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雅·采薇》是传统文化文学类文本典范《诗经》中的名篇。对它进行文化研究,能以点带面发掘与揭示出传统文化蕴涵的德育元素与道德基因,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文本整体中阅读与诠释《小雅·采薇》,我们可以发现它的文化教育价值体现在哲学、政治及心理三个方面。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学类文本 文本整体 教育价值
传统文化指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包括古代文学、民俗风情、哲学思想等。传统文化文学类文本是传统文化中运用了高超的文学写作技巧并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文本,包括散文、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诗经》可谓传统文化文学类文本的典范,从文化角度来说,它被尊为儒家经典,为“四书五经”之一;从文学角度而言,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诗经》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诗经》中的篇章是真情的流露,并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其中《小雅》与《国风》是《诗经》中最精彩的部分。《小雅·采薇》是《诗经》中表述战争文化的名篇。对它进行文化研究能以点带面,在体悟传统文化文学类文本文化价值的深层内蕴中,让国人对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认识与理解,发掘与揭示出传统文化蕴含的德育元素与道德基因,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采薇》的文本整体建构
“文化研究只有在文本中或者透过文本才可能以全新的姿态再次走进文论的外部空间,再次走进历史、社会和文化。”“文本”在最通常的意义上是指作家创作的作品本身,但从20世纪后半葉开始,在德巴尔特、德里达等学者的努力下,文本彻底走出文献学而获得全新的意义。罗兰·巴尔特认为“文本的基本活动是跨越性的,它能横贯一部或几部作品”,即文本阅读及阐释不能单就一篇文本进行。如此,为有效阅读及诠释文本,需要建立一个文本整体。“文本整体”是巴尔特在《符号学原理》中提出的概念,是一批有限的资料,由研究者预先确定,带有某种(不可避免的)任意性。构建文本整体时,要最大限度地删除历时性因素,将同时性整体聚合在一起,以便文本整体相当于一个系统的状态、一个历史的断层。对《采薇》的文本整体构建可据它的主题、历史背景、文学特色,获得切入文本的视点并提取关键词,再运用关键词作横向与纵向搜索,找到建构主体相关的另一文本或一些文本,从而建立文本整体。《采薇》的主要内容是一位征夫经过多年戍边生活后走在归途,对比昔日戍边生活与今日孤零零的艰难归家之路抒发自身的伤悲,其历史背景是西周后期的社会现实。当时,祭祀与战争是周人生活的两大主题: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但凡言语行动、饮食等方面都要体现上下尊卑;实行“乡遂制”,亦称“国野制”,即将人民分成“国人”和“野人”,“国”“野”相对独立;而战争以车战为主。《采薇》主要用了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的写作技巧。据此,从《采薇》的写作主题与历史背景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战争、征戍。用它们作索引,满足条件的同时性文本有《出车》《六月》《采芑》《四牡》《杕杜》《东山》《载驰》,历时性文本有《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再从文学特色出发可以提炼出关键词:赋比兴、重章叠句。满足条件的同时性文本有《鹿鸣》《鸿雁》《草虫》《常棣》《菀柳》《蒹葭》,历时性文本有《折杨柳歌辞》(汉乐府)。将这些文本以《采薇》为中心列在同一个文本空间,就为《采薇》的文化研究建构了一个立体的文本整体。
二、《小雅·采薇》的文化教育价值
传统文化历经大浪淘沙,立足当下仍展现着人性美、思想美,蕴含着立德树人等可资汲取的宝贵经验。从文本整体视野对传统文化文学类文本《采薇》进行文化研究,可以发现它有三个方面的文化教育价值。
(一)哲学教育价值:天人感应
