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颜氏家训》于今天的幼儿家教有着多方面启示:父母应以教为事;注重环境习染对孩子的影响;注重胎教与早教;了解其身心特点因材施教;遵循“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原则;挖掘自身榜样的教育价值;进行劝学和勉学教育;提高“友学”和“眼学” 能力;给以纯净的语言教育;树立科学的儿童艺术教育观。
关键词:颜之推 幼儿家庭教育 启示
《颜氏家训》是魏晋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的代表作,包含着丰富的幼儿教育学思想,于今天的幼儿家庭教育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
一、父母要把教育子女当作重要而严肃的课题来做,以教为事
同西方教育理论有所不同,我国历来主张对子女进行严格的家庭教育,这源于中国教育的家国一体论。《大学》提出“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阐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对我国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和把家国作为一体的社会共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颜之推继承了这种思想,认为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举例说禁止孩童的暴谑与斗阋,师友之诫和尧舜之道,都不如寡妻之诲谕与傅婢之指挥,并提出了培养孩子,“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这些思想对今天的父母在如何对待家庭教育的态度上,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教育孩子决不仅是个人家庭的私事,还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每位家长都要以极大的责任心与热情,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把教育子女当作重要而严肃的课题来做,以教为事。
二、父母应注重环境习染对孩子的影响,为其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
我国古代思想家重视环境习染对孩子的影响,墨子曾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颜之推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儿童的习染作用,强调儿童的品性形成于熏染风化的过程中,认为环境对幼童的影响包括周围环境、长辈及同伴的风范,“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如何在一个物质生活条件极大丰富、价值观多元并存、利益诱惑充斥周边的今日社会里,为孩子选择和创造一个相对单纯和健康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成为每一个家长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三、父母应注重孩子的胎教和早教
我国有着重视胎教和早教的优良传统。颜之推详细叙述了古者圣王的胎教之法;他还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告诫子孙早教的重要性,“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关于早教的内容,颜则提出了德、知、体三方面的教育内容:首先要注意以儒家礼教为核心,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对长辈必须恭敬、谦卑,对兄弟要友爱,不得恣情而行;要注意培养其正直、诚实、礼让的品质;鼓励其树立正确的志向和善良的心志;培养其讲究文明卫生的习惯。其次注意文化知识的熏陶与培养,重视教其一些必要的知识,使之初步形成时、日、月、岁的概念,并教以识字;而且主张幼儿的知识教育应遇物而教,特别重视其语言的发展和环境的认识。最后还应注重幼儿的身体发育与锻炼,按照其生理发育的进程与特点进行体育锻炼。
中国古代神童辈出,中华民族也以聪明、智慧著称于世,与我们祖先重视胎教特别是早教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21世纪的现代家长,在接受西方先进幼教理论培养孩子的同时,务必要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以颜之推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的先进胎教和早教理论,为中华民能够培养出一代代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英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父母应该了解和研究孩子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
《颜氏家训》之《风操篇》中记载的我国民间抓周以试儿“贪廉愚智”的方法,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婴儿心理发展测验。颜之推还指出“国之用材”,有朝廷、文史、军旅、藩屏、使命、兴造等“六事”,指出“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哉?”人才的类型是多样化的,对于个人来说,要成为六方面素质兼具的全才是困难的,但要专精一职,成为治国专才则是可能的和必需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才智类型去教育孩子,千万不可求全责备,用一种模式培养孩子。这种思想无疑是先进与宝贵的,跟流行于当代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极其相似的。建议学校、家长和社会应正视和尊重孩子的智能类型差异,对孩子施以最适合他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走向真正成功和幸福的人生。
五、父母应该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遵循“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原则
