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从两方面分析:只是情绪化的表达呢?还是希望有改变,只是不敢而已?”
主持人:但凡是人生,就会有选择。各位讲讲选择时如何下的决心?
小缇:举个我在职场上的例子吧。辞职的时候我谁也没问,就是自己做了个罗列:辞职以后会怎样?不辞职又会怎样?我记得关于辞职以后的有20条,其中有一条甚至是打蟑螂。
这虽是一个很小的生活细节,但很影响心情。往深了想,当我忙到丧失了自己的时间时,我是否就应该辞职了?貌似蟑螂是我辞职的动机之一,但其实背后有个心理上的倾向性。
李:嗯,在有蟑螂之前,小缇的内心压力和冲突已经开始翻腾了,蟑螂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
Alan:我倒没像小缇那样清晰罗列。以近期来看,我最大的转弯是事业转型。这一切皆因家里有了小宝宝:有了小孩后我的生活有了很多变化,想的东西也会比较多比较远。很多想法纠结到一块时,便不自觉地会考虑:要不要调整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向。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兴趣爱好进行条分缕析后,我决定辞职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一家有美味也有健康的手工甜品坊。在这一过程中,我有咨询家里人,不过基本是自己拿主意。
主持人:你俩都属于当机立断型。生活中有些人却总是念叨着一直在漩涡里徘徊。
Alan: 当机立断的前提是要有清醒的认知。到了一定年纪时,做选择是个很大的决定,也许会决定未来十年的走向。只记住了“立断”,而忘了前提是“当机”,是鲁莽;总觉得是机会,却一直不作了断,是优柔寡断。
李:你说的那种念叨型会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并不是真想辞职,只是工作有挫败感后情绪的表达。另一种是这份工作真的不适合他,但他又缺乏自信去改变,不能应对全新的局面,就只能固守,固守中又时不时地显露出焦虑。所以,面对这种情况要从两方面分析:只是情绪化的表达呢?还是希望改变,只是不敢?主持人:作为朋友应该如何去区分这两种情况呢?
李:首先要多沟通交流,要具体化的问,让情绪化的问题具象化厘清,思路就会被整理出来。这项工作亲朋好友之间容易做,但有时涉及内在的隐秘事情时,对方会有防御机制,这时就最好找没有矛盾和关系的一方。比如心理咨询师。
“当朋友来咨询你的时候,很多情况是基于一种认同和安抚,并不是要你给他一个决定。”
主持人:可是,选择常常是件两难的事。
李:这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问题。所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决定都是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所作的。所以无论朋友参与还是个人做选择,都要先接受其感性的一部分,再进行梳理,让感性与现实并轨。不要在情绪化当中作选择,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单:嗯,当朋友来咨询你的时候,很多情况是基于一种认同和安抚,并不是要你给他一个决定。事实上,你也不可能替对方做选择。因为你掌握的信息并不很多,只有他本人才知道全部。就像李老师讲的,他只要恢复理智,情绪稳定,大多可以做出属于个人的满意判断。
主持人:有一种人很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专家可否分析一下这种人。
李:很善于借别人的想法进行选择,这种人自身人格结构发展就挺完整,只是别人的建议印证了他心里的想法。而最终他的选择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小缇:这种听从内心的声音,基于心理学有什么样的解读?什么样的人可以遵循这一观点?
李: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自主性。有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家长能给到他很大的自主性,这种人内在的成熟度是很高的。在面临重大选择时,当朋友的意见不吻合他的想法,就过滤掉了。第二类人是早期这部分发展得并不好,父母帮他做了选择,或者在他作选择的时候,受到了打压,其自主性就会萎缩,这样的人放弃了自己做主的权利,有什么事都会问别人的建议,从而会放弃自己的声音,其心理健康程度比较低,人格结构不太完整,现实功能也有受损,所以他会在外界寻找功能弥补,这样的人是缺损型的。凡事都听从别人的建议。
小缇:那心理专家是主张“听从内心的声音”,是吗?
李:主张。
小缇:但有些选择涉及到专业信息,比如生病了,到底是做手术还是保守疗法?这时,让一个不懂医学知识的人“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做选择,也许是个错误呢。所以,在转弯时刻,谁是高参?这个高参除了自我,是否还需要多吊几个点,吊床才会稳?
李:OK。其实自我的功能不仅有自我的一部分,还有和现实的平衡度的问题。所以除了要有内在的自我,还要有社会功能。如果自我和现实差距太大,也是自我功能的残缺。有的人觉得自己优秀,这种自我的声音和外界的匹配度很高,这是真正的自信。有的人对自己评价很低,但外界看着还挺好,这属于自卑。
小缇:现在有些说法:回归自我是个商业噱头,因为自我不是恒定,是变化的。当“听从内心的声音”这种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利弊在哪里呢?