《采薇》第一章到第三章描摹了一幅征夫采薇的画面。其中,薇从“作止”到“柔止”到“刚止”,有一个变化过程;画面里不变的是征夫的“思归”之心及由此引起的消极情绪。文本借薇起兴,运用重章叠句,通过薇的自然生长历程说明戍卒戍边漫长,也表现他冬去春来日夜思乡盼归而不得的情绪。《蒹葭》也有相似书写,露水的变与抒情主人公“我”在河边徘徊、上下求索的不变,充分展现了“我”与佳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诗经》的一个特色:见自然之物寄个人情思。
《采薇》末章之始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公认为“千古名句”,清代王夫之认为它“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古人折柳送别的传统就由此衍生而来,如汉乐府《折杨柳歌辞》就用了“杨柳送别”的意蕴,文本以“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叙述即将离去的“行客儿”上马不提马鞭而是折取杨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出车》与此句有相似表述:“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两个文本都是叙述同一个事件:春末初夏被征出行,岁暮隆冬戍边归来。《采薇》用“杨柳依依”表明时间外更有三个妙处:其一,拟人化的“杨柳依依”更形象生动,离家“杨柳依依”的有情对比归来“雨雪霏霏”的无情更凸显了“我”的悲情,也比“黍、稷方华”更有人情味;其二,“依依”对应“霏霏”,都用叠词,音乐性强,听起来和谐;其三,有同时性文本《菀柳》类的讥讽含义。“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以柳下可以歇息起兴,来表达从事王事却不止不休,还受到了迫害的讥讽之意。因此,《采薇》可能还借柳暗讽,表达“我”的怨念。
再将《采薇》《东山》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几篇文本放在一起,读者便可以“脑补”出一部连续剧。《采薇》是前传,写“我”的戍边生活及多年后归家途中的心情;《东山》是写现在,“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到东山出征,长久未归;回来的时候,天上下着迷蒙的细雨),随后“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瓜蒌结的子儿,也挂在屋檐边。地虱虫在室内爬,蜘蛛结网挂在门边。野鹿在场上回旋,萤火虫儿亮光妍),想象归家后所见家中的荒凉;《十五从军征》为后传,写“我”出征归来,路上遇到村里人,向其打听家里的情况,却被告知“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回到家后看到“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做羹饭后无人同食,只能东望垂泪。简言之,《采薇》《东山》与《十五从军征》都是通过描写物的画面来寄寓情感。 以文本整体的视野来研究,能看到这些文本或以物起兴、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或描写物的画面寄寓情感,体现了人与物(自然)的情感交融,是古人亲近自然、“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的表现。“天人感应”是指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宋明理学“天人合一”就是对“天人感应”观的发展,而“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的贡献”。
(二)政治教育价值:以德服人
征夫为何要采薇?一般认为是为了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写道:“薇即今野豌豆……蔓生,茎叶气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诗》云‘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而现代科学对野豌豆的研究认为,其种子含油,叶及花果药用有清热、消炎解毒之效;可为牧草,亦用于蔬菜。野豌豆的茎叶钙、磷比较丰富,常用作青饲、青贮和调制干草。如果只有前面薇的“作”和“柔”,可以认为“采薇”是为了食用,反映戍边生活艰苦;但后面还有薇的“刚”,以食用来解释采薇的理由就显得生硬。如果是春末夏初,当薇的茎叶长老长硬了没有食用的价值,可以用来调制干草给牛马食用,戍卒们受命辛辛苦苦去采摘,就可以理解了。再者,车战是当时战争的主要手段,牛马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养护牛马,是戍边者的重要工作。
