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国良院士幽默地总结自己的24字人生是“亦农亦工、亦文亦武、亦强亦弱、亦硬亦软、亦虚亦实、亦东亦西”。
[陈国良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38年6月3日,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曾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和安徽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干农活长大,又在工厂做工,一边科研,一边从军,所以叫“亦农亦工、亦文亦武”;先学“强电”,后学“弱电”,既从事计算机硬件研制,也搞计算机软件,可谓“亦强亦弱,亦硬亦软”;既做理论研究,又做实际应用,在世界东西方各地进行交流讲学,实可谓“亦虚亦实、亦东亦西”。
因此,年近七旬的陈国良院士幽默地总结自己的24字人生是“亦农亦工、亦文亦武、亦强亦弱、亦硬亦软、亦虚亦实、亦东亦西”。
与计算机科研结缘
陈国良院士的一生与中国的计算机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民族计算机事业的热爱源自于他对祖国诚挚的爱,自觉地肩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1956年,陈国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学习“强电”专业,后来他随学校搬到了古城西安(即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学习。不久,学校选拔人才学习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专业,陈国良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在劳动中的出色表现,开始进入无线电系改学“弱电”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陈国良“携笔从戎”,先分配到部队,然后转业到太原的工厂。在部队的4年里,陈国良有机会接触军用计算机,这为他以后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1973年调入中国科技大学,此后一直从事计算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007年12月27日,高性能计算机(HPC)“KD-50-I”在中国科技大学问世,彻底结束了中国HPC的“空芯时代”。中国高性能计算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这是首次采用我国完全自主的高性能芯片研发成的万亿次机。
“KD-50-I”万亿次计算机采用单一机柜,集成了336颗“龙芯2F”处理器,理论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万亿次/秒,整机系统结构先进,采用了高密度节点设计技术,在高度不到4厘米的1U标准机箱内部紧密部署12个处理单元,组成1U12P高密度节点结构。中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50-I”的出现,让龙芯和中国的高性能计算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该研发项目的负责人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陈国良院士。
“我们给这台高性能计算机命名为‘KD-50-I’,其中‘KD’是科大的简称,‘50’意味着2008年中科大的50周年校庆,‘I’就是第一台的意思,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继续开发出基于龙芯3号多核处理器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KD-50-Ⅱ’。”陈国良院士满怀深情地说。
KD-50-I是在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通过“所系结合”的方式,以陈国良院士等为项目负责人的技术创新队伍经过艰苦努力,才得以完成的重大科研创新项目。
2007年12月26日,以王守觉院士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对KD-50-I做出权威鉴定,认为它的理论运算峰值达到10080亿次/秒,是中国HPC国产化的一次重要突破。
为民族未来培养创新性人才
“我们有能力在高性能计算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陈国良院士对中国高性能计算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如今,高性能计算已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各国都在加大对高性能计算的投入。要想在世界高性能计算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人才。30多年来,陈国良虽然承担了繁重的科研任务,但是他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并以此为乐。“作为一名科大教师,做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他说,“高水平的学者、科研骨干都应该给学生上课,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过程,追求到本质。”在他培养的60多名博士生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为民族未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是陈国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尽管陈教授已近古稀之年,但只要一站在讲台上,他就立刻精神抖擞,像演员一样很快进入角色。他说:“讲课是一门艺术,登台讲授要像演员一样,在短时间内要充分利用讲台这个舞台,把你的才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贵阳、成都、太原等地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培训班上,陈教授有时一天要站在讲台上讲六七个小时,持续一个月,星期六也不休息,这是不少年轻教师都难以承受的高强度脑力劳动。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陈国良教授先后主讲过“数字逻辑”、“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并行算法”与“并行计算”等计算机专业课程。在讲课时,他总是将学科前沿和国际同类教材中先进内容及时引入到课堂教学,并在课堂上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投影仪、PPT文稿、开辟教学网站等多种形式和中英文两种语言,重点讲解基本原理,使这门课程不仅在内容上与时俱进,而且愈发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因此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课堂上,同学们称赞他讲课“声情并茂,语言生动,内容博大精深,颇有大师风范,能把学科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听者情绪饱满,师生心心相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课程”网上留言的一位学生写道:“陈老师讲课生动,让人能全身心地跟随着他进入并行的世界里漫游,丝毫感觉不到枯燥,这是很少见的精品课程。”
陈国良教授十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创新。他说:“发表论文不是我们高校的唯一指标,我们必须面向国家实际需求,在工程实践应用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多年来,他亲自带领学生亲临淮河防洪现场,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同时,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他带领科研团队和相关技术人员一同对我国长江铜陵大桥和宁波大桥等多座桥梁进行安全检测,利用高性能计算手段为确保大桥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每次带着学生奔波在第一线,陈国良教授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激动:“一想到我是在为国家培养着有用的人才,这种激动就油然而生。”
在积累多年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上,陈国良利用日常科研与教学紧张辛苦的间隙,先后撰写出了久为国内外同行期盼的《并行算法丛书》和《并行计算丛书》等专业书籍。这两套丛书出版后不久,即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两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为推广与辐射并行计算的教学成果,陈国良教授从2001年开始,每年暑期分别在贵阳、成都、太原、大连、深圳和苏州等全国各大地区举办“全国并行计算讲习班”,还与港澳地区和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大学进行广泛交流,举办专题讲座,扩大国际影响。
目前,中国科技大学围绕“并行算法”和“并行计算”两大系列课程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并行算法类的教学体系和我国高性能计算教育培养基地,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从事算法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人才,推动了我国并行算法学科的发展。
