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院校中,各类体育场馆在教学使用中的捉襟见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场馆使用中的的问题和场馆使用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应该:1)调整上课时间单元;2)将各专业的训练课程安排在不同的时间;3)将技术教学课的安排由一学期分解为两学期;4)在排课时优先进行技术课程的安排,其次进行理论课程的安排;5)调整场馆布局,合理配置场地。
关键词:体育场馆;体育院校;使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04-03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College Gymnasiums in Teaching
——Take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HEN Ling1, CHENG Ji-hong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Sports colleges often meet with difficulties in applying gymnasiums in teach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gymnasiums in teaching 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class time is adjusted. Second, different majors' classes are arranged in different time. Third, technique classes are arranged in two terms. Fourth, the arrangement of technique classes is prior to the arrangement of theoretical classes. Fifth, the distribution of gymnasiums is adjusted and the venues are reasonably arranged.
Key words: gymnasiums; sports colleg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application; countermeasures
逐步扩大的招生规模与相对滞后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高等学校在发展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而在体育院校中,各类体育场馆在教学使用中的捉襟见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场馆与教学之间供需矛盾的日渐突出,直接影响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也无法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尽可能地化解二者之间的不平衡,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场馆,使之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场馆使用的现状
1.1 场馆的分布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由建校初期仅包含7个项目的9个场馆,发展到目前拥有26个可供教学训练使用的场馆,涉及的运动项目达到26项,尤其是进入21世纪,学校增加了10个场馆,占场馆总数的38%,应当说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
1.2 本科生使用场馆的现状
我们对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本科生技术课中场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表2)。
2 场馆使用现状的分析
2.1 场馆使用中的的问题
2.1.1 项目与场馆的不均衡性
从表1中可以看到,运动项目与场地之间的配置并不是1:1的比例,26个项目分散在各个场馆。有的是一个项目占据的场馆数不只一处,如田径;有的是几个项目占据着一块场地,如乒乓球、羽毛球、击剑。这种项目与场馆的离散程度,形成了各项目在场馆用地方面的不统一性,在管理上形成了一定的混乱。
2.1.2 本科生的场馆占用率不高
根据表1的数据,我们对本科生教学训练占用场馆的数量进行了统计(表3),统计结果表明,虽然本科生可使用的场馆数占到了总数的84.6%,但在这84.6%的场馆中,本科生真正全部时间都能使用的场馆为12个,仅占场馆总数的46%,还有38.5%的场馆是与竞技体校的学生合用。而据调查,竞技体校学生的训练通常要占到场馆使用时间的50%以上,个别项目如摔跤、柔道的训练时间达到70%,由此可见。本科生在场馆使用中的占有率并不是很高。
2.1.3 本科生场馆的使用率几近饱和
根据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6-21周各场馆的使用情况的调查(表2),我们可以看到,在9个室内训练馆中,有7个场馆的使用率已达到80%以上,其中有5个场馆达到100%的使用率。并且这7个场馆所涉及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68%,可见场馆的使用率是相当高的。室外训练场的使用率普遍低于室内训练馆。拳击训练房与轮滑场的使用率最低。(拳击目前仅开设专项训练)。
2.2 场馆使用的制约因素
2.2.1 编班的标准不统一
一直以来,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的编班分为两种:一是教学编班;二是行政编班。教学编班是排课人员在安排课程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按照不同课程类别最科学、最有效的上课人数进行编班。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同类别的课程,上课人数相差很大。如理论课教学中,有的专业课上课人数限制在20~30人,而有的专业课则达到120人左右。而技术课教学中,又有教学课和训练课在人数上的不同要求。行政编班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在学生入校后,由各院系按照一定的人数进行编班。这种编班的特点是人数相对地稳定,一般为30~40人;同一个班的学生所参加的技术训练课程不完全相同。
这两种编班标准的不同,导致了排课过程中上课班级学生人数的不固定,尤其是技术课程,教学班与行政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学生人数也完全不同,给场馆安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2.2 运动项目按水平分班教学的要求与理论课教学编班之间的矛盾
专项训练课是体育院校的特色课程,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同时为学生将来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它的教学不仅限于一般意义上运动项目的简单介绍,其教学活动具有运动队训练的特点,编班也是按照运动队训练的要求进行。由于学生的专项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为了达到更好地教学目的,各专项训练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按照学生运动水平的高低来进一步进行分班。
理论课的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授课内容和教室所能容纳的人数进行,并不考虑学生的运动项目、水平的不同。因此,两种不同的编班要求使得教学安排必须选择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排课原则。从学校的办学效益这个大的原则上讲,如果以技术课程的编班要求作为排课的原则,那么,理论课的教学将会被划分为非常小的教学单位,无论从师资、教室还是教师的薪酬,都是学校无法承受的。因此,一直以来,学校的排课是以理论课的编班要求作为排课原则。那么,这种编班的安排势必会影响训练课程的安排,也就直接影响到场馆的合理使用。
2.2.3 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场馆之间的矛盾
以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6~13周的训练课程为例,将场馆需求量与现有场馆数量进行比较,从表4可以看到,招生规模的扩大,已远远超出了场馆所能承受的程度。排球、足球、舞蹈、体育舞蹈、摔跤、散打、健美操等项目的人数超出了一倍以上,柔道、跆拳道、套路等项目甚至超出了2~3倍。
2.2.4 各运动项目招生人数与实际教学编班人数存在偏差
2.2.5 学生周学时、日学时的要求对场馆使用的制约
根据体育院校的特点,多年来排课的最基本原则是:一天不超过8学时课时量;一天内不超过6学时术科量;不连续安排4个学时术科课程,并尽可能将中午、晚上的课均衡地安排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年级或某一个班。理论课的教学编班决定了技术普修课的编班,75人的一个理论课教学编班,在技术教学课中则需要分成3~4个班,由于周学时决定每门课所要占用的单元时间,因此我们无法再将这3~4个班分在不同单元去上课,也就无法保证一周内每一块场地的使用率均达到100%。
