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3-050-01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握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挖掘思维问题,营造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一、挖掘思维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和途径。钻透教材、优化教学方案则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而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质和精华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基础实际,因材施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学生引入深层思维的前提。
如《戊戌变法》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袁世凯向那拉氏告密事件,变法会失败吗?这个问题涉及到这一历史事件的本质属性,所以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从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的支持,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认识到变法失败的必然性。
二、激发思维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要引导学生思维,首先要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兴趣。教师备课前,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和兴趣等,“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的结合点。如果课的起点高了,学生接受困难,自然寡淡无味,毫无兴趣,就会丧失信心;如果教师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老调重弹”,学生感到厌倦,自然要失望,情绪就会松懈。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使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学生都跳一跳,就能尝到苹果的滋味。特别要正确对待基础差的学生,要把复杂的概念剖析为简单的,把综合性的问题分解成单一的,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经过思考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在深入思维研究的成功喜悦中对历史产生兴趣。
如讲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这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把“北洋军阀是怎样建立其反动统治的?”分解成这样一组问题:①在辛亥革命的洪流冲击下,清朝正处于风雨飘摇时,袁世凯利用了谁的力量夺取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②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后,采用哪些手段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③袁世凯做了临时大总统后,又着手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这些问题分解,加上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既明白了北洋军阀建立的史实,又理解了北洋军阀的这一历史概念。
三、创设思维环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思维需要良好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师生共同思维的教学环境,形成民主、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研究问题、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看成与学生平等的一员,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教师只有根据探索的要求,从旧知引出新知,学生才能主动探索,甚至越出教师原来设想的教学范围,提出有见解,更须深入探索的问题。
如讲皇姑屯事件,有学生问:“日本不是张作霖的支持者吗?为何还要将他炸死呢?”此时,教师切忌做直接回答,应采取循序渐进,共同探索的方法。先引导“日本先前支持张作霖的是什么?”一个学生说:“张作霖很听日本的话。”另一个学生说:“为了控制北京政权,霸占东北三省。”又一个学生回答说:“从张作霖那里得到越来越多好处呗。”到此,教师就应见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得到好处又听话,为什么后来又将他炸死呢?这一引发,几乎所有同学都举起手。有的回答说:“没有满足日本的全部要求,没有答应日本侵略东北的条件。”也有的回答:“日本认为张作霖不听话了,对他们没多大作用了,要找另外听话的代理人。”至此,问题解决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起来了。
四、培养思维方法,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在于使学生真正掌握思维方法,学会思维,善于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自觉寻求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当然,有时免不了碰上较难的内容,只要教师善于诱导、启发,学生便会沿着诱导的方向思维,找到正确的方法。
如讲完“西安事变”,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蒋介石被擒后该不该杀?”这时,要预料到一定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该杀”、“不该杀”。问题看起来提得简单、明确,但是要真正考虑回答圆满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适时地诱导点拨。如扣准教材中“复杂的形势”的含义去分析、理解。通过诱导,学生异常活跃,讨论热烈,最后取得了一致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多思、善思的习惯。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求教师要经常性地、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要把“教”与“学”有机和谐而又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贯彻在教学活动的始终。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不断发展,才能更好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高中历史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握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挖掘思维问题,营造思维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训练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一、挖掘思维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和途径。钻透教材、优化教学方案则是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因而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本质和精华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挖掘教材中内在的因果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基础实际,因材施教,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学生引入深层思维的前提。
如《戊戌变法》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袁世凯向那拉氏告密事件,变法会失败吗?这个问题涉及到这一历史事件的本质属性,所以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从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的支持,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特点,认识到变法失败的必然性。
二、激发思维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要引导学生思维,首先要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以此为基础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兴趣。教师备课前,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和兴趣等,“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备课时,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的结合点。如果课的起点高了,学生接受困难,自然寡淡无味,毫无兴趣,就会丧失信心;如果教师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老调重弹”,学生感到厌倦,自然要失望,情绪就会松懈。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使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学生都跳一跳,就能尝到苹果的滋味。特别要正确对待基础差的学生,要把复杂的概念剖析为简单的,把综合性的问题分解成单一的,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经过思考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在深入思维研究的成功喜悦中对历史产生兴趣。
如讲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这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把“北洋军阀是怎样建立其反动统治的?”分解成这样一组问题:①在辛亥革命的洪流冲击下,清朝正处于风雨飘摇时,袁世凯利用了谁的力量夺取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②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后,采用哪些手段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③袁世凯做了临时大总统后,又着手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这些问题分解,加上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既明白了北洋军阀建立的史实,又理解了北洋军阀的这一历史概念。
三、创设思维环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
思维需要良好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师生共同思维的教学环境,形成民主、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把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研究问题、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看成与学生平等的一员,同学生一起思考,一起探索。教师只有根据探索的要求,从旧知引出新知,学生才能主动探索,甚至越出教师原来设想的教学范围,提出有见解,更须深入探索的问题。
如讲皇姑屯事件,有学生问:“日本不是张作霖的支持者吗?为何还要将他炸死呢?”此时,教师切忌做直接回答,应采取循序渐进,共同探索的方法。先引导“日本先前支持张作霖的是什么?”一个学生说:“张作霖很听日本的话。”另一个学生说:“为了控制北京政权,霸占东北三省。”又一个学生回答说:“从张作霖那里得到越来越多好处呗。”到此,教师就应见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得到好处又听话,为什么后来又将他炸死呢?这一引发,几乎所有同学都举起手。有的回答说:“没有满足日本的全部要求,没有答应日本侵略东北的条件。”也有的回答:“日本认为张作霖不听话了,对他们没多大作用了,要找另外听话的代理人。”至此,问题解决了,学生的思维也调动起来了。
四、培养思维方法,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根本在于使学生真正掌握思维方法,学会思维,善于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自觉寻求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当然,有时免不了碰上较难的内容,只要教师善于诱导、启发,学生便会沿着诱导的方向思维,找到正确的方法。
如讲完“西安事变”,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蒋介石被擒后该不该杀?”这时,要预料到一定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该杀”、“不该杀”。问题看起来提得简单、明确,但是要真正考虑回答圆满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适时地诱导点拨。如扣准教材中“复杂的形势”的含义去分析、理解。通过诱导,学生异常活跃,讨论热烈,最后取得了一致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多思、善思的习惯。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节两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求教师要经常性地、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要把“教”与“学”有机和谐而又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贯彻在教学活动的始终。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不断发展,才能更好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