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的CT表现特征。方法: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8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了颅脑CT扫描检查,比较分析不同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的CT表现特征和CT阳性率,并比较分析不同脑部病变患者的死亡率。结果:83例患者中有36例CT检查结果显示脑部异常,病变为结核性脑膜脑炎、弓形虫脑病、HIV脑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各病变异常改变的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艾滋病脑部病变的 CT表现特征较为混杂,其中以低密度灶、脑水肿、脑萎缩为主要CT表现征象,CT诊断效果较好且应用广泛,因此有必要提高艾滋病脑部病变的CT影像学诊断水平。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脑部病变;CT表现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目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医疗方面对其治疗仍是最棘手的问题[1]。对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研究,比较不同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8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了临床诊断和/或病理证实,并做了CT影像学检查。83例患者中男46例,女37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40.2±12.5)岁,其中36例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包括21例男性和15例女性)。所有患者入院前的主要症状有头痛、发热、抽搐、记忆减退、精神异常、语言障碍、运动和行为异常等。经调查发现8例患者配偶患有艾滋病,6例患者有吸毒史,12例为多个性伴侣患者,6例冶游史患者和4例输血史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CT扫描检查,所用CT机为PHILIPS全身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主要以OM线为基线对其脑部进行扫描,设置扫描层距为8~10mm,层厚8mm,扫描电压130kv,电流速度为250mA s。其中11例患者进行了CT增强扫描,扫描前经肘静脉注入100ml欧乃派克,对病区进行轴位扫描。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对比采用均数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艾滋病脑部病变情况及CT表现征象
经CT扫描检查发现83例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中36例CT表现异常,其中结核性脑膜脑炎15例,弓形虫脑病5例,HIV脑炎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7例。CT结果显示颅脑情况变化明显,具体见图a-图h。
(1)结核性脑膜脑炎CT表现特征:CT平扫时大部分患者可见低密度灶,部分病例有占位效应显示为脑室缩小、脑沟裂变窄,部分病例有脑积水显示为脑室扩大,病灶区边界欠清,其中9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病灶环状强化和脑膜强化。
图a、b结核性脑膜脑炎CT扫描显示脑室扩大,
轻微脑积水
(2)弓形虫脑病CT表现特征:CT平扫时所有患者可见低密度灶,绝大多数出现占位效应,部分患者出现脑室扩大。2例行CT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出现环状强化。
图c、d弓形虫脑病CT平扫右额叶低密度区病灶,
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
(3)HIV脑炎CT表现特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脑萎缩,蛛网膜下腔、脑池、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平扫见极少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未出现强化。
(4)隐球菌性脑膜炎CT表现特征:平扫见部分脑沟、脑池消失,脑室受压缩小,极少数低密度影。
图g、h隐球性脑膜炎两侧大脑半球脑沟、脑池均消失,
脑室受压变窄
经过上述分析,现将83例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CT表现异常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CT表现征象情况对比
2.2 不同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CT表现阳性数比较
不同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CT表现阴、阳性数各不相同,各CT表现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CT表现阳性数比较
2.3 不同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死亡率情况
住院期间,36例艾滋病脑部病变CT表现异常患者中死亡24例,患者发病越接近晚期死亡率也越高,结核性脑病的死亡率25%(7/28)与非结核性脑病(包括弓形虫脑病、HIV脑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死亡率30.9%(17/55)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 3 不同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死亡率比较
3 讨论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不同于一般的病毒,快速变异能力超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其变异能力[2]。艾滋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将会首先侵犯T淋巴细胞中的CD4细胞,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复制,迅速破坏CD4细胞,最终使感染者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从HIV自身结构来看,它又是一种嗜神经病毒,有资料显示79%以上的艾滋病患者其中枢神经系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艾滋病脑部病变发生后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表现不同[3],或表现为不同的神经系统病变,或不同的临床症状,抑或多种异常情况复合在一起表现。有资料统计,艾滋病患者在发病前期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晚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为机遇性感染引起,如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弓形体等。本研究中83例患者就诊时绝大多数因神经系统出现异常而就医,但已经处于发病晚期,因此对该病的治疗应在单一症状发生后立即去就诊,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目前对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MRI及CT,CT扫描普及率较高[4-6]而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经CT扫描检查可发现艾滋病脑部病变的详细情况,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几种艾滋病脑部病变有结核性脑膜脑炎、弓形虫脑病、HIV 脑炎、隐球菌脑膜炎等,而肿瘤、外周神经病变等较为少见。
