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县的粮食生产已经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和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经营体制,投入和技术进步在粮食生产中都曾起到重要作用。但认真分析其潜力仍然很大,特别是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增效仍可起到很大的作用。在经营体制基本稳定,我县财力相对困难的情况下,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来实现粮食增产增效无疑是最佳选择。
我县粮食的优势是玉米,提高玉米单产效益来讲至关重要,而在以品种为中心的玉米栽培技术中,关键是一次保全苗技术。据专家调查,我县玉米种植在好的年份、好的地区按品种要求的密度呆苗才只有80-85%,较差年份、较差地区只有70-78%。因此,要实现在全县玉米种植地区提高10%的保苗率,就可以在现有产量上增产10%。在秋季产量调查中还发现,细杆小惠植株也可以造成10%左右的减产。解决上问题的关键是更好地实现农机农艺的结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齐苗、壮苗。从各地多年的对比调查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一般机械播种比人畜力播种早出苗4-10d,出苗率高6-28%,而同样是机械播种并用苗带镇压器镇重镇压苗带的地块比用传统V型镇压器镇压的早出苗1-5d,出苗率高1-3%。而且,不同的播种与方式苗期长势和产量也有明显区别。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提倡,在全县玉米种植地区推广机械精少量播种—种保全苗技术。机械精少量播种一次保全苗是一项综合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机械精少量播种为中心,辅之以秋翻整地,种子处理、化肥深施、苗带镇压和药剂除草等相关配套技术。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在我县以推广多年,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原因就是许多地方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它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规范技术要点,加大推广力度。
首先要提倡秋翻整地。根据我县的降水情况,只要耕作措施得当,前一年贮藏在土壤里的水分足够种子的萌发需要。但我县有些地区搞春整地、春打垄,这种方法是前一年贮存在土壤里的天然降水散发。这样,根据多年统计分析,中部地区约占30-40%,西部仅15-20%。因此干种湿出的做法太大,而且春天整地还容易形成土块,阻碍种子的萌发。只有在秋季整好种床,经过土壤的冻融作用,种床的质量才会更好。
在西部干旱地区提倡全方位深松,深松的深度为40-50cm,而且在耕层底部形成一个直径10cm的空洞(成为鼠洞)。全方位深松的好处很多,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增强土壤抗旱能力。深松过的土壤,在一小时内可接纳350-600mm的降水,而不形成地表径流,既能贮存天然降水,又能避免因地表径流而导致的水土流失。通过全方位深松,在地下形成巨大的土壤水库,它能为春旱条件下一次播种保全苗提供可靠的水分保证。据测定,深松比不深松的耕地0-100cm土层可多蓄35-52mm的水分,相当于每公顷土地多蓄水400t左右,做到了天旱地不旱;二是能够降低土壤盐碱浓度。全方位深松的土壤,可是耕地含盐量降低12%左右,这对于改造西部地区中低产田很有作用。全方位深松三、四年进行一次即可。这样,我县西部的耕种技术就能充分积蓄限的350-450mm降水,使伏雨春用,旱用,客服干旱威胁,确保春寒年利用好土壤自然蓄水,一次播种达到苗齐、苗全、苗壮。在没有实行全方位深松之前,还需推广机械化一条龙坐水种(节水保墒耕种技术)技术。
保全苗的技术的关键是播种环节。首先种子要有保证,发芽率和纯度要高,要经过药剂拌种和磁化等处理,要有良好秋翻整地质量与合适的土壤墒情。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科学的播种方法。一要播深均匀,深度偏差在±0.5cm。窄开沟。接墒下种,覆湿土。二要按品种要求保证株树,株距一致,使小苗吸收养分均衡。三是播种要进行苗带重镇压,使种子和湿土密接。播种同时提倡深松施化肥和药剂灭草。
采用科学的机械播种方法,配套相应的技术,能达苗全、苗齐、苗壮,实现增产增收,节本增效。机械精少量播种比传统人蓄力播种每公顷可省种子20kg(节省下来的种子钱足已支付机耕费),而且省工、效率高,抢农时。这些,已被各地多年的生产实践所证实。我县近几年机械精少量播种面积逐年扩大,但许多地方作业技术不规范,相关技术配套不好。比如,有的地方不搞秋翻搞春翻,既失墒又很难保证整地质量。全方位深松技术刚刚引进,干部群众对此的认识不够。苗带重镇压器已推广多年,但机具数量仍不足千台,等等。为此,我们认为,要想推广好机械精少量播种一次保全苗技术,应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水稻也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在水田耕作上,我们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推广了水稻盘育苗、棚管理、机插秧技术。后来又推广了小井种稻技术,和适合高寒山区的水稻超稀植技术。对加快全县水田开发步伐,提高水稻单产量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到1998年,全县水田在册面积已由1980年的383万亩曾至694万亩,每公顷水稻产量已由4253kg增至8399kg)。