从制度文化的角度来说,采薇喂养牛马,还有充分的理由。西周的兵役制度与后世完全不同,西周严格执行国人当兵出战、野人从事杂役的制度。在服兵役方面,国人、野人的地位是极不平等的。《尚书》中曾记载,鲁公要攻打淮夷、徐戎的时候,出发前首先对国人宣誓,要他们整修甲胄、干戈、弓矢;再对野人說要他们喂养牛马、修筑营垒,就算随队出征,也是在队伍中做些杂役的工作。据此,可以确认征夫之所以采薇,是用于喂养牛马。征夫身份也因此可以确认是一个下层戍卒,且是一个从事杂役的野人。
文本第一章到第三章叙述了野人采薇喂养牛马的杂役生活,第四章和第五章描写的是戍边生活中的出征场面。出征之时,最先出场的是战争核心人物:将帅。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他乘坐“路车”。“绚丽夺目的是什么?华贵车帷绣彩花。那装饰漂亮的是什么?是君子(将帅)的车。”这里的彩花即“棠棣之华”,之所以绣棠棣之华(“华”在文言文语境里即“花”),可以从《常棣》中的“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得到答案。绣有棠棣之花的车帷幕一方面是表现将帅车的装饰华美,凸显风范;另一方面是为了比喻战争之中战士们如兄弟一样团结,为夺取胜利而共同进退。《诗经》善用比,常用自然事物来比喻一些抽象的概念,在此用花数朵为一簇的棠棣之华来比喻兄弟情深。
随后出场的是随同出征的国人将士,先泛写有的乘坐战车,有的在战车后随同;然后特写战车中间的御者。古代战车的建制曰“乘”,关于“乘”的规格,历来说法纷纭,或曰“三十人制”,或曰“七十五人制”(包括车士3人,随车徒兵72人)。当时的战车为单辕两轮,四马挽驾,车上一般乘三人。若是阵前元帅之车,则元帅居中位,自掌旗鼓,御者居左,戎右在右;普通兵车,则是居左的甲士持弓矢,御手居中,戎右持戈戟在右。《六月》和《采芑》也是以出征场面展现战争,与《采薇》放在一起考察,会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对战马、战车、旗帜装备等的铺叙。
虽然《采薇》被划入战争诗类别,但文本不写战争而写出征场面,一方面是为了夸耀军威、烘托气氛,显示一种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也是突出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德战精神。“我”处于社会底层,缺乏自由,忍饥挨饿过着不平等的日子,虽然思家念亲,但即使戍边期限过了多年,依然能为了国家的安全坚守在边界,直至最后结束戍边归家,说明“我”相信以德服人,对自己所在的军队有充分的自信。透过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当代人可以感受到古人们对自由、平等、公正等政治生态的向往与各司其职、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的坚守。同时,文本所体现出来的周人的必胜信念也是一种自信,其“德战”思想也对后世“以德治国”的执政纲领的生成有促进意义。
(三)心理教育价值:个性独立
《诗经》是集体创作的产物,但文本中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采薇》中的个体意识熠熠生辉,这是对个性独立的肯定。第一至第三章中,征夫“我”的一次次心里呐喊“曰归曰归”,却只能“靡室靡家”“我戍未定”“我行不来”。按照惯例,戍边一般为两年,头一年暮春出发,第二年的冬至月后回归。按理,“我”早该回去了,却未能归去,心中对“王事靡盬”的怨念日深。与“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句相同或相似的表述有《四牡》和《杕杜》。《四牡》中以“王事靡盬,我心伤悲”“王事靡盬,不遑将父”“王事靡盬,不遑将母”直接诉说王事不休,心里悲痛,无法赡养父母;《杕杜》则以“王事靡盬,我心伤悲”“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匪载匪来,忧心孔疚”,从思妇的角度诉说其对征夫的思念及对王事不休的怨恨。第四章结尾出现了与开始雄壮威猛的出征场面不太协调的一个设问:“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其中,“一月三捷”的意思为一个月厮杀战场三次。战争频繁,也解释了为何一直不让征夫归家。第五章结尾也出现了相似的设问句。结合前面的理解,可以再次确认“我”在这么一个严肃的出征场面中,只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这主要与“我”野人的卑贱身份有关。在西周这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我”是没有出征的权利的,只能看着将帅和战士们一次次出征,希望他们胜利归来,又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为什么战争还没结束?为什么猃狁还没有消灭掉?我的戍边生活何时能到达尽头?
