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中雁荡的历史,不能不说李少和。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道长李少和走遍了浙东的山水形胜,想为自己寻觅一处清幽的修行场所。
来到中雁荡山,站在玉甑峰下,李道长看到了一幅玄妙的景象:在四周低伏的山峦衬托下,玉甑峰庞大的山峰拔地而起,峭拔绝兀,凸显出磅礴的气势。清晨的阳光照射在玉甑峰上,一派紫气东来的万千气象。此乃上佳的修行之地。少和停下了脚步,放下了行囊,伐草锯木,在玉甑峰山腰处搭建草庐定居,开始了50年漫长的修行生涯。
秋色渐浓,我来到了中雁荡山采风。在山门入口处看到一块巍峨矗立的花岗岩牌坊,横楹上书“第一山”三个遒劲大字,一时百思不得其解。被誉为“第一山”的名山很多,武当山、泰山、华山、黄山、庐山,它们早已名震寰宇。中雁荡只是北雁荡山的一张飞翼,为何以“第一山”傲视天下雄山?这个谜团纠结于心。
玉甑峰是中雁荡的图腾。中雁荡最早的山志就叫《玉甑峰志》,可见玉甑峰在中雁七大景区中的地位之重。遥望玉甑峰,这座山有着独特的品格,以渊远的道家文化支撑起中雁荡山的文脉,以隐逸文化架构出洁净的精神风骨。
中雁荡山原名五色山、白石山,主峰玉甑峰为道教中的“白石洞天”。清人施元孚《白石山志》载:“山在温州乐清之茗屿乡,以其石色皆白,故名之。”白石山因处于南北雁荡山之间,同属括苍山脉,所以改称中雁荡山。
中雁荡山最早见诸文字源于南朝,永嘉太守谢灵运在中雁荡下马岭村为民行田,并作有《白石岩下径行田》诗,这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此后,不少文人雅士接踵而来,一一为此山咏志唱和,留下脍炙人口的笔墨遗产。但此山真正声名远播却自李少和开始。这是一个道骨仙风般的神话人物,却是真实地在史上存在。这座山的历史就是从李少和的刻苦修行和高洁行为开始。
李少和(930~1021),潜居在中雁荡山,一边修行一边钻研医术,采集百药行医救人。李少和,名士扬,字性柔,少和为其别号,温州永嘉人。这个开宝年间的进士,曾经官至太学博士,但他不愿受官场的拘泥束缚,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先归田,后出家。
少和开山之后,以娴熟的道术医术名声崛起,人称“少和仙”。少和在宋初已然是声名赫赫的道教人物,引起了宋太宗赵匡胤的重视。以非常手段入继大统的宋太宗急于收笼天下人心,特别对佛道两教大加笼络,便征召少和入京。年已六旬的少和保持着童子的面颜,身手矫健,太宗非常惊异,请求少和居住汴梁建隆观,许给他高官厚礼,少和泰然推辞。少和明白太宗的心思,无非是看中他的名声和长生之道,因此执意要求返回中雁荡山。太宗大为惊叹人世间居然还有如此高洁之士,欣然赐书“第一山”,遣使护送少和还山。
至道二年(996),宋太宗召李少和进京,再次赐官,少和不从,还归故山。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真宗又召见少和,问以修身治国之要,少和对曰:“陛下道合羲皇,理跻尧舜,草野之臣,仰荷天覆,治国之要,非臣敢知。至若修身之要,臣粗知之:少思寡欲,保气储精,绵绵若存,用之不竭而已。”真宗非常赞赏少和的观点,但“少思寡欲,保气储精”,处于物欲包围的真宗怎么可能做得到呢?而少和则以自己是一个山野草民不知国事为由,第三次拒绝出仕。
唐宋以来的隐居者和出家人有着一种奇特的心理,他们虽处江湖之远,却出乎寻常地关注政治,天下事俱在他们的耳目之中。说穿了他们并不是陶渊明那样的真隐,隐居只是一种姿态,他们随时都在等候着朝廷的召唤,达到出仕的目的。真宗见高官厚禄无法撼动少和的意志,大为惊叹,便赐予“白石院”匾额,高悬于玉甑峰的集真院。宣和五年,宋徽宗再赐“集真观”匾额。
李少和与宋室结缘,使得中雁荡山声名大噪,成为神州东南的道家福地。不是五岳却形同五岳。自有宋以降,千年来四方信徒旺盛的香火薰染了中雁道家仙山的灵气。
隐居中雁,50年如一日地苦练修行,这是一场精神上的涅槃。无疑,少和内心十分强大,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坚定着少和的意志呢?