今后一个时期,要想让水稻生产进一步增产增效,我们认为,应该有计划地逐步推广水稻钵盘育机械行抛技术。这项技术的好处在于作业效率高、抛秧质量好,增产效果明显。由于采用钵盘育苗,带土移栽,因此不用缓苗,生长快,分叶多,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搞倒伏能力强,据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实验表明,机械抛秧水稻穗大、粒饱,每苗可比插秧地块增产50-80kg,增产幅度在10%以上。今年县农机推广站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三台稻行抛机,并且在梅河口市召开了现场会议进行作业演示,准备明年进行多点示范,以便进行大面积推广。机械行抛对育苗要求较高,因此必须把育苗关,要做好推广前的技术培训,包括钵盘育苗技术和机具操作技术。推广要循序渐进,遵循引进试验,多点示范,然后体现面上推广的原则。推广过程要搞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大豆是我县三大主要农作物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对提高大豆单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农机方面主要是把一些单项技术进行组合,与农艺技术一起配套实施。这些技术包括机械耕整地技术、种子磁化技术、精量点播(双行拐子苗)及化肥深施技术、播后苗带重镇压技术,化学药剂除草技术。
为了实现我县发展现代化效益农业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应进一步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目前我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相对薄弱,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差,办公条件和设备配置非常简陋,农机推广站没有推广车,机具和试验用地,推广手段落后。二是没有推广专项经费,一部好的技术和新机具、往往由于缺少经费得不到推广。如在耕整地方面,我县还普遍使用着牵引铧式犁。已批量生产多年的液压悬挂双向翻转犁与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阻力小,耗油小,作业不出垄沟,然而目前全县仅一二台。在蔬菜大棚整地和浇灌环节,一些县市已实现了相当程序化的机械化,而我县这方面的机具寥寥无几。在播种、插秧、施肥和植保等作业环节上,我县虽已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机械,但机具性能仍不能很好满足农艺技术的要求,需不断地改进完善和更新换代。因此、从发展效益农业出发,应进一步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有计划地对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给予相应扶持,稳定队伍。另一方面,每年需安排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引进开发,试验示范。宣传培训和组织推广。
我县粮食的优势是玉米,提高玉米单产效益来讲至关重要,而在以品种为中心的玉米栽培技术中,关键是一次保全苗技术。据专家调查,我县玉米种植在好的年份、好的地区按品种要求的密度呆苗才只有80-85%,较差年份、较差地区只有70-78%。因此,要实现在全县玉米种植地区提高10%的保苗率,就可以在现有产量上增产10%。在秋季产量调查中还发现,细杆小惠植株也可以造成10%左右的减产。解决上问题的关键是更好地实现农机农艺的结合,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齐苗、壮苗。从各地多年的对比调查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一般机械播种比人畜力播种早出苗4-10d,出苗率高6-28%,而同样是机械播种并用苗带镇压器镇重镇压苗带的地块比用传统V型镇压器镇压的早出苗1-5d,出苗率高1-3%。而且,不同的播种与方式苗期长势和产量也有明显区别。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提倡,在全县玉米种植地区推广机械精少量播种—种保全苗技术。机械精少量播种一次保全苗是一项综合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以机械精少量播种为中心,辅之以秋翻整地,种子处理、化肥深施、苗带镇压和药剂除草等相关配套技术。机械精少量播种技术在我县以推广多年,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原因就是许多地方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它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规范技术要点,加大推广力度。
首先要提倡秋翻整地。根据我县的降水情况,只要耕作措施得当,前一年贮藏在土壤里的水分足够种子的萌发需要。但我县有些地区搞春整地、春打垄,这种方法是前一年贮存在土壤里的天然降水散发。这样,根据多年统计分析,中部地区约占30-40%,西部仅15-20%。因此干种湿出的做法太大,而且春天整地还容易形成土块,阻碍种子的萌发。只有在秋季整好种床,经过土壤的冻融作用,种床的质量才会更好。
