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周礼非徒具外在之形式,更有其内在之根本,此内在之根本,孔子以“仁”当之。仁就是人对于亲人及其他人以至天地万物的仁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孔子“以仁释礼”,指明周礼根源于人内在的“仁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并实现“仁心”内在的需要和要求。这就为人们履行周礼指明了内在的驱动力,从而使履行周礼具有了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孔子 以仁释礼 仁心 不忍之心
周代的学问大致可用“周礼”一言以蔽之,孔子自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曰“吾从周”,孔子的学问大致可用“周礼”一词以蔽之。然而周礼在孔子所处的时代,早已遇到了严重危机,甚至可以称之为“礼崩乐坏”。周礼的现实危机促使孔子为其信服的周礼指明其内在根本,此根本就是“仁”。孔子“以仁释礼”,点明了周礼的内在根本与生命,指明了人们主动践行周礼的内在动力。
一、礼非徒具形式,更有内在根本
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礼愈来愈被贵族阶层所破坏,而到了孔子的时代,周礼的现实危机已是相当严重,周礼所规定的秩序事实上已很大程度上崩坏:诸侯势大,周天子的王命不行于诸侯;一些诸侯国内大夫势大,以致控制公室;甚至有些大夫的家臣势大,不再服从其大夫。然而周礼在表面上并未被弃用,事实上,贵族阶层的生活仍然处处充满礼仪,但是贵族们僭礼背礼的行为则屡见不鲜。周礼虽然仍广泛存在于贵族生活中,但多是徒具形式而无内在生命。周礼的危机同时表现为在周礼指导下的人生危机与政治危机,父子不和以至骨肉相残,君臣不和以至臣弑其君,天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贵族阶层秩序的崩坏导致政局动荡,兵祸频仍,广大民众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周礼的崩坏,无论是贵族阶层,还是平民阶层,都身深其苦。如何应对这一危机,恢复周礼的秩序以使天下重归有道,便是孔子自我承担的使命。
周礼于当时日益流于形式,更有一班以导演礼仪为生的“儒”,以知晓繁复的礼仪自重,自称为懂礼之人。周礼是否就是那些揖让跪拜、玉帛钟鼓之类的仪文呢?关于这个问题,在孔子之前,就有古人讨论过。《左传·昭公二十五》有云:“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好古敏求的孔子自然知晓这些。针对那些认为礼便是礼仪的观点,孔子反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既然诸如玉帛钟鼓、揖让周旋之类的礼仪并不能就称之为礼,那么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在孔子看来,不止那些礼仪是后起的,就是“礼”,对于那更根本的东西来说,也是后起的。孔子在与弟子讨论《诗》时有这样一段文字: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曰:“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以加文饰。”又曰:“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如此看来,人的美质,是先于礼而存在的,而礼正是在此人之美质的基础上生成的。此“人之美质”则为礼之生成的根本,行礼必须忠信于此美质,这样才是真正地践行礼。那么,此“人之美质”是什么呢?
二、以仁释礼:仁为礼之根本
作为礼生成根本的“人之美质”,孔子以“仁”当之。“仁”是礼的内在根本与生命,若缺少了仁,礼则不成其为礼。故孔子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那么,作为礼之根本的“仁”,是指什么呢?
通观《论语》,“仁”是指人内在的“爱人之心”与“不忍之心”。“不忍之心”似乎更有力。反省内心,谁不希望亲人朋友生活得幸福快乐,谁能忍心看到他们生活发生不幸?不止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就是与自己毫不相识的路人,我们也不会看到他们遭遇不幸而无动于衷。“仁爱之心”,这就是“不忍之心”。“仁道”和“周礼”就是在这一仁心根源而起的。《论语》中许多言语,诸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从人的“不忍之心”这个根本点上,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忍之心”与“爱人之心”,也就是“仁心”,便是周礼的根本所在。
人的“仁心”,也就是“不忍之心”与“爱人之心”,首先体现于家人亲情中。父母对于子女的疼爱之心,《诗经·蓼莪》最能体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天下父母谁不希望子女生活幸福,谁能忍心子女受苦?为此他们辛勤劳动,任劳任怨,为了子女的成长成才绞尽脑汁,尽心尽力。这种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就是周礼中父母之道的仁心基础。子女亲爱父母,很自然,看到父母如此这般地为自己付出,更是心生爱敬之意、感恩之心。天下又有哪个子女忍心看到自己的父母忧愁难过而无动于衷呢?这种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感恩之心、不忍之心,便是为人子女者“孝道”的仁心基础。《论语》有云: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都明确指明了这点。源于“不忍之心”与“爱人之心”,哥哥爱护弟弟之道,弟弟敬爱哥哥之道,都有着内在的仁心根源。因此,周礼关于家庭中父母兄弟各种角色的行为规范,都有着内在的“不忍之心”、“爱人之心”,也就是“仁心”的内在根源。一家人相互关爱,谁都不忍心让对方伤心难过,从而尽力做自己应当做的,一家之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和乐融融。