本研究结果显示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的CT表现特征主要为低密度灶、脑水肿、脑萎缩、病灶环状强化及脑膜强化等,这在大部分相关资料中都已得到证实[7]。艾滋病结核性脑膜脑炎最主要的CT表现特征是通过增强扫描可见脑膜强化,研究中结核性脑膜脑炎脑膜强化的发生率为32.1%(9/28);艾滋病弓形虫脑病的CT表现绝大多数为低密度灶,占位效应非常明显,这是两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在诊断中还要特别注意将其与颅内淋巴瘤、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瘤等相区分开来[8],以免误诊;HIV脑炎CT表现无占位效应,而且增强扫描时未出现强化,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平扫多表现为脑萎缩改变,部分有低密度灶,但鉴别诊断中要与高分化星形细胞瘤、脑梗塞等疾病区分开来;隐球菌极少侵犯脑实质而呈局灶低密度改变本研究中出现1例),主要是侵犯脑膜引起脑膜炎,其CT表现主要为脑沟、裂变窄,脑室变小。这可能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导致炎症反应不灵敏有关,患者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很可能会导致纤维母细胞不断增生,促使脑膜胶原纤维化,软脑膜与蛛网膜渐渐粘连,从而形成脑积水。因此这就需要准确判断病情进展情况,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最大程度控制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9]。
目前对艾滋病的治疗尚未找到有效的方法,大部分资料都证实艾滋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但并非艾滋病病毒本身所致,最后死亡可能与患者因此而继发的其它疾病(感染及癌症)有关,临床上需要加强对艾滋病死亡原因的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相关机遇性感染[10]。本研究83例艾滋病脑部病变CT表现异常患者中死亡24例,死亡率为28.9%,经分析发现多数患者因脑组织水肿、脑积水致脑内压升高所致,以隐球菌性脑膜炎死亡率最高,弓型虫脑病死亡率最低。因此在临床诊断方面需重视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发生病变,这也是早期治疗最应值得注意的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有利于艾滋病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情况。
艾滋病脑部病变确诊主要依靠脑脊液检查及病理检查。艾滋病脑部病变的 CT表现特征较为混杂,以低密度灶、脑水肿、脑萎缩为主要CT表现征象。在发现病变方面,CT扫描不及MR,但CT应用更为广泛,因此提高艾滋病脑部病变CT诊断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蔡瑞萍,余庆华,DR SHAKESESAY.艾滋病颅内机遇性感染及肿瘤病变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5-7.
[2]施欲新,张志勇,万红燕,等.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影像学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9,24(9):935-938.
[3]江铭,聂鹏.HIV脑炎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9):1265-1267.
[4] 张明亚,罗良平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CT表现[J]. 暨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33(6):620-623.
[5] 史恒瑞,江铭,赵建民. HIV脑炎的CT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4):291-292.
[6] 尹光芝,苏慧勇. AIDS并发神经系统病变45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2(10): 41-42.
[7] 沈银忠, 潘孝彰. 艾滋病的神经系统病变[J].实用全科医学,2007,3(5): 306-307.
[8]史世奎.12例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CT诊断分析[J]. 重庆医学,2012,41(14): 1413-1414.
[9] 黄华, 陆普选. 艾滋病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2(7): 311-313.
[10] 赵建民,李稳, 史恒瑞, 等. 艾滋病患者脑部常见病变的表现[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1(7): 267-268.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脑部病变;CT表现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目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医疗方面对其治疗仍是最棘手的问题[1]。对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研究,比较不同病变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8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了临床诊断和/或病理证实,并做了CT影像学检查。83例患者中男46例,女37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40.2±12.5)岁,其中36例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异常(包括21例男性和15例女性)。所有患者入院前的主要症状有头痛、发热、抽搐、记忆减退、精神异常、语言障碍、运动和行为异常等。经调查发现8例患者配偶患有艾滋病,6例患者有吸毒史,12例为多个性伴侣患者,6例冶游史患者和4例输血史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CT扫描检查,所用CT机为PHILIPS全身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主要以OM线为基线对其脑部进行扫描,设置扫描层距为8~10mm,层厚8mm,扫描电压130kv,电流速度为250mA s。其中11例患者进行了CT增强扫描,扫描前经肘静脉注入100ml欧乃派克,对病区进行轴位扫描。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对比采用均数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艾滋病脑部病变情况及CT表现征象
经CT扫描检查发现83例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中36例CT表现异常,其中结核性脑膜脑炎15例,弓形虫脑病5例,HIV脑炎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7例。CT结果显示颅脑情况变化明显,具体见图a-图h。
(1)结核性脑膜脑炎CT表现特征:CT平扫时大部分患者可见低密度灶,部分病例有占位效应显示为脑室缩小、脑沟裂变窄,部分病例有脑积水显示为脑室扩大,病灶区边界欠清,其中9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显示病灶环状强化和脑膜强化。
图a、b结核性脑膜脑炎CT扫描显示脑室扩大,
轻微脑积水
(2)弓形虫脑病CT表现特征:CT平扫时所有患者可见低密度灶,绝大多数出现占位效应,部分患者出现脑室扩大。2例行CT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出现环状强化。
图c、d弓形虫脑病CT平扫右额叶低密度区病灶,
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
(3)HIV脑炎CT表现特征: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脑萎缩,蛛网膜下腔、脑池、脑沟增宽,脑室扩大。平扫见极少低密度灶,增强扫描未出现强化。
(4)隐球菌性脑膜炎CT表现特征:平扫见部分脑沟、脑池消失,脑室受压缩小,极少数低密度影。
