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技工教育“广州模式”主要体现为三维一体:“政校企”一体、“工学评”一体、“技艺道”一体。其中“技艺道”是成才模式,是学生在技校学习期间要大力磨练的品质。笔者认为通过发挥语文教学的“技艺道”可以打造学生的幸福感,从而实现“幸福技工”教育。
关键词:技工 技艺道 语文教学 幸福技工教育
技工教育“广州模式”是广州市技工教育历经多年实践与积累总结出来的教育模式,在全国技工教育界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广州模式主要体现为“三维一体”,即在办学模式上体现出“政校企”一体,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出“工学评”一体,在成才模式上体现出“技艺道”一体。笔者身为一线语文教师,对广州模式中“技艺道”一体的提法颇有感触,在此谈谈自己的粗略理解,求教于专家同行。
一、语文教学中的“技艺道”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编写的《广州模式?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探索》一书对“技艺道”有如下阐述:“技是技能技术的系统活动,艺是工艺艺术的优化创造,道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境界提升。”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技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可以对“技艺道”的含义作更为具体的界定。《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学的“技”表现在语文的工具性方面,“艺”“道”则可从语文的人文性来理解。
1.语文教学中的“技”
语文学科中的“技”主要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说”和“写”是最为核心的技能。
(1)“说”的技能。在现代经济社会,商业交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说”是与人打交道的重要手段,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认同自己,甚至通过说话打开他人的心扉,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及其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让学生敢说、肯说、愿说、爱说。
(2)“写”的技能。有学生说:我将来是拿螺丝刀的,不是拿笔杆子的,学什么写作呢?这样的看法存在极大的弊端。一个技校学生可以不写散文、诗歌,但决不能不写应用文。应用文在将来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得极广泛,在电子商务时代尤其如此。同时,写作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组织的过程,更是一个构思的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顺利走上“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的专业成才之路。
2.语文教学中的“艺”
“技”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但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于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层面上,应该追求更高境界的“艺”。即通过审美的方式接受文学熏陶,感悟艺术的自由精神,激发个人的创造力,把艰辛的学习诗意化、审美化。就语文教材而言,如果说口语体单元和应用文单元重在“技”的学习,那么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则关注“艺”的提升。两者应该并行不悖,如此方可寓教于乐,融学于美,增加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语文教学中的“道”
“道”是继“技”“艺”之后更高一级层次的体察。庄子最早把“道”和“技”放在一起比较,他在《庖丁解牛》一文中提出,“技”是一般的工作技巧,“道”高于“技”,是天人合一的工作状态。技校语文教材中《天堂与地狱比邻》一文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道”与“技”的区别。文中讲述了三个石匠雕石头的故事,第一个石匠仅仅把工作当成任务,第二个石匠把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手段,第三个石匠却把工作当成生命的价值,快乐的源泉。可以说,前两个石匠是处于“技”的层面,后一个石匠就到达了“道”的境界。技校学生如果只是把专业技能和工艺艺术当成任务和手段,那他们在学习、工作中很难表现出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也很难在专业上取得出色成就。语文教学中的“道”以价值观、人生观为目标,通过文学作品的感染渗透作用,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品格,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工作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通过 “技艺道”打造“幸福技工”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技艺道”一体的教学理念,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推进广州模式“幸福技工”教育的实现。鉴于“技艺道”教学体系涉及面广,其实施方案随着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以下是笔者借“技艺道”教学培养学生幸福感的几点做法,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发:
1.创造机会让学生实现自我
哈佛大学加纳德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多种不同智力元素不同程度的组合,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
笔者喜欢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语文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如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在音乐和文本中感受美,创造美;通过模拟应聘,让学生走进职业情境,树立就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通过参与这一系列语文活动,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个性风采,满足了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最高级别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幸福感油然而生。
2.设置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愉悦中感悟文学
上课时设法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可感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认识美,品味美,创造美。如在教授《项链》时,先让学生观看小说的话剧视频,把学生带到小说的情境当中去;再让学生给故事写一续篇,思考结局的可能性,借此思考结尾戛然而止的原因,引出留白艺术的妙处——言有尽而意无穷。学生完成这一系列任务就是进行了一次圆满的审美过程,成功地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3.利用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道”
当代技校学生都是“90后”,他们思维活跃,热爱生活,善于接受新事物,不喜欢教师的一言堂,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注意课内课外的结合,引起学生的兴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有一句话:“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笔者让学生讨论“小悦悦事件”,学生讨论非常热烈,在讨论中深化了他们对高贵灵魂的理解,发挥出语文教学“道”的作用。
4.教学内容职业化,让学生逐步实现社会化
技校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各科任教师应着力帮助学生实现由自然人向职业人的转变。语文教师要善用教材,让语文教学发挥为专业服务的作用。如讲授《一碗清汤荞麦面》时,让学生讨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当中要学习母子3人怎样的精神?老板夫妇经商的成功之道是什么?这些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能够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技艺道”一体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技校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技艺道”一体化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幸福技工”教育。
参考文献:
[1]崔仁泉、黄远飞主编.广州模式?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探索[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苏丽玲.从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J].广东教育(职教版),2009.?
[3]赖晓红.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09.?
