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浅尝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现代教师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dfafdsfs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因此,借助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 创新
  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涌现一批又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1创和谐、民主教学氛围 ,诱发创新
  “以人为本”一成为治国策略。同理,学校教育也应该以教育学生为本。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惟命是从,如傀儡一般。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以,宽松、民主的环境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前提。要想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扮演的角色就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2培养质疑、求新精神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末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仅要做到‘书道、授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已见,敢于提出自已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有关些三位书屋的内容上,其中就有批判三味书屋里的封建教育对儿童束缚的观点,是不是一定要这样理解才算对呢?那不一定,在课堂上,当我提问到“读过这段文字后有何感想”后,学生们却说这段文字是充满着率真的生活乐趣,令人回味无穷的。还有《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课文分析中认为胡屠户是个贪财如命,趋炎附势的小人,我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有位同学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胡屠户骂范进,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简单地说从他对中举前的范进的态度上就说他是个小人。这个主张一提出,马上引起了争议,有的同学说,胡屠户这个人,从做为范进的岳父的角度来看,他是个好岳父,因为换谁在他这个角度,有了范进这么个只会死读书不会生活的女婿,都会责骂范进,这也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这时,又一伴同学提出了一个主张:胡屠户为什么不让范进也去做屠户,光骂他又有什么用?这时,又引起了一片争议。
  学生的创新思维完全被激活,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经过讨论交流, 学生充分认识到,在当时这种情况下,胡屠户由于深受到科举制度的毒害,中了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好的,有前途的,没中举的范进在他眼里就是不成器的,没有用的,同时也决定了他只能让范进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下去,而不能能有其他的想法……这样通过学生自已质疑,自已解惑,不但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3挖掘教材,培养能力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或是在结尾,或是在中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就在对课文 的 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如在教完《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后,我启发学生:当于勒知道这一行人的身份后,会是怎样的结局,你来为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学生们顿时兴致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从菲利普夫妇角度,有的从他的女婿角度,有的从于勒的角度,有的……。多么丰富鲜活的想象呀!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中,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感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正确评估,激励创新
  教师应采取激励的评价机制,做到赏识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注意保护和充分调动每一伴学生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中做到不只是评价学生的做法正确与否,更要注意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交往状态,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及探索创新的过程。在评价方式 上,要注意多种评价方式 的结合(包括书面的、口头的、操作的)。
  学生作业、习作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成果的激励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完善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班中开辟习作园地,为学生的作文“发表”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利用评讲课让小作者读自已的优秀作文,及时在班中鼓励、表扬汇编个人、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再配上学生自用电脑绘制出的封面,家长写上序言,进行评比等等。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再度创新。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1.醉鼠剂制作法:用酒精或高度白酒100克、味精10克、糖精1克配制成溶液,置广口瓶内,加大米或小麦150克,充分密闭,浸泡4~5天,取出稍干后即可放在老鼠经常出没处。鼠闻味争食,醉倒而死。  2.粮食无毒灭鼠剂制作法:将黄豆、芝麻、玉米分别炒熟,研成粉末,掺入525号水泥,混合均匀后装入医用胶囊内,每粒重0.8克,用4~6粒投放于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投放前用针扎5~6个洞,使香味溢出,投放于平整
一、巧治秃顶  玉米果穗顶部常有一部分形不成籽粒的现象,俗称秃顶。形成秃顶的原因主要是花丝授粉不良、孕穗期缺肥早衰等。防止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后期追肥。玉米追肥应本着“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玉米长到15片叶左右时,可随浇水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公斤或硝酸铵10~15公斤;在玉米抽穗至灌浆期,667平方米用0.25公斤磷酸二氢钾和0.5公斤尿素兑水40~50公斤,于下午进行叶面喷
高阶有限差分正演模拟将时间和空间离散,以差分代替微分,其求解精度受子波主频、网格大小以及有限差分精度的影响,不当的话会引起数值频散。海上勘探采用的气枪震源子波频带较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