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借助温州市名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搭好的大平台,郑可菜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得以成立。两年多的时间里,工作室的教师们就像加工玉器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共同研讨,互相砥砺,互提“明灯”,彼此照亮,让每个人都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为师之道:如切如磋
爱复爱
[圣卢西亚]德瑞克·沃尔科特
有朝一日,
你会心情振奋,
欢迎自己来到
自己门前,进入自己的镜子,
彼此报以微笑。
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难免遭遇瓶颈期或是高原期,精神追求高远和现实举步维艰的窘境里,有迷途,有困惑,或是班级管理事务的琐碎,或是备课工作量的巨大,或是物质的、精神的壓力……
1
在工作室成立伊始,我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爱复爱”。爱自己,爱教育事业,爱学生,爱上每一堂鲜活的课……为着能来到“自己门前,进入自己的镜子”寻找自己。
但是消除职业倦怠谈何容易?怎样引导教师用积极的情感态度认同自己的职业?工作室作为“学习的共同体”能做的首先是精神的相互引领,我们购置了人手一本的《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屈雅君等编)、《56号教室的奇迹》(艾斯奎斯著)、《南渡北归》(岳南著)、《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王尚文、郭初阳、颜炼军编),深读、细读,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报告,并依托学员李铮铮创设的公益社团“慢读书协会”举办“读书会”,交流阅读感受,分享触动自己的那些文辞。
柳市中学的陈丽双说:“作为教师,我的生命有机会与另外一些生命形成了联系,也有爱的契机和生发点,我们彼此碰撞、相持、相爱。而我们的世界往往停留在过去,而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是指向未
来的。”
“对于教师来说,其妙处是任你慢慢老去,迎来送往的一届又一届学生却永是最灿烂的盛夏光年,你面对的永远是活泼泼的清冽泉流,他们把最美最纯洁的‘最青春’给你!由此说来,我们不是时刻都要感恩学生,敬畏学生吗?”助理张文静这样“反向”思考教育的另一种意义。
且行走,且读书,且思考,为追寻更好的自己。当我们自觉担负起价值感、使命感、责任感,行进在教育的道路上时,教育理念仿佛一束光照在我们的心里。 “人立而后凡事举”,因为有了使命感,有了内驱力,消解职业怠惰,我们乐于思索,激情满怀地着力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我们与“慢读书”的读书人一起游走在温州街头的大小咖啡馆,或安静阅读,或畅谈阅读感受,享受读书时光。我们像海绵吸水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最大限度地获取新鲜的能量,此后,我们阅读不限于教育类的书籍,无所不读,读即涉猎成趣,“乐莫乐兮新相知”。
教学之艺:如琢如磨
不灰心
[德]尼采
在你立足处深挖下去!
就会有泉水涌出!
尼采的原诗最后还有两句“别管蒙昧者们叫嚷:‘下面永远是—地狱!’”我们未必会遭蒙昧者如此邪恶的劝诫,但在“坐而论道”时,在“起而行之”中,我们时时遭遇这样的误解:“为了自己有个小团体”“教书就那么回事”“为了职称晋升”……可我们却笃定了“不灰心”,立下一个信念:在“课堂教学”这一“立足处”“深挖下去”,再苦再累再折腾,我们一定能汲取到甘甜的“泉水”。
2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尤其要“磨课”,且好课多“磨”。 “深挖一堂课,炼好一个人”,“磨”的是课,“炼”的却是人。我们从教学的最重要、最细微处着手,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专家报告、导师示范和研讨课、学员撰写课例、参与式活动、作业互评等,一次次研习活动就像一阵阵春雨落在老师们心田上,老师们彼此精耕细作,在磨炼中收获成长。
工作室对教学的研究侧重实践探索,实实在在地一步一步做,反复实践:
“录”:每位教师选择自己的典型课例做文字实录,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诸如“多教少学”“不教无学”“教而无学”等现象,进行细化分析和后期研究。
“研”:研究教材、研判学生的学习起点,着力于“教学生不懂的”,从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内容的选定、教学环节的把控、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语言的提炼和学生作业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反复推敲,完成教学设计。
“磨”:进行同课异构或是异课同构,在一次次的“上课-磨课-再上课-再磨课”的“细磨精磨”反复中,去掉哗众取宠的教学形式,删除赘余的教学内容,除却低效无效的语言行为,力求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晒”: 晒课与观课。除晒课者,其他学员主要侧重于观课评教,就教学环节的如何开展和教节细节剖析、教学点相互促进关联、学生学的成效等展开深入的研讨。
