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介绍蛋鸡育雏期场址选择、雏鸡引进、环境整治、饲养管理及疫病控制技术。从幼雏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分析饲喂、饮水、密度 、断喙、防寒保暖、补充光照、通风换气、控制湿度、饮水、改善营养水平、疾病防疫和减少应激等方面,提出了蛋鸡育雏饲养管理措施,以期为蛋鸡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无公害;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
  蛋鸡育雏应选择非疫区种鸡场生产的无污染健康雏鸡,种鸡场的种鸡群中鸡白痢和白血病的检测阳性率低于1%,并能保证雏鸡在出壳24h内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场址选择在无疫病、无重金属、无烟尘、无噪音等环境污染的地方。场区要求布局合理,生产区和贮蛋库与生活区、粪便处理区隔离,净道与污道分开,全场符合兽医卫生条件。鸡舍背北向阳,舍间距10m以上,建筑结构合理,保温防暑,便于舍内外防疫卫生消毒。场区外围设隔离墙,场区边缘和鸡舍之间植树种草,搞好环境保护。水源无污染,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进鸡前鸡舍消毒在两周前用清水彻底冲刷清洗,干燥后密闭鸡舍,用40~60ml/m3的甲醛加热熏蒸消毒,进鸡前一天再用消毒药液喷洒消毒一次。使用绿色饲料、进行标准管理、降低药物残留和规范疫病防治。要有营养全面的饲粮,科学的管理及严格的防疫外,还必须在各个阶段搞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才能达到无公害标准。
  一、幼雏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幼雏的体温在10日龄以前要比成年鸡低3℃左右,10日龄以后到3周龄才逐渐恒定到正常体温。幼雏绒毛稀短,抗寒能力较差。因此雏鸡要依靠人工给予适宜的环境温度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幼雏的嗉囊和肌胃容积很小,贮存食物量少,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健全。因此要求饲料养分的浓度大,营养全面且容易消化。幼雏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只有满足幼雏的营养需要,才能保证快速生长发育。雏鸡敏感性强,对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缺乏或有毒药物的过量,都会很快出现病理症状。雏鸡抵抗力弱,很容易受到各种有害微生物的侵袭,感染疫病,要严格防止病原,重视防疫卫生,定期接种疫苗。雏鸡胆小,群集性强。各种噪音,生人进入等都可引起鸡群骚乱,影响生长,育雏舍内应保持安静。
  二、雏鸡管理的关键技术
  1.饮水
  雏鸡进入育雏室后,首先就要给水,因为出壳后的雏鸡腹部卵黄囊内还有一部分卵黄尚未吸收,这部分营养物质需要3~5d才能基本利用完,尽早利用卵黄的营养物质,对幼雏生长发育有明显的效果。雏鸡饮水能加速这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雏鸡在育雏室高温条件下,因呼吸加快、蒸发量大,需要饮水来维持体内水代谢的平衡,防止脱水死亡。在最初2周内,雏鸡要禁止饮用凉水,要求水温与室温相近,一般在30~35℃左右。
  2.饲喂
  雏鸡料应是全价的配合饲料,饲料原料要干净无污染,无杂质,无霉变。所用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矿物质添加剂,要选择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标准合格产品。全价配合饲料的品质应符合饲料卫生要求,不得含有人工合成类激素。在前两周饲喂要勤,一般要求每天要投料5~6次,其中早晨5點和晚上0点必须各有一次。第3~4周每天5次,5周以后每天4次。前期每次喂食不宜过饱,采食过量,易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造成消化道疾病。在料槽充足每只鸡都能同时采食的情况下,每次大约采食50分钟就够了。料盘和料槽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疫病相互感染。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冬季气温低,体热容易散失,需要更多的营养维持正常体温,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必须改善营养以满足鸡体抵抗寒冷的需要。
  3.温湿度管理
  温度掌握适当与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适宜的温度条件能有效地提高雏鸡成活率。入冬前应堵塞迎风口面的窗户,装好玻璃或塑料薄膜;随时检查四壁及屋顶。雏鸡在25~35℃之间可以选择一个适宜的温度。为了有效地控制雏鸡白痢病的发生和蔓延,采用高温育雏效果较好。就是在1~2周龄采用比常规育雏温度高2℃左右的给温规定,即第1周34~32℃,第2周30~32℃。每周降温幅度不超过3℃为宜。舍内的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最高不得超过75%。
  4.通风换气
  雏鸡代谢旺盛,呼吸快,鸡群密度大,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育雏室内由于呼吸以及潮湿垫料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气,使室内空气不断受到污染。如果污染的空气不能及时排出,有害气体的浓度就会不断增加,时间一长,氨和硫化氢浓度过高时,会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通风换气方法,第1周主要是通过育雏室的风叶来进行通风换气,第2周以后应在天气晴朗无风的中午开窗通气。
  5.光照
  光照对雏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光照时间的长短,每天光照时间过长或由短变长,都会使母鸡提前成熟,过早开产,并且产的蛋较小,降低产蛋持续性,影响全年产蛋量。二是光照强度,光照太强会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发生,使鸡群受到损失。光照时间,第一周采用4h光照,第2周19h光照。自第3周开始,密闭鸡舍可用8h光照,开放式鸡舍不能控制光照时间,采用自然光照时间即可。光照强度,除第1周用较强光照让雏鸡熟悉采食盘、水槽位置和内舍环境外,一般用弱光为好,通常在10勒克司以下。
  6.密度
  密度与室内空气、温度、卫生以及恶癖的发生都有直接的关系,密度过大,使室内空气污浊、氨味大、卫生环境差。密度过大还造成采食拥挤,抢水抢料,饥饱不均,生长发育不整齐,互相啄斗。密度太小,房舍利用率不高。一般在前4周未分公母以前,用同一密度,平均每平方米25只,网上平养在30只左右,4周后可将公鸡淘汰,降低饲养密度。
  7.断喙
  断喙就是切去“鸡嘴”的一部分,在育雏过程中,由于密度过大,光照太强,通气不良,饲料配合不当,使某些氨基酸或微量成分缺乏,都会使鸡群发生啄癖如啄羽、啄趾、啄肛等,造成严重损失。断喙能有效防止啄癖的发生,使鸡喙失去啄破能力又不影响采食,另外,断喙还能减少部分饲料浪费。断喙一般在10日龄前后和12周龄前后进行再次断喙。
  三、加强疫病控制