严与宽、教与爱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对矛盾,家长与孩子有血缘亲情,使父母对子女施教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也往往因此使父母放任和溺爱孩子,这就是纠结于很多父母心头的教与爱的矛盾。颜之推则主张把“慈”与“严”结合起来,提出父母对孩子应既有爱心又庄重严肃,不可“无教而有爱”,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只爱不教的危害性,提出了“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教育原则与方法。
现代家庭典型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使我们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被置于核心地位,父母和祖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惑也是爱与教的纠结:或对孩子百依百顺,用一味的满足代替耐心的说服教育,而养成了孩子自私、脆弱与自我中心的性格;或父母之间、祖辈与父辈之间对孩子教育观点不一致,一方严管,一方溺爱,导致孩子是非难辩,甚至养成两面派作风;或少数家长仍信奉“棍棒出孝子”的古训,用简单粗暴的打骂代替和风细雨的教育,结果孩子或性格扭曲,或自暴自弃,效果适得其反;或方法态度前后不一致,先溺后严、时溺时严,随着自己的情绪和性子来,造成了孩子左右摇摆,惶惶不可终日。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严与宽、爱与教之间矛盾的反映。通过学习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我们找到了解决困惑与难题的方法,就是“爱的教育一定要搭配铁的纪律”。
六、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挖掘自身榜样对孩子的教育价值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修身是基础,儒家十分重视个体人格的培养塑造,塑人先塑己。孔子就主张“正人先正己”。作为儒家思想的传承者,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地使用了身教示范的方法,“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熏陶与感染性,是一种很少甚至没有“痕迹”的教育,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在无意识的活动中接受的,家长的言行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与方法。因此,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们一定要注重自身的示范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做到进德修身,反省自检;孝亲敬长,夫义妇贤;兄友弟恭,亲睦家齐。
七、父母应对孩子进行劝学和勉学教育
相对于西方教育理论更重视和尊重根据儿童先天的的禀赋与个性来促进儿童的发展,中国古代则更重视后天环境、教育及主观勤奋好学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颜之推在其家庭教育实践中,特别重视对其子女的的学习动机与勤、精、博、虚、实等学习态度与方法教育。他主张对孩子进行立志教育,使其有远大志向,勤奋努力,“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他主张开展惜时教育,“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教育孩子珍惜光阴,不失时机,刻苦学习,以至终身;主张对孩子进行学习动机教育,“父母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主张对孩子进行勤、精、博、虚、实等学习方法教育。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既有认识过程的参与,又有意志和情感过程的参与,同时还受到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作为现代的家长,应该学一点教育心理学知识,建立科学全面的学习观,为孩子的学习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八、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教育,提高其“友学”和“眼学” 能力
《颜氏家训》中“友学”是与“独学”相对而言的。颜继承了《尚书》中“好问则裕”的思想和《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思想,批评“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的“独学”。主张“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这种友学论是非常可贵的,与流行与当下的合作学习思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代中国特别是城市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双职工的父母忙于工作,鲜有大块时间陪伴孩子,又因城镇居民居住结构的变化,邻居间很少相互往来,孩子间缺乏切磋琢蘑、学习交往的机会,很多孩子在物质上是富翁,而在同伴情感交往上却又非常可怜,在知识学习上由于缺乏“友学”而不免“孤陋而寡闻”,最终带来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双差的恶果。因此现代家长有必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拓展其朋友圈子,让他们由“独学”走向“友学”。
颜之推提倡眼学是与当时崇尚清谈和耳闻的风气有关的,强调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提倡“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这种眼学之法注重亲眼观察、实地考察和亲身经历,对今天的幼儿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一方面这种学习方法适应了婴幼儿直观动作与形象具体思维为主的特征,应作为儿童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方法;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历来重视书籍典籍的吟咏背诵,而对孩子以观察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养鲜有培养,造成了中国孩子科技素养不高、创造能力低及实践能力差的现实,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幼儿教育抓起,重视孩子的观察力培养,用“眼学”代替“耳受”,不仅“读万卷书”且“行万里路”。