我们发现,一轮“录-研-磨-晒”下来,学员们从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到教案的样式,从课堂观察的侧重面、课例研究的方法到从好课的观念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1)教学设计的关注点转移(“学”的活动构成教学设计的主体)。
(2)教案样式的改变,如学案、工作纸、教学目标(教学结果)的描述方式。
(3)教师备课关注点的转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4)教师“教”的活动的改变(注重随机性、生成性),组织“学”的活动相应的教学技术(沟通的能力、课堂交流的组织)。
践行之途:互相砥砺
The lamp lighter(点灯的人)
[英]罗伯特·斯蒂文森
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
就扛着梯子走来
把街灯点亮的李利。
于是,
那些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孩子们,
就又看见了窗外柔和的光,
朦朦胧胧间, 使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
这是苏格兰随笔作家罗伯特·斯蒂文森的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中的一首诗,诗中的李利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柔和的灯光照亮了街道。只要门前有街灯,人们就会感到很幸福。
每个教育者都像诗中的李利一样,更多时候,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们点亮明灯,用知识和智慧照亮了孩子的心灵,教师也由此收获职业的价值感。
而具体到每一堂课上,教师所做无非“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但是这“灯”如何“提”?怎样算是“点亮”?显然,这个评判标准不是从教师的“教”推进教案的流畅,而是学生“学”的真正有效。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厘清这一个根本性的教学认知之后,我们开始大面积开展“课”的研讨,日常的课堂教学是我们锐意改革的落
脚点。
3
学员们普遍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最先应改变陈旧的或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工作室里我们首先要互提“明灯”,彼此厘清对教学的认知。致力践行以下三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生不
懂的。
在我们共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时,我们就把孙先生手写在扉页的“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这句话作为我们最朴素的教学出发点。“不教学生已懂的,只教学生不懂的”,看似容易,但真正落实并不容易。学员陈如意执教公开课《兰亭集序》时,原来设计了“哪些词能看出作者之‘乐’”这一问题,当学生回答“游目骋怀”时,吻合教师的预设,陈老师非常满意。但我们在磨课中指出这是“一望而知”的内容,明显失之表面、粗浅,学生没有准确领悟体悟作者当时的心境。共同备课后,在这个环节设置了一个小小分析比较:将“游目骋怀”改为“纵目抒怀”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学生研读文本发现:“纵”是“极尽”之意,而“游”独具“悠游自在”之状;“抒”生硬,没有“骋”所表现的思绪飘逸飞扬的畅快之情。通过比较让学生读到了“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处,关注到学生容易忽略的“点”。引导学生“于无字句处读书”,是每个教师的应然之举。
第二,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针对我们在课堂中没有有效帮助学生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这一现象,我在给工作室学员做的《非连续文本介入阅读教学》讲座中,指出课堂中教师的“教”相对丰富多样,而学生的“学”单一零散,引导学员思考课堂某个环节里,学生有无“卷入”学习,学习是否“大面积”发生,是否为有过程的学习等,力求变教师“教”的活动为学生“学”的活动,变“讲堂”为“学堂”,变讲台上的教为课桌上的学。从学生的“兴趣点”“不懂点”“懂却不注意点”出发,以学生为本体,学习为本位,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
第三,贴近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思考,基于学生认知的起点再到我们教学的终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的组织形式,这些都让我们劳神苦思。《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工作室学员共同参与研究的市级课题,我们研究发现,传统教学中教师“问答式”启发教学借问答的形式将学习内容一点点引发、展开、呈现,这种“接力问答式”的课堂学生的“学”在“听中思考”“听中接受”,学习并没有大面积地发生。我们所做的就是把传统课堂中“我讲”“你听”静态呈现知识方式转化为“我设计”“你活动”的任务驱动式学习。每一节课,我们都致力于设计梯度的语文“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两年里,工作室一共有十来个高质量的典型课例,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奖项。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我们一直行进在路上,一次次活动,一次次碰撞,彼此點亮,彼此照耀,有困惑,有收获。回顾一路历程,每一个时刻都让人情怀激荡、收获丰赡。