个体真实情绪的表达让第四、五章与第一、二、三章在“王事靡盬”的抱怨诉说中形成前后照应。文本最末“我”的主体意识最强,直抒胸臆地点明了“我”的伤悲无人了解,将悲情放大到极限。苏格拉底的伟大之处在于,在他受到指控而面对公民大会审判的时候,他眼里所看到的不是众人,而是只有个体。在集体的创作成果中活跃着个性独立的灵魂,这对于人类思想境界的提升非常重要。
三、结语
从“文本整体”的角度解读《采薇》,可以看到中国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在文学、文化及大写的真实的“人”上的延续,其文本中的“天人感应”的哲学观、“以德服人”的政治策略与“个性独立”的心理价值指引了新时代国人终身学习的方向,助力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闻一多.闻一多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8-18.
[2] 汪明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42.
[3] 罗兰·巴特.从作品到文本[J].杨扬译.文艺理论研究,1988(10):87-89.
[4]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4.
[5] 孙作云.说“诗经、大小雅”同为西周末年诗[J].文史哲,1957(8):8-14.
[6] 吕华亮.《诗经》名物的文学价值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0,71.
[7] 刘阳杰.我车既攻,与子同仇——春秋时期车战与车右探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61-67.
[8] 张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8(8):108-112+147.
[9] 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217.
[10] 戴健.《窦娥冤》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J].中学语文教学,2019(1):20-24.
[11] 袁梅.诗经译注(雅颂部分)[M].济南:齐鲁书社,1982:29-30.
[12] 百度百科.野豌豆[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8E%E8%B1%8C%E8%B1%86/4839894?fr= aladdin.
[13] 顾晔峰.其位也荣,其鸣也哀——《小雅·采薇》新解[J].名作欣赏,2011(35):4-5.
[14] 张崇琛.“薇”与《诗经》中的“采薇”诗[J].齐鲁学刊,2002(4):61-65.
[15] 朱祖荣编著.《诗经》精读(全释本)雅颂 (下)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24.
[16] 克尔凯郭尔.战栗与不安——克尔凯郭尔个体偶在集[M].阎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1.
作 者: 周莹华,西南大学教育學部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课程与教学、语文学科教育;汤媛,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学科教育。
编 辑:赵斌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学类文本 文本整体 教育价值
传统文化指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华夏民族的文化精髓,包括古代文学、民俗风情、哲学思想等。传统文化文学类文本是传统文化中运用了高超的文学写作技巧并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文本,包括散文、诗词歌赋、戏剧、小说等。《诗经》可谓传统文化文学类文本的典范,从文化角度来说,它被尊为儒家经典,为“四书五经”之一;从文学角度而言,它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诗经》有《风》《雅》《颂》三个部分,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诗经》中的篇章是真情的流露,并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其中《小雅》与《国风》是《诗经》中最精彩的部分。《小雅·采薇》是《诗经》中表述战争文化的名篇。对它进行文化研究能以点带面,在体悟传统文化文学类文本文化价值的深层内蕴中,让国人对传统文化产生新的认识与理解,发掘与揭示出传统文化蕴含的德育元素与道德基因,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采薇》的文本整体建构