这座山处处保守着李道长的秘密。
从一条曲折迂回的石板小径迤逦向上,两侧乱石相叠,移步易景,满眼茂林修竹,令人左顾右盼。纵深的是山水,宽泛的是人文。我在中雁荡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一路长亭接短亭,转辗一飞亭,亭亭有楹联,字迹如山势壮美。一路飞瀑映碧潭,山道曲折,几幅字迹苍劲的摩崖石刻飞扬在飞瀑一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两者皆有的并不多。而玉甑峰的两翼峰湖交相辉映,逶迤而来的崇山峻岭,山峦竞秀,满目绿意。近处瀑潭相加,泉水汩汩淙淙,展现出山水无双的绝美景致。攀爬了40多分钟,山道横向插进玉甑峰腰部,向下切入悬崖,折入玉虹洞。山门前留有众多前人的摩崖石刻,最醒目处便是李少和所书的“目空一切”四个大字。
玉甑峰中开大窦,藏纳着玉虹洞天,建有一座千年道观集真观。凝黄的墙体,剥漆的门窗,腐败的雕刻,岁月的痕迹布满了道观的角落。据说此观就是少和修建,这自然是后人的附会,此观无数次倒塌损毁,不断地重建重修,最近一次于清末重建。李少和在92岁高龄的某一天突然在此羽化,羽化后葬于白石山。从此他由“少和仙”的名头升格为“李真人仙师”,正式进入了道教仙师的序列。
推开一扇虚掩的门,灯光从深邃的黑中透射过来,带着一股深远的气息。我在洞中看到了几个道长,或念经,或打坐,那些没有任何表情的沧桑面孔中,是否有一张是少和的?洞中响起铜钟声,声音雄浑,从山洞冲突而出,在悬空中击响,将福音传播给众生。这口古钟从少和击响它的那一刻起,获得了穿越古今的力量。敲钟的道士面色如童子般红润,一问已有60多岁,居洞修行已数十载。想起山下集云观一位80多岁的老道长在我们面前表演单手倒立的功夫,真是叫人折服惊叹,中雁荡山处处藏有高士!
南宋状元王十朋追慕李少和事迹,他去过玉甑峰。俯视如画山水时,他一定看到这番动人景致,留下了一首《登白石岩》:“十里湖山翠态横,两溪寒玉斗琮琤。路从飞鸟上头过,人在白云深处行。岩下行田谢康乐,洞中辟谷李先生。凭栏下瞰人间世,转使此心名利轻。”
解读诗意,我的心绪被彻底激活了。我洞悉了李道长大开大合的心境,他每天仰视玉甑顿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之崇敬感。他在一天天、一年年的艰苦修行中已经大彻大悟,无意与权贵、大富瓜葛。他的人生观是山水形胜,他站在玉虹洞前眺望山川大海,胸怀宇宙,陡然而生“目空一切”的感慨。他把尘世看轻了,把功名看淡了。
“目空一切”这四个字体的结体同弘一法师圆寂前绝笔“悲欣交集”,笔法如出一辙,简洁干净,不枝不蔓。这是一种成熟之后的浑圆和庄重。我感觉到了强大的气场,阅读到少和的淡定和谦逊,那些质朴的字底亮出大师的内心,睿智、明智、大智。抚摸着四个大字,仿佛少和仅距我一步之遥,却又渺无踪迹。
一回首,身后已经是一片雨雾迷朦。
“第一山”、“目空一切”,两处气势磅礴的字迹,皇家和道家的两重境界叠加,让人触摸到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品质。
来到中雁荡山,站在玉甑峰下,李道长看到了一幅玄妙的景象:在四周低伏的山峦衬托下,玉甑峰庞大的山峰拔地而起,峭拔绝兀,凸显出磅礴的气势。清晨的阳光照射在玉甑峰上,一派紫气东来的万千气象。此乃上佳的修行之地。少和停下了脚步,放下了行囊,伐草锯木,在玉甑峰山腰处搭建草庐定居,开始了50年漫长的修行生涯。
