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科学规范,不仅对维护国家资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思考
引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有资产正在进行结构优化。国有资产规模、利润水平、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这对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一些因管理不当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与行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的开始与国际接轨。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法颁布于10年之前,这部法律的颁布现阶段已经落后于现行国有企业经济发展体制。除了《国有资产管理法》以外,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部门规章制度并相应的出台了很多法律文件,但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国有经济发展的现状。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推进的一项重大工程,与其相匹配的法律制度也必须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发展。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确保国民经济这一支柱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此阶段必须在不同阶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晚上的保障措施,助力国有企业的稳步前进。
(二)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跟不上企业的发展
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建立现代化的公司管理结构,或者已经建立但并未彻底的贯彻执行导致效果不是很好,“三重一大”事项未能履行集体决策。企业自身的职能规划不明确、不明朗,没有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市场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管理标准不能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業的健康平稳发展。
(三)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落后于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1)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资产管理越来越重要,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在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缺乏安全意识、缺乏全面准确的管控意识,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现阶段国有企业对轻资产的管理和采购进行再投资导致重复行为,缺乏维护、不经常使用、闲置浪费、随意处置;对无形资产的价值缺乏了解和深度认知,短期借贷进行长周期的投放,缺乏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应收账款、货物短缺系统性管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使得国有资产存在严重浪费的情况,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资产管理方式落后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但起步较晚,许多国有企业都有很长的变革历史,资产来来回回的进行整合,由于采用人工记账的形式,这种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容易造成账目缺失,故意伪造等情况,进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3)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一般以保值和增值作为考核的基础,考核往往强调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使整个考核过程缺乏科学有效监测的机制。一些国有企业利用资金进行各种理财投资,以保持国有企业财务的增值保值,这种行为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国有企业为解决薪酬问题大多是采用投资项目所发的利息,一直未能协调好的薪酬分配问题,回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国有公司的领导人,大多是国家指派的领导,对于企业绩效考核的合格情况,并没有与薪酬制度进行挂钩,从而导致了一种业绩升,薪酬就升,业绩下降薪酬就下降的模式,这种以业绩为考核标准的形式,不仅不能激发企业的活力,反而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导致员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方式。
(4)资金配置不合理,主业不突出
部分国有企业自身活动范围界定不清,主要行业意识不强,盲目扩张和集中投资,导致集团活动复杂,子公司过多。国有企业内部甚至集团子公司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导致产能过剩,形成“僵尸企业”。此外,非核心业务往往意味着缺乏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大多数投资缺乏可行性,部分行业的立项缺乏前期的市场研究,造成国有经济损失严重。
(四)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国资委外部监事会专职人员较少。国有企业监事会成员一般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事会主席、企业推荐的专职监事和兼职监事组成。全职主管通常需要高水平的专业资格,如财务、审计和评估,以及高层次的人才。国有企业的行业和领域相对较少。为公司培养一名全职的管理人才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监事会必须定期更换,导致培训周期与流动性之间存在冲突,导致人才短缺。与此同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专职监事职能也不统一,有的地方设置了公务员,有的地方设置了企业监事,身份与薪酬制度的差异给人才引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对监事会的工作不认真。监事会的主要职能是:
管制和检查工作是在中心的财政监督下进行的,理由是它不损害生产或参与企业的正常运作。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明确确定是否需要在公司内部进行干预。同时,监事会的职能与审计和纪律检查事务处的职能有一些重叠。新形势下,各种监管形式不断涌现,企业难以应对,观念被排斥。因此,专职外部监事在获取公司内部信息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他们的工作受到了限制。同时,一些国有企业认为监事会不干涉公司的经营决策,不应该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发表意见。因此,监事会往往在事件发生后进行监督,这极大地阻碍了事件发生前后的监督。此外,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的内部组织。监事会报告缺乏一定的法律效力。监事会的工作成果较少用于其他工作,导致对监事会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
二、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和公共资产管理体制建设 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法律体系建设。引导方向变革,加快职能转变,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概念和定义,规范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行为约束机制,在资产管理和监管中发挥有效的法律作用。
国有企业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完善管理流程,及时评估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各项管理制度。
(二)提高管理意识,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1)提高國有资产管理意识,建立管理机构。国有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
(2)推进市场化就业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就业机制,建立效益与薪酬之间的联系,杜绝“平均”和“能增不能减”的惯性思维模式。新进颁布的《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激发国有企业的内在潜力。
(3)专注核心业务,提高运营效率。推进国有企业新投资,着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防止盲目扩张。优化和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加强企业资源整合,实行强、优、综合管理。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资产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国有企业要加强大型电算化园区建设,把繁重的线下管理转变为有管理的线上数据。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确保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作用。
(三)完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监管职能
2018年,政府机构的改革,大中型企业监管机构已经分配给审计部门,审计部门负责优化审计和监管机构,以及建立一个统一和有效的监控和审计系统。笔者认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监事会负有责任,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国有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取消了国资委的部分职能,使审计监督审核工作与职责更加紧密结合。两部门将更加专业化地管理和监督国有企业资产,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从公司发展和治理的角度看,监事会在对国有企业监督时,必须具备专业性,这对于国有企业的考核十分重要,这也是其发挥职能的方法。
结论: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改革还在进行中,面临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问题。我们无法保证中国国有企业资产的持续增长,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合作,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探索外部有效的企业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国胜.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管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8):94.
[2]曹冬梅,辜胜阻,郑超.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7):94.
[3]符荣刚.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低碳经济,2017(12):293.
