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期华东师大的研修之旅,悟得——教育是人类的时代定义,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设计!良多受益,碰撞之余,提笔想起近年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个争论不休的话题,随着该话题的深入探讨,两者当和谐统一的观点越来越深入人心。但即便“统一”,作为一线教师也不得不思考:语文教学要掌握知识,形成态度,“鱼与熊掌”的兼得该如何实践?
一、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教学现状
回顾语文教育的改革历程,语文教学从单纯注重工具性到逐渐呼吁人文性,直到今天大家开始关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理念的进步固然是好,但实践的现实不禁让人担忧。
其一,僵化的“工具性”。即使在大力呼吁语文要有“语文味”的今天,仍然有不少教师固守着“工具性”为重的观点。那种花费大量时间训练学生字词,讲解解题技巧,单纯将课文肢解以应对考试的课堂至今仍不在少数。虽然扎实学生的基本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试能力,看上去无可厚非,但老师们似乎忘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试问当语文失去了“人味儿”,语文的乐趣又在哪里?学生对信息的接收释放效率又有多高?没有“人文”只有“语文”,“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样的语文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
其二,比固守“工具性”更可怕的是空谈“人文性”,即引起许多人关注的“泛人文”。早在2011年,吉林省语文学科带头人之一的于晓琳老师便在《走出“泛人文”的窠臼》中深刻的探讨了这一问题。比起单纯强调“工具性”,更多的人是在误读“人文性”。有的老师一味强调学生自由的“发散性思维”而忽略了教师的正确引导作用,使得不少名篇被误读。也有老师为了“人文”而“人文”,教学形式花哨浮夸,可实际上却未能使学生收获真正的知识。我们似乎忘了,人文也是需要“严肃”的。语文课堂可以是思想和语言的盛宴,不该是空虚与形式的狂欢。做作肤浅的“人文渗透”只能是“伪人文”,只有踏实深厚的沉淀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
其三,急于“人文”、“工具”的模糊两全。鉴于近年来学界对“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呼吁,有的老师急于两者兼顾而忽略了授课的客观实际,导致两者皆是重点便没有重点的现象。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时常遇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语法不明,人文素养没有显著提升,语文基础知识仍然不扎实的原因。
二、“鱼与熊掌”的博弈
现实中,我们常常因为语文教学是母语的教学,就忘记了语文的本质是语言。既然是有关语言的学科,它就必须遵循语言科学的客观规律。不妨让我们试想一下,假设语文教学并不是母语教学,而是一门陌生的语言,我们会怎样。诚如我们学习英语,我们当然是一词一句的积累,先是听说读写的熟练,然后慢慢体会音韵修辞的奥妙,最后才能感悟西方文化之美。所以这样看来,为什么说没有“工具性”的“人文性”是空谈?因为当学生的文字能力积累量不够的时候,让他去感悟文字的美学,体悟文字背后的“大人文”精神是不现实的,是违背语言科学的客观规律的。何况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许多文章仅凭“人文感”根本难以体会,这就需要大量的阅读训练和一定的阅读能力做铺垫。语文界“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老先生都曾强调过,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可见,让学生具有熟练运用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基本功训练,对于修辞、语法的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个人认为:只有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践行到一定程度,语文的人文性才有可能真正的得到实现。
但“工具性”的基础性绝不代表它与“人文性”是一种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它们应当是相互交融和渗透的。语文工具性的践行,必然需要其人文性的牵引和带动。我们说语言的基本属性是它的工具性,然而我们不要忘了语言工具是一种怎样的工具,它并不是生火的木柴,而是奥妙的杠杆。这种工具本身就是有感情的,它的掌握,不是一张图、一份说明书能解释的了的,它需要的更多的是意会而非言传,是长时间的感悟与积累。我们常常会发现:总有一些学生听课作业都很认真,真题做了无数,但语文成绩就是上不来;反而另有一些学生似乎并不那么“费劲”,偶尔还看看“闲书”,但成绩却不逊于他人。其实这正体现着“人文性”对“工具性”的带动作用。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通过“人文性”的感染和体会,“工具性”才能被良好的运用。
“鱼与熊掌的兼得”绝对不是先有“鱼”再有“熊掌”,也不是一手“鱼”一手“熊掌”最后两手空空,而是找到了“一只会抓鱼的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兼得不是简单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而是复杂的量变到质变。只有认清两者的作用和关系,打好基础,定好系统目标,使得“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联系,相互协作,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三、回归语言本真,呼吁人文精神
如果说对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识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那么在实践中真正使两者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实现这两个特性就是现在语文一线教师面临的最为实际的挑战。
我想,一方面,我们应当回归语言的本真。语文的教学是语言的教学。诚如语言学习的本质一样,语文工具性的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必不可少,定量的阅读技巧、修辞形式等教学内容和作业布置都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这门语言工具不可缺少的步骤。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大量的阅读和广泛的积累。字词的读写、文章的背诵,对于任何一门语言来说都是必要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学也并不因其是母语教学而例外。
另一方面,我们确实应当呼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有的观点试图划清“语文的人文性”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界限,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语文的人文性”本身就决定了其教学的“人文性”。但我们确实应当反思,究竟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真正需要的人文精神。近些年,我们不时能听到,在一些课堂的鼓励下,学生对名篇的“重读”和“新解”。譬如有的学生认为《背影》中的“父亲”乱翻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有的学生认为鲁迅是“心里不阳光,点儿背怨社会”等等。这表面上似乎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鼓励,是教学人文性的体现。但试问,如此脱离时代背景,背离文章甚至是断章取义的“人文”是真的人文吗?难道真正的人文不是深度的追问而是肤浅的发散求异吗?不要求学生对文化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不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就单纯的让学生发散思维的评议,这与鼓励学生没有根据的下结论又有何区别!
