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野菜,对于年轻人来说恐怕是陌生的,但对经历过旧时北京的人们却是很难忘怀的。春天万物复苏,花团锦簇,但是对于北京人来讲确实很难熬的一段时间,这个时候青黄不接,各家只能用咸菜度日,于是人们就会去土地上挖各种野菜来打牙祭。有意思的是,在北京,并不是只有穷人家会这么做,即便是能吃到新鲜蔬菜的家庭,也有吃野菜的风俗。
荠菜
早春时节,最受欢迎就是荠菜。《北京往事》中这样描述:“北京的荠菜虽然没有南方的荠菜嫩而水灵,特别是年前和年后刚刚暖和一点的时候,北京的荠菜叶子是紫色甚至是发黑的,如同憔悴的老农的脸色。这时候的荠菜叶子不大,根却粗而肥壮。形容憔悴的北京荠菜虽然其貌不扬,野菜的味道却特别浓。无论是做馅、凉拌、做汤还是炒食,都很不错。把荠菜连根洗净煮粥,最能使人感受到荠菜特有的滋味。”
荠菜据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荠菜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液及肝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还有降血压的作用;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维生素C可预防胃癌和食管癌;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以治疗干眼病、夜盲症。
将荠菜洗净去根,用沸水烫一下,再用凉水浸泡半小时,待苦味渐淡捞出控干水分。用刀将荠菜切成细末,洒精盐少许腌制,再放香油少许搅拌。之后就可以做选择做馅料或者混合棒子面蒸个荠菜团子,绝对香气四溢。
现在的做法则更精致。荠菜炒年糕:年糕切片飞水,荠菜飞水切碎,热油炒荠菜,下年糕用少许鸡汤煮一下,勾薄芡打明油。芥菜炒春笋:春笋去掉粗粝部分切片,荠菜焯水后压干水分凉切碎,下鸡油快火煸炒至熟。点黄酒、胡椒粉提味即成清鲜美味的荠菜炒春笋。
榆钱儿
另一道美食就是榆树钱儿。一绺一绺翠绿的榆树钱儿,放在嘴里的时候就如同你看到它一样,鲜嫩爽口,还带点微微的甜味。榆钱儿原来最多的是做蜂糕,将玉米面掺上榆钱儿,放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放在蒸锅里的屉布上蒸,很有特色的一道甜品。据说,有的人讲究在做榆钱儿的菜窝头时加些花椒油或香油,其实用新鲜白棒子面制作不加油盐只加榆钱儿,吃起来口感会又香又甜。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喝了榆钱儿粥后,写出了“杯盆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
榆钱儿没地方卖的,因为榆树在京城很普遍,许多地方都有种植,而且不乏百年以上的老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什刹海前海的恭王府中的老树,现在早被保护起来了。
榆钱儿中含有大量水分、烟酸、抗坏血酸及无机盐等,其中钙、磷含量较为丰富,有清热安神之效,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大量的无机盐,可健牌和胃, 治食欲不振。中医认为,榆钱儿味辛入肺经,能清肺热,降肺气,榆钱种子油有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故可用于治疗咳嗽痰稠之病症。
花椒芽儿
那个时候,漫山遍野的花椒芽儿也是老北京人的首选,这些嫩芽带着浓浓的花椒的味道,却有着春雨似的淡淡清香。
老北京人喜欢将它裹上白面过油炸。将花椒叶用清水洗净控干,再把白面加水搅拌成糊状。待面糊醒至十几分钟后加精盐少许,把花椒叶放入面糊中。用中武火坐铁锅放入花生油一斤,待油热后把花椒叶三片一组地入锅。待花椒叶在锅中定型后即可翻锅,炸至金黄色即可出锅入盘上桌。小时候我最爱吃这个,母亲经常在饭前就炸上一盘子,焦黄中带着丝丝绿意,散发着独特的沁人心脾的香味,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眷恋。
而且据说花椒性热,有止痛、杀虫作用,可防治脘腹冷痛、吐泻、蛔虫病、水肿和小便不利等症。
槐树花
还有那美丽的的槐树花。我家门口就有一棵三人环抱的大槐树,据父亲说,在他小的时候,这棵槐树就已经生长在这里了。每年院子里的人们都会聚在树下,用长长的木棒将槐花连同树枝一并掰下来,这棵槐树就像一个慈母一样,每年掰每年还会为人们提供很多,或许也是因为对它的感情深了,人们不再舍得伤害它的枝桠,花儿当然越来越多,一阵风吹过,仿佛春雪降临的美景。将花采下来直接放到嘴里,虽然有点干干的,但是绝对是口齿留香。
槐树花做法很简单,将洗净的槐花加入面粉拌匀,再加入精盐、味精等调味料,拌匀后放入笼屜中蒸。此外,在制作粥、汤时也可加入槐花。
药典这么介绍槐花:性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能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肝热目赤,头痛眩晕,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等。而且槐花中含芦丁、槐花二醇、维生素A等物质,有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服之可预防出血。
除了上面说的,还有柳树芽儿、马齿苋、苦菜、枣树芽儿等,都是老北京人餐桌上的美食。它们不仅味道独特,而且还都有不同的药性,对于“疫病多发”的春季来说,绝对是土地中的黄金。
