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在经济社会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着社会的进步和小康社会的实现,由于国有企业原有的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党在历届会议,尤其是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了新的部署。深化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十八大;三中全会;国有企业;制度改革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起,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30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范围内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978年以来,中国是同期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实现了30年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成功地破除了传统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并在进一步加以完善。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四个方面。第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第二,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第三,经济结构实现由低级到高级、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第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世界的瞩目,在各个经济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毕竟我国的国情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中国的综合经济发展还需承受诸多的考验。回顾近年来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第二,能源消耗严重,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第三,人均GDP处于较低水平。第四、各种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都有扩大。
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十八次代表大会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在18大上,中国通过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议。十八大报告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主题作了深入阐述,受到了中央企业系统的十八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三中全会的新精神新及深化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措施
2013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在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聚焦点是深化经济领域的改革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涉及了财税体制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也成为了三中全会的重点。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以规范的董事会为重点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董事会在重大决策、薪酬考核、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职权。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逐步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建立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与业绩考核紧密挂钩的任期激励和中长期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发展,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鼓励企业法人和各类投资者按照市场规则,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以省属国有骨干企业为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大力提升国有企业的资产证券化水平。
推进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國有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内部资源整合或企业间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联合,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国有资本加快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引导国有资本重点投向公共服务、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等,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优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推动由管资产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加快国有资产监管的地方性立法进程,推进国有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
三、深化国有体制改革的意义
今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最近党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与做出的工作部署以表明当对于推进这次深化改革的决心与态度。今年真枪真刀推进改革的举措已为今后几年的改革开好了头。各地区各部门对于工作的狠抓落实,对于实施方案的到位,对于检查的严密督察,都已让人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改革的成效。由于中国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但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中还有许多根本性的矛盾无法突破。所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深化国有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
四、结束语
1978年十一届三中的召开,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需求,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改革的力度和强度既要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陈望道.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文华.浅论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改革问题[J].教育探究,2008(3):73-75.
[3]胡曙光.现代经济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胡以麟.企业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潘峰.改革开放的成就[J].语言文字应用,2011(3):40-50.
[6]沈国娣.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J].科技周刊,2009(5):15-16.
[7]束定芳.论经济发展的体制桎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12-17.
[8]谭学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成就[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5):1-6.
[9]唐七元,冼凤仙.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J].语文学刊,2012(5):41-44.
[10]王玉华.十八大精神领悟[J].语文学刊,2013(10):121-123.
[11]许晓艳.理解十八大[J].学术探索,2013(1):159-164.
[12]杨向荣.国有企业新面貌[J].社会生活,2005(1):61-67.
[13]杨树达.中国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十八大;三中全会;国有企业;制度改革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起,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30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全国范围内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978年以来,中国是同期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经济实现了30年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成功地破除了传统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并在进一步加以完善。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四个方面。第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第二,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第三,经济结构实现由低级到高级、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第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虽取得了世界的瞩目,在各个经济领域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毕竟我国的国情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中国的综合经济发展还需承受诸多的考验。回顾近年来发展的历程,可以发现我国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第二,能源消耗严重,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第三,人均GDP处于较低水平。第四、各种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都有扩大。
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十八次代表大会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在18大上,中国通过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议。十八大报告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主题作了深入阐述,受到了中央企业系统的十八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三中全会的新精神新及深化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措施
2013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在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聚焦点是深化经济领域的改革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涉及了财税体制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也成为了三中全会的重点。
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以规范的董事会为重点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董事会在重大决策、薪酬考核、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职权。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逐步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建立完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与业绩考核紧密挂钩的任期激励和中长期激励机制,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大力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发展,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鼓励企业法人和各类投资者按照市场规则,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以省属国有骨干企业为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大力提升国有企业的资产证券化水平。
推进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國有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内部资源整合或企业间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联合,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动国有资本加快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引导国有资本重点投向公共服务、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等,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优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推动由管资产向管资本为主转变,加快国有资产监管的地方性立法进程,推进国有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
三、深化国有体制改革的意义
今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最近党召开的一系列会议与做出的工作部署以表明当对于推进这次深化改革的决心与态度。今年真枪真刀推进改革的举措已为今后几年的改革开好了头。各地区各部门对于工作的狠抓落实,对于实施方案的到位,对于检查的严密督察,都已让人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改革的成效。由于中国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但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中还有许多根本性的矛盾无法突破。所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深化国有体制改革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
四、结束语
1978年十一届三中的召开,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生产力的需求,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改革的力度和强度既要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陈望道.我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文华.浅论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改革问题[J].教育探究,2008(3):73-75.
[3]胡曙光.现代经济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胡以麟.企业管理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潘峰.改革开放的成就[J].语言文字应用,2011(3):40-50.
[6]沈国娣.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J].科技周刊,2009(5):15-16.
[7]束定芳.论经济发展的体制桎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12-17.
[8]谭学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成就[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5):1-6.
[9]唐七元,冼凤仙.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J].语文学刊,2012(5):41-44.
[10]王玉华.十八大精神领悟[J].语文学刊,2013(10):121-123.
[11]许晓艳.理解十八大[J].学术探索,2013(1):159-164.
[12]杨向荣.国有企业新面貌[J].社会生活,2005(1):61-67.
[13]杨树达.中国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