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内EPC总承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承揽工程项目。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如何使我国总承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稳健发展是每个EPC总承包企业面临的课题,本文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工程总承包模式,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实践中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积极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水利建设领域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水利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目标;任务;推广;问题对策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普遍实行工程总承包于国际建设工程领域浪潮的影响下,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学术界、工程界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建设部颁发了《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总承包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旨在发展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进入21世纪后,对工程界工程承发包方式多元化的必要性逐步形成共识。2003年,建设部颁发的《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了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应用。
事实上,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水利建设领域应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一种应用面较广的承发包方式。但由于水利建设领域设计、施工长期分离,现有政策法规基本上是在这一背景下构建,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必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拟在分析工程总承包模式优势以及应用时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一、工程总承包模式及其推广意义
建设工程总承包(EPC),又称“交钥匙工程承包”,是指对建设工程任务的总承包,即工程总承包企业按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工程施工、工程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是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所承包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费用等负责,直至工程竣工,向发包人交付合格的建设工程。
工程总承包方式在国内外建设活动中广泛应用,有利于充分发挥那些在工程建设方面具有较强技术力量、丰富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承包商的专业优势,强化对工程建设的协调管理,符合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分工的要求,其本质是利用总承包商的集成管理优势,有效减少外部协调沟通环节,充分发挥总承包企业强大资金实力、深化的设计能力、成熟的采购网络和较强的融资能力,获取施工技术精良的专业分包商或劳务分包商的资源支持,从项目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对设计、施工和采购的一体化管理,对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专用设备的提供以及各种风险控制为项目增值,在强化各项管理目标协同共进的同时,更加强调设计(Engineering)的核心地位,全面掌握了项目建造的全部成本控制要素,不但给总承包商提供了发挥施工技术优势的空间,更重要的是通过把握设计优化机会,力求降低工程建造成本,有效控制工程投资,从而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实现“多赢”。
二、工程总承包管理任务
工程总承包项目各项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主要依托总承包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及可获得资源,通过集成管理方式驾驭项目,过程中必须坚持“四原则”,即:系统管理原则、全要素管理原则、业主满意原则、持续改进原则;做好“三要点”,即:科学化管理、合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工程总承包合同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成本),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搞好合同管理,加强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全面实现合同目的。此外,还有财务管理、信息管理、文件档案管理、工程验收管理和试运行管理等任务。
三、工程总承包管理的目标及措施
相应于工程总承包管理任务,其主要目标有: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投资(或成本)控制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合同管理目标、沟通与协调目标等。
1)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目标:按照总承包合同规定的工期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工程总工期為合同工期,实施过程中如有调整,则按参建各方协商确定的调整计划执行。
控制措施:①熟悉合同,明确合同工作范围;②编制控制性里程碑计划(关键节点工期);③确定工作分解结构和WBS编码,编制项目进度计划;④建立计划检测基准,在进度执行过程中检测执行效果;⑤分析和预测进度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计划的更新和调整。
2)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目标:分为设计质量目标和施工质量目标,其中设计质量须满足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达到国家现行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施工质量目标应符合国家现行验收标准,达到合同要求的使用功能,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合格标准,力争优良。
控制措施:①作好质量策划计划,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制订质量管理工作程序,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组织实施各项质量管理制度;②组织施工设计图技术交底,审查施工分包单位制订的施工技术方案,提出优化或改进意见;③检查设计变更和工程联系单的执行情况,负责处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④加强对施工工序、工程材料及设备采购等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各项检查整改,制订成品和半成品保护措施;⑤发生质量事故后,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执行事故处理程序;⑥制订工程阶段性验收与竣工验收程序,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3)投资(或成本)控制
投资(或成本)控制目标:对项目业主而言,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或调整概算即为工程实施的投资限额;对工程总承包方来说,以合同为依据,充分考虑工程实施各项成本因素和企业期望利润水平,制定的目标成本即为项目成本目标。
控制措施:①针对业主方的投资控制措施:提高项目决策的质量,严格项目招投标,加强对设计的审查;②针对总承包方的成本控制措施:建立健全项目成本控制机构,加强成本预算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作好成本风险评估,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业绩进行绩效考评,在工程施工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杜绝浪费,严格成本控制,使工程造价控制在投标总价范围之内。 (五)项目完工结算、工程审计和竣工验收移交在水利工程总承包实施过程中的冲突问题
