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德育课的课堂现状是吸引力不足,教育的效能较低。文章针对此现状提出新闻播报模式的尝试。学生上台做新闻播报,此模式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新闻播报;德育;效能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0-12
德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思想性极高的综合学科,中职学校的学情也决定了应把德育学科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当前德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原因有如下两点。
1.学生学习主动性低
德育课程在中职学校受学生重视的程度日益下降。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德育是副科,可学可不学。部分学生感觉学习内容乏味,提不起兴趣。由于教材局限及个人阅历等问题,很多学生对教师所授内容似懂非懂,或者干脆不听课做自己的事,课程讲完了,给学生留下印象并不深刻,无法达到德育目的。
2.教师知识面有限
由于教师能力比较有限,并且因为代沟等客观原因,教师未必能掌握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信息。笔者曾经体会到,就算学生在某节课上因某个案例有所触动,出了教室,还未走出校门,这些触动就已消失了。
1.前期准备
现阶段,我们看到的是德育课“投入大,产出小,实效性低”的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发展,在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德育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走出这个困境,笔者认为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走一条新路子。
要有效地提升德育课的时效性,就应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信息,使之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信息的掌握,不应局限于教师的搜集,而应该从学生的主体认识出发,让他们来表达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笔者在课堂上尝试实施新闻播报已逾一年。下文将分享我探索新闻播报模式的一些经验。
在新闻播報的活动开始之前,每学期的导言课时,我会对学生做出细致规范的要求,尽量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工作是什么,以便更好地开展此活动。建议针对新生,在第一学期上职业生涯规划课前就培养学生养成新闻播报的好习惯。综合考虑中职生学习比较被动的特点,我采取将新闻播报进行打分、得分算入期末总评成绩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多上台做播报。评分占总评成绩的10%~20%为宜。随着学生对新闻播报模式的熟悉和教师的教导鼓励,会逐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收集整理
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选择时下最新并且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同时防止过度随意性或机械性,如避免做娱乐新闻播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或者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深受他们关注的话题。
3.上台播报
每堂课在教授课程内容之前,我会按照学号顺序,安排2~3名学生上台做新闻播报,新闻播报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为宜。另外,我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整理自己的新闻。如采用脱稿或带稿的方式,将新闻事件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进行整理;又如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与新闻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学生在新闻播报最后附上自己的看法和评论。
4.引导点评
学生在播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紧张情绪,教师应多激励学生,做适当的交流互动。在学生新闻播报之前和之后,我会带动全班学生鼓掌肯定新闻播报员的劳动成果。针对学生的新闻内容本身及评论进行适当的点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播报的风格,教师要充分认识其特殊性,对其表现出的特色和优点给予表扬。例如,有一位女生在做新闻播报时台风极好,字正腔圆。因为想要拿到高分,她采取脱稿的方式,因而在播报过程中比较紧张,出现了忘词的情况。我在播报结束后带动全班对她掌声鼓励,称赞她为“未来的女记者”,并且很有“大将之风”。在第二次做新闻播报时她的表现就更加自然自信了。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德育课堂的“主人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应该从学生的关注点入手,进而开展道德教育。新闻播报的方式就是帮助教师寻找到学生关注点的重要窗口。学生做从前期准备、收集整理到上台播报,都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种“自己找到的”比“老师给我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们有了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机会,新闻播报及评论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2.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者希望德育课堂不单单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的课堂,还是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堂。新闻播报模式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内国际大事的渠道,使学生知晓相关信息,既可以丰富德育课的内容、增加吸引力,又有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1)在选择播报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介,掌握一些简便实用的搜集信息的方法,这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新闻的好习惯,培养检索能力。之后,学生要对材料进行加工,这可以培养学生归纳、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师鼓励学生运用PPT、Flash等方式,并在课件中插入图片、视频等进行播报,增加了新闻播报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同时,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运用电脑的能力。
(3)学生在讲台上向全体同学进行新闻播报,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今中职生必备的一项能力,同时也是亟待提高的一项能力。新闻播报是学生展现自我的绝好方式,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把他们锻炼成播报员、记者、主持人,充分克服胆怯和害羞心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评论环节,教师除自身对播报员做点评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对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有位男生做了这样一则新闻播报:西安一位企业经理在城市里骑马上班已一年有余,美其名曰低碳环保。该生选材新颖有趣,播报清晰,得到了很好的反响。教师可以就此抛出问题:你认为该男子骑马上班的目的是什么?利弊各是什么?如果是你会考虑选择这种方式吗?学生就此展开深入的思考。这种问题的设置立足新闻题材,开放性很强,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分析材料的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
3.深化教师对课堂的参与度
对教师来说,新闻播报也是一种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极佳途径。教师可以一边倾听一边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播报环节结束后,教师及时能够及时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对于一些比较敏感,学生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对一些原则性的错误特别是认识上的偏差一定要有错必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在中职德育课堂中进行“新闻播报”模式的探索,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的窗口,更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创造出更合适的模式和方法,以探寻增强德育课实效性之路。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 越.试论现代德育方法论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0(2).
