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背景理论视角下英语被动态的认知分析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根据研究者对英语被动句的分类,利用图形-背景理论探讨性地分析英语中选择不同类型的被动句式的深层认知理据。语言编码者使用被动句式使受事者置于认知上的凸显位置,使其成为“图形”,而将显性或隐性施动者置于认知上的“背景”位置。编码者选择被动句式而非主动句式表明其焦点放在受试者而非施事者上。
  关键词:被动语态 图形 背景 图形背景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被动语态的句子在英语中广泛存在,被动结构是将施事者和受事者位置调换,将受事者放在主语位置的一种句式。王寅指出(王寅,2006),主语这一语法成分在认知中表现为被强调或突出的优势事件,是论述的起始点在一个简单的及物动词句子中,主语即图形,宾语即背景,动词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被动句中,主语是原主动句中的背景,宾语是原主动句中的图形。被动态的句型显然是为了使原语法宾语上升为语法主语,并将其置于认知上的突显位置,这样只有把原来的语法主语降到次要的位置。
  语言研究者们从功能语法、句法及认知角度对英语被动态做了大量的分析,但从图形背景理论视角的分析还未被广泛采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采用图形-背景理论对英语中的被动句进行分析,探析语言编码者使用被动语态的深层理据。
  二、图形-背景理论
  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来源于经验的认知模型在语言中有广泛的体现。因此,语言结构为研究基本的认知现象提供了重要线索。认知语言学在研究语言时主要采取三种观点:经验观、注意观和突显观。经验观认为,人们对事物的描写不只局限于客观描写,还会对它们的意义提供更丰富、更自然的描写,其中包括隐喻;注意观认为,我们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实际上只反映了事件中引起我们注意的那些部分;突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突显程度决定的(文旭、刘先清,2004:438)。图形—背景理论是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于1915年首先提出来的,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 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语言研究者们把图形-背景理论运用到对语言现象的解释上。例如,在一个英语常式句:主语+谓语+补语( 宾语) 结构中,主语就被认为是信息较突显部分,即图形;而补语或宾语则被认为是背景部分以达到焦点信息更加突显的一种句式。
  三、被动句的认知理据
  3.1研究视角
  图形—背景理论多运用于研究和解释介词(F. Unerner, H.J.Schmid, 2005:171)。但它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如作为理论框架以分析简单的句式以对传统的语法解释作更为完整的补充。研究者们试着用这一理论来解释一些从其他视角分析过的语言现象。王冰营、吕娜(2005:67) 以图形—背景理论为视角,结合语用学中的信息理论与语篇建构理论,对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进行了重新阐释,认为英语倒装句符合图形—背景理论中的凸显原则。在言语交际与语篇建构中,说话人将正常语序句子中的图形后移,形成句末焦点,使信息焦点落在新信息上,从而达到了最佳凸显效果。梁丽,赵静(2005:116) 从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图形—背景分离原则如何通过英语简单句和复合句来体现语言的空间结构和时间事件结构。周岩(2004:115) 介绍了图形与背景理论的心理认知基础,这一理论对介词用法的解说、对句法选择(如主语,宾语选择)的启示,并力图挖掘这一理论与英语教学的联系。余玲丽(2005:37)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英语关系分句进行了认知分析,她指出:已知信息、新信息与图形、背景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通常在短语范围内,而后者表示小句之间的关系。关系分句可蕴涵新信息,但其信息值有所降低。此时,关系分句在一系列事件链中降低关系分句所指信息的信息值,突显图形,为话语的发展提供背景信息。王志军(2004:45)对各种英汉被动态进行了认知研究。研究者们基于图形背景理论对倒装句、介词及句法选择、关系分句等进行了认知分析,但对被动句并未进行广泛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图形背景理来分析各种被动句的认知理据。