[4]李雪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问题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8(3):385.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思考
引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目前,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有资产正在进行结构优化。国有资产规模、利润水平、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这对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的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一些因管理不当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与行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的开始与国际接轨。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法颁布于10年之前,这部法律的颁布现阶段已经落后于现行国有企业经济发展体制。除了《国有资产管理法》以外,虽然已经制定了一些部门规章制度并相应的出台了很多法律文件,但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国有经济发展的现状。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在探索过程中不断推进的一项重大工程,与其相匹配的法律制度也必须适应当前的新形势、新发展。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确保国民经济这一支柱的健康稳定发展,在此阶段必须在不同阶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晚上的保障措施,助力国有企业的稳步前进。
(二)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制跟不上企业的发展
一些国有企业没有建立现代化的公司管理结构,或者已经建立但并未彻底的贯彻执行导致效果不是很好,“三重一大”事项未能履行集体决策。企业自身的职能规划不明确、不明朗,没有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市场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管理标准不能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業的健康平稳发展。
(三)国有资产管理模式落后于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1)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入,资产管理越来越重要,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在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缺乏安全意识、缺乏全面准确的管控意识,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现阶段国有企业对轻资产的管理和采购进行再投资导致重复行为,缺乏维护、不经常使用、闲置浪费、随意处置;对无形资产的价值缺乏了解和深度认知,短期借贷进行长周期的投放,缺乏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应收账款、货物短缺系统性管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使得国有资产存在严重浪费的情况,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资产管理方式落后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开始,但起步较晚,许多国有企业都有很长的变革历史,资产来来回回的进行整合,由于采用人工记账的形式,这种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容易造成账目缺失,故意伪造等情况,进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3)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一般以保值和增值作为考核的基础,考核往往强调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使整个考核过程缺乏科学有效监测的机制。一些国有企业利用资金进行各种理财投资,以保持国有企业财务的增值保值,这种行为就导致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国有企业为解决薪酬问题大多是采用投资项目所发的利息,一直未能协调好的薪酬分配问题,回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国有公司的领导人,大多是国家指派的领导,对于企业绩效考核的合格情况,并没有与薪酬制度进行挂钩,从而导致了一种业绩升,薪酬就升,业绩下降薪酬就下降的模式,这种以业绩为考核标准的形式,不仅不能激发企业的活力,反而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导致员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方式。
(4)资金配置不合理,主业不突出
部分国有企业自身活动范围界定不清,主要行业意识不强,盲目扩张和集中投资,导致集团活动复杂,子公司过多。国有企业内部甚至集团子公司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导致产能过剩,形成“僵尸企业”。此外,非核心业务往往意味着缺乏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大多数投资缺乏可行性,部分行业的立项缺乏前期的市场研究,造成国有经济损失严重。
(四)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国资委外部监事会专职人员较少。国有企业监事会成员一般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事会主席、企业推荐的专职监事和兼职监事组成。全职主管通常需要高水平的专业资格,如财务、审计和评估,以及高层次的人才。国有企业的行业和领域相对较少。为公司培养一名全职的管理人才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监事会必须定期更换,导致培训周期与流动性之间存在冲突,导致人才短缺。与此同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专职监事职能也不统一,有的地方设置了公务员,有的地方设置了企业监事,身份与薪酬制度的差异给人才引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对监事会的工作不认真。监事会的主要职能是:
管制和检查工作是在中心的财政监督下进行的,理由是它不损害生产或参与企业的正常运作。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明确确定是否需要在公司内部进行干预。同时,监事会的职能与审计和纪律检查事务处的职能有一些重叠。新形势下,各种监管形式不断涌现,企业难以应对,观念被排斥。因此,专职外部监事在获取公司内部信息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他们的工作受到了限制。同时,一些国有企业认为监事会不干涉公司的经营决策,不应该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发表意见。因此,监事会往往在事件发生后进行监督,这极大地阻碍了事件发生前后的监督。此外,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的内部组织。监事会报告缺乏一定的法律效力。监事会的工作成果较少用于其他工作,导致对监事会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
二、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和公共资产管理体制建设 结合我国国有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法律体系建设。引导方向变革,加快职能转变,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概念和定义,规范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行为约束机制,在资产管理和监管中发挥有效的法律作用。
国有企业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评估机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完善管理流程,及时评估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各项管理制度。
(二)提高管理意识,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1)提高國有资产管理意识,建立管理机构。国有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建立专业的管理机构,建立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
(2)推进市场化就业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就业机制,建立效益与薪酬之间的联系,杜绝“平均”和“能增不能减”的惯性思维模式。新进颁布的《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激发国有企业的内在潜力。
(3)专注核心业务,提高运营效率。推进国有企业新投资,着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防止盲目扩张。优化和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加强企业资源整合,实行强、优、综合管理。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资产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国有企业要加强大型电算化园区建设,把繁重的线下管理转变为有管理的线上数据。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确保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作用。
(三)完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监管职能
2018年,政府机构的改革,大中型企业监管机构已经分配给审计部门,审计部门负责优化审计和监管机构,以及建立一个统一和有效的监控和审计系统。笔者认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或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监事会负有责任,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国有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取消了国资委的部分职能,使审计监督审核工作与职责更加紧密结合。两部门将更加专业化地管理和监督国有企业资产,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从公司发展和治理的角度看,监事会在对国有企业监督时,必须具备专业性,这对于国有企业的考核十分重要,这也是其发挥职能的方法。
结论: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改革还在进行中,面临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问题。我们无法保证中国国有企业资产的持续增长,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合作,不断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断探索外部有效的企业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国胜.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管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8):94.
[2]曹冬梅,辜胜阻,郑超.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7):94.
[3]符荣刚.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低碳经济,2017(12):293.
[4]李雪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问题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8(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