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百科之母”。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十多年,一直注意到一个现象:同年级的几位语文教师抱着同样的热忱投入教学,教学成绩却往往大相径庭。有的班级总是作“领头羊”,而有的班级成绩却长期上不去。笔者细察原因,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成败得失,不仅与教法学法有关系,也与教师的个人风格密不可分。
眼下,中学语文教师碰到的尴尬之一,就是网络语言大行其道,不少让语文教师看了就头痛的不规范字眼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作文中和课堂上。与此对应的是,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变得不大“服人”,传统的“师道尊严”受到挑战。有的教师反映,不少学生根本就不认真上语文课。但让人深思的是,有的教师的课却让学生兴致盎然,班级成绩也看好。其中透露的信息是,如果学生喜欢老师,感到老师有知识的吸引力,学习兴趣就特别浓厚,成绩也相应提高得快;反之,如果觉得老师吸引不了自己,往往教师用尽力气,也是事倍而功半。
教师的“个性风格”在教学中的作用的确不可小觑。但这种具有吸引力的个性风格从何而来?“腹有诗书气自华”,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个性吸引力来自于教师长期的自我修养和日常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師注意到个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并在以后有所提高,必然会对自己的教学大有裨益。
笔者以为,打造属于语文教师自己的“个性风格”魅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前提:尽可能充实自己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倾向于将语文教师当作百科知识的拥有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课堂上,学生往往能原谅一位理科老师用了一个病句,却会为语文老师读白一个字“非议”纷纷。语文教师不但要对所授内容驾轻就熟,而且要善于引经据典。一旦教师能展露才华,旁征博引,不光填鸭式教学的单调感一扫而光,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平时更应该广读博览,让学生打心眼里感到,老师的知识广博,正是汲取知识的良好对象。当然,身为教师也应该明白,任何缜密的知识结构都是有疏漏的,有时勇于承认自己的知识不足,反倒可以赢得学生的敬重。
内涵:注重个人品格修养
在人格内涵上赢得学生尊重并吸引学生积极向学,是那些让学生爱戴的老师“胜人于无形”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试想,如果情操不高尚,教师纵有万卷诗书,学生也是不敢领教的。教师的高尚品质表现为,心胸坦荡,不卑不亢,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愿把自己的心力都奉献给育人的工作。
必须提到一点,热爱学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化的学生感受到了尊重,感情上总会有所反馈。师生关系和谐,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笔者的主张是,讲坛上我是严师,走下讲坛,我们是朋友,地位平等。拉近距离,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对自己的态度中看清自己,学生对老师倍感亲切,学习也会格外投入。
影响方式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吸收和学习的积极性。良好得体的语言表达,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起到启发作用。语文教师在阐释事理、描摹形象时,要力求用词准确、逻辑严密、感染力强,这对学生的说话和写文章有着言传身教的积极意义。语文老师的大忌是用手势代替自己的语言表达,让人觉得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这样的教师纵然满腹经纶,也只是让学生所获无几。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赖于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磨炼自己、提高自己。
影响方式二:扎实的文字功底
教师平时不光会引导学生作文,鼓励学生练笔并踊跃投稿,自己也应当多进行写作实践。教学中的体会、读书的心得,都可付诸于文,这不仅充实自己的教学生活,也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有一次我的一位同事在办公室批评一位学生作文态度不端正时,这位学生当面就顶了一句:“老师,我咋没在学校的橱窗里看到过你发表什么文章啊?”顿时让我的同事大窘。学生的一问真是针刺了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的通病:只会改作文,不会写作文。学生的这一问也暴露了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只是“轻量级”的。如果教师既能修改学生的作文,又能亲自操刀写作,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一定是“重量级”的。
手段:积极的课外活动
宋代大诗人陆游说,写好诗的秘诀是“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学,课堂外的功夫也是不可少的,它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成绩,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如诗文朗诵,提高阅读能力;举办演讲会,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课外练笔,提高写作能力;举办文学欣赏讲座,感受作品意境美及开拓文化视野等等。课外活动办得好,有时能超过单纯的课堂讲授效果。在课外,语文教师在个人才能方面露一手,无形中也会在学生心目中加分。
