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职业高级中学继续进行语文教育对职业高中学生学好专业课程,提高全面素质,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以及日后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结合职高高考谈谈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8-075-01
一、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很多人认为,对职高班的学生不需要太讲究教学方式方法。在我看来,营造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是首要的任务。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尤其是语文,更是让人头疼。很多学生写作文,里面可能有好几个错别字,更谈不上写得好。因为基础差,所以怕语文,就像“烫手的山芋”,无从下手,当然就不愿去学了。让学生抛开对语文的恐惧而变得爱学语文、勤学语文、善学语文,老师要攻好这个心理关。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话一点不假。要让学生喜欢,就一定要民主、平等、友好的对待学生。就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那样:“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基础,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二、要处理好课本和课外练习的关系
自从实行“3 X X”考试以来,人们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高考语文既然大多不从课本上出题,课本就可以丢开不管了。这种作法很不妥当。
诚然,在课本以外多做一些练习确实很有必要,能多方面提升我们的语文能力。但课本毕竟是学生学过的、比较熟悉的内容,而且尽管“3 X X”的考试大多不从课本上直接命题,但它所考查的语音、语汇、语法、标点、修辞、句式、文言常用词等知识,仍包含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之中。特别是语文高考所检测的能力,说到底,无非是语言应用的一种良好的感知力,是“语感”。而增强语感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对已经透彻理解了的文章反复诵读。所以完全抛开课文,是一种舍本逐末的作法。总之,课本和课外练习不可对立起来,这也是个从实际出发的问题。二者关系处理得当,学习质量才可进一步提高。
面对高考的检验,只有师生联袂“演出”,都用心的付出才能收获最好的果实。老师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在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将知识系统而条理清楚的传授给学生,就能让学生少走那些迂回曲折的山路,提高效率;处理好教材与辅助资料的关系,更能让学生如虎添翼,省力而顺利的登上知识的巅峰,用最饱满的激情,最充分的自信去跨过高考这道门槛。
三、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长久以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之学、技艺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和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更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如下三方面: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活课堂教学信息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填鸭式”为特征的封闭模式,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可能使整个知识信息“活”起来。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打破了沉闷死板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气氛,它使知识信息呈现出多种状态,从多渠道发挥作用。首先,直接播放声音更为直观。例如大海的咆哮声、山谷的回音、虫鸣和鸟叫,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次,计算机辅助教学采用了动画,用动态来表示全过程,使教学中许多讲不清、不易讲的内容能在几分钟内由动画形式表现出来,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再次,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使用不同色彩、字体、形状来表示不同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时一目了然。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知识转化为声、光、色、动静转换的动态,让抽象、静止的知识概念“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奋,把课堂教学激活,从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我们的传统教学颠倒了这种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联系在一起,对学生的感官进行综合的强烈刺激,调动了学生内心深处隐伏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情感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分析王熙凤时,播放电视剧的录像,让学生亲眼感受邓捷对王熙凤的诠释,既可以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又能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挖掘课文中潜藏的情感
教材中好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凭借自己的语言、动作来诱发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因为很多课文历史悠久,学生受年龄、时代、生活阅历、文学修养的局限,很难深刻理解历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课堂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讲《荷塘月色》时,我给学生放《荷塘月色》的电视散文录像及孙道临朗诵的《荷塘月色》的录音带。随着“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等一幅幅画面直观、形象、逼真的展现,学生如身临其境,不用老师多讲,就深刻感受到了素淡朦胧、和谐宁静。再加上孙道临的朗诵,视听结合,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寄寓景中的淡淡的哀愁和苦闷彷徨的情绪。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式,促进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面开放,使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率得到全面优化。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1)08-075-01
一、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很多人认为,对职高班的学生不需要太讲究教学方式方法。在我看来,营造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是首要的任务。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基础较差,尤其是语文,更是让人头疼。很多学生写作文,里面可能有好几个错别字,更谈不上写得好。因为基础差,所以怕语文,就像“烫手的山芋”,无从下手,当然就不愿去学了。让学生抛开对语文的恐惧而变得爱学语文、勤学语文、善学语文,老师要攻好这个心理关。韩愈说得好:“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话一点不假。要让学生喜欢,就一定要民主、平等、友好的对待学生。就如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那样:“爱学生,这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只有双方携起手来,互相尊重,密切合作,双方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感情基础,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二、要处理好课本和课外练习的关系
自从实行“3 X X”考试以来,人们产生了一种误解。认为高考语文既然大多不从课本上出题,课本就可以丢开不管了。这种作法很不妥当。
诚然,在课本以外多做一些练习确实很有必要,能多方面提升我们的语文能力。但课本毕竟是学生学过的、比较熟悉的内容,而且尽管“3 X X”的考试大多不从课本上直接命题,但它所考查的语音、语汇、语法、标点、修辞、句式、文言常用词等知识,仍包含在学生学过的课文之中。特别是语文高考所检测的能力,说到底,无非是语言应用的一种良好的感知力,是“语感”。而增强语感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对已经透彻理解了的文章反复诵读。所以完全抛开课文,是一种舍本逐末的作法。总之,课本和课外练习不可对立起来,这也是个从实际出发的问题。二者关系处理得当,学习质量才可进一步提高。
面对高考的检验,只有师生联袂“演出”,都用心的付出才能收获最好的果实。老师爱学生,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在知识的群峰中饱享秀色,乐而忘返;将知识系统而条理清楚的传授给学生,就能让学生少走那些迂回曲折的山路,提高效率;处理好教材与辅助资料的关系,更能让学生如虎添翼,省力而顺利的登上知识的巅峰,用最饱满的激情,最充分的自信去跨过高考这道门槛。
三、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长久以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之学、技艺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和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更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具体体现为如下三方面: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活课堂教学信息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填鸭式”为特征的封闭模式,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可能使整个知识信息“活”起来。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打破了沉闷死板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气氛,它使知识信息呈现出多种状态,从多渠道发挥作用。首先,直接播放声音更为直观。例如大海的咆哮声、山谷的回音、虫鸣和鸟叫,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其次,计算机辅助教学采用了动画,用动态来表示全过程,使教学中许多讲不清、不易讲的内容能在几分钟内由动画形式表现出来,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再次,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使用不同色彩、字体、形状来表示不同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时一目了然。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知识转化为声、光、色、动静转换的动态,让抽象、静止的知识概念“活”起来,引起学生的兴奋,把课堂教学激活,从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我们的传统教学颠倒了这种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联系在一起,对学生的感官进行综合的强烈刺激,调动了学生内心深处隐伏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情感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能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分析王熙凤时,播放电视剧的录像,让学生亲眼感受邓捷对王熙凤的诠释,既可以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又能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本身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充分挖掘课文中潜藏的情感
教材中好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凭借自己的语言、动作来诱发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但因为很多课文历史悠久,学生受年龄、时代、生活阅历、文学修养的局限,很难深刻理解历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课堂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讲《荷塘月色》时,我给学生放《荷塘月色》的电视散文录像及孙道临朗诵的《荷塘月色》的录音带。随着“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周”等一幅幅画面直观、形象、逼真的展现,学生如身临其境,不用老师多讲,就深刻感受到了素淡朦胧、和谐宁静。再加上孙道临的朗诵,视听结合,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寄寓景中的淡淡的哀愁和苦闷彷徨的情绪。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式,促进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面开放,使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率得到全面优化。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