“文化研究只有在文本中或者透过文本才可能以全新的姿态再次走进文论的外部空间,再次走进历史、社会和文化。”“文本”在最通常的意义上是指作家创作的作品本身,但从20世纪后半葉开始,在德巴尔特、德里达等学者的努力下,文本彻底走出文献学而获得全新的意义。罗兰·巴尔特认为“文本的基本活动是跨越性的,它能横贯一部或几部作品”,即文本阅读及阐释不能单就一篇文本进行。如此,为有效阅读及诠释文本,需要建立一个文本整体。“文本整体”是巴尔特在《符号学原理》中提出的概念,是一批有限的资料,由研究者预先确定,带有某种(不可避免的)任意性。构建文本整体时,要最大限度地删除历时性因素,将同时性整体聚合在一起,以便文本整体相当于一个系统的状态、一个历史的断层。对《采薇》的文本整体构建可据它的主题、历史背景、文学特色,获得切入文本的视点并提取关键词,再运用关键词作横向与纵向搜索,找到建构主体相关的另一文本或一些文本,从而建立文本整体。《采薇》的主要内容是一位征夫经过多年戍边生活后走在归途,对比昔日戍边生活与今日孤零零的艰难归家之路抒发自身的伤悲,其历史背景是西周后期的社会现实。当时,祭祀与战争是周人生活的两大主题: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但凡言语行动、饮食等方面都要体现上下尊卑;实行“乡遂制”,亦称“国野制”,即将人民分成“国人”和“野人”,“国”“野”相对独立;而战争以车战为主。《采薇》主要用了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的写作技巧。据此,从《采薇》的写作主题与历史背景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战争、征戍。用它们作索引,满足条件的同时性文本有《出车》《六月》《采芑》《四牡》《杕杜》《东山》《载驰》,历时性文本有《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再从文学特色出发可以提炼出关键词:赋比兴、重章叠句。满足条件的同时性文本有《鹿鸣》《鸿雁》《草虫》《常棣》《菀柳》《蒹葭》,历时性文本有《折杨柳歌辞》(汉乐府)。将这些文本以《采薇》为中心列在同一个文本空间,就为《采薇》的文化研究建构了一个立体的文本整体。
二、《小雅·采薇》的文化教育价值
传统文化历经大浪淘沙,立足当下仍展现着人性美、思想美,蕴含着立德树人等可资汲取的宝贵经验。从文本整体视野对传统文化文学类文本《采薇》进行文化研究,可以发现它有三个方面的文化教育价值。
(一)哲学教育价值:天人感应
《采薇》第一章到第三章描摹了一幅征夫采薇的画面。其中,薇从“作止”到“柔止”到“刚止”,有一个变化过程;画面里不变的是征夫的“思归”之心及由此引起的消极情绪。文本借薇起兴,运用重章叠句,通过薇的自然生长历程说明戍卒戍边漫长,也表现他冬去春来日夜思乡盼归而不得的情绪。《蒹葭》也有相似书写,露水的变与抒情主人公“我”在河边徘徊、上下求索的不变,充分展现了“我”与佳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诗经》的一个特色:见自然之物寄个人情思。
《采薇》末章之始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公认为“千古名句”,清代王夫之认为它“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古人折柳送别的传统就由此衍生而来,如汉乐府《折杨柳歌辞》就用了“杨柳送别”的意蕴,文本以“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叙述即将离去的“行客儿”上马不提马鞭而是折取杨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出车》与此句有相似表述:“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两个文本都是叙述同一个事件:春末初夏被征出行,岁暮隆冬戍边归来。《采薇》用“杨柳依依”表明时间外更有三个妙处:其一,拟人化的“杨柳依依”更形象生动,离家“杨柳依依”的有情对比归来“雨雪霏霏”的无情更凸显了“我”的悲情,也比“黍、稷方华”更有人情味;其二,“依依”对应“霏霏”,都用叠词,音乐性强,听起来和谐;其三,有同时性文本《菀柳》类的讥讽含义。“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以柳下可以歇息起兴,来表达从事王事却不止不休,还受到了迫害的讥讽之意。因此,《采薇》可能还借柳暗讽,表达“我”的怨念。
再将《采薇》《东山》与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几篇文本放在一起,读者便可以“脑补”出一部连续剧。《采薇》是前传,写“我”的戍边生活及多年后归家途中的心情;《东山》是写现在,“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到东山出征,长久未归;回来的时候,天上下着迷蒙的细雨),随后“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瓜蒌结的子儿,也挂在屋檐边。地虱虫在室内爬,蜘蛛结网挂在门边。野鹿在场上回旋,萤火虫儿亮光妍),想象归家后所见家中的荒凉;《十五从军征》为后传,写“我”出征归来,路上遇到村里人,向其打听家里的情况,却被告知“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回到家后看到“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做羹饭后无人同食,只能东望垂泪。