九、父母给以孩子纯净的语言教育
“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颜认为从小学好语言非常重要,在家庭中教孩子学习纯正的语言,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之一。“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一事一物,凡不经过认真思虑,不在孩子面前随便称呼,以避免给其留下错误的第一语言印象,不利于其今后的语言学习。
重视语言教育,已成为幼教界的一项共识。蒙台梭利曾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很多当代教育专家也普遍认为语言能力是智力发展的第一个因子。颜之推的语言教育观启示我们应该重视幼童的语言教育;对于儿童最初的语言,家长需给以其正确得当的语言示范与训练,特别是清晰、准确而通用的发音尤为关键。
十、父母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艺术教育观
颜之推意识到儿童在艺术教育之路上想要达到较顶尖的水准,要基于其良好的天赋。他自称幼时学习书法,虽然颇下功夫,但终因缺乏天分,难能长进。对于艺术的学习,颜认为“不须过精”,否则“常为人所役”,“被公私指令,亦为猥役”,成为累赘或负担。他主张艺术的学习“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并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或意义在于娱心畅情,陶冶性灵。
这两点艺术教育感悟于今天家长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很多家长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才让孩子学习艺术的,不顾孩子的天分与兴趣,一心想让其成为艺术家或通过艺术考级拿到等级证书为将来升学增加筹码,在他们心中,艺术已不再是愉悦心灵、陶冶性情的手段,而被异化成应试的工具,很多孩子在过早的拔苗助长的学院式枯燥训练中,丧失了对艺术原有的兴趣与热爱,丧失了童年的欢乐,甚至感到人生的无奈、失败与痛苦,完全有悖于艺术教育的初衷。现代幼教理论认为,艺术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对儿童智力潜力的开发,其次是对于儿童情感、意志过程及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不可代替的作用上,只有概率极小的儿童可以培养成为专业艺术家,这样的孩子除必要的环境和苛刻的教育条件外,必要的天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让孩子成为专业艺术家不应该成为大多数家长的艺术教育的动机与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朱子家训 颜氏家训 孔子家语[M]三秦出版社,2007.
[3]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关键词:颜之推 幼儿家庭教育 启示
《颜氏家训》是魏晋南北朝著名教育家颜之推的代表作,包含着丰富的幼儿教育学思想,于今天的幼儿家庭教育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
一、父母要把教育子女当作重要而严肃的课题来做,以教为事
同西方教育理论有所不同,我国历来主张对子女进行严格的家庭教育,这源于中国教育的家国一体论。《大学》提出“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阐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对我国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和把家国作为一体的社会共识的形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颜之推继承了这种思想,认为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举例说禁止孩童的暴谑与斗阋,师友之诫和尧舜之道,都不如寡妻之诲谕与傅婢之指挥,并提出了培养孩子,“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这些思想对今天的父母在如何对待家庭教育的态度上,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教育孩子决不仅是个人家庭的私事,还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每位家长都要以极大的责任心与热情,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把教育子女当作重要而严肃的课题来做,以教为事。
二、父母应注重环境习染对孩子的影响,为其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
我国古代思想家重视环境习染对孩子的影响,墨子曾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颜之推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儿童的习染作用,强调儿童的品性形成于熏染风化的过程中,认为环境对幼童的影响包括周围环境、长辈及同伴的风范,“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如何在一个物质生活条件极大丰富、价值观多元并存、利益诱惑充斥周边的今日社会里,为孩子选择和创造一个相对单纯和健康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成为每一个家长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三、父母应注重孩子的胎教和早教
