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文化,这些优秀文化随岁月的推移而愈显珍贵,儒家思想就是这条长河中一朵精美而耀眼的浪花。而一提到儒家思想,不得不提的就是为人称道的孔门师徒关系,文章首先阐述了了解孔门师徒关系的必要性,其次从“孔门十哲”探讨孔门师徒关系。
关键词:儒家思想;孔门师徒;关系探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而一些经典文化则在岁月的涤荡下显得愈发珍贵。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一些王朝的核心思想,作为与当代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孔子学院”享誉全球,将我国悠久而古老的文化带出去。一般而言,人们总是习惯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孔子的思想,放在儒家思想的内容上,对于孔门师徒关系的研究较为缺乏。但是,孔门师徒关系实际上是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一大法宝,是与儒家思想密切不可分的。因此,探讨儒家思想之孔门师徒关系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1 了解孔门师徒关系的必要性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曾经是我国多个朝代的理政思想,从“罢黜百家,只尊儒术”中,我们也可以间接感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虽然历史上曾出现过抵制儒家思想的经历,但是尊崇儒家思想仍然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孔子一生有上千个弟子,这些弟子是如何得以出类拔萃,儒家思想又是如何一步步在几千人的群体内发展起来的?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孔门师徒关系。
孔门师徒研究是原始儒学研究的基点,它包括孔子研究,也包括孔门弟子研究,二者有机相联,密不可分。儒学虽由孔子创立,但孔子与其弟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共同组成了最早的儒家学派。早期儒家学派是儒学的奠基者和原创者,从儒学形成的实际情形看,孔门弟子的研究似乎意义更大,因为孔子“述而不作”,是孔门弟子记录并阐发了孔子学说,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内核。孔子学说赖其弟子而传,没有孔子弟子,我们几乎无从了解孔子;没有孔子弟子,我们也无从了解原始儒学。
长期以来,孔门师徒的研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相关学者对孔门学术的认识还存在诸多问题,武断结论、颠倒其绪甚至南辕北辙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错误还陈陈相因,影响深远。因此,对于儒家思想之孔门师徒关系的研究必然是今后的一个重点。
2 从“孔门十哲”窥探“孔门师徒关系”
传说,孔子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其中兼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有七十二人,被后人誉为“孔门七十二贤”。在《论语》中被孔子亲口称赞的有十人。其中德行突出的是: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政事的是:冉有、子路;擅长口才的是:宰予、子贡;精通文献典籍的是:子游、子夏。这十个人被后世称为“孔门十哲”。我们可以从孔子与“孔门十哲”的相处来窥探孔门师徒关系。
2.1 情真意切的批评
子路是最早跟随孔子的弟子之一,比孔子小九岁,生于公元前542年,死于公元前480年。子路生性质朴,喜好勇猛武力,心地刚强直率。子路为人耿直,说话做事从不拐弯抹角,《论语》中记载孔子不时也会拿子路来开玩笑。有一次孔子发牢骚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了,还不如做个木筏漂到海外去,能跟随我的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孔子说只有自己能跟随他,特别高兴,有些得意忘形,孔子就挖苦子路说:“仲由除了勇猛胜过我,其他也没什么可取的了。”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子路和孔子的关系远远超过一般师生间的关系,更像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他们一生相伴了四十多年,亦师亦友,既是师徒,又有兄弟般的深厚情谊,既可以真诚欣赏,又可以直言不讳地指出对方的缺点。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很多教师都深知背上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面对孩子们的错误,一些教师有谈“批评”色变之感,只敢表扬孩子,却不敢指出孩子们的错误。其实,不负责任、没有意义的表扬还不如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批评,没有了批评的负反馈,如何加强表扬的正反馈。其实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过错行为和错误思想,只有中肯的批评才能让他们明辨是非,分清主次。讲究方法和方式也是批评中应该注意的细节,但最关键的是情真意切。孔子十分爱护学生,他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但是对他们的要求也很严,总是如实地指出他们的缺点,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们的错误。
2.2 温暖人心的支持
《论语》之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冉有个性谨慎,做事有些畏手畏脚。一方面,他有很强的行政能力,擅长处理政事,但是对于钻研学问却有些畏难。有次他跟孔子说:“老师,我不是不喜欢您的道,而是我的力量有限,实在学不了。”孔子批评他说:“你根本没有行动,怎么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呢?”在冉有个人的努力与孔子的支持下,冉有也不负众望,成为孔门优秀的徒弟。
以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嘴巴很“紧”,动作很“拘谨”,这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说”,不能“动”,而是因为他们害怕说错话,担心举止不恰当而被老师批评。以人际关系为例,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每个人都会承受着一定的压力,面对他人的压力,不乏落井下石的人,也并不缺乏温暖他人心灵的支持者。如何面对学生的“不敢”,如何面对他人的压力,孔门师徒相处之道或许是一个答案。
2.3 平等友好的交流