我认为,真正的“人文性”教学应该建立在“深度”而非“广度”的基础之上。以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例,鲁迅先生的文章通常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事件有关,其文章的语句相对晦涩,其中不乏讽喻、暗喻、反语等复杂的修辞形式。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先能准确的理解文章所想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然后才能通过文章达到激荡情感、塑立人格的目的。所以此时,不妨先让学生在课前对背景知识做一定的准备,同时给学生准备一些相关文章与课文进行比较,作为课后的阅读任务。尤其在课文是节选的情况下,有必要让学生阅读完整的文章,以利于其对课文的准确把握。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评议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的被文章所打动,看到文章中所表达的美与丑、善与恶,被文章追求的精神所震撼,以此达到“人文性”教学的效果。
不谋未来无以为人师,剥去一切浮华的外衣,教育最本质的需求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我想,偏离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和漠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都不可取。我们应当跳离虚无浮躁的怪圈,回归语言的本真,呼吁人文的关怀,找到一条踏实的有主旋律的教学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对当代语文教育的美好期许。
【参考文献】
[1]吴维山.《工具性与人文性失衡的原因及对策》[A].全国小语会第八届学术年会交流,2007.
[2]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60-63.
[3]靳彤.《强化作品细读 回归文学审美——关于文学教育合法性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12):84-90.
[4]程少堂.《语文要教出“语文味”》[J].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5]徐坛生.《语文课这样拓展不可以吗》[N].中国教育报,2011-6-24(6).
[6]于晓琳.《走出“泛人文”的窠臼》[N].中国教育报,2011-9-16.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
一、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教学现状
回顾语文教育的改革历程,语文教学从单纯注重工具性到逐渐呼吁人文性,直到今天大家开始关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理念的进步固然是好,但实践的现实不禁让人担忧。
其一,僵化的“工具性”。即使在大力呼吁语文要有“语文味”的今天,仍然有不少教师固守着“工具性”为重的观点。那种花费大量时间训练学生字词,讲解解题技巧,单纯将课文肢解以应对考试的课堂至今仍不在少数。虽然扎实学生的基本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试能力,看上去无可厚非,但老师们似乎忘了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试问当语文失去了“人味儿”,语文的乐趣又在哪里?学生对信息的接收释放效率又有多高?没有“人文”只有“语文”,“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这样的语文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
其二,比固守“工具性”更可怕的是空谈“人文性”,即引起许多人关注的“泛人文”。早在2011年,吉林省语文学科带头人之一的于晓琳老师便在《走出“泛人文”的窠臼》中深刻的探讨了这一问题。比起单纯强调“工具性”,更多的人是在误读“人文性”。有的老师一味强调学生自由的“发散性思维”而忽略了教师的正确引导作用,使得不少名篇被误读。也有老师为了“人文”而“人文”,教学形式花哨浮夸,可实际上却未能使学生收获真正的知识。我们似乎忘了,人文也是需要“严肃”的。语文课堂可以是思想和语言的盛宴,不该是空虚与形式的狂欢。做作肤浅的“人文渗透”只能是“伪人文”,只有踏实深厚的沉淀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
其三,急于“人文”、“工具”的模糊两全。鉴于近年来学界对“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的呼吁,有的老师急于两者兼顾而忽略了授课的客观实际,导致两者皆是重点便没有重点的现象。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时常遇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语法不明,人文素养没有显著提升,语文基础知识仍然不扎实的原因。
二、“鱼与熊掌”的博弈
现实中,我们常常因为语文教学是母语的教学,就忘记了语文的本质是语言。既然是有关语言的学科,它就必须遵循语言科学的客观规律。不妨让我们试想一下,假设语文教学并不是母语教学,而是一门陌生的语言,我们会怎样。诚如我们学习英语,我们当然是一词一句的积累,先是听说读写的熟练,然后慢慢体会音韵修辞的奥妙,最后才能感悟西方文化之美。所以这样看来,为什么说没有“工具性”的“人文性”是空谈?因为当学生的文字能力积累量不够的时候,让他去感悟文字的美学,体悟文字背后的“大人文”精神是不现实的,是违背语言科学的客观规律的。何况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许多文章仅凭“人文感”根本难以体会,这就需要大量的阅读训练和一定的阅读能力做铺垫。语文界“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老先生都曾强调过,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可见,让学生具有熟练运用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基本功训练,对于修辞、语法的教学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个人认为:只有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践行到一定程度,语文的人文性才有可能真正的得到实现。
