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青春期的孩子最闹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仅身体发育较快,心理上也会产生急剧性变化。在这一阶段,如果他们得到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就会为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缺失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他们则会很容易产生诸多不健康因素。由于种种因素的复合交叠,如生长环境、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精力投入有限等,农村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学校及其任课教师的肩上。这既是压力又是挑战,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更是一项教学相长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试简要阐述之。
【关键词】农村学校 学生青春期教育 健康和谐 实践与思考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学校教育既是培养核心生产力的摇篮基地,也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它承载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职责。从专项调研信息中显示,在我国每年处于青春期的人数在1.8亿左右,其中60%以上是农村青少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青春期现象呈现出了年龄趋低、人数增多、情况复杂化的发展之势。这类问题的日益显现和突出化,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并严童地影响到他们身心方面的健康成长,由此也给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性。如何开展农村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呢?本文结合教师培训工作,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简要阐述,希望能为更多实践者提供一些有益性借鉴。
一、青春期心理性特征及其矛盾现象
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决定体格、品质、心理、个性和智力的关键期。有专家说过:青春期是充满暴风骤雨的时代,充满了许多的矛盾性现象。青春期心理发育势头迅猛,主要表现在:对异性产生强烈的交往意识,性的萌发与日俱增;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智力水平快速提高;独立意识强烈,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自我意识强而不稳;喜怒哀乐愁等青春期特征明显,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里充满着风暴;对外界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强,兴趣爱好广泛而深厚;对人际交往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和憧憬,似乎一切尽在美好中。“青春期男女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矛盾综合体”: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如在生活上不再乐意接受父母的照顾或者干预,否则心生厌烦或逆反;二是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如在心理上渴望“待己以尊重和理解”,行动上却依然孩子气十足;三是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如异性相吸心理强烈,却又极力隐藏自己;四是自制性与冲动性的矛盾。如人际交往上希望自己“成人样”,客观上却往往难以有效控制不稳定情感,且盲目性较大。
二、对农村青春期男女的情感艺术教育
对于农村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爱心至上”的指导思想,努力做到尊重规律、科学合理,积极疏导、有效规范。
1、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有效地开展学生青春期教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然青春期是不可规避的社会现象,为什么要刻意回避而不去积极应对呢?现代人的青春期发育有提早化趋势,比如早在小学中高学段,有些学生就出现了“男遗精、女月经”现象。但由于种种因素,许多学校特别是欠发达的农村学校却把之坚决地排斥在校园教育之外,片面地认为这属于生活范畴,应当由学生家庭来负责。学生家长却又无法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认真及时地青春期教育,结果造成了“两厢忘、互不管”状态。中小学校及其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素质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如专题制作、多媒体手段、知识讲座等,适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快速消除“性教育不如性早熟”的落后现象。对于青春期教育问题,“忽视躲避”远比“揠苗助长”的危害要大得多。这也是现阶段“敏感青少年”和“危害青少年”低龄化、增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树立和谐发展意识,有效地开展学生青春期教育。学生是校园教育的主体,他们生性活泼、个性鲜明,尤其青春期学生更是处于多事之秋,甚至出现难以容忍的情绪行为。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学校及其教师,要本着“教父教母”之心态,不应“用一根尺子量人”,更不要严加苛责,而是要树立民主和谐的发展意识,宽容以待、从容以对,爱心教化、因材施教。比如,对待青春期“早恋”问题,应把男女生分开来进行集体讲座、专题辅导、个别疏导: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种人生之旅的正常现象,应当予以肯定;但是也要告诉学生,学生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重,早恋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危害;最后,教导学生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促使其逐步消除早恋的意识和行为。再如,对于青春期“叛逆”现象,教师在了解和掌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感恩教育、事例比对和情感体验等方式,对学生教之以理、晓之以情、导之以行,从中赢得和风细雨式的教化效果。
3、树立家校联动意识,有效地开展学生青春期教育。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现代学生成长于优越的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普遍具有“90后”“00后”的时代特质。尤其是有些中小学生,在学校里性情柔和、勤奋学习,能够认真地遵守各项校规校纪,是一个令人欣赏的孩子;而在家里却是一个高高在上、无人敢惹的小霸王式的“龙子凤女”。更有部分学生,他们在青春期前后性情大变、判若两人,身处农村的家庭父母要么粗心大意、视而不见,要么不以为然、随其发展,再则就是无可奈何、撒手不管。有鉴于此,学校及其教师应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如登门家访、书信往来、信息微博、电脑视频、家长座谈等,自觉主动地与社会家庭之间相互联系、增进沟通,努力构建一种综合治理体系;并充分利用非权力因素,对学生家长施加正能量影响,引导他们多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各种表现,能够配合学校和老师共同重视与关爱青春期学生,并做好联合教育工作。