子游二十多岁就当上了鲁国的武城宰,也就是武城的长官。孔子到武城,见到子游教导百姓弹奏琴瑟演唱诗歌,孔子觉得武城是个小地方,没有必要费力气去做这些,就微笑着对子游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恭敬地回答:“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德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道德就容易使唤’。”孔子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对随行的弟子们解释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可见孔门师生关系不仅存在知识传授者与接收者的关系、精神引导者与被引导者的关系,而且有一种平等的關系,他们教学相长,共同切磋,一起寻求知识,探索真理。
《放牛班的春天》是获得豆瓣9.1分的优秀电影,在该剧中,教师面对所谓的“差生”,没有斥责,也没一味批评,而是用音乐架起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一座桥梁,师生关系在平等友好的交流之中变得更加紧密,而教师由于种种因素离开学校时,孩子们对他的不舍与怀念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需要平等友好的交流,能够得体表述自己的意见,也能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不以金钱、地位等论优劣,将自身的姿态放低,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
2.4 因材施教的关怀
提到“因材施教”,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孔子。孔子答子路和冉有的“闻斯行诸”是因材施教的典范。《论语》中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个性化学习可能是近年来最广泛使用的教育口号之一了,它试图捕捉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并随之调整应对措施。但是,彻底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这个想法是完美的,但它也存在着难以想象的挑战,尤其是对具有多年经验和既定实践效果的资深教育者来说。孔子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成长规律,决定教学内容、答疑方法、指导意见,是值得借鉴的优秀教育思想。
3 结束语
孔子与其徒弟的关系堪称典范,即使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闪耀着闪亮的光芒,“情真意切的批评”“温暖人心的支持”“平等友好的交流”“因材施教的关怀”只是较为世人熟知的优秀的孔门师徒关系,除了这些,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值得让我们借鉴的地方。希望本文提出的以上几项观念能够在人与人相处、师生相处中发挥应有的价值,让优秀的儒家思想指引我们做人的方向,引导我们开辟全新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邓国均.孔门五大弟子与孔子关系析论[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郭静静.仁者爱人:孔门师徒关系论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3]周春兰.简论孔门和谐的师生关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18-119.
[4]梁宗华,孙忠厚.孔门德行科弟子对儒学传承的意义[J].海岱学刊,2017(1):115-133.
[5]傅佩荣.孔门十弟子[J].博览群书,2019(4):37.
关键词:儒家思想;孔门师徒;关系探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而一些经典文化则在岁月的涤荡下显得愈发珍贵。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一些王朝的核心思想,作为与当代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孔子学院”享誉全球,将我国悠久而古老的文化带出去。一般而言,人们总是习惯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孔子的思想,放在儒家思想的内容上,对于孔门师徒关系的研究较为缺乏。但是,孔门师徒关系实际上是深入理解儒家思想的一大法宝,是与儒家思想密切不可分的。因此,探讨儒家思想之孔门师徒关系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1 了解孔门师徒关系的必要性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曾经是我国多个朝代的理政思想,从“罢黜百家,只尊儒术”中,我们也可以间接感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虽然历史上曾出现过抵制儒家思想的经历,但是尊崇儒家思想仍然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孔子一生有上千个弟子,这些弟子是如何得以出类拔萃,儒家思想又是如何一步步在几千人的群体内发展起来的?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孔门师徒关系。
孔门师徒研究是原始儒学研究的基点,它包括孔子研究,也包括孔门弟子研究,二者有机相联,密不可分。儒学虽由孔子创立,但孔子与其弟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共同组成了最早的儒家学派。早期儒家学派是儒学的奠基者和原创者,从儒学形成的实际情形看,孔门弟子的研究似乎意义更大,因为孔子“述而不作”,是孔门弟子记录并阐发了孔子学说,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内核。孔子学说赖其弟子而传,没有孔子弟子,我们几乎无从了解孔子;没有孔子弟子,我们也无从了解原始儒学。
长期以来,孔门师徒的研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相关学者对孔门学术的认识还存在诸多问题,武断结论、颠倒其绪甚至南辕北辙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错误还陈陈相因,影响深远。因此,对于儒家思想之孔门师徒关系的研究必然是今后的一个重点。
2 从“孔门十哲”窥探“孔门师徒关系”
传说,孔子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其中兼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有七十二人,被后人誉为“孔门七十二贤”。在《论语》中被孔子亲口称赞的有十人。其中德行突出的是: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政事的是:冉有、子路;擅长口才的是:宰予、子贡;精通文献典籍的是:子游、子夏。这十个人被后世称为“孔门十哲”。我们可以从孔子与“孔门十哲”的相处来窥探孔门师徒关系。
