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胸心外科学术会议瓣膜病领域重点投稿方向:1、人工瓣膜应用:(1)主动脉瓣位人工瓣膜选择:a.在可行性条件下主张优先生物瓣应用;b.在可行性条件下主张优先机械瓣应用。(2)主动脉瓣位手术时机与风险评价:a.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指证及重症评价方法;b.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手术指证及重症评价方法。2.小切口瓣膜外科:a.小切口瓣膜外科临床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胸心外科学术会议瓣膜病领域重点投稿方向:1、人工瓣膜应用:(1)主动脉瓣位人工瓣膜选择:a.在可行性条件下主张优先生物瓣应用;b.在可行性条件下主张优先机械瓣应用。(2)主动脉瓣位手术时机与风险评价:a.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指证及重症评价方法;b.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手术指证及重症评价方法。2.小切口瓣膜外科:a.小切口瓣膜外科临床常见问题与处理;b.小切口瓣膜外科技术是否应该普及应用;c.小切口瓣膜外科合并房颤的治疗效果;d.结合国内现状,那些瓣膜外科手术适用小创伤技术。3.二尖瓣修复技术:
其他文献
体外循环管路中残余机血的回输处理是节约用血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应用改进的改良超滤方法,大大减少了手术用血量,达到了节约用血的目的,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2011年1至12月,40例接受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超滤.B组为试验组,采用常规超滤+改良超滤,体外循环后应用改进的改良超滤方法回输全部机血.患者一般资料具可比性,详见表1。
患者 男,64岁.进食时胸骨后烧灼感2月余,尤以进食干硬食物明显.胃镜示食管距门齿30 cm处黏膜粗糙不平.活检病理示食管鳞状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局灶癌变.食管腔内超声见黏膜层次尚清.入院后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血液及腹部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第7届编委换届大会于2013年1月10-12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新一届编委和通讯编委参加了会议,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蔡丽枫副社长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编辑部李昕主任主持.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书长致辞,充分肯定本刊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殷切希望新一届编委与编辑部工作人员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使杂志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中华医学会罗玲副秘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由同一治疗组医师完成的144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按照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分为A、B、C、D4组,每组36例.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中转开放手术率,并发症率,住院时间及手术频度,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 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侵犯深度,肿瘤位置,中转开放手术率,并发
目的 探讨经脐内镜下胸交感神经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4只家猪常规麻醉下经脐放入特制超长腹腔镜戳卡(trocar),建立气腹.胃镜沿戳卡进入腹腔后使用针状刀分别在左右膈肌穹顶做一切口,将胃镜送入胸腔.单肺通气下使用热活检钳行左右T3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膈肌切口自然旷置.手术完成后将其处死解剖.结果 4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81.7 ±15.4) min,术中无明显出血及周围脏器损伤.术后
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60例合并升主动脉钙化的多支血管病变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患者60例,男23例,女37例;年龄70 ~ 84岁,平均(73.4 ±8.12)岁。
22q11.2缺失综合征是一种与染色体22q11.2杂合性缺失相关的多系统疾病,其发病率约1/3000,是人类最常见的微缺失综合征[1-2],约80%的22q11.2缺失患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畸形[3].目前,关于22q11.2缺失综合征是否增加其合并心脏畸形外科治疗的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尚有争议.我们评估6例22q11.2缺失综合征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结果,并观察近、中期疗效。
由《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和《食管外科电子杂志》主办、烟台毓璜顶医院承办的第七届全国食管良性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食管外科并发症防治研讨会将于2013年9月7—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滨海中路马山寨高尔夫酒店召开。欢迎同道踊跃投稿并参会。征稿内容:食管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及新技术应用,食管外科并发症防治新进展等。
目的 目的分析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手术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549例行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的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102例(18.6%)患者发生AKI,27例(4.9%)行透析治疗.Logisti
患者 男,36岁.因左胸壁肿物就诊,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左胸壁腋后线第7肋触及一卵圆形肿物,大小约10 cm×8 cm,质硬,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胸部CT示左侧第8、9肋间软组织肿物影,大小4.4cm× 3.8cm×3.7cm,肿物向内压迫胸膜,局部肋骨未见明显破坏(图1、2).2011年7月行左胸壁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胞膜完整,表面光滑,深入肋间.完整游离并切除肿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