简言之,《采薇》《东山》与《十五从军征》都是通过描写物的画面来寄寓情感。 以文本整体的视野来研究,能看到这些文本或以物起兴、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或描写物的画面寄寓情感,体现了人与物(自然)的情感交融,是古人亲近自然、“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的表现。“天人感应”是指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宋明理学“天人合一”就是对“天人感应”观的发展,而“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未来求生存的贡献”。
(二)政治教育价值:以德服人
征夫为何要采薇?一般认为是为了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写道:“薇即今野豌豆……蔓生,茎叶气味皆似豌豆,其藿作蔬、入羹皆宜。《诗》云‘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而现代科学对野豌豆的研究认为,其种子含油,叶及花果药用有清热、消炎解毒之效;可为牧草,亦用于蔬菜。野豌豆的茎叶钙、磷比较丰富,常用作青饲、青贮和调制干草。如果只有前面薇的“作”和“柔”,可以认为“采薇”是为了食用,反映戍边生活艰苦;但后面还有薇的“刚”,以食用来解释采薇的理由就显得生硬。如果是春末夏初,当薇的茎叶长老长硬了没有食用的价值,可以用来调制干草给牛马食用,戍卒们受命辛辛苦苦去采摘,就可以理解了。再者,车战是当时战争的主要手段,牛马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养护牛马,是戍边者的重要工作。
从制度文化的角度来说,采薇喂养牛马,还有充分的理由。西周的兵役制度与后世完全不同,西周严格执行国人当兵出战、野人从事杂役的制度。在服兵役方面,国人、野人的地位是极不平等的。《尚书》中曾记载,鲁公要攻打淮夷、徐戎的时候,出发前首先对国人宣誓,要他们整修甲胄、干戈、弓矢;再对野人說要他们喂养牛马、修筑营垒,就算随队出征,也是在队伍中做些杂役的工作。据此,可以确认征夫之所以采薇,是用于喂养牛马。征夫身份也因此可以确认是一个下层戍卒,且是一个从事杂役的野人。
文本第一章到第三章叙述了野人采薇喂养牛马的杂役生活,第四章和第五章描写的是戍边生活中的出征场面。出征之时,最先出场的是战争核心人物:将帅。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他乘坐“路车”。“绚丽夺目的是什么?华贵车帷绣彩花。那装饰漂亮的是什么?是君子(将帅)的车。”这里的彩花即“棠棣之华”,之所以绣棠棣之华(“华”在文言文语境里即“花”),可以从《常棣》中的“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得到答案。绣有棠棣之花的车帷幕一方面是表现将帅车的装饰华美,凸显风范;另一方面是为了比喻战争之中战士们如兄弟一样团结,为夺取胜利而共同进退。《诗经》善用比,常用自然事物来比喻一些抽象的概念,在此用花数朵为一簇的棠棣之华来比喻兄弟情深。
随后出场的是随同出征的国人将士,先泛写有的乘坐战车,有的在战车后随同;然后特写战车中间的御者。古代战车的建制曰“乘”,关于“乘”的规格,历来说法纷纭,或曰“三十人制”,或曰“七十五人制”(包括车士3人,随车徒兵72人)。当时的战车为单辕两轮,四马挽驾,车上一般乘三人。若是阵前元帅之车,则元帅居中位,自掌旗鼓,御者居左,戎右在右;普通兵车,则是居左的甲士持弓矢,御手居中,戎右持戈戟在右。《六月》和《采芑》也是以出征场面展现战争,与《采薇》放在一起考察,会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对战马、战车、旗帜装备等的铺叙。
虽然《采薇》被划入战争诗类别,但文本不写战争而写出征场面,一方面是为了夸耀军威、烘托气氛,显示一种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也是突出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德战精神。“我”处于社会底层,缺乏自由,忍饥挨饿过着不平等的日子,虽然思家念亲,但即使戍边期限过了多年,依然能为了国家的安全坚守在边界,直至最后结束戍边归家,说明“我”相信以德服人,对自己所在的军队有充分的自信。透过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当代人可以感受到古人们对自由、平等、公正等政治生态的向往与各司其职、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的坚守。同时,文本所体现出来的周人的必胜信念也是一种自信,其“德战”思想也对后世“以德治国”的执政纲领的生成有促进意义。
(三)心理教育价值:个性独立