  3.2 被动句的类型
  被动句可以分为典型性被动句和非典型性被动句(王志军, 2004:69),典型性被动句产生于从受影响者的角度来描述致使性事件,它表达的是受事受到外力影响而形成一种结果性状态的过程。典型性被动句分为无施动者被动句和有施动者被动句。在无施动者被动句中施事虽不出现但隐含在语境中。非典型性被动句产生于把致使性事件表达为状态性事件或自发性事件。状态性被动句产生于把致使性事件表达为状态性事件,它描述的是受事在外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结果性状态。准被动句产生于把致使性事件表达为自发性事件,它表达的是受事所具有的、不隐含任何外力因索的一种状态。状态性被动句和准被动句属于非典型性被动句。
  3.3 对各种被动态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
  本节我们讨论的重点是各种被动句的深层理据。人们使用其认知能力对语言进行编码:即将想法在语法规则下转换成书面或口头形式的特定句子结构。通过解码,读者或听者能理解通过句子所传达的编码者的想法。在解码过程中,读者或听者根据其认知能力來重构句子结构以理解句意。人们选择不同的句子形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选择何种形式的句子是由语言编码者看待事物的不同侧重点(即不同的凸显面)来决定的。具体在被动语态中,语言编码者选择被动语态而非主动语态、选择这种形式的被动语态而非另一种形式的被动语态不仅反映了他们的认知过程,同时还反映其关注的焦点。
  3.3.1 典型性被动句
  带施动者被动句的结构为“NP+BE+V-EN+BY+NP”.
  例:(1) The violin was made by my father.   (2) We were kept warm by the fire.
  在英语中,施动者通常是由介词“by”引导,充当一个修饰成分。我们可以从这两个句子中看出:施事者没有被放在主语的位置而是在句子的末端,而英语中居于凸显地位的应是处在主语位置的成分。在这两个句子中,“the violin” 和“we” 处于主语的位置,语言解码者能够最先感知到,而施事者“my father” 和 “the fire”凸显度并非像前两者那样高,介词“by”后的成分为背景,“the violin” 和“we”成为图形。
  无施动者被动句的结构是“NP+BE+V-EN”.
  例: (3) This book was published in the 16th century.
  (4) The journalists were told not to enter that area.
  (章振帮,2002:262)
  与带施动者被动句相比,这两个句子都具有无“by”短语的相同之处,语言编码者未给出具体的动作施事者,但通过语言解码者的百科知识可以感知或推导出施事者。这两个例子中的主语仍是图形,由于其背景不明显,故其凸显度远比带施动者被动句的凸顯度要高。
  3.3.2 非典型性被动句
  状态被动句
  例:(5) That watch you bought is probably stolen.
  (6) The cathedral is totally destroyed.
  虽然这种被动句和我们之前所讨论的不带施动者被动句在表面上看起来有极大的相似性,但他们却有着本质的不同:状态被动句是由系动词“be”和及物动词“ed”分词化的形容词来构成,而不带施动者被动句是由被动式助动词“be”和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来构成。由于这种被动态中的被动式并未得以清晰的呈现,故受事者较为凸显而施事者却比不带施事者被动句的施事者更为模糊。
  准被动句结构为:NP+GET+V-EN (“get” 被动句)
  例:(7) The window got closed.
  (8) John got accepted into the program.