图g、h隐球性脑膜炎两侧大脑半球脑沟、脑池均消失,
脑室受压变窄
经过上述分析,现将83例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CT表现异常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CT表现征象情况对比
2.2 不同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CT表现阳性数比较
不同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CT表现阴、阳性数各不相同,各CT表现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CT表现阳性数比较
2.3 不同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死亡率情况
住院期间,36例艾滋病脑部病变CT表现异常患者中死亡24例,患者发病越接近晚期死亡率也越高,结核性脑病的死亡率25%(7/28)与非结核性脑病(包括弓形虫脑病、HIV脑炎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死亡率30.9%(17/55)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 3 不同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死亡率比较
3 讨论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不同于一般的病毒,快速变异能力超强,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其变异能力[2]。艾滋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将会首先侵犯T淋巴细胞中的CD4细胞,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复制,迅速破坏CD4细胞,最终使感染者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从HIV自身结构来看,它又是一种嗜神经病毒,有资料显示79%以上的艾滋病患者其中枢神经系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艾滋病脑部病变发生后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表现不同[3],或表现为不同的神经系统病变,或不同的临床症状,抑或多种异常情况复合在一起表现。有资料统计,艾滋病患者在发病前期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晚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为机遇性感染引起,如感染细菌、真菌、病毒、弓形体等。本研究中83例患者就诊时绝大多数因神经系统出现异常而就医,但已经处于发病晚期,因此对该病的治疗应在单一症状发生后立即去就诊,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目前对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MRI及CT,CT扫描普及率较高[4-6]而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经CT扫描检查可发现艾滋病脑部病变的详细情况,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几种艾滋病脑部病变有结核性脑膜脑炎、弓形虫脑病、HIV 脑炎、隐球菌脑膜炎等,而肿瘤、外周神经病变等较为少见。
本研究结果显示艾滋病脑部病变患者的CT表现特征主要为低密度灶、脑水肿、脑萎缩、病灶环状强化及脑膜强化等,这在大部分相关资料中都已得到证实[7]。艾滋病结核性脑膜脑炎最主要的CT表现特征是通过增强扫描可见脑膜强化,研究中结核性脑膜脑炎脑膜强化的发生率为32.1%(9/28);艾滋病弓形虫脑病的CT表现绝大多数为低密度灶,占位效应非常明显,这是两个最为显著的特征,在诊断中还要特别注意将其与颅内淋巴瘤、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瘤等相区分开来[8],以免误诊;HIV脑炎CT表现无占位效应,而且增强扫描时未出现强化,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平扫多表现为脑萎缩改变,部分有低密度灶,但鉴别诊断中要与高分化星形细胞瘤、脑梗塞等疾病区分开来;隐球菌极少侵犯脑实质而呈局灶低密度改变本研究中出现1例),主要是侵犯脑膜引起脑膜炎,其CT表现主要为脑沟、裂变窄,脑室变小。这可能与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下降导致炎症反应不灵敏有关,患者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很可能会导致纤维母细胞不断增生,促使脑膜胶原纤维化,软脑膜与蛛网膜渐渐粘连,从而形成脑积水。因此这就需要准确判断病情进展情况,争取最佳治疗时机,最大程度控制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9]。
目前对艾滋病的治疗尚未找到有效的方法,大部分资料都证实艾滋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但并非艾滋病病毒本身所致,最后死亡可能与患者因此而继发的其它疾病(感染及癌症)有关,临床上需要加强对艾滋病死亡原因的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相关机遇性感染[10]。本研究83例艾滋病脑部病变CT表现异常患者中死亡24例,死亡率为28.9%,经分析发现多数患者因脑组织水肿、脑积水致脑内压升高所致,以隐球菌性脑膜炎死亡率最高,弓型虫脑病死亡率最低。因此在临床诊断方面需重视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发生病变,这也是早期治疗最应值得注意的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有利于艾滋病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情况。
艾滋病脑部病变确诊主要依靠脑脊液检查及病理检查。艾滋病脑部病变的 CT表现特征较为混杂,以低密度灶、脑水肿、脑萎缩为主要CT表现征象。在发现病变方面,CT扫描不及MR,但CT应用更为广泛,因此提高艾滋病脑部病变CT诊断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蔡瑞萍,余庆华,DR SHAKESESAY.艾滋病颅内机遇性感染及肿瘤病变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5-7.
[2]施欲新,张志勇,万红燕,等.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影像学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9,24(9):935-938.
[3]江铭,聂鹏.HIV脑炎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9):1265-1267.
[4] 张明亚,罗良平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CT表现[J]. 暨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2,33(6):620-623.
[5] 史恒瑞,江铭,赵建民. HIV脑炎的CT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4):291-292.
[6] 尹光芝,苏慧勇. AIDS并发神经系统病变45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2(10): 41-42.
[7] 沈银忠, 潘孝彰. 艾滋病的神经系统病变[J].实用全科医学,2007,3(5): 306-307.
[8]史世奎.12例艾滋病患者脑部病变CT诊断分析[J]. 重庆医学,2012,41(14): 1413-1414.
[9] 黄华, 陆普选. 艾滋病合并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2(7): 311-313.
[10] 赵建民,李稳, 史恒瑞, 等. 艾滋病患者脑部常见病变的表现[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1(7): 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