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对2008年我国经济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2009年中国经济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我们的结论是:2009年虽然仍然存在重大的不确定因素,只要我国及时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在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可能放缓,但仍保持又好又快的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2009;我国;经济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 F1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175-0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强调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试分析我国经济的基本趋势。
1 2008年中国经济回顾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除了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震荡和经济减速,中国还经受了冰冻雪灾、藏独、5·12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灾难和冲击。面对重重困难和各种不确定性,我国政府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了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我国经济保持了约为9.8%的GDP增长率、价格涨幅趋缓、结构有所改善的较好态势。
但我国经济运行中也出现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企业成本上升和外需明显收缩使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证券市场股指调整幅度过大和成交低迷,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到位,煤电油气运短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在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下,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等等。
2 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2009年全球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比较突出,国内
信心不足、需求不旺、失业人数急剧增加、民众福利水平大幅下降、以及通货膨胀压力没有彻底消除共同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金融危机还将呈现出继续蔓延和恶化的趋势。但基于大国经济政策的协调性增强、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长以及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我国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我的基本判断是:全球经济发生大萧条的可能性不大,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但仍在合理的区间之内。
2.1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不利因素
2.1.1 国内信心不足,需求不旺 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世界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及减少了消费者的需求。多数投资者保持观望态度,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国内市场比较低迷。
2.1.2 失业人数急剧增加、民众福利水平大幅下降 由于市场不景气,工厂倒闭或者歇工,以百万计的工人下岗,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失业隐含着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稍有不当,将可能引起社会动荡。
2.1.3 是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没有彻底消除 全球经济进一步减速会降低全球通货膨胀的短期压力,甚至发达国家会出现通货紧缩。随着金融市场走稳,通货膨胀仍然是全球经济的一大隐患,我国稳定物价工作仍然面临着复杂的局面。
2.2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
2.2.1 大国经济政策的协调性增强,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长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环境下,没有任何一国能够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伴随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减速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为了尽快摆脱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经济政策共谋经济发展。避免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将寄希望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这是多年来少有的现象。
2.2.2 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各式各样的磨炼中国政府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中央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稳定经济增长、加大强农惠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保证民生、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问题的政策措施。
2.2.3 是我国抵御风险的实力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为我们奠定了雄厚的抵御自然灾害和外部冲击的物质基础;粮食连续多年实现增产对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外汇储备充足,使我们具备了较强的抵御外部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
3 当前形势的基本判断
2009年虽然仍然存在重大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只要我们密切关注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进一步演化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审时度势,继续努力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化解消极因素,作为一个经济基本面仍比较好的“大国经济体”,中国经济可以在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可能放缓,但仍然可以又好又快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并且通货膨胀也可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4 要充分估计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综合分析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和国际经验,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经济已经并将继续呈现二战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的那种 “赶超型”发展,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长,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率、居民消费结构和水平等将加快趋近发达国家的特点。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分析,自2001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共同推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阶段,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已经连续5年快速增长,2008年,在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累积作用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下,经济出现了高位回调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于将这一轮经济较快增长更长时间的保持下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支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存在,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保障水平较高,国内消费投资市场继续拓展的空间仍然很大,我们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只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和调节的时机,就能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世界经济走低的背景下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并对世界经济形成积极拉动。
5 抓住机遇,推进改革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对世界、对我国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形成新的机遇。我国应该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减缓外需减弱的影响;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资产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宏观经济的总体质量;调整扭曲的价格体系,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培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8,(01)
[2] 杨鸿钧.发达经济体的发展态势对我国的影响[J].河北企业,2007,(04)
【关键词】 2009;我国;经济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 F1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175-0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强调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试分析我国经济的基本趋势。
1 2008年中国经济回顾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考验,除了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震荡和经济减速,中国还经受了冰冻雪灾、藏独、5·12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灾难和冲击。面对重重困难和各种不确定性,我国政府沉着应对,果断决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在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保持了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我国经济保持了约为9.8%的GDP增长率、价格涨幅趋缓、结构有所改善的较好态势。
但我国经济运行中也出现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企业成本上升和外需明显收缩使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证券市场股指调整幅度过大和成交低迷,房地产市场观望气氛浓厚;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到位,煤电油气运短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在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下,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等等。
2 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2009年全球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比较突出,国内
信心不足、需求不旺、失业人数急剧增加、民众福利水平大幅下降、以及通货膨胀压力没有彻底消除共同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金融危机还将呈现出继续蔓延和恶化的趋势。但基于大国经济政策的协调性增强、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长以及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我国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我的基本判断是:全球经济发生大萧条的可能性不大,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但仍在合理的区间之内。
2.1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不利因素
2.1.1 国内信心不足,需求不旺 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世界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及减少了消费者的需求。多数投资者保持观望态度,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国内市场比较低迷。
2.1.2 失业人数急剧增加、民众福利水平大幅下降 由于市场不景气,工厂倒闭或者歇工,以百万计的工人下岗,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失业隐含着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稍有不当,将可能引起社会动荡。
2.1.3 是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没有彻底消除 全球经济进一步减速会降低全球通货膨胀的短期压力,甚至发达国家会出现通货紧缩。随着金融市场走稳,通货膨胀仍然是全球经济的一大隐患,我国稳定物价工作仍然面临着复杂的局面。
2.2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
2.2.1 大国经济政策的协调性增强,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长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环境下,没有任何一国能够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伴随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减速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为了尽快摆脱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经济政策共谋经济发展。避免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将寄希望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这是多年来少有的现象。
2.2.2 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各式各样的磨炼中国政府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宏观调控成效显著。中央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稳定经济增长、加大强农惠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保证民生、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问题的政策措施。
2.2.3 是我国抵御风险的实力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为我们奠定了雄厚的抵御自然灾害和外部冲击的物质基础;粮食连续多年实现增产对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外汇储备充足,使我们具备了较强的抵御外部经济金融风险的能力。
3 当前形势的基本判断
2009年虽然仍然存在重大的不确定因素,但是只要我们密切关注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经济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进一步演化所可能带来的影响,审时度势,继续努力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化解消极因素,作为一个经济基本面仍比较好的“大国经济体”,中国经济可以在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宏观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可能放缓,但仍然可以又好又快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并且通货膨胀也可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4 要充分估计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综合分析各种主要影响因素和国际经验,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经济已经并将继续呈现二战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的那种 “赶超型”发展,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长,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率、居民消费结构和水平等将加快趋近发达国家的特点。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分析,自2001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共同推动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双加速的阶段,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已经连续5年快速增长,2008年,在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累积作用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下,经济出现了高位回调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于将这一轮经济较快增长更长时间的保持下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支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存在,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保障水平较高,国内消费投资市场继续拓展的空间仍然很大,我们已经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只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和调节的时机,就能够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世界经济走低的背景下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并对世界经济形成积极拉动。
5 抓住机遇,推进改革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对世界、对我国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形成新的机遇。我国应该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减缓外需减弱的影响;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资产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宏观经济的总体质量;调整扭曲的价格体系,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培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8,(01)
[2] 杨鸿钧.发达经济体的发展态势对我国的影响[J].河北企业,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