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教育思想浅探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fc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教育思想地位的确立及其作用的发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邓小平 教育思想 教育发展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强大的思想武器,有着非常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一.主抓教育,把恢复和发展教育作为前提
  1975年,邓小平领导全面整顿时指出:“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他针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指出:“几百万教员,只是挨骂,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1] (P25)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自告奋勇抓科技,直接领导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他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评判所谓的“两个估计。这“兩个估计”是“四人帮”把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压得喘不气来的两座大山。不推翻这两座大山,拨乱反正就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把科学、教育搞上去。由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打倒“四人帮”后,“两个估计”仍旧被维护,谁也不敢否定。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率先冲破禁区,明确指出:“《纪要》是毛泽东同志画了圈的,毛泽东同志画了圈,不等于说里面就没有问题了。《纪要》引用了毛泽东同志的一些话,有许多是断章取义的我们要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体系。”[2](P66-67)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中共中央于1979年3月19日下文撤销了《纪要》,从思想路线上重新修正了对社会主义教育的认识,恢复了新中国成立后17年教育工作的本来面目,为新时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扫清了障碍。
  二.认定教育是发展的“关键”,确立教育优先战略思想
  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仅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看,生产力的每一次巨大变革,都同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和应用密切相关。英国借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起点的工业革命,成为19世纪称雄世界的霸主;日本从明治维新起注重科技教育,迅速崛起,加入了世界列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在科技领域一马当先,迅速上升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十分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并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日本、前西德则把教育作为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台湾、南朝鲜也将教育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邓小平同志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住了国际经济、科技及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高瞻远瞩地决定把优先、超前和加快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反映了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依据二战以来科技领域发生的变革和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产生的事实,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好”。“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3](P275)他认为,发展生产力,关键是科学技术,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他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2](P95)优先发展教育,是关系到民族振兴,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大计。
  三.根据发展需要,制定教育发展方针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进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三个面向”和“四有”人才标准的提出,进一步为教育的发展确立了指导方针。当今发达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基础在教育”。面对我国国情,只有重视教育,加快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科技和人才,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只有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让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我国要在未来接近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就得拥有高科技,这不仅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的能力的兴旺发达的标志,而这一切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三个面向”正是针对我国客观现实,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准确的方向。“三个面向”指明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而“四有”人才的培养,则结合现实要求,对教育培养目标做出了全面规定。“三个面向”教育思想,充分地展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战略思想的高屋建瓴和宏伟气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强调从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角度思考与认识教育的作用。
  四.精准剖析教育发展举措
  面对现实,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把教育工作抓紧抓好,更好地实现教育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功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同志对此进行了分析。
  第一.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意识,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合格人才。邓小平同志对教育中的质量问题十分重视,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的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没有质量的教育是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更别谈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正是以务实的态度确保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相适应,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相结合。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加强教育质量的同时,还明确地指出,教育的发展不能盲目,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2](P40)
  第三.教育必须注重普及与突出重点相结合。邓小平在谈到抓教育的普及工作时说:“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2](P40)邓小平还进一步强调,“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2](P40)并提出在办学中要注重发展财贸、经济管理、马列主义理论和师范专业,加强职业教育,为国家发展培养急需的对口人才。
  第四.教育要大力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邓小平明确指出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要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为一个长期教育的问题,依靠经常的说服教育和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加以巩固,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主”的旗帜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说:“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事业”。[2](P173)
  无论是恢复和发展教育,重新实现全国教育秩序的正常化,还是根据发展的需要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无论是提出“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制定教育方针,还是面向社会实际,大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都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展示出邓小平求真务实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整体水平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在为当前取得的成绩欣喜时,我们仍需要看到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问题。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法不够适当、教学队伍不够专业等。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展开,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小学数学教学的进一步提升作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问题 对策  一、
【摘要】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堂堂语文课都是真正的实效课堂和高效课堂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和独特的感受、精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学名家之长为已所用”五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心得和体会,以此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热心于教育事业。从小就立志做
以上海17个空间区为案例,采集1979-2013年共35年的文献关注数据,对各空间区拥有的对外交通设施能量和城市发展影响力分别进行定量测度,然后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研究显示两者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可见,培养人的交往能力多么重要。 因此,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各类活动中,我们都会提供机会,创设幼儿交往的空间和氛围,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交往。  【关键词】体验 交往能力 大班幼儿  进入大班后,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开始逐渐频繁起来,但是随着交往的频率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摩擦也随之多了起来。在观察中我发现,他们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摘 要】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有着积极意义。本文笔者通过多年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学探索,认为在中等学校中,通过体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健康体魄,也能够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以及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进而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关键词】中等学校  体育教学  观念 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