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迁移是一条古老的心理学定律,它指的是一种知识、技能的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学习的影响,即我们平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根据迁移影响的性质,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已有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积极影响,叫正迁移。例如,会骑自行车的人,就较容易掌握摩托车的鸳驶技能,学会了平面几何有助于学习立体几何等,均属于正迁移。已有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干扰作用,叫负迁移。如学习汉语字母对学习英语字母的干扰,就属于负迁移。研究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促进正迁移的产生,消除负迁移的干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的许多教育家对学习迁移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指出过:“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教师举一,学生不能反三,这样的学生可以不必再教。这是从学生的角度,说明迁移规律对学习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则说得更具体:“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是从教师的角度,说明迁移规律对教学的重要意义。叶圣陶先生曾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名言,其本质意义也在于揭示了迁移规律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极端重要性。西方许多教育家,对学习迁移曾作长期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派别有早期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贾德的“概括迁移说”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关系转换说”。综合起来看,这些理论研究认为,促进学习迁移要提供以下条件:(一)学习客体之间要有共同要素,共同要素越多,迁移越容易发生;(二)学习主体要有类化能力,即能对不同学习材料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三)师生之间要形成训练机制,通过反复训练实现迁移。这些理论研究,对于我们当前开展和推进新一轮课改,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若干方面来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一、由字到字的迁移
教生字,有的教师常常孤立地单个单个地教。这样教,费时较多效率较低。有经验的教师教生字,常常能一字带多字。如教“清”便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带教“晴”、“睛”等字;教“跑”,带教“泡”、“饱”等字,就是迁移规律的具体运用。运用迁移规律教生字,费时相对较少,而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则更为牢固。生字之间有明显的共性,实现迁移比较容易。但课文后面的生字,一般共性特征不显著,教学可不可以举一反三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提供举一反三的基本条件:挖掘共同要素、概括学习方法、提供学习机会。如有这样一些生字:偏、僻、础、勉、厕、资、膜。这些生字,从表面上并没有明显的共性,但细作分析便能发现它们的共同要素: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归纳识字方法。如示范教“偏”字,指出“偏”是形声字,左边的“人”表示“偏”与人的住处有关,从而归纳出识字方法:看偏旁,明字义。举一之后,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自学其它7个生字。这样的过程,也是学法指导的过程。课文后的生字,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什么情况,字之间都会有某种共性,因为汉字的构成有其固有的共同规律。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去发现这些共同规律,从字到字的迁移就能实现。
二、由词到词的迁移
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许多教师教词语,常常采用逐个解词的方法,学生学一个词只能理解一个词,难形成独立解词的能力。高明的教师教词语,往往能举一反三。如教师教古诗《逄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课的词语,分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出示诗中6个词语:日暮、苍山、天际、闻、犬吠、夜归。笫二步,教师示范范教“日暮”一词。先解释“日暮”是“天晚了”、“傍晚”的意思,然后从举例中归纳出解释古诗词语的一种方法:换词法,即用一个通俗易懂的近义词来解释诗中难懂的词。第三步,让学生用换词法解释其它5个词。学生自学一两分钟后,全班90%以上的学生便能独立地比较准确地解释其余词语。这位老师教词语的过程,便是举一反三、促进迁移的过程。理解词语有多种方法,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解词语的主要方法有“查字典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关键词素理解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等”。教师教学时应提供条件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学生的学习才可能实现由一词到多词的迁移。
三、由段到段的迁移
教段,有的教师往往采取逐段讲解之法,费时多而效率低。小学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段落结构常常有共同要素。抓住共同要素举一反三,费时相对较少而效率相对较高。低年级许多童话课文,大都有三次反复的特点,三次反复就会出现三个结构大体相同的段落。中高年级有不少课文的段落大同小异。如《精彩的马戏》一课,三个主段“猴子爬杆”、“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都是按“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反映”的顺序写的;《再见了,亲人》一课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老大娘、小金花、大嫂3个人,每段都是采用“记几件事,抒一种情”的方法写的……小学教材中同一篇课文的不同段落之间存在共同要素的例子举不胜举。抓住共同要素提示方法,反复训练就能实现由一段到多段的迁移。
四、由篇到篇的迁移
一个小学生在小学学习六年,大概要接触300篇左右的课文。这300篇左右的课文,具有多方面的共同要素。把握其共同要素是培养小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关键。探寻篇与篇之间的共同要素,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是从大类上探寻共同要素。小学教材中的课文80%以上是记叙文。记叙文可以分为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四大类,每一类课文都有许多共同特征。叙事的课文,大都要交代事情的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大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大都把事情的高潮部分写得具体详细。记人的课文,大都要抓住人的几件事来写,大都抓住人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写。写景状物的课文,一定要抓住景物、事物的某些特点来写,一定要把人的情感融于景或物之中。教师教一篇课文时,应概括出该课文的某个特点,然后提示若干篇同类课文让学生去练习。