秋色渐浓,我来到了中雁荡山采风。在山门入口处看到一块巍峨矗立的花岗岩牌坊,横楹上书“第一山”三个遒劲大字,一时百思不得其解。被誉为“第一山”的名山很多,武当山、泰山、华山、黄山、庐山,它们早已名震寰宇。中雁荡只是北雁荡山的一张飞翼,为何以“第一山”傲视天下雄山?这个谜团纠结于心。
玉甑峰是中雁荡的图腾。中雁荡最早的山志就叫《玉甑峰志》,可见玉甑峰在中雁七大景区中的地位之重。遥望玉甑峰,这座山有着独特的品格,以渊远的道家文化支撑起中雁荡山的文脉,以隐逸文化架构出洁净的精神风骨。
中雁荡山原名五色山、白石山,主峰玉甑峰为道教中的“白石洞天”。清人施元孚《白石山志》载:“山在温州乐清之茗屿乡,以其石色皆白,故名之。”白石山因处于南北雁荡山之间,同属括苍山脉,所以改称中雁荡山。
中雁荡山最早见诸文字源于南朝,永嘉太守谢灵运在中雁荡下马岭村为民行田,并作有《白石岩下径行田》诗,这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此后,不少文人雅士接踵而来,一一为此山咏志唱和,留下脍炙人口的笔墨遗产。但此山真正声名远播却自李少和开始。这是一个道骨仙风般的神话人物,却是真实地在史上存在。这座山的历史就是从李少和的刻苦修行和高洁行为开始。
李少和(930~1021),潜居在中雁荡山,一边修行一边钻研医术,采集百药行医救人。李少和,名士扬,字性柔,少和为其别号,温州永嘉人。这个开宝年间的进士,曾经官至太学博士,但他不愿受官场的拘泥束缚,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先归田,后出家。
少和开山之后,以娴熟的道术医术名声崛起,人称“少和仙”。少和在宋初已然是声名赫赫的道教人物,引起了宋太宗赵匡胤的重视。以非常手段入继大统的宋太宗急于收笼天下人心,特别对佛道两教大加笼络,便征召少和入京。年已六旬的少和保持着童子的面颜,身手矫健,太宗非常惊异,请求少和居住汴梁建隆观,许给他高官厚礼,少和泰然推辞。少和明白太宗的心思,无非是看中他的名声和长生之道,因此执意要求返回中雁荡山。太宗大为惊叹人世间居然还有如此高洁之士,欣然赐书“第一山”,遣使护送少和还山。
至道二年(996),宋太宗召李少和进京,再次赐官,少和不从,还归故山。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真宗又召见少和,问以修身治国之要,少和对曰:“陛下道合羲皇,理跻尧舜,草野之臣,仰荷天覆,治国之要,非臣敢知。至若修身之要,臣粗知之:少思寡欲,保气储精,绵绵若存,用之不竭而已。”真宗非常赞赏少和的观点,但“少思寡欲,保气储精”,处于物欲包围的真宗怎么可能做得到呢?而少和则以自己是一个山野草民不知国事为由,第三次拒绝出仕。
唐宋以来的隐居者和出家人有着一种奇特的心理,他们虽处江湖之远,却出乎寻常地关注政治,天下事俱在他们的耳目之中。说穿了他们并不是陶渊明那样的真隐,隐居只是一种姿态,他们随时都在等候着朝廷的召唤,达到出仕的目的。真宗见高官厚禄无法撼动少和的意志,大为惊叹,便赐予“白石院”匾额,高悬于玉甑峰的集真院。宣和五年,宋徽宗再赐“集真观”匾额。
李少和与宋室结缘,使得中雁荡山声名大噪,成为神州东南的道家福地。不是五岳却形同五岳。自有宋以降,千年来四方信徒旺盛的香火薰染了中雁道家仙山的灵气。
隐居中雁,50年如一日地苦练修行,这是一场精神上的涅槃。无疑,少和内心十分强大,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坚定着少和的意志呢?