(作者单位:1.浙江省温州中学; 2.浙江省柳市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
为师之道:如切如磋
爱复爱
[圣卢西亚]德瑞克·沃尔科特
有朝一日,
你会心情振奋,
欢迎自己来到
自己门前,进入自己的镜子,
彼此报以微笑。
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难免遭遇瓶颈期或是高原期,精神追求高远和现实举步维艰的窘境里,有迷途,有困惑,或是班级管理事务的琐碎,或是备课工作量的巨大,或是物质的、精神的壓力……
1
在工作室成立伊始,我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爱复爱”。爱自己,爱教育事业,爱学生,爱上每一堂鲜活的课……为着能来到“自己门前,进入自己的镜子”寻找自己。
但是消除职业倦怠谈何容易?怎样引导教师用积极的情感态度认同自己的职业?工作室作为“学习的共同体”能做的首先是精神的相互引领,我们购置了人手一本的《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屈雅君等编)、《56号教室的奇迹》(艾斯奎斯著)、《南渡北归》(岳南著)、《人之初:现代蒙学四十六课》(王尚文、郭初阳、颜炼军编),深读、细读,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报告,并依托学员李铮铮创设的公益社团“慢读书协会”举办“读书会”,交流阅读感受,分享触动自己的那些文辞。
柳市中学的陈丽双说:“作为教师,我的生命有机会与另外一些生命形成了联系,也有爱的契机和生发点,我们彼此碰撞、相持、相爱。而我们的世界往往停留在过去,而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是指向未
来的。”
“对于教师来说,其妙处是任你慢慢老去,迎来送往的一届又一届学生却永是最灿烂的盛夏光年,你面对的永远是活泼泼的清冽泉流,他们把最美最纯洁的‘最青春’给你!由此说来,我们不是时刻都要感恩学生,敬畏学生吗?”助理张文静这样“反向”思考教育的另一种意义。
且行走,且读书,且思考,为追寻更好的自己。当我们自觉担负起价值感、使命感、责任感,行进在教育的道路上时,教育理念仿佛一束光照在我们的心里。 “人立而后凡事举”,因为有了使命感,有了内驱力,消解职业怠惰,我们乐于思索,激情满怀地着力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我们与“慢读书”的读书人一起游走在温州街头的大小咖啡馆,或安静阅读,或畅谈阅读感受,享受读书时光。我们像海绵吸水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最大限度地获取新鲜的能量,此后,我们阅读不限于教育类的书籍,无所不读,读即涉猎成趣,“乐莫乐兮新相知”。
教学之艺:如琢如磨
不灰心
[德]尼采
在你立足处深挖下去!
就会有泉水涌出!
尼采的原诗最后还有两句“别管蒙昧者们叫嚷:‘下面永远是—地狱!’”我们未必会遭蒙昧者如此邪恶的劝诫,但在“坐而论道”时,在“起而行之”中,我们时时遭遇这样的误解:“为了自己有个小团体”“教书就那么回事”“为了职称晋升”……可我们却笃定了“不灰心”,立下一个信念:在“课堂教学”这一“立足处”“深挖下去”,再苦再累再折腾,我们一定能汲取到甘甜的“泉水”。
2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尤其要“磨课”,且好课多“磨”。 “深挖一堂课,炼好一个人”,“磨”的是课,“炼”的却是人。我们从教学的最重要、最细微处着手,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专家报告、导师示范和研讨课、学员撰写课例、参与式活动、作业互评等,一次次研习活动就像一阵阵春雨落在老师们心田上,老师们彼此精耕细作,在磨炼中收获成长。
工作室对教学的研究侧重实践探索,实实在在地一步一步做,反复实践:
“录”:每位教师选择自己的典型课例做文字实录,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诸如“多教少学”“不教无学”“教而无学”等现象,进行细化分析和后期研究。
“研”:研究教材、研判学生的学习起点,着力于“教学生不懂的”,从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内容的选定、教学环节的把控、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语言的提炼和学生作业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反复推敲,完成教学设计。
“磨”:进行同课异构或是异课同构,在一次次的“上课-磨课-再上课-再磨课”的“细磨精磨”反复中,去掉哗众取宠的教学形式,删除赘余的教学内容,除却低效无效的语言行为,力求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晒”: 晒课与观课。除晒课者,其他学员主要侧重于观课评教,就教学环节的如何开展和教节细节剖析、教学点相互促进关联、学生学的成效等展开深入的研讨。
我们发现,一轮“录-研-磨-晒”下来,学员们从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到教案的样式,从课堂观察的侧重面、课例研究的方法到从好课的观念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1)教学设计的关注点转移(“学”的活动构成教学设计的主体)。
