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历史课堂的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的研究,阐述了历史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作用,同时提出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加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无数教育工作者研究探索的内容。
一、营造和谐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力创造和谐的民主氛围,注重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给予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浓厚的参与兴趣、主动参与的习惯和参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有感情的,给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活跃。也只有建立一个宽松愉悦的乐学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无拘无束地参与其中,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无所顾忌,思维活跃,創新意识才能不断提高。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
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把自己视为教学的主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变“填鸭式”的消极单向信息传递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信息交流和多边思维撞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教师尊重学生,以“以人为本”理念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不能只是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积极参加,积极表现,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合作表演文中对话,或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练习。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反馈、激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创新思维的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通过活动课或研究性学习课,培养创新能力
每学期可以设计几节活动课或研究性学习课,如:进行文化介绍会;召开“记者采访会”,采访本课中主要人物;成立“唐诗(乐府诗、北方民歌、宋词等)研讨会”等。另外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成立备课组,推选几个学生讲一堂课;组成“历史剧协会”让学生编演历史小品。
需要指出的是,“探究”与“活动课”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如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参照汉代造纸工序,尝试制作一张纸,原材料不限。同学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实践中,他们懂得了最初的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认识了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这样就把远离学生时空的书面知识放到眼前,在实践中理解和巩固了知识。
“探究”与“活动课”还要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讨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学习了《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后,要求学生用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并联系其他历史读本或影视文学作品的描绘,写一篇《我看秦始皇》的短文。学生们根据所学习的内容,搜集了秦始皇的相关资料,展开争论,有的说是千古一帝,有的认为是暴君,且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
四、要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和想象能力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影响,我们往往对书本知识深信不疑。如果我们能树立问题意识,不断地提出问题,就容易发现问题,找到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南北朝有个贾思勰,读了《劝学篇》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话,他想:细长的蓬长在粗壮的麻中会长得很直,那么,细弱的槐树苗种在麻田里,也会这样吗?于是他做实验,由于阳光被麻遮住,槐树苗便拼命地向上长。三年过后,槐树果然长得又高又壮。在这里,贾思勰正是通过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实践,才对植物生长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质疑就是要善于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为解疑而不耻下问,敢于“露拙”。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对青少年而言,新鲜事物太多了,疑惑也少不了。由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于观察到的事物常常会提很多问题,有的甚至可笑。然而,这正是他们探索真理的开始。从有疑到解疑到析疑到创新,这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总之,创新人型才的培养,要求教师敢于突破教学参考书,敢于突破教学模式,敢于突破教学常规,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社会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离不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无数教育工作者研究探索的内容。
一、营造和谐气氛,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要尽力创造和谐的民主氛围,注重师生间的感情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给予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浓厚的参与兴趣、主动参与的习惯和参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有感情的,给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更活跃。也只有建立一个宽松愉悦的乐学氛围,让每位学生都无拘无束地参与其中,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无所顾忌,思维活跃,創新意识才能不断提高。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
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把自己视为教学的主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变“填鸭式”的消极单向信息传递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多边信息交流和多边思维撞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有教师尊重学生,以“以人为本”理念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不能只是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积极参加,积极表现,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合作表演文中对话,或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练习。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反馈、激励,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创新思维的能力。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通过活动课或研究性学习课,培养创新能力
每学期可以设计几节活动课或研究性学习课,如:进行文化介绍会;召开“记者采访会”,采访本课中主要人物;成立“唐诗(乐府诗、北方民歌、宋词等)研讨会”等。另外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成立备课组,推选几个学生讲一堂课;组成“历史剧协会”让学生编演历史小品。
需要指出的是,“探究”与“活动课”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如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参照汉代造纸工序,尝试制作一张纸,原材料不限。同学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实践中,他们懂得了最初的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认识了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这样就把远离学生时空的书面知识放到眼前,在实践中理解和巩固了知识。
“探究”与“活动课”还要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去探讨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学习了《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后,要求学生用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并联系其他历史读本或影视文学作品的描绘,写一篇《我看秦始皇》的短文。学生们根据所学习的内容,搜集了秦始皇的相关资料,展开争论,有的说是千古一帝,有的认为是暴君,且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
四、要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和想象能力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的影响,我们往往对书本知识深信不疑。如果我们能树立问题意识,不断地提出问题,就容易发现问题,找到创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南北朝有个贾思勰,读了《劝学篇》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话,他想:细长的蓬长在粗壮的麻中会长得很直,那么,细弱的槐树苗种在麻田里,也会这样吗?于是他做实验,由于阳光被麻遮住,槐树苗便拼命地向上长。三年过后,槐树果然长得又高又壮。在这里,贾思勰正是通过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实践,才对植物生长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质疑就是要善于寻找事物产生的原因,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并为解疑而不耻下问,敢于“露拙”。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对青少年而言,新鲜事物太多了,疑惑也少不了。由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于观察到的事物常常会提很多问题,有的甚至可笑。然而,这正是他们探索真理的开始。从有疑到解疑到析疑到创新,这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总之,创新人型才的培养,要求教师敢于突破教学参考书,敢于突破教学模式,敢于突破教学常规,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