关键词:新闻播报;德育;效能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0-12
一、在中职德育课堂中做新闻播报的原因
德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思想性极高的综合学科,中职学校的学情也决定了应把德育学科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当前德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原因有如下两点。
1.学生学习主动性低
德育课程在中职学校受学生重视的程度日益下降。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德育是副科,可学可不学。部分学生感觉学习内容乏味,提不起兴趣。由于教材局限及个人阅历等问题,很多学生对教师所授内容似懂非懂,或者干脆不听课做自己的事,课程讲完了,给学生留下印象并不深刻,无法达到德育目的。
2.教师知识面有限
由于教师能力比较有限,并且因为代沟等客观原因,教师未必能掌握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信息。笔者曾经体会到,就算学生在某节课上因某个案例有所触动,出了教室,还未走出校门,这些触动就已消失了。
二、新闻播报的实施概况
1.前期准备
现阶段,我们看到的是德育课“投入大,产出小,实效性低”的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发展,在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职德育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走出这个困境,笔者认为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走一条新路子。
要有效地提升德育课的时效性,就应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信息,使之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信息的掌握,不应局限于教师的搜集,而应该从学生的主体认识出发,让他们来表达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笔者在课堂上尝试实施新闻播报已逾一年。下文将分享我探索新闻播报模式的一些经验。
在新闻播報的活动开始之前,每学期的导言课时,我会对学生做出细致规范的要求,尽量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工作是什么,以便更好地开展此活动。建议针对新生,在第一学期上职业生涯规划课前就培养学生养成新闻播报的好习惯。综合考虑中职生学习比较被动的特点,我采取将新闻播报进行打分、得分算入期末总评成绩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多上台做播报。评分占总评成绩的10%~20%为宜。随着学生对新闻播报模式的熟悉和教师的教导鼓励,会逐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收集整理
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选择时下最新并且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同时防止过度随意性或机械性,如避免做娱乐新闻播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选择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或者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深受他们关注的话题。
3.上台播报
每堂课在教授课程内容之前,我会按照学号顺序,安排2~3名学生上台做新闻播报,新闻播报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为宜。另外,我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整理自己的新闻。如采用脱稿或带稿的方式,将新闻事件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进行整理;又如采用幻灯片的形式,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与新闻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学生在新闻播报最后附上自己的看法和评论。
4.引导点评
学生在播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紧张情绪,教师应多激励学生,做适当的交流互动。在学生新闻播报之前和之后,我会带动全班学生鼓掌肯定新闻播报员的劳动成果。针对学生的新闻内容本身及评论进行适当的点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播报的风格,教师要充分认识其特殊性,对其表现出的特色和优点给予表扬。例如,有一位女生在做新闻播报时台风极好,字正腔圆。因为想要拿到高分,她采取脱稿的方式,因而在播报过程中比较紧张,出现了忘词的情况。我在播报结束后带动全班对她掌声鼓励,称赞她为“未来的女记者”,并且很有“大将之风”。在第二次做新闻播报时她的表现就更加自然自信了。
三、新闻播报在德育教学中的初步成效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德育课堂的“主人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应该从学生的关注点入手,进而开展道德教育。新闻播报的方式就是帮助教师寻找到学生关注点的重要窗口。学生做从前期准备、收集整理到上台播报,都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种“自己找到的”比“老师给我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们有了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机会,新闻播报及评论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2.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者希望德育课堂不单单是培养学生道德意识的课堂,还是能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堂。新闻播报模式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内国际大事的渠道,使学生知晓相关信息,既可以丰富德育课的内容、增加吸引力,又有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1)在选择播报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介,掌握一些简便实用的搜集信息的方法,这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新闻的好习惯,培养检索能力。之后,学生要对材料进行加工,这可以培养学生归纳、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师鼓励学生运用PPT、Flash等方式,并在课件中插入图片、视频等进行播报,增加了新闻播报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同时,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运用电脑的能力。
(3)学生在讲台上向全体同学进行新闻播报,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今中职生必备的一项能力,同时也是亟待提高的一项能力。新闻播报是学生展现自我的绝好方式,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把他们锻炼成播报员、记者、主持人,充分克服胆怯和害羞心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评论环节,教师除自身对播报员做点评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对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有位男生做了这样一则新闻播报:西安一位企业经理在城市里骑马上班已一年有余,美其名曰低碳环保。该生选材新颖有趣,播报清晰,得到了很好的反响。教师可以就此抛出问题:你认为该男子骑马上班的目的是什么?利弊各是什么?如果是你会考虑选择这种方式吗?学生就此展开深入的思考。这种问题的设置立足新闻题材,开放性很强,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分析材料的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
3.深化教师对课堂的参与度
对教师来说,新闻播报也是一种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极佳途径。教师可以一边倾听一边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播报环节结束后,教师及时能够及时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对于一些比较敏感,学生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对一些原则性的错误特别是认识上的偏差一定要有错必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总结
总之,在中职德育课堂中进行“新闻播报”模式的探索,不仅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的窗口,更潜移默化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创造出更合适的模式和方法,以探寻增强德育课实效性之路。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 越.试论现代德育方法论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