总之,开展青春期学生教育是一项知易行难的实践性工程。“有了爱,就有了爱的一切。”只要我们善于以情感教育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束之以规,用爱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心智,就一定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为其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关键词】农村学校 学生青春期教育 健康和谐 实践与思考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学校教育既是培养核心生产力的摇篮基地,也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它承载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职责。从专项调研信息中显示,在我国每年处于青春期的人数在1.8亿左右,其中60%以上是农村青少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青春期现象呈现出了年龄趋低、人数增多、情况复杂化的发展之势。这类问题的日益显现和突出化,直接影响到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并严童地影响到他们身心方面的健康成长,由此也给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性。如何开展农村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呢?本文结合教师培训工作,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简要阐述,希望能为更多实践者提供一些有益性借鉴。
一、青春期心理性特征及其矛盾现象
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决定体格、品质、心理、个性和智力的关键期。有专家说过:青春期是充满暴风骤雨的时代,充满了许多的矛盾性现象。青春期心理发育势头迅猛,主要表现在:对异性产生强烈的交往意识,性的萌发与日俱增;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智力水平快速提高;独立意识强烈,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自我意识强而不稳;喜怒哀乐愁等青春期特征明显,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里充满着风暴;对外界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强,兴趣爱好广泛而深厚;对人际交往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和憧憬,似乎一切尽在美好中。“青春期男女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矛盾综合体”: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如在生活上不再乐意接受父母的照顾或者干预,否则心生厌烦或逆反;二是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如在心理上渴望“待己以尊重和理解”,行动上却依然孩子气十足;三是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如异性相吸心理强烈,却又极力隐藏自己;四是自制性与冲动性的矛盾。如人际交往上希望自己“成人样”,客观上却往往难以有效控制不稳定情感,且盲目性较大。
二、对农村青春期男女的情感艺术教育
对于农村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爱心至上”的指导思想,努力做到尊重规律、科学合理,积极疏导、有效规范。
1、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有效地开展学生青春期教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然青春期是不可规避的社会现象,为什么要刻意回避而不去积极应对呢?现代人的青春期发育有提早化趋势,比如早在小学中高学段,有些学生就出现了“男遗精、女月经”现象。但由于种种因素,许多学校特别是欠发达的农村学校却把之坚决地排斥在校园教育之外,片面地认为这属于生活范畴,应当由学生家庭来负责。学生家长却又无法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认真及时地青春期教育,结果造成了“两厢忘、互不管”状态。中小学校及其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素质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如专题制作、多媒体手段、知识讲座等,适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快速消除“性教育不如性早熟”的落后现象。对于青春期教育问题,“忽视躲避”远比“揠苗助长”的危害要大得多。这也是现阶段“敏感青少年”和“危害青少年”低龄化、增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树立和谐发展意识,有效地开展学生青春期教育。学生是校园教育的主体,他们生性活泼、个性鲜明,尤其青春期学生更是处于多事之秋,甚至出现难以容忍的情绪行为。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学校及其教师,要本着“教父教母”之心态,不应“用一根尺子量人”,更不要严加苛责,而是要树立民主和谐的发展意识,宽容以待、从容以对,爱心教化、因材施教。比如,对待青春期“早恋”问题,应把男女生分开来进行集体讲座、专题辅导、个别疏导: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种人生之旅的正常现象,应当予以肯定;但是也要告诉学生,学生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重,早恋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危害;最后,教导学生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促使其逐步消除早恋的意识和行为。再如,对于青春期“叛逆”现象,教师在了解和掌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感恩教育、事例比对和情感体验等方式,对学生教之以理、晓之以情、导之以行,从中赢得和风细雨式的教化效果。
3、树立家校联动意识,有效地开展学生青春期教育。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现代学生成长于优越的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普遍具有“90后”“00后”的时代特质。尤其是有些中小学生,在学校里性情柔和、勤奋学习,能够认真地遵守各项校规校纪,是一个令人欣赏的孩子;而在家里却是一个高高在上、无人敢惹的小霸王式的“龙子凤女”。更有部分学生,他们在青春期前后性情大变、判若两人,身处农村的家庭父母要么粗心大意、视而不见,要么不以为然、随其发展,再则就是无可奈何、撒手不管。有鉴于此,学校及其教师应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如登门家访、书信往来、信息微博、电脑视频、家长座谈等,自觉主动地与社会家庭之间相互联系、增进沟通,努力构建一种综合治理体系;并充分利用非权力因素,对学生家长施加正能量影响,引导他们多关注青春期孩子的各种表现,能够配合学校和老师共同重视与关爱青春期学生,并做好联合教育工作。
总之,开展青春期学生教育是一项知易行难的实践性工程。“有了爱,就有了爱的一切。”只要我们善于以情感教育为出发点和切入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束之以规,用爱的智慧去开启学生的心智,就一定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为其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