  鸡病的种类很多,特别是在雏鸡阶段,雏鸡抗病力弱,容易感染病原引起发病。对雏鸡威胁较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有鸡新城疫、雏鸡白痢病、鸡球虫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鸡新城疫,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甚至全群覆灭。它虽然没有药物可治,但可以通过严格的检疫、防疫、免疫来控制。对于鸡白痢和球虫病,要使鸡群完全不发生,那是很困难的,只能做到减轻发病程度,控制疾病扩散蔓延,把发病率和死亡率控制到最小程度。 搞好鸡舍卫生,保持地面干净,注意饲料的品质和保存,对病雏要严格淘汰,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增加维生素A的用量,有利于增强雏鸡的抗病能力,减轻鸡球虫病的危害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对城固县生猪产业的调研,发现了在生猪实际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养猪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生猪产业;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畜牧生产持续快速发展,规模养殖发展迅速,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10年底,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10万头,出栏67万头,占农业总产值的30%,步入全省养猪大县行列。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我县生猪生产现状
期刊
番茄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青枯病等;害虫主要有蚜虫、斑潜蝇等。其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无害化防治原则,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虫品种  选用抗病虫性强的优良品种,是防治病虫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毛粉802、L-402、佳粉10号、中杂9号等抗烟草花叶病毒;双抗2号抗叶霉病;多丽、R144等有较好的丰产
期刊
[摘 要] 介绍了棉花蚜虫的越冬寄主,分析了棉蚜消长因素,提出了棉蚜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棉蚜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蚜;越冬寄主;消长因素;防治措施  在过去20多年中棉蚜出现多次大范围的发生,给农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究其原因:种植结构单一,作物结构不合理,棉花与其他作物的比例严重失调,造成田间生态脆弱,天敌繁殖空间有限,影响其种群的发展;防治措施以及防治药剂的选择不当,造成棉田害虫的抗
期刊
病毒病近些年來在绥化市保护地黄瓜生产中发生比较普遍,已成为生产上一种流行病害,为探索其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我们在2006~2008年对绥化市北林区黄瓜病毒病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防治试验、示范。  一、发生规律与为害情况  1.发生规律  2006~2008三年的调查,黄瓜病毒病在绥化保护地生产中普遍发生,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三年的发病率分别为:11.6%、22.8%、35%。栽培方式和栽培季节不同,黄
期刊
种子的发芽率是种子生活力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种子质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生产上使用的杂交水稻种子,有相当部分质量往往达不到80%发芽率指标,主要由于贮藏时间的延长和浸种时间的过长以及两优培九等种子中小糙米过多等因素引起,从而影响杂交水稻的生产和发展。通过近年的实践与研究,笔者对杂交稻种子發芽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生产上应用提供参考。  一、杂交稻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  1.裂颖种子  杂交稻种
期刊
[摘 要] 在对隆化县耕地地力评价因子4大类10项指标的全面分析基础上,确定单因子权重和单因子隶属度,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系统的支持下,对全县耕地生产潜力作出正确评价,并对周边相同条件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隆化县;耕地地力;指标分析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人类物质产品的来源地。耕地地力评价是根据所在地特定气候区域以及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理化性状、农田基础设施等
期刊
[摘 要] 棉铃虫是当前棉花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害虫,认真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棉铃虫的发生规律,搞清棉铃虫发生的原因,坚持压低越冬代基数,狠治一代,控制二代保蕾花,主治三代保成铃为目的,通过改善棉田的水肥条件,充分利用农业防治措施,以保护天敌、以虫治虫、以益控害的生物防治,结合诱杀、生物和化学防治,积极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保证棉花优质超高产。  [关键词] 滴灌棉田;棉铃虫;发生规律;综合防治  近
期刊
[摘 要] 该文主要介绍了玉米空杆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关键词:玉米;空杆;形成;原因;防治;措施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玉米产量,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科学管理,才能提高玉米产量。  一、玉米空秆形成的原因  1.营养失调  在雌穗分化阶段,如果营养不良,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积累少,雌穗发育不良,空秆率提高。玉米旺长阶段,矿质营养供应过多,造成营养生長旺盛,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我们对滨州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进行了调研,意在呼吁加强我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森林功能,减轻自然灾害,保护地球,保护家园,为有利人类生存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生态防护林建设;重要性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因此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象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生态环
期刊
[摘 要] 云岭黑山羊是云龙县畜牧业生产中的一个优势畜种。本文结合当地的养殖环境,从“种,料,管,防”等方面概述云岭黑山羊的养殖技术。  [关键词] 云岭黑山羊;饲养;技术要点  云龙县地处云岭山脉澜沧江纵谷区,是云南省大理州西部,位于东经98°52′至99°46′和北纬25°28′至26°23′之间,总面积4401km2。2010年末总人口2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3.5%。人口密度为45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