但“工具性”的基础性绝不代表它与“人文性”是一种时间上的承接关系。它们应当是相互交融和渗透的。语文工具性的践行,必然需要其人文性的牵引和带动。我们说语言的基本属性是它的工具性,然而我们不要忘了语言工具是一种怎样的工具,它并不是生火的木柴,而是奥妙的杠杆。这种工具本身就是有感情的,它的掌握,不是一张图、一份说明书能解释的了的,它需要的更多的是意会而非言传,是长时间的感悟与积累。我们常常会发现:总有一些学生听课作业都很认真,真题做了无数,但语文成绩就是上不来;反而另有一些学生似乎并不那么“费劲”,偶尔还看看“闲书”,但成绩却不逊于他人。其实这正体现着“人文性”对“工具性”的带动作用。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通过“人文性”的感染和体会,“工具性”才能被良好的运用。
“鱼与熊掌的兼得”绝对不是先有“鱼”再有“熊掌”,也不是一手“鱼”一手“熊掌”最后两手空空,而是找到了“一只会抓鱼的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兼得不是简单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而是复杂的量变到质变。只有认清两者的作用和关系,打好基础,定好系统目标,使得“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联系,相互协作,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三、回归语言本真,呼吁人文精神
如果说对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识在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那么在实践中真正使两者相得益彰,在教学中实现这两个特性就是现在语文一线教师面临的最为实际的挑战。
我想,一方面,我们应当回归语言的本真。语文的教学是语言的教学。诚如语言学习的本质一样,语文工具性的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必不可少,定量的阅读技巧、修辞形式等教学内容和作业布置都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这门语言工具不可缺少的步骤。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大量的阅读和广泛的积累。字词的读写、文章的背诵,对于任何一门语言来说都是必要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学也并不因其是母语教学而例外。
另一方面,我们确实应当呼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有的观点试图划清“语文的人文性”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界限,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语文的人文性”本身就决定了其教学的“人文性”。但我们确实应当反思,究竟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真正需要的人文精神。近些年,我们不时能听到,在一些课堂的鼓励下,学生对名篇的“重读”和“新解”。譬如有的学生认为《背影》中的“父亲”乱翻月台违反了交通规则;有的学生认为鲁迅是“心里不阳光,点儿背怨社会”等等。这表面上似乎是对学生发散思维的鼓励,是教学人文性的体现。但试问,如此脱离时代背景,背离文章甚至是断章取义的“人文”是真的人文吗?难道真正的人文不是深度的追问而是肤浅的发散求异吗?不要求学生对文化背景进行一定的了解,不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就单纯的让学生发散思维的评议,这与鼓励学生没有根据的下结论又有何区别!
我认为,真正的“人文性”教学应该建立在“深度”而非“广度”的基础之上。以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例,鲁迅先生的文章通常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事件有关,其文章的语句相对晦涩,其中不乏讽喻、暗喻、反语等复杂的修辞形式。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先能准确的理解文章所想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然后才能通过文章达到激荡情感、塑立人格的目的。所以此时,不妨先让学生在课前对背景知识做一定的准备,同时给学生准备一些相关文章与课文进行比较,作为课后的阅读任务。尤其在课文是节选的情况下,有必要让学生阅读完整的文章,以利于其对课文的准确把握。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评议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的被文章所打动,看到文章中所表达的美与丑、善与恶,被文章追求的精神所震撼,以此达到“人文性”教学的效果。
不谋未来无以为人师,剥去一切浮华的外衣,教育最本质的需求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我想,偏离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和漠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都不可取。我们应当跳离虚无浮躁的怪圈,回归语言的本真,呼吁人文的关怀,找到一条踏实的有主旋律的教学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对当代语文教育的美好期许。
【参考文献】
[1]吴维山.《工具性与人文性失衡的原因及对策》[A].全国小语会第八届学术年会交流,2007.
[2]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60-63.
[3]靳彤.《强化作品细读 回归文学审美——关于文学教育合法性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12):84-90.
[4]程少堂.《语文要教出“语文味”》[J].语文教学通讯,2001(17).
[5]徐坛生.《语文课这样拓展不可以吗》[N].中国教育报,2011-6-24(6).
[6]于晓琳.《走出“泛人文”的窠臼》[N].中国教育报,2011-9-16.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