我国有着重视胎教和早教的优良传统。颜之推详细叙述了古者圣王的胎教之法;他还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告诫子孙早教的重要性,“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关于早教的内容,颜则提出了德、知、体三方面的教育内容:首先要注意以儒家礼教为核心,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对长辈必须恭敬、谦卑,对兄弟要友爱,不得恣情而行;要注意培养其正直、诚实、礼让的品质;鼓励其树立正确的志向和善良的心志;培养其讲究文明卫生的习惯。其次注意文化知识的熏陶与培养,重视教其一些必要的知识,使之初步形成时、日、月、岁的概念,并教以识字;而且主张幼儿的知识教育应遇物而教,特别重视其语言的发展和环境的认识。最后还应注重幼儿的身体发育与锻炼,按照其生理发育的进程与特点进行体育锻炼。
中国古代神童辈出,中华民族也以聪明、智慧著称于世,与我们祖先重视胎教特别是早教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21世纪的现代家长,在接受西方先进幼教理论培养孩子的同时,务必要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以颜之推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的先进胎教和早教理论,为中华民能够培养出一代代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英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父母应该了解和研究孩子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
《颜氏家训》之《风操篇》中记载的我国民间抓周以试儿“贪廉愚智”的方法,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婴儿心理发展测验。颜之推还指出“国之用材”,有朝廷、文史、军旅、藩屏、使命、兴造等“六事”,指出“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涂哉?”人才的类型是多样化的,对于个人来说,要成为六方面素质兼具的全才是困难的,但要专精一职,成为治国专才则是可能的和必需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才智类型去教育孩子,千万不可求全责备,用一种模式培养孩子。这种思想无疑是先进与宝贵的,跟流行于当代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极其相似的。建议学校、家长和社会应正视和尊重孩子的智能类型差异,对孩子施以最适合他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走向真正成功和幸福的人生。
五、父母应该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遵循“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原则
严与宽、教与爱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对矛盾,家长与孩子有血缘亲情,使父母对子女施教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也往往因此使父母放任和溺爱孩子,这就是纠结于很多父母心头的教与爱的矛盾。颜之推则主张把“慈”与“严”结合起来,提出父母对孩子应既有爱心又庄重严肃,不可“无教而有爱”,还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说明只爱不教的危害性,提出了“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教育原则与方法。
现代家庭典型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使我们的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被置于核心地位,父母和祖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惑也是爱与教的纠结:或对孩子百依百顺,用一味的满足代替耐心的说服教育,而养成了孩子自私、脆弱与自我中心的性格;或父母之间、祖辈与父辈之间对孩子教育观点不一致,一方严管,一方溺爱,导致孩子是非难辩,甚至养成两面派作风;或少数家长仍信奉“棍棒出孝子”的古训,用简单粗暴的打骂代替和风细雨的教育,结果孩子或性格扭曲,或自暴自弃,效果适得其反;或方法态度前后不一致,先溺后严、时溺时严,随着自己的情绪和性子来,造成了孩子左右摇摆,惶惶不可终日。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严与宽、爱与教之间矛盾的反映。通过学习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我们找到了解决困惑与难题的方法,就是“爱的教育一定要搭配铁的纪律”。
六、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挖掘自身榜样对孩子的教育价值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修身是基础,儒家十分重视个体人格的培养塑造,塑人先塑己。孔子就主张“正人先正己”。作为儒家思想的传承者,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广泛地使用了身教示范的方法,“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与学校和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熏陶与感染性,是一种很少甚至没有“痕迹”的教育,子女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大都是在无意识的活动中接受的,家长的言行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与方法。因此,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们一定要注重自身的示范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做到进德修身,反省自检;孝亲敬长,夫义妇贤;兄友弟恭,亲睦家齐。
七、父母应对孩子进行劝学和勉学教育