在西部干旱地区提倡全方位深松,深松的深度为40-50cm,而且在耕层底部形成一个直径10cm的空洞(成为鼠洞)。全方位深松的好处很多,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增强土壤抗旱能力。深松过的土壤,在一小时内可接纳350-600mm的降水,而不形成地表径流,既能贮存天然降水,又能避免因地表径流而导致的水土流失。通过全方位深松,在地下形成巨大的土壤水库,它能为春旱条件下一次播种保全苗提供可靠的水分保证。据测定,深松比不深松的耕地0-100cm土层可多蓄35-52mm的水分,相当于每公顷土地多蓄水400t左右,做到了天旱地不旱;二是能够降低土壤盐碱浓度。全方位深松的土壤,可是耕地含盐量降低12%左右,这对于改造西部地区中低产田很有作用。全方位深松三、四年进行一次即可。这样,我县西部的耕种技术就能充分积蓄限的350-450mm降水,使伏雨春用,旱用,客服干旱威胁,确保春寒年利用好土壤自然蓄水,一次播种达到苗齐、苗全、苗壮。在没有实行全方位深松之前,还需推广机械化一条龙坐水种(节水保墒耕种技术)技术。
保全苗的技术的关键是播种环节。首先种子要有保证,发芽率和纯度要高,要经过药剂拌种和磁化等处理,要有良好秋翻整地质量与合适的土壤墒情。在这种情况下,实行科学的播种方法。一要播深均匀,深度偏差在±0.5cm。窄开沟。接墒下种,覆湿土。二要按品种要求保证株树,株距一致,使小苗吸收养分均衡。三是播种要进行苗带重镇压,使种子和湿土密接。播种同时提倡深松施化肥和药剂灭草。
采用科学的机械播种方法,配套相应的技术,能达苗全、苗齐、苗壮,实现增产增收,节本增效。机械精少量播种比传统人蓄力播种每公顷可省种子20kg(节省下来的种子钱足已支付机耕费),而且省工、效率高,抢农时。这些,已被各地多年的生产实践所证实。我县近几年机械精少量播种面积逐年扩大,但许多地方作业技术不规范,相关技术配套不好。比如,有的地方不搞秋翻搞春翻,既失墒又很难保证整地质量。全方位深松技术刚刚引进,干部群众对此的认识不够。苗带重镇压器已推广多年,但机具数量仍不足千台,等等。为此,我们认为,要想推广好机械精少量播种一次保全苗技术,应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水稻也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在水田耕作上,我们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推广了水稻盘育苗、棚管理、机插秧技术。后来又推广了小井种稻技术,和适合高寒山区的水稻超稀植技术。对加快全县水田开发步伐,提高水稻单产量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到1998年,全县水田在册面积已由1980年的383万亩曾至694万亩,每公顷水稻产量已由4253kg增至8399kg)。今后一个时期,要想让水稻生产进一步增产增效,我们认为,应该有计划地逐步推广水稻钵盘育机械行抛技术。这项技术的好处在于作业效率高、抛秧质量好,增产效果明显。由于采用钵盘育苗,带土移栽,因此不用缓苗,生长快,分叶多,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搞倒伏能力强,据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实验表明,机械抛秧水稻穗大、粒饱,每苗可比插秧地块增产50-80kg,增产幅度在10%以上。今年县农机推广站从中国农业大学引进三台稻行抛机,并且在梅河口市召开了现场会议进行作业演示,准备明年进行多点示范,以便进行大面积推广。机械行抛对育苗要求较高,因此必须把育苗关,要做好推广前的技术培训,包括钵盘育苗技术和机具操作技术。推广要循序渐进,遵循引进试验,多点示范,然后体现面上推广的原则。推广过程要搞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大豆是我县三大主要农作物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应用,对提高大豆单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农机方面主要是把一些单项技术进行组合,与农艺技术一起配套实施。这些技术包括机械耕整地技术、种子磁化技术、精量点播(双行拐子苗)及化肥深施技术、播后苗带重镇压技术,化学药剂除草技术。
为了实现我县发展现代化效益农业的目标,今后一个时期,应进一步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目前我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相对薄弱,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推广体系基础设施差,办公条件和设备配置非常简陋,农机推广站没有推广车,机具和试验用地,推广手段落后。二是没有推广专项经费,一部好的技术和新机具、往往由于缺少经费得不到推广。如在耕整地方面,我县还普遍使用着牵引铧式犁。已批量生产多年的液压悬挂双向翻转犁与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阻力小,耗油小,作业不出垄沟,然而目前全县仅一二台。在蔬菜大棚整地和浇灌环节,一些县市已实现了相当程序化的机械化,而我县这方面的机具寥寥无几。在播种、插秧、施肥和植保等作业环节上,我县虽已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机械,但机具性能仍不能很好满足农艺技术的要求,需不断地改进完善和更新换代。因此、从发展效益农业出发,应进一步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有计划地对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给予相应扶持,稳定队伍。另一方面,每年需安排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新技术与新机具的引进开发,试验示范。宣传培训和组织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