这座山处处保守着李道长的秘密。
从一条曲折迂回的石板小径迤逦向上,两侧乱石相叠,移步易景,满眼茂林修竹,令人左顾右盼。纵深的是山水,宽泛的是人文。我在中雁荡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一路长亭接短亭,转辗一飞亭,亭亭有楹联,字迹如山势壮美。一路飞瀑映碧潭,山道曲折,几幅字迹苍劲的摩崖石刻飞扬在飞瀑一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两者皆有的并不多。而玉甑峰的两翼峰湖交相辉映,逶迤而来的崇山峻岭,山峦竞秀,满目绿意。近处瀑潭相加,泉水汩汩淙淙,展现出山水无双的绝美景致。攀爬了40多分钟,山道横向插进玉甑峰腰部,向下切入悬崖,折入玉虹洞。山门前留有众多前人的摩崖石刻,最醒目处便是李少和所书的“目空一切”四个大字。
玉甑峰中开大窦,藏纳着玉虹洞天,建有一座千年道观集真观。凝黄的墙体,剥漆的门窗,腐败的雕刻,岁月的痕迹布满了道观的角落。据说此观就是少和修建,这自然是后人的附会,此观无数次倒塌损毁,不断地重建重修,最近一次于清末重建。李少和在92岁高龄的某一天突然在此羽化,羽化后葬于白石山。从此他由“少和仙”的名头升格为“李真人仙师”,正式进入了道教仙师的序列。
推开一扇虚掩的门,灯光从深邃的黑中透射过来,带着一股深远的气息。我在洞中看到了几个道长,或念经,或打坐,那些没有任何表情的沧桑面孔中,是否有一张是少和的?洞中响起铜钟声,声音雄浑,从山洞冲突而出,在悬空中击响,将福音传播给众生。这口古钟从少和击响它的那一刻起,获得了穿越古今的力量。敲钟的道士面色如童子般红润,一问已有60多岁,居洞修行已数十载。想起山下集云观一位80多岁的老道长在我们面前表演单手倒立的功夫,真是叫人折服惊叹,中雁荡山处处藏有高士!
南宋状元王十朋追慕李少和事迹,他去过玉甑峰。俯视如画山水时,他一定看到这番动人景致,留下了一首《登白石岩》:“十里湖山翠态横,两溪寒玉斗琮琤。路从飞鸟上头过,人在白云深处行。岩下行田谢康乐,洞中辟谷李先生。凭栏下瞰人间世,转使此心名利轻。”
解读诗意,我的心绪被彻底激活了。我洞悉了李道长大开大合的心境,他每天仰视玉甑顿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之崇敬感。他在一天天、一年年的艰苦修行中已经大彻大悟,无意与权贵、大富瓜葛。他的人生观是山水形胜,他站在玉虹洞前眺望山川大海,胸怀宇宙,陡然而生“目空一切”的感慨。他把尘世看轻了,把功名看淡了。
“目空一切”这四个字体的结体同弘一法师圆寂前绝笔“悲欣交集”,笔法如出一辙,简洁干净,不枝不蔓。这是一种成熟之后的浑圆和庄重。我感觉到了强大的气场,阅读到少和的淡定和谦逊,那些质朴的字底亮出大师的内心,睿智、明智、大智。抚摸着四个大字,仿佛少和仅距我一步之遥,却又渺无踪迹。
一回首,身后已经是一片雨雾迷朦。
“第一山”、“目空一切”,两处气势磅礴的字迹,皇家和道家的两重境界叠加,让人触摸到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