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ta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语言是语言这种交际工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又是教师以最完美的语言为手段传递信息、指导学生、与学生交流合作的技能。
  教学语言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完美的语言培养人才的技能和技巧。教学语言艺术反映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
  那么,物理课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呢?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精炼、准确、清晰、逻辑性强
  
  语言精炼就是指教学语言要少而精。语言精炼要求教师能提纲挈领和简明扼要地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多说或详说,并要说得恰到好处。要用最少的字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有详有略,详略得体。
  课堂教学语言用词要准确,保证传情达意,符合科学性、富有教育性。课堂语言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更不能为了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以词害意,甚至忘了科学性、教育性。
  语言清晰主要指吐字清晰和思路清晰。课堂教学语言要清晰悦耳,保证让学生听清楚你说了些什么,所以发音必须标准、吐字必须清楚,做到字正腔圆,使学生悦耳倾心。条理清晰是指教师讲课观点明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层次性强。语言条理清晰的关键是语言要符合汉语语法规则。
  语言要有逻辑性指课堂教学语言要前后一贯,上下承接,顺理成章,合乎思维的逻辑结构、规则和规律。教学时,倘若教师能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间的内在,在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再加上身边的物理现象,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教学,就能层层深入,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抑扬顿挫、展示情感
  
  语言的节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情况来调节自己课堂语言的节奏,做到快慢得当、高低适度。灵活地掌握语言速度,既能使讲课清楚生动,又符合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播最大的信息量的要求。语言速度的变化,要服从内容的需要。如果是一堂课的开始,则无论是复习旧课还是导入新课,教师的课堂语言都宜慢。当学生情绪已调动起来、思维进入正常轨道时,语言和教学进度可逐渐加快。当教师分析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时,由于这些内容输入学生的大脑需要有一个处理转换过程,这时的语言又宜慢不宜快。当教师由一个教学环节过渡到另一个教学环节时,此时的教学语言又宜快不宜慢。当教师为了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力和在有限的时间里组织语言的能力或强记能力时,又可以适当加快语言节奏。总之,无论快慢都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都必须快而不乱、有序有度,慢而不断、富有节奏。
  语言要有抑扬顿挫,是指教师上课的语调处理的高低起伏的统一。抑扬是语调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语调的高亢是“扬”,语调的低沉是“抑”。要为了表达一种内容就必须带一种一气呵成的语势,象飞瀑激流,气吞长虹,动人心魄;有时为了表达另一种内容,语言宜平缓清晰,一字一句,字正腔圆。声调变换直接关系到讲课的效果。好的声调节奏,完全是为了适应学生听觉的需要、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增强语言的艺术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作为目的的。
  顿挫,也叫停顿。这是有声语言表情达意必不可少的手段。讲课中,适当停顿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体现语言的结构和教师的感情。它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教师所讲的事理,在停顿间隙进行思考、消化。停顿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停顿;二是为了加强逻辑性、层次性而停顿;三是为突出重点、难点而略加停顿;四是为强化高潮,使高潮进一步“升华”而停顿。
  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展示感情,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饱含真情的语言,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并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感知教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收到促进思维、巩固记忆的教学效果。要使自己的语言感人,就应当在语言里倾注激情,只有情深,才能理透,才能感染人。
  
  三、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有感染力
  
  生动形象就是寓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于具体形象的事例、情节之中,使枯燥的概念生动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言的趣味性是使教学语言产生魅力的重要元素之一,其作用就像菜肴里的盐。幽默是教师智慧、学识、机敏、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瞬间闪现的光彩夺目的火花,是性情豁达,思想乐观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健康而完备的精神状态,也是构成优秀教师品质的一个要素。幽默风趣的语言能缓和紧张气氛,缓解对立情绪,创造一种使师生双方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人类社会交往的存在和维持,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说,首先是语言交际的存在,而情绪的作用也不可低估,语言和情绪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语言的刺激影响着情绪的变化,而情绪又可调节和影响人的认识过程。讲话幽默的教师,不但会给学生增添快乐,在谈笑风生中领略知识的真谛,而且也会使自己的语言具有诱人的魅力。因此,学生十分欢迎具有幽默感的老师。语言的幽默风趣,不是海阔天空,一定要恰如其分。如果只是为了追求笑声而牵强附会、胡乱联系,那就把幽默庸俗化了,只能是哗众取宠,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课堂教学语言的音量要适中
  