相对于西方教育理论更重视和尊重根据儿童先天的的禀赋与个性来促进儿童的发展,中国古代则更重视后天环境、教育及主观勤奋好学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颜之推在其家庭教育实践中,特别重视对其子女的的学习动机与勤、精、博、虚、实等学习态度与方法教育。他主张对孩子进行立志教育,使其有远大志向,勤奋努力,“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他主张开展惜时教育,“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教育孩子珍惜光阴,不失时机,刻苦学习,以至终身;主张对孩子进行学习动机教育,“父母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主张对孩子进行勤、精、博、虚、实等学习方法教育。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既有认识过程的参与,又有意志和情感过程的参与,同时还受到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作为现代的家长,应该学一点教育心理学知识,建立科学全面的学习观,为孩子的学习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八、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教育,提高其“友学”和“眼学” 能力
《颜氏家训》中“友学”是与“独学”相对而言的。颜继承了《尚书》中“好问则裕”的思想和《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思想,批评“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的“独学”。主张“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这种友学论是非常可贵的,与流行与当下的合作学习思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现代中国特别是城市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庭,双职工的父母忙于工作,鲜有大块时间陪伴孩子,又因城镇居民居住结构的变化,邻居间很少相互往来,孩子间缺乏切磋琢蘑、学习交往的机会,很多孩子在物质上是富翁,而在同伴情感交往上却又非常可怜,在知识学习上由于缺乏“友学”而不免“孤陋而寡闻”,最终带来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双差的恶果。因此现代家长有必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拓展其朋友圈子,让他们由“独学”走向“友学”。
颜之推提倡眼学是与当时崇尚清谈和耳闻的风气有关的,强调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提倡“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这种眼学之法注重亲眼观察、实地考察和亲身经历,对今天的幼儿教育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一方面这种学习方法适应了婴幼儿直观动作与形象具体思维为主的特征,应作为儿童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方法;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历来重视书籍典籍的吟咏背诵,而对孩子以观察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养鲜有培养,造成了中国孩子科技素养不高、创造能力低及实践能力差的现实,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幼儿教育抓起,重视孩子的观察力培养,用“眼学”代替“耳受”,不仅“读万卷书”且“行万里路”。
九、父母给以孩子纯净的语言教育
“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颜认为从小学好语言非常重要,在家庭中教孩子学习纯正的语言,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之一。“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一事一物,凡不经过认真思虑,不在孩子面前随便称呼,以避免给其留下错误的第一语言印象,不利于其今后的语言学习。
重视语言教育,已成为幼教界的一项共识。蒙台梭利曾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很多当代教育专家也普遍认为语言能力是智力发展的第一个因子。颜之推的语言教育观启示我们应该重视幼童的语言教育;对于儿童最初的语言,家长需给以其正确得当的语言示范与训练,特别是清晰、准确而通用的发音尤为关键。
十、父母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艺术教育观
颜之推意识到儿童在艺术教育之路上想要达到较顶尖的水准,要基于其良好的天赋。他自称幼时学习书法,虽然颇下功夫,但终因缺乏天分,难能长进。对于艺术的学习,颜认为“不须过精”,否则“常为人所役”,“被公私指令,亦为猥役”,成为累赘或负担。他主张艺术的学习“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并认为艺术教育的目的或意义在于娱心畅情,陶冶性灵。
这两点艺术教育感悟于今天家长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很多家长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才让孩子学习艺术的,不顾孩子的天分与兴趣,一心想让其成为艺术家或通过艺术考级拿到等级证书为将来升学增加筹码,在他们心中,艺术已不再是愉悦心灵、陶冶性情的手段,而被异化成应试的工具,很多孩子在过早的拔苗助长的学院式枯燥训练中,丧失了对艺术原有的兴趣与热爱,丧失了童年的欢乐,甚至感到人生的无奈、失败与痛苦,完全有悖于艺术教育的初衷。现代幼教理论认为,艺术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对儿童智力潜力的开发,其次是对于儿童情感、意志过程及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不可代替的作用上,只有概率极小的儿童可以培养成为专业艺术家,这样的孩子除必要的环境和苛刻的教育条件外,必要的天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让孩子成为专业艺术家不应该成为大多数家长的艺术教育的动机与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朱子家训 颜氏家训 孔子家语[M]三秦出版社,2007.
[3]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