周代创兴封建政体,整个封建帝国就像一个大家庭,治国之道亦犹治家之道,所谓“治国如治家”。这个封建帝国里充满着情谊,情谊是维持帝国秩序和稳定的支柱力量。君主要像父亲一样关爱子民,为了他们过上富裕、文明、幸福的生活而尽心竭力,所谓“富之,教之”,这是为人君者的重大责任;对于有害子民生活幸福的事,岂能忍心为之?为君臣子者,肩负辅佐君父治理天下,共同使天下人民过上富足安乐生活的重任,为人臣者,岂能不敬重自己这方面的重任?怎能为了自己的私利,搜刮民众,大伤君父之心?更不用说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甚至于犯上作乱,这些悖逆之事,又怎能忍心为之?天下子民看到君主与其臣属为了自身的幸福如此般劳心劳力,怎能不敬爱他们,怎能不在各方面努力进步,实现让他们生活幸福的意愿?这样,君主、臣工与子民之间相亲相爱,共同努力,以使天下安足和乐,共享美好的生活。 三、践行周礼:仁心的内在需要和要求
对于人们来说,周礼绝不是外在的强制约束,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和实现“仁心”的内在需要和要求。所谓“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仁心”的这种需要只有满足了,才能心安与快乐,否则它将会不安与不快。《论语》中有孔子与其弟子讨论“三年之丧”的记载: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在此便将为何要为父母守“三年之丧”的周礼,诉诸人内在的心理情感需要,诉诸为人子者心安于否。“孔子把‘三年之丧’的传统礼制,直接归结为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把‘礼’的基础直接诉之于心理依靠。这就把‘礼’以及‘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的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为人情日常之用,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周礼便是满足与实现人内在的“仁心欲求”之道,是使人的“仁心”安乐满足之道。践行周礼,对于人们来说,是十分快乐和必要的事情。因此,践行周礼,人们是有着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
孔子“以仁释礼”,指明周礼根源于人内在的“仁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并实现“仁心”内在的需要和要求。这就为人们履行周礼指明了内在的驱动力,从而使人们履行周礼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恢复周礼的政治事业虽然失败了,但他在教育事业上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孔子将对于人生和周礼的理解,传播给更多的人,并通过后学传诸后世,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孔子的学问为何成为日后中国思想意识的主流,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大概就在于他所指出的“仁心”与“不忍之心”,确实很有力量。人如果要过上真正幸福快乐的生活,就不能不顾它的内在需要和要求。这是为何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读孔子的言论时,心灵仍被深深打动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1.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9.
[3]张荫麟.中国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2009.5.
关键词: 孔子 以仁释礼 仁心 不忍之心
周代的学问大致可用“周礼”一言以蔽之,孔子自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曰“吾从周”,孔子的学问大致可用“周礼”一词以蔽之。然而周礼在孔子所处的时代,早已遇到了严重危机,甚至可以称之为“礼崩乐坏”。周礼的现实危机促使孔子为其信服的周礼指明其内在根本,此根本就是“仁”。孔子“以仁释礼”,点明了周礼的内在根本与生命,指明了人们主动践行周礼的内在动力。
一、礼非徒具形式,更有内在根本
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周礼愈来愈被贵族阶层所破坏,而到了孔子的时代,周礼的现实危机已是相当严重,周礼所规定的秩序事实上已很大程度上崩坏:诸侯势大,周天子的王命不行于诸侯;一些诸侯国内大夫势大,以致控制公室;甚至有些大夫的家臣势大,不再服从其大夫。然而周礼在表面上并未被弃用,事实上,贵族阶层的生活仍然处处充满礼仪,但是贵族们僭礼背礼的行为则屡见不鲜。周礼虽然仍广泛存在于贵族生活中,但多是徒具形式而无内在生命。周礼的危机同时表现为在周礼指导下的人生危机与政治危机,父子不和以至骨肉相残,君臣不和以至臣弑其君,天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贵族阶层秩序的崩坏导致政局动荡,兵祸频仍,广大民众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周礼的崩坏,无论是贵族阶层,还是平民阶层,都身深其苦。如何应对这一危机,恢复周礼的秩序以使天下重归有道,便是孔子自我承担的使命。
周礼于当时日益流于形式,更有一班以导演礼仪为生的“儒”,以知晓繁复的礼仪自重,自称为懂礼之人。周礼是否就是那些揖让跪拜、玉帛钟鼓之类的仪文呢?关于这个问题,在孔子之前,就有古人讨论过。《左传·昭公二十五》有云:“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好古敏求的孔子自然知晓这些。针对那些认为礼便是礼仪的观点,孔子反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既然诸如玉帛钟鼓、揖让周旋之类的礼仪并不能就称之为礼,那么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在孔子看来,不止那些礼仪是后起的,就是“礼”,对于那更根本的东西来说,也是后起的。孔子在与弟子讨论《诗》时有这样一段文字: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曰:“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以加文饰。”又曰:“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如此看来,人的美质,是先于礼而存在的,而礼正是在此人之美质的基础上生成的。此“人之美质”则为礼之生成的根本,行礼必须忠信于此美质,这样才是真正地践行礼。那么,此“人之美质”是什么呢?
