互联网、卫星、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等手段送到农村,送到基层,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好,开拓方便快捷的渠道送达人民群众的面前,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相当艰巨的工程。文化共享工程是面向农民群众的最为快捷的信息服务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
7月1日,安康市人民检察院召开 “庆七一”暨“两学一做”学习交流会,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万兴出席会议并为全体党员作党课辅导。  王万兴强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深刻领会“学要入心、做要见效”的精神实质。“学要入心”就是要在学的同时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做要见效”就是要通过学习使自己在“思想上见效、工作上见效、形象上见效”。全体党员要自觉按照党员和检察官标准规范言行,做一名合格党
近日,深圳、杭州、北京、武汉等地不断爆出保障房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各方反响最强烈的聚焦点,是保障房作为一项“家庭资产”,被部分骗购者当作了获取暴利的工具。目前,经适房基本上是作为一项福利一次性地完全分配给购房者,并且购房者在居住、拥有不长的时间、满足一定的不太严格的条件之后即可流动。这一现状使得经适房实际上具备了更多的“商品房属性”,而失去了“保障”的性质。  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必须进行改革,首先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性直情爽的陆万运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小时候生活在安徽淮北平原的一个小山村里,是在乡间荷塘边,闻着荷花的清香,嬉戏长大的,在他还识字不多的孩童时期,就已能背诵不少有关荷花诗文。“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就是他少年的美好记忆。长大后,读到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草木萌发,春山可望。”伴随着春天的气息,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3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中华大地进入“两会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两会“下团组”节奏。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次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已经30次“下团组”,参加过16个代表团审议、看望过11个界别的政协委员。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6个团组,与代表委员亲切交谈,共商国是。  广大代表、委员和全国各族人民从习总书记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