承包工程项目完工后,按照市场规则,按合同约定进行结算。如:采用单价计价方式于工程总承包合同,则在满足合同要求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承包合同约定的单价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结算;若采用总价合同,则根据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功能要求,在满足合同要求的支付条件时即可进行支付。但在工程竣工移交和现行工程审计的相关规定中,基本上不承认总价计价方式,而只承认据实计量按合同单价计价,这样直接导致总承包方对项目实施的一切管控将付诸东流,无法有效发挥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集成管理优势,将带来无限的分歧甚至是产生法律纠纷,对工程实施极其不利。
另外,在水利工程总承包项目各项建设任务完成后,虽然进行了单元工程、分部工程验收,但往往由于资金缺口尤其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不能及时进行完工验收乃至竣工验收,结(决)算工作无法开展,工程无法移交,使工程承包企业陷入困境。
五、水利建设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建设各方对实施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认识和意识。建立健全法律规范,作好政策引导,从政策、法规、融资体系、行业协会等方面,继续对工程总承包企业进行支持。改变传统观念,完善投资体制改革,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界限,排除市场准入障碍,积极推广普及水利工程总承包业务。
(二)規范工程招投标市场行为,积极培育水利工程总承包招投标市场。作好制度创新,加强宏观调控,减少行政干预,消除政策壁垒,刺激市场竞争。
(三)继续鼓励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企业实行优势互补,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诚信原则组成联合体共同承接水利工程项目,构建完善建筑市场供应链体系,推进“龙头”企业外部的专业化分工,培育区域专业承包企业集群。建立与工程总承包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适当降低设计总承包企业的施工业绩标准,以充分发挥设计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真正实现设计、施工、采购、试运行一体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设计、施工相矛盾、相脱节和相互扯皮的问题,促进设计部门自觉主动进行优化设计,避免采购错误,杜绝或减少返工。
(四)加强对水利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深入对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策划研究,严格审查审批制度,从技术、经济上着手,采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规避工程不确定性风险。推行风险可控、利益均沾的合同计价模式,积极推行可调总价合同,合理分摊工程风险,确保参建各方利益,实现“共赢”。
(五)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市场规律,以合同为依据,按工程总承包合同要求,在确保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工程功能,达到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务实进行完工结算。工程审计要适应市场经济节奏,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合同为主线,切实改变传统的仅以实物工程量为主的计价方式,要充分结合工程总承包合同特点,以控制不合理工程变更和程序手续不完善的工程费用增加为主,工程实施节余部分归协议各方共有或归承包企业所有,对可调范围内合理的超支部分应纳入合同调增额。
另外,在水利工程各项建设任务严格按合同要求完成后,应及时组织验收移交,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项目的监督和考核力度,严格考核措施,以防工程烂尾,完成一个、验收一个、见效一个,造福一方。
六、结束语
当今国际上主流的工程承发包模式之一是工程总承包模式,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采用总价合同,增强承包方控制风险和优化工程的动力;将工程发包给一个承包人,构建了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平台。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具有政府投资、不确定性大等特点,有必要对合同计价方式和工程审计进行研究,尊重合同,按市场规律办事,既有利于激励总承包商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又能合理分摊工程风险;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完善现有水利建设管理制度,以政策为导向,以支持广泛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于水利工程建设领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59号令)[Z].2007.
[2]雷胜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关键词】 水利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目标;任务;推广;问题对策
引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普遍实行工程总承包于国际建设工程领域浪潮的影响下,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学术界、工程界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此背景下,建设部颁发了《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总承包资格管理的有关规定》,旨在发展我国工程总承包模式。进入21世纪后,对工程界工程承发包方式多元化的必要性逐步形成共识。2003年,建设部颁发的《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了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应用。
事实上,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水利建设领域应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一种应用面较广的承发包方式。但由于水利建设领域设计、施工长期分离,现有政策法规基本上是在这一背景下构建,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必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拟在分析工程总承包模式优势以及应用时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一、工程总承包模式及其推广意义
建设工程总承包(EPC),又称“交钥匙工程承包”,是指对建设工程任务的总承包,即工程总承包企业按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工程施工、工程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是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所承包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费用等负责,直至工程竣工,向发包人交付合格的建设工程。
工程总承包方式在国内外建设活动中广泛应用,有利于充分发挥那些在工程建设方面具有较强技术力量、丰富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承包商的专业优势,强化对工程建设的协调管理,符合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分工的要求,其本质是利用总承包商的集成管理优势,有效减少外部协调沟通环节,充分发挥总承包企业强大资金实力、深化的设计能力、成熟的采购网络和较强的融资能力,获取施工技术精良的专业分包商或劳务分包商的资源支持,从项目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对设计、施工和采购的一体化管理,对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专用设备的提供以及各种风险控制为项目增值,在强化各项管理目标协同共进的同时,更加强调设计(Engineering)的核心地位,全面掌握了项目建造的全部成本控制要素,不但给总承包商提供了发挥施工技术优势的空间,更重要的是通过把握设计优化机会,力求降低工程建造成本,有效控制工程投资,从而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实现“多赢”。
二、工程总承包管理任务