第二层次是从小类上探寻共同要素。同一大类的课文,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如同是写人的课文,可以分为写领袖,写科学家,写英雄人物,写普通人等几个小类。这每一个小类,在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上,都有许多共同的同类课文让学生去比较,去归纳,从而形成类化能力。
我国的许多教育家对学习迁移有过不少精辟的论述。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指出过:“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教师举一,学生不能反三,这样的学生可以不必再教。这是从学生的角度,说明迁移规律对学习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则说得更具体:“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是从教师的角度,说明迁移规律对教学的重要意义。叶圣陶先生曾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名言,其本质意义也在于揭示了迁移规律对提高教学效率的极端重要性。西方许多教育家,对学习迁移曾作长期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派别有早期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贾德的“概括迁移说”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关系转换说”。综合起来看,这些理论研究认为,促进学习迁移要提供以下条件:(一)学习客体之间要有共同要素,共同要素越多,迁移越容易发生;(二)学习主体要有类化能力,即能对不同学习材料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三)师生之间要形成训练机制,通过反复训练实现迁移。这些理论研究,对于我们当前开展和推进新一轮课改,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拟从若干方面来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迁移。
一、由字到字的迁移
教生字,有的教师常常孤立地单个单个地教。这样教,费时较多效率较低。有经验的教师教生字,常常能一字带多字。如教“清”便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带教“晴”、“睛”等字;教“跑”,带教“泡”、“饱”等字,就是迁移规律的具体运用。运用迁移规律教生字,费时相对较少,而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则更为牢固。生字之间有明显的共性,实现迁移比较容易。但课文后面的生字,一般共性特征不显著,教学可不可以举一反三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提供举一反三的基本条件:挖掘共同要素、概括学习方法、提供学习机会。如有这样一些生字:偏、僻、础、勉、厕、资、膜。这些生字,从表面上并没有明显的共性,但细作分析便能发现它们的共同要素: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归纳识字方法。如示范教“偏”字,指出“偏”是形声字,左边的“人”表示“偏”与人的住处有关,从而归纳出识字方法:看偏旁,明字义。举一之后,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自学其它7个生字。这样的过程,也是学法指导的过程。课文后的生字,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什么情况,字之间都会有某种共性,因为汉字的构成有其固有的共同规律。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去发现这些共同规律,从字到字的迁移就能实现。
二、由词到词的迁移
理解词语,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许多教师教词语,常常采用逐个解词的方法,学生学一个词只能理解一个词,难形成独立解词的能力。高明的教师教词语,往往能举一反三。如教师教古诗《逄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课的词语,分以下三步进行。第一步,出示诗中6个词语:日暮、苍山、天际、闻、犬吠、夜归。笫二步,教师示范范教“日暮”一词。先解释“日暮”是“天晚了”、“傍晚”的意思,然后从举例中归纳出解释古诗词语的一种方法:换词法,即用一个通俗易懂的近义词来解释诗中难懂的词。第三步,让学生用换词法解释其它5个词。学生自学一两分钟后,全班90%以上的学生便能独立地比较准确地解释其余词语。这位老师教词语的过程,便是举一反三、促进迁移的过程。理解词语有多种方法,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解词语的主要方法有“查字典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抓关键词素理解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等”。教师教学时应提供条件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学生的学习才可能实现由一词到多词的迁移。
三、由段到段的迁移
教段,有的教师往往采取逐段讲解之法,费时多而效率低。小学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段落结构常常有共同要素。抓住共同要素举一反三,费时相对较少而效率相对较高。低年级许多童话课文,大都有三次反复的特点,三次反复就会出现三个结构大体相同的段落。中高年级有不少课文的段落大同小异。如《精彩的马戏》一课,三个主段“猴子爬杆”、“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都是按“什么节目”、“怎样表演”、“观众反映”的顺序写的;《再见了,亲人》一课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老大娘、小金花、大嫂3个人,每段都是采用“记几件事,抒一种情”的方法写的……小学教材中同一篇课文的不同段落之间存在共同要素的例子举不胜举。抓住共同要素提示方法,反复训练就能实现由一段到多段的迁移。
四、由篇到篇的迁移
一个小学生在小学学习六年,大概要接触300篇左右的课文。这300篇左右的课文,具有多方面的共同要素。把握其共同要素是培养小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关键。探寻篇与篇之间的共同要素,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是从大类上探寻共同要素。小学教材中的课文80%以上是记叙文。记叙文可以分为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四大类,每一类课文都有许多共同特征。叙事的课文,大都要交代事情的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大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大都把事情的高潮部分写得具体详细。记人的课文,大都要抓住人的几件事来写,大都抓住人的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来写。写景状物的课文,一定要抓住景物、事物的某些特点来写,一定要把人的情感融于景或物之中。教师教一篇课文时,应概括出该课文的某个特点,然后提示若干篇同类课文让学生去练习。
第二层次是从小类上探寻共同要素。同一大类的课文,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如同是写人的课文,可以分为写领袖,写科学家,写英雄人物,写普通人等几个小类。这每一个小类,在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上,都有许多共同的同类课文让学生去比较,去归纳,从而形成类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