2.1 情真意切的批评
子路是最早跟随孔子的弟子之一,比孔子小九岁,生于公元前542年,死于公元前480年。子路生性质朴,喜好勇猛武力,心地刚强直率。子路为人耿直,说话做事从不拐弯抹角,《论语》中记载孔子不时也会拿子路来开玩笑。有一次孔子发牢骚说:“我的主张行不通了,还不如做个木筏漂到海外去,能跟随我的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孔子说只有自己能跟随他,特别高兴,有些得意忘形,孔子就挖苦子路说:“仲由除了勇猛胜过我,其他也没什么可取的了。”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子路和孔子的关系远远超过一般师生间的关系,更像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他们一生相伴了四十多年,亦师亦友,既是师徒,又有兄弟般的深厚情谊,既可以真诚欣赏,又可以直言不讳地指出对方的缺点。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很多教师都深知背上承担着重大的责任,面对孩子们的错误,一些教师有谈“批评”色变之感,只敢表扬孩子,却不敢指出孩子们的错误。其实,不负责任、没有意义的表扬还不如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批评,没有了批评的负反馈,如何加强表扬的正反馈。其实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过错行为和错误思想,只有中肯的批评才能让他们明辨是非,分清主次。讲究方法和方式也是批评中应该注意的细节,但最关键的是情真意切。孔子十分爱护学生,他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但是对他们的要求也很严,总是如实地指出他们的缺点,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们的错误。
2.2 温暖人心的支持
《论语》之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冉有个性谨慎,做事有些畏手畏脚。一方面,他有很强的行政能力,擅长处理政事,但是对于钻研学问却有些畏难。有次他跟孔子说:“老师,我不是不喜欢您的道,而是我的力量有限,实在学不了。”孔子批评他说:“你根本没有行动,怎么知道自己的力量不够呢?”在冉有个人的努力与孔子的支持下,冉有也不负众望,成为孔门优秀的徒弟。
以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嘴巴很“紧”,动作很“拘谨”,这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说”,不能“动”,而是因为他们害怕说错话,担心举止不恰当而被老师批评。以人际关系为例,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每个人都会承受着一定的压力,面对他人的压力,不乏落井下石的人,也并不缺乏温暖他人心灵的支持者。如何面对学生的“不敢”,如何面对他人的压力,孔门师徒相处之道或许是一个答案。
2.3 平等友好的交流
子游二十多岁就当上了鲁国的武城宰,也就是武城的长官。孔子到武城,见到子游教导百姓弹奏琴瑟演唱诗歌,孔子觉得武城是个小地方,没有必要费力气去做这些,就微笑着对子游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恭敬地回答:“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德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道德就容易使唤’。”孔子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对随行的弟子们解释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可见孔门师生关系不仅存在知识传授者与接收者的关系、精神引导者与被引导者的关系,而且有一种平等的關系,他们教学相长,共同切磋,一起寻求知识,探索真理。
《放牛班的春天》是获得豆瓣9.1分的优秀电影,在该剧中,教师面对所谓的“差生”,没有斥责,也没一味批评,而是用音乐架起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一座桥梁,师生关系在平等友好的交流之中变得更加紧密,而教师由于种种因素离开学校时,孩子们对他的不舍与怀念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需要平等友好的交流,能够得体表述自己的意见,也能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不以金钱、地位等论优劣,将自身的姿态放低,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宝。
2.4 因材施教的关怀
提到“因材施教”,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孔子。孔子答子路和冉有的“闻斯行诸”是因材施教的典范。《论语》中还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个性化学习可能是近年来最广泛使用的教育口号之一了,它试图捕捉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并随之调整应对措施。但是,彻底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这个想法是完美的,但它也存在着难以想象的挑战,尤其是对具有多年经验和既定实践效果的资深教育者来说。孔子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成长规律,决定教学内容、答疑方法、指导意见,是值得借鉴的优秀教育思想。
3 结束语
孔子与其徒弟的关系堪称典范,即使是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闪耀着闪亮的光芒,“情真意切的批评”“温暖人心的支持”“平等友好的交流”“因材施教的关怀”只是较为世人熟知的优秀的孔门师徒关系,除了这些,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值得让我们借鉴的地方。希望本文提出的以上几项观念能够在人与人相处、师生相处中发挥应有的价值,让优秀的儒家思想指引我们做人的方向,引导我们开辟全新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邓国均.孔门五大弟子与孔子关系析论[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郭静静.仁者爱人:孔门师徒关系论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3]周春兰.简论孔门和谐的师生关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18-119.
[4]梁宗华,孙忠厚.孔门德行科弟子对儒学传承的意义[J].海岱学刊,2017(1):115-133.
[5]傅佩荣.孔门十弟子[J].博览群书,2019(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