(2)教案样式的改变,如学案、工作纸、教学目标(教学结果)的描述方式。
(3)教师备课关注点的转移(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
(4)教师“教”的活动的改变(注重随机性、生成性),组织“学”的活动相应的教学技术(沟通的能力、课堂交流的组织)。
践行之途:互相砥砺
The lamp lighter(点灯的人)
[英]罗伯特·斯蒂文森
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
就扛着梯子走来
把街灯点亮的李利。
于是,
那些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孩子们,
就又看见了窗外柔和的光,
朦朦胧胧间, 使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
这是苏格兰随笔作家罗伯特·斯蒂文森的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中的一首诗,诗中的李利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柔和的灯光照亮了街道。只要门前有街灯,人们就会感到很幸福。
每个教育者都像诗中的李利一样,更多时候,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们点亮明灯,用知识和智慧照亮了孩子的心灵,教师也由此收获职业的价值感。
而具体到每一堂课上,教师所做无非“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但是这“灯”如何“提”?怎样算是“点亮”?显然,这个评判标准不是从教师的“教”推进教案的流畅,而是学生“学”的真正有效。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厘清这一个根本性的教学认知之后,我们开始大面积开展“课”的研讨,日常的课堂教学是我们锐意改革的落
脚点。
3
学员们普遍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最先应改变陈旧的或不合时宜的教学理念,工作室里我们首先要互提“明灯”,彼此厘清对教学的认知。致力践行以下三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生不
懂的。
在我们共读孙绍振《名作细读》时,我们就把孙先生手写在扉页的“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这句话作为我们最朴素的教学出发点。“不教学生已懂的,只教学生不懂的”,看似容易,但真正落实并不容易。学员陈如意执教公开课《兰亭集序》时,原来设计了“哪些词能看出作者之‘乐’”这一问题,当学生回答“游目骋怀”时,吻合教师的预设,陈老师非常满意。但我们在磨课中指出这是“一望而知”的内容,明显失之表面、粗浅,学生没有准确领悟体悟作者当时的心境。共同备课后,在这个环节设置了一个小小分析比较:将“游目骋怀”改为“纵目抒怀”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学生研读文本发现:“纵”是“极尽”之意,而“游”独具“悠游自在”之状;“抒”生硬,没有“骋”所表现的思绪飘逸飞扬的畅快之情。通过比较让学生读到了“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处,关注到学生容易忽略的“点”。引导学生“于无字句处读书”,是每个教师的应然之举。
第二,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针对我们在课堂中没有有效帮助学生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这一现象,我在给工作室学员做的《非连续文本介入阅读教学》讲座中,指出课堂中教师的“教”相对丰富多样,而学生的“学”单一零散,引导学员思考课堂某个环节里,学生有无“卷入”学习,学习是否“大面积”发生,是否为有过程的学习等,力求变教师“教”的活动为学生“学”的活动,变“讲堂”为“学堂”,变讲台上的教为课桌上的学。从学生的“兴趣点”“不懂点”“懂却不注意点”出发,以学生为本体,学习为本位,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
第三,贴近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思考,基于学生认知的起点再到我们教学的终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的组织形式,这些都让我们劳神苦思。《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工作室学员共同参与研究的市级课题,我们研究发现,传统教学中教师“问答式”启发教学借问答的形式将学习内容一点点引发、展开、呈现,这种“接力问答式”的课堂学生的“学”在“听中思考”“听中接受”,学习并没有大面积地发生。我们所做的就是把传统课堂中“我讲”“你听”静态呈现知识方式转化为“我设计”“你活动”的任务驱动式学习。每一节课,我们都致力于设计梯度的语文“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两年里,工作室一共有十来个高质量的典型课例,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奖项。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我们一直行进在路上,一次次活动,一次次碰撞,彼此點亮,彼此照耀,有困惑,有收获。回顾一路历程,每一个时刻都让人情怀激荡、收获丰赡。
(作者单位:1.浙江省温州中学; 2.浙江省柳市中学)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