二、以仁释礼:仁为礼之根本
作为礼生成根本的“人之美质”,孔子以“仁”当之。“仁”是礼的内在根本与生命,若缺少了仁,礼则不成其为礼。故孔子谓:“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那么,作为礼之根本的“仁”,是指什么呢?
通观《论语》,“仁”是指人内在的“爱人之心”与“不忍之心”。“不忍之心”似乎更有力。反省内心,谁不希望亲人朋友生活得幸福快乐,谁能忍心看到他们生活发生不幸?不止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就是与自己毫不相识的路人,我们也不会看到他们遭遇不幸而无动于衷。“仁爱之心”,这就是“不忍之心”。“仁道”和“周礼”就是在这一仁心根源而起的。《论语》中许多言语,诸如: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从人的“不忍之心”这个根本点上,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忍之心”与“爱人之心”,也就是“仁心”,便是周礼的根本所在。
人的“仁心”,也就是“不忍之心”与“爱人之心”,首先体现于家人亲情中。父母对于子女的疼爱之心,《诗经·蓼莪》最能体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天下父母谁不希望子女生活幸福,谁能忍心子女受苦?为此他们辛勤劳动,任劳任怨,为了子女的成长成才绞尽脑汁,尽心尽力。这种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就是周礼中父母之道的仁心基础。子女亲爱父母,很自然,看到父母如此这般地为自己付出,更是心生爱敬之意、感恩之心。天下又有哪个子女忍心看到自己的父母忧愁难过而无动于衷呢?这种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感恩之心、不忍之心,便是为人子女者“孝道”的仁心基础。《论语》有云: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都明确指明了这点。源于“不忍之心”与“爱人之心”,哥哥爱护弟弟之道,弟弟敬爱哥哥之道,都有着内在的仁心根源。因此,周礼关于家庭中父母兄弟各种角色的行为规范,都有着内在的“不忍之心”、“爱人之心”,也就是“仁心”的内在根源。一家人相互关爱,谁都不忍心让对方伤心难过,从而尽力做自己应当做的,一家之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和乐融融。
周代创兴封建政体,整个封建帝国就像一个大家庭,治国之道亦犹治家之道,所谓“治国如治家”。这个封建帝国里充满着情谊,情谊是维持帝国秩序和稳定的支柱力量。君主要像父亲一样关爱子民,为了他们过上富裕、文明、幸福的生活而尽心竭力,所谓“富之,教之”,这是为人君者的重大责任;对于有害子民生活幸福的事,岂能忍心为之?为君臣子者,肩负辅佐君父治理天下,共同使天下人民过上富足安乐生活的重任,为人臣者,岂能不敬重自己这方面的重任?怎能为了自己的私利,搜刮民众,大伤君父之心?更不用说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甚至于犯上作乱,这些悖逆之事,又怎能忍心为之?天下子民看到君主与其臣属为了自身的幸福如此般劳心劳力,怎能不敬爱他们,怎能不在各方面努力进步,实现让他们生活幸福的意愿?这样,君主、臣工与子民之间相亲相爱,共同努力,以使天下安足和乐,共享美好的生活。 三、践行周礼:仁心的内在需要和要求
对于人们来说,周礼绝不是外在的强制约束,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和实现“仁心”的内在需要和要求。所谓“民之秉彝,好是懿德”,“仁心”的这种需要只有满足了,才能心安与快乐,否则它将会不安与不快。《论语》中有孔子与其弟子讨论“三年之丧”的记载: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在此便将为何要为父母守“三年之丧”的周礼,诉诸人内在的心理情感需要,诉诸为人子者心安于否。“孔子把‘三年之丧’的传统礼制,直接归结为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把‘礼’的基础直接诉之于心理依靠。这就把‘礼’以及‘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的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为人情日常之用,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周礼便是满足与实现人内在的“仁心欲求”之道,是使人的“仁心”安乐满足之道。践行周礼,对于人们来说,是十分快乐和必要的事情。因此,践行周礼,人们是有着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
孔子“以仁释礼”,指明周礼根源于人内在的“仁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并实现“仁心”内在的需要和要求。这就为人们履行周礼指明了内在的驱动力,从而使人们履行周礼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恢复周礼的政治事业虽然失败了,但他在教育事业上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孔子将对于人生和周礼的理解,传播给更多的人,并通过后学传诸后世,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孔子的学问为何成为日后中国思想意识的主流,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大概就在于他所指出的“仁心”与“不忍之心”,确实很有力量。人如果要过上真正幸福快乐的生活,就不能不顾它的内在需要和要求。这是为何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读孔子的言论时,心灵仍被深深打动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1.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9.
[3]张荫麟.中国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