当然,要建立教师的威信和个人魅力,不止以上几点。但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注意到这几点,定会尝到甜头的。
(作者单位:睢宁县第二中学)
眼下,中学语文教师碰到的尴尬之一,就是网络语言大行其道,不少让语文教师看了就头痛的不规范字眼愈来愈频繁地出现在作文中和课堂上。与此对应的是,越来越个性化的学生变得不大“服人”,传统的“师道尊严”受到挑战。有的教师反映,不少学生根本就不认真上语文课。但让人深思的是,有的教师的课却让学生兴致盎然,班级成绩也看好。其中透露的信息是,如果学生喜欢老师,感到老师有知识的吸引力,学习兴趣就特别浓厚,成绩也相应提高得快;反之,如果觉得老师吸引不了自己,往往教师用尽力气,也是事倍而功半。
教师的“个性风格”在教学中的作用的确不可小觑。但这种具有吸引力的个性风格从何而来?“腹有诗书气自华”,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个性吸引力来自于教师长期的自我修养和日常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師注意到个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并在以后有所提高,必然会对自己的教学大有裨益。
笔者以为,打造属于语文教师自己的“个性风格”魅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前提:尽可能充实自己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倾向于将语文教师当作百科知识的拥有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课堂上,学生往往能原谅一位理科老师用了一个病句,却会为语文老师读白一个字“非议”纷纷。语文教师不但要对所授内容驾轻就熟,而且要善于引经据典。一旦教师能展露才华,旁征博引,不光填鸭式教学的单调感一扫而光,更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平时更应该广读博览,让学生打心眼里感到,老师的知识广博,正是汲取知识的良好对象。当然,身为教师也应该明白,任何缜密的知识结构都是有疏漏的,有时勇于承认自己的知识不足,反倒可以赢得学生的敬重。
内涵:注重个人品格修养
在人格内涵上赢得学生尊重并吸引学生积极向学,是那些让学生爱戴的老师“胜人于无形”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有崇高的道德修养。试想,如果情操不高尚,教师纵有万卷诗书,学生也是不敢领教的。教师的高尚品质表现为,心胸坦荡,不卑不亢,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愿把自己的心力都奉献给育人的工作。
必须提到一点,热爱学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化的学生感受到了尊重,感情上总会有所反馈。师生关系和谐,语文教育就成功了一半。笔者的主张是,讲坛上我是严师,走下讲坛,我们是朋友,地位平等。拉近距离,教师就可以从学生对自己的态度中看清自己,学生对老师倍感亲切,学习也会格外投入。
影响方式一: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吸收和学习的积极性。良好得体的语言表达,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起到启发作用。语文教师在阐释事理、描摹形象时,要力求用词准确、逻辑严密、感染力强,这对学生的说话和写文章有着言传身教的积极意义。语文老师的大忌是用手势代替自己的语言表达,让人觉得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这样的教师纵然满腹经纶,也只是让学生所获无几。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赖于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有意识地磨炼自己、提高自己。
影响方式二:扎实的文字功底
教师平时不光会引导学生作文,鼓励学生练笔并踊跃投稿,自己也应当多进行写作实践。教学中的体会、读书的心得,都可付诸于文,这不仅充实自己的教学生活,也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有一次我的一位同事在办公室批评一位学生作文态度不端正时,这位学生当面就顶了一句:“老师,我咋没在学校的橱窗里看到过你发表什么文章啊?”顿时让我的同事大窘。学生的一问真是针刺了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的通病:只会改作文,不会写作文。学生的这一问也暴露了这样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只是“轻量级”的。如果教师既能修改学生的作文,又能亲自操刀写作,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分量一定是“重量级”的。
手段:积极的课外活动
宋代大诗人陆游说,写好诗的秘诀是“功夫在诗外”。语文教学,课堂外的功夫也是不可少的,它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成绩,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如诗文朗诵,提高阅读能力;举办演讲会,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课外练笔,提高写作能力;举办文学欣赏讲座,感受作品意境美及开拓文化视野等等。课外活动办得好,有时能超过单纯的课堂讲授效果。在课外,语文教师在个人才能方面露一手,无形中也会在学生心目中加分。
当然,要建立教师的威信和个人魅力,不止以上几点。但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注意到这几点,定会尝到甜头的。
(作者单位:睢宁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