  章振帮(2002:261-262)指出,我们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中会使用到被动语态:1、说话人为了把句子的语义重心放在事件本身而不必提到施动者;2、由于不知道施动者为谁或不想提及施动者;3、为了保证文章中句子、段落或章节的顺利过渡,即前后句、前后段或前后节之间描述对象的延续性。很显然,这种准被动句属于第二种。在例7和8中,助动词get常用来表达及物动词的被动过程,“get”被动句是由将诱发性事件解释为始发性事件,因此蕴含了外因存在的优先性。由于在这两个例子中无施动者,从图形-背景理论来看,这种被动句更像无施动者被动句。这种类型的被动句体现的认知理据表现为主语的高度凸显化,句子的重心放在作主语的“the window”和“John”上,是读者或听者最先感知的事物主体。
  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方式决定语言的形式, 人们采取什么样的句式来描述客观事件反映了他们的经验结构和认知方式。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典型性被动句和非典型性被动句都可以从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图形-背景理论,图形被人们认为比背景更加凸显且更容易被大家确认和铭记。被动语态的使用表明语言编码者对动作主体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关注程度,使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受事者即主语(图形)的位置,将施事者置于背景的位置。因此,被动语态的选择反映了编码者的认知视角:受事者,动作作用的对象, 比施事者更加的重要。
  四、结语
  人们选择不同的句子形式来叙述同一件事,句子形式的选择是由人们观察事物的不同视角而决定的,由所描述事物在编码者心中不同的认知凸显程度决定的。当语言编码者选择被动句表达某一客观情景时,受事是情境中凸显的部分,被赋予句法主语即图形的地位;而施事(包括隐性施事)成为其背景。因此,人们选择被动语态而非主动语态,或选择这种形式的被动语态而非另一种形式的被动语态不仅仅反映了人们的认知过程,同时也反映了语言编码者的关注点。■
  References
  [1] F. Unerner, H. J. Schmid. 2005.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 Wang Zijun, 2004, A cognitive Construc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
  [3] 梁丽, 赵静,2005,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中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第2期。
  [4] 王冰营、吕娜, 2005, 从图形-背景理论看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长春大学学报》,第1期。
  [5] 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 文旭、刘先清,2004, 英语倒装句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第6期。
  [7] 余玲丽,2005,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英语关系分句认知分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4期
  [8] 章振帮,2002,《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9] 周岩,2004,图形与背景理论与介词用法、句法选择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作者简介:任丹(1984-),女,遵义人,讲师,贵州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更是未来道路事业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入手
2015年5月20~21日,由中国造纸协会、江苏省造纸行业协会主办,中华纸业杂志社承办,潍坊凯信机械有限公司、维美德(中国)有限公司、山东思源水业工程有限公司、汶瑞机械(山东)有限
广西河池市自然环境优越,珍优木本、草本花卉等资源丰富,根据这个特点,河池市在宜州德胜镇建立了广西河池珍优苗木花卉科研科普示范基地。
介绍了QCS系统CP5611卡的作用及在通讯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摘 要:当前,我国的道路建设工程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在工程建设当中很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大量的涌现出来,这也使得工程的建设成本也有一定的提高,为了能够确保企业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主要探讨了道路施工质量的预防措施,希望能够给建设企业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道路施工;工程计量;成本控制  在道路施工中,工程工作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日程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力度的不断加大,盾构施工技术以其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安全性高、成型质量高和施工进度快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地下工程中,已成为地铁隧道工程、市政管线工程等地下大型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本文从盾构法施工概念和特点入手,阐述了壁后注浆引起盾构隧道上浮对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盾构施工;隧道工程;壁后注浆  壁后注浆是盾构法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必备工序,其施工质量的好
水利水电工程投标报价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的预算及相关文件编制工作中,以求高效、准确、安全地完成水利水电工程投标商务报
以WEB为平台的实时视频监控系统是现代数字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校园综合安防系统是实例,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和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应用VC++开发技术对Web服务进行了实现。
尽管北美和欧洲这两大全球主要的造纸市场连续多年持续市场低迷,但2013年全球纸及纸板生产总量仍然取得了同比0.8%的增长,全球纸及纸板总产量达到4.03亿吨。从全球纸张产量的
8月11日~13日,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甘联君深入永川区视察指导基层企事业科协工作,要求区县科协组织要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在院士工作站和高校科协组织建设上寻求突破。永川区人民政府区长蒋又一会见甘联君,双方在愉快的氛围中交换了夯实永川科协事业发展的意见。市科协企事业部部长梅玉军、国际部部长张诗德、永川区科协班子成员全程陪同视察和调查研究。  连日来,甘联君一行深入重庆水电学院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