孟:一个人要坚持一些东西。通常,面临转弯的时候,都是外力作用至此,当你有坚守时,就会听内心的声音,这种坚守的东西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象。只要当时的坚持没有造就你内心冲突都是可以的。当你内心有焦虑冲突时,你可以去咨询身边的人或朋友。不过,我觉得最好去咨询跨度比较大的人。这对打开视角有帮助。
单:就是说: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其实对于当时的点来说,选择无对错,只要内心没有冲突就是个比较好的选择。难怪对某些人或事来说,你绝对理性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选择。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痛快有时也是健康的。他要犯错,你要允许他犯错。有些人就为了活得痛快”
主持人:“听从内心的呼唤”,这话是怎样一个社会基础产生的呢?李:因为这个社会规则太多了,人们下意识会压抑自己的需求和声音,人有本我的声音和外界的声音,当外界的压制过高时,这种“听从内心的声音”的呼声就会更高。
而真正如此做的时候,跟环境的矛盾不能太大,这才既尊重了自己也尊重了他人。
孟:你这是从健康心理学来谈的。但人活着有时不是为了健康,有些人就为了活得痛快。从另一个层面来讲,痛快有时也是健康的。他要犯错,你要允许他犯错。
李:痛快与不痛快都是有时间性的。小缇:就一个人的“痛快和不痛快”,你们有什么判断?
单:痛快不是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实际上这是一种平衡,心理的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综合平衡。
孟:这世界大部分人要有规则,小部分人需要反规则,包容个体的选择,世界才有趣和多元。
小缇:反规则中有很大的自我实现。李:可以满足自恋。
单:有些的反规则,其背后不是外人能知晓的。前段时间,我一哥们突然提出辞职,大家都很惊讶,甚至以为他很盲目很冲动,最后发现原来他是很有家底的,一切早已安排妥了。
孟:你那哥们哪怕失败了,我觉得他的选择也不一定错。人在面对焦虑和纠结时没有勇气,也许就会有遗憾,这又是另一种失败。所以有时说人的提升,是由挫折来实现的。小缇:各位在人生中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呢?
李:我从内地来深圳之前的阻力还是挺大的,但现在我很感谢这个选择。这边的自由度和工作机遇、发展是有所不同的。我的很多选择都是基于我内心的声音,这次的选择是个浓缩,
孟:我的选择基本都是被动的。不过我的被动中当然也有些主动因素,乐观去面对时,当时被动的因素慢慢就成了我主动的推力。
小缇:大家有没有很坏的选择呢?
Alan: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如果把一些面子或虚的事物想清楚的话,不管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还是听从外界的建议,都不会是什么坏选择。
单:我觉得所谓好和坏,这是有个时间段的。因为你不可以假定你的未来。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增加了不确定性。对于未来,你可以看到结果吗?不会。你只有基于现实作一个最佳的选择。
主持人:但凡是人生,就会有选择。各位讲讲选择时如何下的决心?
小缇:举个我在职场上的例子吧。辞职的时候我谁也没问,就是自己做了个罗列:辞职以后会怎样?不辞职又会怎样?我记得关于辞职以后的有20条,其中有一条甚至是打蟑螂。
这虽是一个很小的生活细节,但很影响心情。往深了想,当我忙到丧失了自己的时间时,我是否就应该辞职了?貌似蟑螂是我辞职的动机之一,但其实背后有个心理上的倾向性。
李:嗯,在有蟑螂之前,小缇的内心压力和冲突已经开始翻腾了,蟑螂不过是最后一根稻草。
Alan:我倒没像小缇那样清晰罗列。以近期来看,我最大的转弯是事业转型。这一切皆因家里有了小宝宝:有了小孩后我的生活有了很多变化,想的东西也会比较多比较远。很多想法纠结到一块时,便不自觉地会考虑:要不要调整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方向。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兴趣爱好进行条分缕析后,我决定辞职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一家有美味也有健康的手工甜品坊。在这一过程中,我有咨询家里人,不过基本是自己拿主意。
主持人:你俩都属于当机立断型。生活中有些人却总是念叨着一直在漩涡里徘徊。
Alan: 当机立断的前提是要有清醒的认知。到了一定年纪时,做选择是个很大的决定,也许会决定未来十年的走向。只记住了“立断”,而忘了前提是“当机”,是鲁莽;总觉得是机会,却一直不作了断,是优柔寡断。
李:你说的那种念叨型会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并不是真想辞职,只是工作有挫败感后情绪的表达。另一种是这份工作真的不适合他,但他又缺乏自信去改变,不能应对全新的局面,就只能固守,固守中又时不时地显露出焦虑。所以,面对这种情况要从两方面分析:只是情绪化的表达呢?还是希望改变,只是不敢?主持人:作为朋友应该如何去区分这两种情况呢?
