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
第一,解决突出问题,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良好条件。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在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中,要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各级党委要克服对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忽视”“轻视”和“畏难”情绪,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探索“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的实现方式和途径,统筹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阵地、重大研究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重大资金分配、重大评价评奖活动,处理好投入和效益、数量和质量、规模和结构的关系,增强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能力。二是着力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比如,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马克思主义在有些领域中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等问题。近日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重大举措,将有力促进各级党委改革创新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三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科学管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改变学术管理的重“量”轻“质”状态和学术评价的功利化导向,使各项管理制度符合学科建设规律、学术发展规律,有效统筹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研究,优化科研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探索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能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习近平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从建设德才兼备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抓起,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一是尽快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要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岗位聘用制度,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各级党委要以实际举措把中央要求贯彻落实,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遵循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规律,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拔尖人才、领军人物和名家大家。强化人才教育培训,加强对高校和社科理论界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着力造就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理论骨干,通过一系列举措构建起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三是切实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领导干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研究成果,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教育引导他们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第三,倡导优良学风,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理论成果。
习近平指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新形势下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营造尊重学术、尊重人才、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大力倡导优良学风。各级党委要教育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修德自律,养成担当责任、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的学术精神,树立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自觉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推动形成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二是要正确处理好遵守政治纪律和解放思想的关系。“学术探索无禁区、理论宣传有纪律”,但这个“无禁区”也不是绝对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里,都是不允许的。必须把握好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和科学探索的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正确区分好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要教育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用学术的语言讲政治,用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引导广大群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三是坚持不懈教育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各级党委应教育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思想上搞清楚为谁著书立说的问题,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支持、鼓励和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研究解答改革发展创新中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第一,解决突出问题,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良好条件。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在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中,要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各级党委要克服对领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忽视”“轻视”和“畏难”情绪,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探索“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的实现方式和途径,统筹管理好重要人才、重要阵地、重大研究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重大资金分配、重大评价评奖活动,处理好投入和效益、数量和质量、规模和结构的关系,增强领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能力。二是着力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实际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比如,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马克思主义在有些领域中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等问题。近日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重大举措,将有力促进各级党委改革创新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三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科学管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改变学术管理的重“量”轻“质”状态和学术评价的功利化导向,使各项管理制度符合学科建设规律、学术发展规律,有效统筹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研究,优化科研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探索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能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习近平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从建设德才兼备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抓起,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一是尽快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要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规范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岗位聘用制度,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各级党委要以实际举措把中央要求贯彻落实,促进优秀人才不断成长。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遵循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规律,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拔尖人才、领军人物和名家大家。强化人才教育培训,加强对高校和社科理论界教学科研骨干的培训,着力造就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理论骨干,通过一系列举措构建起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三是切实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领导干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哲学社会科学,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研究成果,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教育引导他们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第三,倡导优良学风,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理论成果。
习近平指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新形势下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营造尊重学术、尊重人才、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大力倡导优良学风。各级党委要教育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修德自律,养成担当责任、勇于创新、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的学术精神,树立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自觉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推动形成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二是要正确处理好遵守政治纪律和解放思想的关系。“学术探索无禁区、理论宣传有纪律”,但这个“无禁区”也不是绝对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里,都是不允许的。必须把握好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和科学探索的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正确区分好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要教育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用学术的语言讲政治,用理论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引导广大群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三是坚持不懈教育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各级党委应教育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思想上搞清楚为谁著书立说的问题,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支持、鼓励和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宣传,研究解答改革发展创新中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