  课堂的音量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一般来说,讲课的音量以使教室里任何一个座位上学生都能听清教师的声音为准。但在一堂课中不能始终保持一个音量,因为人的听觉系统对于来自外界的单调乏味的单项刺激有一种本能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功能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不安、厌烦和抵触情绪,使刺激效应减弱、消失。要防止这种厌烦情绪的产生,音量就要有高低轻重之分。当需要强调某一概念或原理中的关键字词时,当学生思维出现疲劳、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可适当地增大音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振奋精神。当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全部调动起来时,可适当降低音量。
  教师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那么他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一定能达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其他文献
当前,语文考试中阅读题始终是学生头疼的题目,特别是课外阅读题,题型灵活问法多变,在浩瀚如烟的题海中学生很难得心应手,若是考到做过的则欣喜若狂,若考没见过的文段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远未能达到素质教育所期望的目标。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答案不言而喻。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目的就是希望即使在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语文教学课堂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自主
期刊
俄国著名的科学家门捷列夫曾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观察、观察、再观察”曾作为巴甫洛夫的座右铭被写在实验室的墙壁上。这是因为,观察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是思维的基础。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明确观察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长期以来,我一直为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而努力钻研。语文有鲜明的人文性,有广博而又深厚的文化内涵,包罗人间万象。语文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它的知识点又非常的繁复庞杂,面对庞大的“语文”,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之内提高学习它的效率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努力后的几点体会:    一、确定明确可行的目标    每篇语文都有自己的最鲜明的特色。在课前,老师应该认真地研究文本,根据文本特色确
期刊
平等精神就是用平凡的、坦然的、民主的思想,去认识对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精神。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平等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旧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思想的影响,许多家长、老师、学生把学习的成功理解成为“人上人”。靠这种思想为学习动力的人,一旦成功之后,就一味地去享受那种“人上人”的荣耀,古代科考就有力地证明了这种“人上人”思想的危害。具有这种教
期刊
这个学期快结束了,在对待学生方面,我虽教书二十来年,可心情从未有过如此舒畅。为什么呢?  以前,我们总以“老师”自居,总想在学生面前树老师的威严。学生一有出格言行,就视为“大逆不道”,就觉得有失老师的面子,就要大动肝火,就想用各种惩罚手段来征服学生,使学生屈服。这不但治服不了学生,反而使学生与你对立,师生关系越来越僵化。有的学生是大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气概”,大不了不读书了,辍学走
期刊
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手段,它往往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    一、问题要有价值    所谓“有价值”,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搞形式主义。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
期刊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它对持久并深入地维持良好的学习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只有使学员时刻保持高度注意的状态,才能保证其对学习对象有清晰的反映,才能有效地感知和思维,使学习有所收获。那么,教员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呢?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前言要申宗明意,促使学员有意注意    所谓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自觉
期刊
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中学生物兴趣小组 邹柳 等 指导老师 李石中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71页的演示实验——《发酵中的实验现象》是这样描述的: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看看瓶中的液体会不会冒气泡,气球会不会胀大。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  我在做这个实验时,不仅让同学们看到了冒出的气泡、胀大的气球,还将发酵后的液体倒入一次性茶杯中分发给同学们,让同学们闻到了发酵后特殊
期刊
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
期刊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进行知识信息交流,智慧碰撞、互相启迪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与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已被国民教育中大多数人所认同,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高等院校教学中更应得到广泛应用。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古今中外,诸多教育家均提倡讨论式教学。《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蔡元培认为:“最好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老师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