[陈国良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38年6月3日,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曾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和安徽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干农活长大,又在工厂做工,一边科研,一边从军,所以叫“亦农亦工、亦文亦武”;先学“强电”,后学“弱电”,既从事计算机硬件研制,也搞计算机软件,可谓“亦强亦弱,亦硬亦软”;既做理论研究,又做实际应用,在世界东西方各地进行交流讲学,实可谓“亦虚亦实、亦东亦西”。
因此,年近七旬的陈国良院士幽默地总结自己的24字人生是“亦农亦工、亦文亦武、亦强亦弱、亦硬亦软、亦虚亦实、亦东亦西”。
与计算机科研结缘
陈国良院士的一生与中国的计算机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民族计算机事业的热爱源自于他对祖国诚挚的爱,自觉地肩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1956年,陈国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学习“强电”专业,后来他随学校搬到了古城西安(即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学习。不久,学校选拔人才学习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专业,陈国良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在劳动中的出色表现,开始进入无线电系改学“弱电”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陈国良“携笔从戎”,先分配到部队,然后转业到太原的工厂。在部队的4年里,陈国良有机会接触军用计算机,这为他以后从事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1973年调入中国科技大学,此后一直从事计算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007年12月27日,高性能计算机(HPC)“KD-50-I”在中国科技大学问世,彻底结束了中国HPC的“空芯时代”。中国高性能计算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这是首次采用我国完全自主的高性能芯片研发成的万亿次机。
“KD-50-I”万亿次计算机采用单一机柜,集成了336颗“龙芯2F”处理器,理论峰值计算能力达到1万亿次/秒,整机系统结构先进,采用了高密度节点设计技术,在高度不到4厘米的1U标准机箱内部紧密部署12个处理单元,组成1U12P高密度节点结构。中国首台采用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芯片“龙芯2F”的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KD-50-I”的出现,让龙芯和中国的高性能计算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该研发项目的负责人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主任陈国良院士。
“我们给这台高性能计算机命名为‘KD-50-I’,其中‘KD’是科大的简称,‘50’意味着2008年中科大的50周年校庆,‘I’就是第一台的意思,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继续开发出基于龙芯3号多核处理器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KD-50-Ⅱ’。”陈国良院士满怀深情地说。
KD-50-I是在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所通过“所系结合”的方式,以陈国良院士等为项目负责人的技术创新队伍经过艰苦努力,才得以完成的重大科研创新项目。
2007年12月26日,以王守觉院士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对KD-50-I做出权威鉴定,认为它的理论运算峰值达到10080亿次/秒,是中国HPC国产化的一次重要突破。
为民族未来培养创新性人才
“我们有能力在高性能计算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高性能计算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陈国良院士对中国高性能计算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如今,高性能计算已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各国都在加大对高性能计算的投入。要想在世界高性能计算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人才。30多年来,陈国良虽然承担了繁重的科研任务,但是他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并以此为乐。“作为一名科大教师,做科学研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他说,“高水平的学者、科研骨干都应该给学生上课,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过程,追求到本质。”在他培养的60多名博士生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为民族未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是陈国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尽管陈教授已近古稀之年,但只要一站在讲台上,他就立刻精神抖擞,像演员一样很快进入角色。他说:“讲课是一门艺术,登台讲授要像演员一样,在短时间内要充分利用讲台这个舞台,把你的才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贵阳、成都、太原等地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培训班上,陈教授有时一天要站在讲台上讲六七个小时,持续一个月,星期六也不休息,这是不少年轻教师都难以承受的高强度脑力劳动。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陈国良教授先后主讲过“数字逻辑”、“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并行算法”与“并行计算”等计算机专业课程。在讲课时,他总是将学科前沿和国际同类教材中先进内容及时引入到课堂教学,并在课堂上采用板书、多媒体课件、投影仪、PPT文稿、开辟教学网站等多种形式和中英文两种语言,重点讲解基本原理,使这门课程不仅在内容上与时俱进,而且愈发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因此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课堂上,同学们称赞他讲课“声情并茂,语言生动,内容博大精深,颇有大师风范,能把学科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听者情绪饱满,师生心心相印”。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课程”网上留言的一位学生写道:“陈老师讲课生动,让人能全身心地跟随着他进入并行的世界里漫游,丝毫感觉不到枯燥,这是很少见的精品课程。”
陈国良教授十分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创新。他说:“发表论文不是我们高校的唯一指标,我们必须面向国家实际需求,在工程实践应用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多年来,他亲自带领学生亲临淮河防洪现场,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高性能计算支持。同时,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他带领科研团队和相关技术人员一同对我国长江铜陵大桥和宁波大桥等多座桥梁进行安全检测,利用高性能计算手段为确保大桥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每次带着学生奔波在第一线,陈国良教授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激动:“一想到我是在为国家培养着有用的人才,这种激动就油然而生。”
在积累多年丰富的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上,陈国良利用日常科研与教学紧张辛苦的间隙,先后撰写出了久为国内外同行期盼的《并行算法丛书》和《并行计算丛书》等专业书籍。这两套丛书出版后不久,即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以及两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为推广与辐射并行计算的教学成果,陈国良教授从2001年开始,每年暑期分别在贵阳、成都、太原、大连、深圳和苏州等全国各大地区举办“全国并行计算讲习班”,还与港澳地区和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大学进行广泛交流,举办专题讲座,扩大国际影响。
目前,中国科技大学围绕“并行算法”和“并行计算”两大系列课程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并行算法类的教学体系和我国高性能计算教育培养基地,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从事算法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人才,推动了我国并行算法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