工程总承包项目各项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主要依托总承包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及可获得资源,通过集成管理方式驾驭项目,过程中必须坚持“四原则”,即:系统管理原则、全要素管理原则、业主满意原则、持续改进原则;做好“三要点”,即:科学化管理、合理化设计、精细化施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工程总承包合同要求,严格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成本),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搞好合同管理,加强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全面实现合同目的。此外,还有财务管理、信息管理、文件档案管理、工程验收管理和试运行管理等任务。
三、工程总承包管理的目标及措施
相应于工程总承包管理任务,其主要目标有: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投资(或成本)控制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合同管理目标、沟通与协调目标等。
1)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目标:按照总承包合同规定的工期要求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工程总工期為合同工期,实施过程中如有调整,则按参建各方协商确定的调整计划执行。
控制措施:①熟悉合同,明确合同工作范围;②编制控制性里程碑计划(关键节点工期);③确定工作分解结构和WBS编码,编制项目进度计划;④建立计划检测基准,在进度执行过程中检测执行效果;⑤分析和预测进度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计划的更新和调整。
2)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目标:分为设计质量目标和施工质量目标,其中设计质量须满足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达到国家现行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施工质量目标应符合国家现行验收标准,达到合同要求的使用功能,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合格标准,力争优良。
控制措施:①作好质量策划计划,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制订质量管理工作程序,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组织实施各项质量管理制度;②组织施工设计图技术交底,审查施工分包单位制订的施工技术方案,提出优化或改进意见;③检查设计变更和工程联系单的执行情况,负责处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技术问题;④加强对施工工序、工程材料及设备采购等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各项检查整改,制订成品和半成品保护措施;⑤发生质量事故后,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执行事故处理程序;⑥制订工程阶段性验收与竣工验收程序,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3)投资(或成本)控制
投资(或成本)控制目标:对项目业主而言,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或调整概算即为工程实施的投资限额;对工程总承包方来说,以合同为依据,充分考虑工程实施各项成本因素和企业期望利润水平,制定的目标成本即为项目成本目标。
控制措施:①针对业主方的投资控制措施:提高项目决策的质量,严格项目招投标,加强对设计的审查;②针对总承包方的成本控制措施:建立健全项目成本控制机构,加强成本预算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作好成本风险评估,对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业绩进行绩效考评,在工程施工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杜绝浪费,严格成本控制,使工程造价控制在投标总价范围之内。 (五)项目完工结算、工程审计和竣工验收移交在水利工程总承包实施过程中的冲突问题
承包工程项目完工后,按照市场规则,按合同约定进行结算。如:采用单价计价方式于工程总承包合同,则在满足合同要求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承包合同约定的单价和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结算;若采用总价合同,则根据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和功能要求,在满足合同要求的支付条件时即可进行支付。但在工程竣工移交和现行工程审计的相关规定中,基本上不承认总价计价方式,而只承认据实计量按合同单价计价,这样直接导致总承包方对项目实施的一切管控将付诸东流,无法有效发挥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集成管理优势,将带来无限的分歧甚至是产生法律纠纷,对工程实施极其不利。
另外,在水利工程总承包项目各项建设任务完成后,虽然进行了单元工程、分部工程验收,但往往由于资金缺口尤其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不能及时进行完工验收乃至竣工验收,结(决)算工作无法开展,工程无法移交,使工程承包企业陷入困境。
五、水利建设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建设各方对实施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认识和意识。建立健全法律规范,作好政策引导,从政策、法规、融资体系、行业协会等方面,继续对工程总承包企业进行支持。改变传统观念,完善投资体制改革,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界限,排除市场准入障碍,积极推广普及水利工程总承包业务。
(二)規范工程招投标市场行为,积极培育水利工程总承包招投标市场。作好制度创新,加强宏观调控,减少行政干预,消除政策壁垒,刺激市场竞争。
(三)继续鼓励具有较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企业实行优势互补,以市场为导向,以自愿、诚信原则组成联合体共同承接水利工程项目,构建完善建筑市场供应链体系,推进“龙头”企业外部的专业化分工,培育区域专业承包企业集群。建立与工程总承包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机制,适当降低设计总承包企业的施工业绩标准,以充分发挥设计企业的核心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真正实现设计、施工、采购、试运行一体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设计、施工相矛盾、相脱节和相互扯皮的问题,促进设计部门自觉主动进行优化设计,避免采购错误,杜绝或减少返工。
(四)加强对水利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深入对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策划研究,严格审查审批制度,从技术、经济上着手,采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规避工程不确定性风险。推行风险可控、利益均沾的合同计价模式,积极推行可调总价合同,合理分摊工程风险,确保参建各方利益,实现“共赢”。
(五)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市场规律,以合同为依据,按工程总承包合同要求,在确保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工程功能,达到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务实进行完工结算。工程审计要适应市场经济节奏,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合同为主线,切实改变传统的仅以实物工程量为主的计价方式,要充分结合工程总承包合同特点,以控制不合理工程变更和程序手续不完善的工程费用增加为主,工程实施节余部分归协议各方共有或归承包企业所有,对可调范围内合理的超支部分应纳入合同调增额。
另外,在水利工程各项建设任务严格按合同要求完成后,应及时组织验收移交,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对项目的监督和考核力度,严格考核措施,以防工程烂尾,完成一个、验收一个、见效一个,造福一方。
六、结束语
当今国际上主流的工程承发包模式之一是工程总承包模式,其最显著的特征是采用总价合同,增强承包方控制风险和优化工程的动力;将工程发包给一个承包人,构建了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平台。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具有政府投资、不确定性大等特点,有必要对合同计价方式和工程审计进行研究,尊重合同,按市场规律办事,既有利于激励总承包商不断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又能合理分摊工程风险;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完善现有水利建设管理制度,以政策为导向,以支持广泛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于水利工程建设领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59号令)[Z].2007.
[2]雷胜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