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与不断实施,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不仅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还需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数学科目作为一门和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的课程,教师需积极实施合作学习模式,借此优化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实施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作认真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一些有效的举措。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实施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共同发展、相互合作的能力与精神。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即为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教师的合理组织与引导使用自主自学、小组合作与班级合作等方式进行學习,以此增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使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一、学生科学合理分组,奠定合作学习铺垫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首先需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组人数为6人左右,选出一名组长或者轮流担任组长。初中数学教师在分组时,需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特点、心理素质、性别因素和学习能力等,在小组内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让组内成员多样化,还可提升组间的竞争性,让小组成员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学习中,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举个例子,在讲授“整式的加减”时,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完组之后,需制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即为:同类项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认识同类项,运用同类项简化多项式,会用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等,要求各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为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组内竞争与组间竞争,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学习任务完成时间给予适当的奖励,不过前提是为每个小组提供充裕的思考与讨论时间,营造开放自由的合作学习氛围,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与看法。之后,教师应要求小组派遣代表总结合作学习情况、呈现合作学习成果,帮助整体学生熟练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借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选择合作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教师需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不能毫无目的和计划的将所有知识点均纳入其中,而是应选择具有一定难度或探究意义的知识,合作学习内容不能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如果合作学习内容太过复杂,学生很难在课堂时间内容完成合作学习任务,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自信和积极性;如果合作学习内容太过简单,又会导致学生丧失讨论兴趣,难以实现培养他们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过程中,教师可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法则当作合作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对1至13中的任意挑选4个整数通过加减乘除得出计算结果是36,要求他们详细写出计算式子和运算过程,最终以写出式子数量最多的小组为获胜者。这样不仅可调动学生的讨论兴趣,让他们在小组内自由列式和运算,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出更多的算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数量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让他们在独立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数学知识。当然,教师也可将部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作为合作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合作学习效果和质量。
三、正确定位教师角色,合理发挥引导作用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重大变化,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指导学生在合作模式中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在合作学习初级阶段,初中数学教师需扮演好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引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做好思想准备与资料准备,传授给他们一些合作学习方法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流程。并在合作学习中注重个人语言与行为,增强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做好相互包容和理解。
接着,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针对各个合作学习环节要精心设计,包括学生分组、合作模式、任务分工、目标设定与教学评价等,尤其要关注初中数学知识特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确保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实施。同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足和困难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进行,并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重视,借此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教师扮演何种角色,都需把协调、组织、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当作中心任务和立足点,真正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精神与意义。
四、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合作学习,不仅是对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与贯彻实施,还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基本需要。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可从学生科学合理分组、选择适当合作学习内容和正确定位自身角色等多个方面切入,促使他们在合作中高效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义海.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时效性探究[J]. 学周刊,2016,36:62-63.
[2] 杜立花.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31+133.
[3] 熊英. 初中數学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09:9.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实施
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共同发展、相互合作的能力与精神。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即为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教师的合理组织与引导使用自主自学、小组合作与班级合作等方式进行學习,以此增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使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一、学生科学合理分组,奠定合作学习铺垫
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首先需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组人数为6人左右,选出一名组长或者轮流担任组长。初中数学教师在分组时,需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特点、心理素质、性别因素和学习能力等,在小组内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让组内成员多样化,还可提升组间的竞争性,让小组成员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学习中,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举个例子,在讲授“整式的加减”时,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完组之后,需制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即为:同类项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认识同类项,运用同类项简化多项式,会用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等,要求各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为调动学生的讨论热情、组内竞争与组间竞争,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学习任务完成时间给予适当的奖励,不过前提是为每个小组提供充裕的思考与讨论时间,营造开放自由的合作学习氛围,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发表个人见解与看法。之后,教师应要求小组派遣代表总结合作学习情况、呈现合作学习成果,帮助整体学生熟练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借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选择合作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教师需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不能毫无目的和计划的将所有知识点均纳入其中,而是应选择具有一定难度或探究意义的知识,合作学习内容不能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如果合作学习内容太过复杂,学生很难在课堂时间内容完成合作学习任务,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自信和积极性;如果合作学习内容太过简单,又会导致学生丧失讨论兴趣,难以实现培养他们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目标。
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过程中,教师可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法则当作合作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对1至13中的任意挑选4个整数通过加减乘除得出计算结果是36,要求他们详细写出计算式子和运算过程,最终以写出式子数量最多的小组为获胜者。这样不仅可调动学生的讨论兴趣,让他们在小组内自由列式和运算,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出更多的算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数量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让他们在独立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数学知识。当然,教师也可将部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作为合作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合作学习效果和质量。
三、正确定位教师角色,合理发挥引导作用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重大变化,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正确定位自身角色,指导学生在合作模式中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在合作学习初级阶段,初中数学教师需扮演好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角色,引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做好思想准备与资料准备,传授给他们一些合作学习方法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流程。并在合作学习中注重个人语言与行为,增强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做好相互包容和理解。
接着,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针对各个合作学习环节要精心设计,包括学生分组、合作模式、任务分工、目标设定与教学评价等,尤其要关注初中数学知识特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确保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实施。同时,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活动中,针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足和困难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进行,并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重视,借此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教师扮演何种角色,都需把协调、组织、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当作中心任务和立足点,真正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精神与意义。
四、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合作学习,不仅是对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与贯彻实施,还是培养新型人才的基本需要。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可从学生科学合理分组、选择适当合作学习内容和正确定位自身角色等多个方面切入,促使他们在合作中高效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义海. 浅析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时效性探究[J]. 学周刊,2016,36:62-63.
[2] 杜立花.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31+133.
[3] 熊英. 初中數学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