李:首先要多沟通交流,要具体化的问,让情绪化的问题具象化厘清,思路就会被整理出来。这项工作亲朋好友之间容易做,但有时涉及内在的隐秘事情时,对方会有防御机制,这时就最好找没有矛盾和关系的一方。比如心理咨询师。
“当朋友来咨询你的时候,很多情况是基于一种认同和安抚,并不是要你给他一个决定。”
主持人:可是,选择常常是件两难的事。
李:这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问题。所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决定都是情绪稳定的情况下所作的。所以无论朋友参与还是个人做选择,都要先接受其感性的一部分,再进行梳理,让感性与现实并轨。不要在情绪化当中作选择,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单:嗯,当朋友来咨询你的时候,很多情况是基于一种认同和安抚,并不是要你给他一个决定。事实上,你也不可能替对方做选择。因为你掌握的信息并不很多,只有他本人才知道全部。就像李老师讲的,他只要恢复理智,情绪稳定,大多可以做出属于个人的满意判断。
主持人:有一种人很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专家可否分析一下这种人。
李:很善于借别人的想法进行选择,这种人自身人格结构发展就挺完整,只是别人的建议印证了他心里的想法。而最终他的选择还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小缇:这种听从内心的声音,基于心理学有什么样的解读?什么样的人可以遵循这一观点?
李: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自主性。有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家长能给到他很大的自主性,这种人内在的成熟度是很高的。在面临重大选择时,当朋友的意见不吻合他的想法,就过滤掉了。第二类人是早期这部分发展得并不好,父母帮他做了选择,或者在他作选择的时候,受到了打压,其自主性就会萎缩,这样的人放弃了自己做主的权利,有什么事都会问别人的建议,从而会放弃自己的声音,其心理健康程度比较低,人格结构不太完整,现实功能也有受损,所以他会在外界寻找功能弥补,这样的人是缺损型的。凡事都听从别人的建议。
小缇:那心理专家是主张“听从内心的声音”,是吗?
李:主张。
小缇:但有些选择涉及到专业信息,比如生病了,到底是做手术还是保守疗法?这时,让一个不懂医学知识的人“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做选择,也许是个错误呢。所以,在转弯时刻,谁是高参?这个高参除了自我,是否还需要多吊几个点,吊床才会稳?
李:OK。其实自我的功能不仅有自我的一部分,还有和现实的平衡度的问题。所以除了要有内在的自我,还要有社会功能。如果自我和现实差距太大,也是自我功能的残缺。有的人觉得自己优秀,这种自我的声音和外界的匹配度很高,这是真正的自信。有的人对自己评价很低,但外界看着还挺好,这属于自卑。
小缇:现在有些说法:回归自我是个商业噱头,因为自我不是恒定,是变化的。当“听从内心的声音”这种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利弊在哪里呢?
孟:一个人要坚持一些东西。通常,面临转弯的时候,都是外力作用至此,当你有坚守时,就会听内心的声音,这种坚守的东西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象。只要当时的坚持没有造就你内心冲突都是可以的。当你内心有焦虑冲突时,你可以去咨询身边的人或朋友。不过,我觉得最好去咨询跨度比较大的人。这对打开视角有帮助。
单:就是说: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其实对于当时的点来说,选择无对错,只要内心没有冲突就是个比较好的选择。难怪对某些人或事来说,你绝对理性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选择。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痛快有时也是健康的。他要犯错,你要允许他犯错。有些人就为了活得痛快”
主持人:“听从内心的呼唤”,这话是怎样一个社会基础产生的呢?李:因为这个社会规则太多了,人们下意识会压抑自己的需求和声音,人有本我的声音和外界的声音,当外界的压制过高时,这种“听从内心的声音”的呼声就会更高。
而真正如此做的时候,跟环境的矛盾不能太大,这才既尊重了自己也尊重了他人。
孟:你这是从健康心理学来谈的。但人活着有时不是为了健康,有些人就为了活得痛快。从另一个层面来讲,痛快有时也是健康的。他要犯错,你要允许他犯错。
李:痛快与不痛快都是有时间性的。小缇:就一个人的“痛快和不痛快”,你们有什么判断?
单:痛快不是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实际上这是一种平衡,心理的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综合平衡。
孟:这世界大部分人要有规则,小部分人需要反规则,包容个体的选择,世界才有趣和多元。
小缇:反规则中有很大的自我实现。李:可以满足自恋。
单:有些的反规则,其背后不是外人能知晓的。前段时间,我一哥们突然提出辞职,大家都很惊讶,甚至以为他很盲目很冲动,最后发现原来他是很有家底的,一切早已安排妥了。
孟:你那哥们哪怕失败了,我觉得他的选择也不一定错。人在面对焦虑和纠结时没有勇气,也许就会有遗憾,这又是另一种失败。所以有时说人的提升,是由挫折来实现的。小缇:各位在人生中最好的选择是什么呢?
李:我从内地来深圳之前的阻力还是挺大的,但现在我很感谢这个选择。这边的自由度和工作机遇、发展是有所不同的。我的很多选择都是基于我内心的声音,这次的选择是个浓缩,
孟:我的选择基本都是被动的。不过我的被动中当然也有些主动因素,乐观去面对时,当时被动的因素慢慢就成了我主动的推力。
小缇:大家有没有很坏的选择呢?
Alan: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如果把一些面子或虚的事物想清楚的话,不管是听从内心的声音还是听从外界的建议,都不会是什么坏选择。
单:我觉得所谓好和坏,这是有个时间段的。因为你不可以假定你的未来。你的每一个选择都增加了不确定性。对于未来,你可以看到结果吗?不会。你只有基于现实作一个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