(作者单位:广州市技师学院)
关键词:技工 技艺道 语文教学 幸福技工教育
技工教育“广州模式”是广州市技工教育历经多年实践与积累总结出来的教育模式,在全国技工教育界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广州模式主要体现为“三维一体”,即在办学模式上体现出“政校企”一体,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出“工学评”一体,在成才模式上体现出“技艺道”一体。笔者身为一线语文教师,对广州模式中“技艺道”一体的提法颇有感触,在此谈谈自己的粗略理解,求教于专家同行。
一、语文教学中的“技艺道”
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编写的《广州模式?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探索》一书对“技艺道”有如下阐述:“技是技能技术的系统活动,艺是工艺艺术的优化创造,道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境界提升。”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技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可以对“技艺道”的含义作更为具体的界定。《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笔者看来,语文教学的“技”表现在语文的工具性方面,“艺”“道”则可从语文的人文性来理解。
1.语文教学中的“技”
语文学科中的“技”主要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说”和“写”是最为核心的技能。
(1)“说”的技能。在现代经济社会,商业交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说”是与人打交道的重要手段,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认同自己,甚至通过说话打开他人的心扉,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及其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让学生敢说、肯说、愿说、爱说。
(2)“写”的技能。有学生说:我将来是拿螺丝刀的,不是拿笔杆子的,学什么写作呢?这样的看法存在极大的弊端。一个技校学生可以不写散文、诗歌,但决不能不写应用文。应用文在将来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得极广泛,在电子商务时代尤其如此。同时,写作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组织的过程,更是一个构思的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顺利走上“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的专业成才之路。
2.语文教学中的“艺”
“技”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目标,但语文教学不能仅停留于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层面上,应该追求更高境界的“艺”。即通过审美的方式接受文学熏陶,感悟艺术的自由精神,激发个人的创造力,把艰辛的学习诗意化、审美化。就语文教材而言,如果说口语体单元和应用文单元重在“技”的学习,那么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则关注“艺”的提升。两者应该并行不悖,如此方可寓教于乐,融学于美,增加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语文教学中的“道”
“道”是继“技”“艺”之后更高一级层次的体察。庄子最早把“道”和“技”放在一起比较,他在《庖丁解牛》一文中提出,“技”是一般的工作技巧,“道”高于“技”,是天人合一的工作状态。技校语文教材中《天堂与地狱比邻》一文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道”与“技”的区别。文中讲述了三个石匠雕石头的故事,第一个石匠仅仅把工作当成任务,第二个石匠把工作当成养家糊口的手段,第三个石匠却把工作当成生命的价值,快乐的源泉。可以说,前两个石匠是处于“技”的层面,后一个石匠就到达了“道”的境界。技校学生如果只是把专业技能和工艺艺术当成任务和手段,那他们在学习、工作中很难表现出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也很难在专业上取得出色成就。语文教学中的“道”以价值观、人生观为目标,通过文学作品的感染渗透作用,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品格,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学习观、工作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通过 “技艺道”打造“幸福技工”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技艺道”一体的教学理念,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推进广州模式“幸福技工”教育的实现。鉴于“技艺道”教学体系涉及面广,其实施方案随着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变化。以下是笔者借“技艺道”教学培养学生幸福感的几点做法,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发:
1.创造机会让学生实现自我
哈佛大学加纳德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多种不同智力元素不同程度的组合,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变得聪明。
笔者喜欢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语文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如通过辩论赛、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在音乐和文本中感受美,创造美;通过模拟应聘,让学生走进职业情境,树立就业意识,培养职业道德。通过参与这一系列语文活动,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个性风采,满足了马斯洛需要层次中最高级别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幸福感油然而生。
2.设置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美的愉悦中感悟文学
上课时设法为学生提供一些具体可感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认识美,品味美,创造美。如在教授《项链》时,先让学生观看小说的话剧视频,把学生带到小说的情境当中去;再让学生给故事写一续篇,思考结局的可能性,借此思考结尾戛然而止的原因,引出留白艺术的妙处——言有尽而意无穷。学生完成这一系列任务就是进行了一次圆满的审美过程,成功地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提升了语文素养。
3.利用时政热点培养学生的“道”
当代技校学生都是“90后”,他们思维活跃,热爱生活,善于接受新事物,不喜欢教师的一言堂,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注意课内课外的结合,引起学生的兴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有一句话:“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笔者让学生讨论“小悦悦事件”,学生讨论非常热烈,在讨论中深化了他们对高贵灵魂的理解,发挥出语文教学“道”的作用。
4.教学内容职业化,让学生逐步实现社会化
技校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各科任教师应着力帮助学生实现由自然人向职业人的转变。语文教师要善用教材,让语文教学发挥为专业服务的作用。如讲授《一碗清汤荞麦面》时,让学生讨论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当中要学习母子3人怎样的精神?老板夫妇经商的成功之道是什么?这些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能够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技艺道”一体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技校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技艺道”一体化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幸福技工”教育。
参考文献:
[1]崔仁泉、黄远飞主编.广州模式?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探索[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2]苏丽玲.从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J].广东教育(职教版),2009.?
[3]赖晓红.中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09.?
(作者单位:广州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