《诗经》是集体创作的产物,但文本中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采薇》中的个体意识熠熠生辉,这是对个性独立的肯定。第一至第三章中,征夫“我”的一次次心里呐喊“曰归曰归”,却只能“靡室靡家”“我戍未定”“我行不来”。按照惯例,戍边一般为两年,头一年暮春出发,第二年的冬至月后回归。按理,“我”早该回去了,却未能归去,心中对“王事靡盬”的怨念日深。与“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句相同或相似的表述有《四牡》和《杕杜》。《四牡》中以“王事靡盬,我心伤悲”“王事靡盬,不遑将父”“王事靡盬,不遑将母”直接诉说王事不休,心里悲痛,无法赡养父母;《杕杜》则以“王事靡盬,我心伤悲”“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匪载匪来,忧心孔疚”,从思妇的角度诉说其对征夫的思念及对王事不休的怨恨。第四章结尾出现了与开始雄壮威猛的出征场面不太协调的一个设问:“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其中,“一月三捷”的意思为一个月厮杀战场三次。战争频繁,也解释了为何一直不让征夫归家。第五章结尾也出现了相似的设问句。结合前面的理解,可以再次确认“我”在这么一个严肃的出征场面中,只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这主要与“我”野人的卑贱身份有关。在西周这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我”是没有出征的权利的,只能看着将帅和战士们一次次出征,希望他们胜利归来,又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为什么战争还没结束?为什么猃狁还没有消灭掉?我的戍边生活何时能到达尽头?
个体真实情绪的表达让第四、五章与第一、二、三章在“王事靡盬”的抱怨诉说中形成前后照应。文本最末“我”的主体意识最强,直抒胸臆地点明了“我”的伤悲无人了解,将悲情放大到极限。苏格拉底的伟大之处在于,在他受到指控而面对公民大会审判的时候,他眼里所看到的不是众人,而是只有个体。在集体的创作成果中活跃着个性独立的灵魂,这对于人类思想境界的提升非常重要。
三、结语
从“文本整体”的角度解读《采薇》,可以看到中国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在文学、文化及大写的真实的“人”上的延续,其文本中的“天人感应”的哲学观、“以德服人”的政治策略与“个性独立”的心理价值指引了新时代国人终身学习的方向,助力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闻一多.闻一多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8-18.
[2] 汪明安.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342.
[3] 罗兰·巴特.从作品到文本[J].杨扬译.文艺理论研究,1988(10):87-89.
[4]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4.
[5] 孙作云.说“诗经、大小雅”同为西周末年诗[J].文史哲,1957(8):8-14.
[6] 吕华亮.《诗经》名物的文学价值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10,71.
[7] 刘阳杰.我车既攻,与子同仇——春秋时期车战与车右探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61-67.
[8] 张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8(8):108-112+147.
[9] 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217.
[10] 戴健.《窦娥冤》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J].中学语文教学,2019(1):20-24.
[11] 袁梅.诗经译注(雅颂部分)[M].济南:齐鲁书社,1982:29-30.
[12] 百度百科.野豌豆[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8E%E8%B1%8C%E8%B1%86/4839894?fr= aladdin.
[13] 顾晔峰.其位也荣,其鸣也哀——《小雅·采薇》新解[J].名作欣赏,2011(35):4-5.
[14] 张崇琛.“薇”与《诗经》中的“采薇”诗[J].齐鲁学刊,2002(4):61-65.
[15] 朱祖荣编著.《诗经》精读(全释本)雅颂 (下)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24.
[16] 克尔凯郭尔.战栗与不安——克尔凯郭尔个体偶在集[M].阎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1.
作 者: 周莹华,西南大学教育學部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课程与教学、语文学科教育;汤媛,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学科教育。
编 辑:赵斌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