但是吃野菜也有禁忌。因为是早春之物,它们往往性属寒凉,多食容易伤及脾胃,尤其是本身就是寒凉体质的人,更加不宜多吃。这就是为什么,在老北京文化里每一种野菜都有它较为独特的吃法。我们只要记得,将野菜洗净后要多浸泡一段时间,再要焯水,就基本上可以放心服用了。
荠菜
早春时节,最受欢迎就是荠菜。《北京往事》中这样描述:“北京的荠菜虽然没有南方的荠菜嫩而水灵,特别是年前和年后刚刚暖和一点的时候,北京的荠菜叶子是紫色甚至是发黑的,如同憔悴的老农的脸色。这时候的荠菜叶子不大,根却粗而肥壮。形容憔悴的北京荠菜虽然其貌不扬,野菜的味道却特别浓。无论是做馅、凉拌、做汤还是炒食,都很不错。把荠菜连根洗净煮粥,最能使人感受到荠菜特有的滋味。”
荠菜据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矿物质。荠菜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液及肝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还有降血压的作用;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维生素C可预防胃癌和食管癌;丰富的胡萝卜素可以治疗干眼病、夜盲症。
将荠菜洗净去根,用沸水烫一下,再用凉水浸泡半小时,待苦味渐淡捞出控干水分。用刀将荠菜切成细末,洒精盐少许腌制,再放香油少许搅拌。之后就可以做选择做馅料或者混合棒子面蒸个荠菜团子,绝对香气四溢。
现在的做法则更精致。荠菜炒年糕:年糕切片飞水,荠菜飞水切碎,热油炒荠菜,下年糕用少许鸡汤煮一下,勾薄芡打明油。芥菜炒春笋:春笋去掉粗粝部分切片,荠菜焯水后压干水分凉切碎,下鸡油快火煸炒至熟。点黄酒、胡椒粉提味即成清鲜美味的荠菜炒春笋。
榆钱儿
另一道美食就是榆树钱儿。一绺一绺翠绿的榆树钱儿,放在嘴里的时候就如同你看到它一样,鲜嫩爽口,还带点微微的甜味。榆钱儿原来最多的是做蜂糕,将玉米面掺上榆钱儿,放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放在蒸锅里的屉布上蒸,很有特色的一道甜品。据说,有的人讲究在做榆钱儿的菜窝头时加些花椒油或香油,其实用新鲜白棒子面制作不加油盐只加榆钱儿,吃起来口感会又香又甜。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喝了榆钱儿粥后,写出了“杯盆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
榆钱儿没地方卖的,因为榆树在京城很普遍,许多地方都有种植,而且不乏百年以上的老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什刹海前海的恭王府中的老树,现在早被保护起来了。
榆钱儿中含有大量水分、烟酸、抗坏血酸及无机盐等,其中钙、磷含量较为丰富,有清热安神之效,可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大量的无机盐,可健牌和胃, 治食欲不振。中医认为,榆钱儿味辛入肺经,能清肺热,降肺气,榆钱种子油有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故可用于治疗咳嗽痰稠之病症。
花椒芽儿
那个时候,漫山遍野的花椒芽儿也是老北京人的首选,这些嫩芽带着浓浓的花椒的味道,却有着春雨似的淡淡清香。
老北京人喜欢将它裹上白面过油炸。将花椒叶用清水洗净控干,再把白面加水搅拌成糊状。待面糊醒至十几分钟后加精盐少许,把花椒叶放入面糊中。用中武火坐铁锅放入花生油一斤,待油热后把花椒叶三片一组地入锅。待花椒叶在锅中定型后即可翻锅,炸至金黄色即可出锅入盘上桌。小时候我最爱吃这个,母亲经常在饭前就炸上一盘子,焦黄中带着丝丝绿意,散发着独特的沁人心脾的香味,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眷恋。
而且据说花椒性热,有止痛、杀虫作用,可防治脘腹冷痛、吐泻、蛔虫病、水肿和小便不利等症。
槐树花
还有那美丽的的槐树花。我家门口就有一棵三人环抱的大槐树,据父亲说,在他小的时候,这棵槐树就已经生长在这里了。每年院子里的人们都会聚在树下,用长长的木棒将槐花连同树枝一并掰下来,这棵槐树就像一个慈母一样,每年掰每年还会为人们提供很多,或许也是因为对它的感情深了,人们不再舍得伤害它的枝桠,花儿当然越来越多,一阵风吹过,仿佛春雪降临的美景。将花采下来直接放到嘴里,虽然有点干干的,但是绝对是口齿留香。
槐树花做法很简单,将洗净的槐花加入面粉拌匀,再加入精盐、味精等调味料,拌匀后放入笼屜中蒸。此外,在制作粥、汤时也可加入槐花。
药典这么介绍槐花:性苦,微寒。归肝、大肠经。功能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肝热目赤,头痛眩晕,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等。而且槐花中含芦丁、槐花二醇、维生素A等物质,有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服之可预防出血。
除了上面说的,还有柳树芽儿、马齿苋、苦菜、枣树芽儿等,都是老北京人餐桌上的美食。它们不仅味道独特,而且还都有不同的药性,对于“疫病多发”的春季来说,绝对是土地中的黄金。
但是吃野菜也有禁忌。因为是早春之物,它们往往性属寒凉,多食容易伤及脾胃,尤其是本身就是寒凉体质的人,更加不宜多吃。这就是为什么,在老北京文化里每一种野菜都有它较为独特的吃法。我们只要记得,将野菜洗净后要多浸泡一段时间,再要焯水,就基本上可以放心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