2.2.6 外场上课的概率低
由于外场上课受气候影响较大,从教学效果、场地器材的保护、学生的安全等方面都考虑,教师们更愿意在馆内上课,即使有外场,也尽可能挤到馆内上课,因此,外场的使用率相对较低。
综合以上几种情况,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但无论哪种情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场馆的使用,使得场馆的使用不能完全按照它自身的要求来进行合理地规划。
3 对策研究
3.1 调整上课时间单元
在学校的教学改革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专业正倾向于增加术科课程,这将使场馆紧张的程度达到白热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调整上课的时间单元,提高时间利用率,将会缓解场馆、教室紧张的现状(表6)。
1) 调整后的时间安排,缩短了上课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原有的100 min的上课时间内,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有中间休息的时间,这个时间在5~10 min不等,因此,真正的教学时间在90 min左右。调整后的上课时间,减少中间休息的环节,提高了课堂效率。
2) 增加了上课单元,为场馆、教室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可利用的时间,提高了使用率,缓解了场地使用压力。
3) 提高了教学质量。现有的第五大节(9~10节)上课时间为16:40-18:20,在冬季由于天黑得早,这个单元技术课程的外场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调整后的上课时间为16:10-17:40分,上课时间提前了约40 min,减少了气候产生的影响,保证了外场课程的课堂教学。
4) 节约了能源。第六大节(11~12节)原在19:30~21:10分,场外课需用灯光照明,调整后的时间为18:00~19:30,在夏季无需灯光便可上课。
5) 增加了组织活动单元。原来晚上的活动仅有一个单元时间,即19:30~21:10分,学生活动、上课与场馆开放经常发生冲突,调整后的晚上时间为18:00~19:30和19:50~21:20,增加了一个单元,可有效缓解上课、学生活动的安排与场馆开放的矛盾。
3.2 将各专业的训练课程安排在不同的时间
从运动项目的设置来看,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三个术科类专业学生参加训练的运动技术项目大多是相同的。根据专项训练课程的教学是按照水平的高低进行的特点,这三个专业的专项训练应该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但由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这二个专业学生的水平较低,更主要的是场地无法同时容纳三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因此,排课时采取分时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安排在不同的训练时间,以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
3.3 将技术教学课的安排由一学期分解为两学期
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是招生人数最多的两个专业。在这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安排了相当多的技术教学课程。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为了解决场馆紧张的现状,排课人员在进行课程的安排时,将一部分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一学期分解为两个学期,从而减少场地的负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又为专项训练课程提供了场地保障。
3.4 在排课时优先进行技术课程的安排,其次进行理论课程的安排
在进行教学安排时,首先进行技术课程的安排,这样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完成教学任务。
3.5 调整场馆布局,合理配置场地
将相近似的项目的场地合并使用。如篮排球场地通用,健美操与艺术体操场地合在一个馆内,体操场地合并,可以充分提高场地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戴向明.北京体育大学场馆使用效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
[2] 刘爱华.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4(3).
[3] 成守允.合肥工业大学体育课课时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0(9).
[4] 史建国.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相关因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3).
[5] 曹亚东.沈阳市网球场馆现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
关键词:体育场馆;体育院校;使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04-03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College Gymnasiums in Teaching
——Take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HEN Ling1, CHENG Ji-hong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Sports colleges often meet with difficulties in applying gymnasiums in teach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gymnasiums in teaching i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class time is adjusted. Second, different majors' classes are arranged in different time. Third, technique classes are arranged in two terms. Fourth, the arrangement of technique classes is prior to the arrangement of theoretical classes. Fifth, the distribution of gymnasiums is adjusted and the venues are reasonably arranged.
Key words: gymnasiums; sports colleg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application; countermeasures
逐步扩大的招生规模与相对滞后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高等学校在发展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矛盾。而在体育院校中,各类体育场馆在教学使用中的捉襟见肘,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场馆与教学之间供需矛盾的日渐突出,直接影响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也无法保证基本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尽可能地化解二者之间的不平衡,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场馆,使之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 场馆使用的现状
1.1 场馆的分布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由建校初期仅包含7个项目的9个场馆,发展到目前拥有26个可供教学训练使用的场馆,涉及的运动项目达到26项,尤其是进入21世纪,学校增加了10个场馆,占场馆总数的38%,应当说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
1.2 本科生使用场馆的现状
我们对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本科生技术课中场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表2)。
2 场馆使用现状的分析
2.1 场馆使用中的的问题
2.1.1 项目与场馆的不均衡性
从表1中可以看到,运动项目与场地之间的配置并不是1:1的比例,26个项目分散在各个场馆。有的是一个项目占据的场馆数不只一处,如田径;有的是几个项目占据着一块场地,如乒乓球、羽毛球、击剑。这种项目与场馆的离散程度,形成了各项目在场馆用地方面的不统一性,在管理上形成了一定的混乱。
2.1.2 本科生的场馆占用率不高
根据表1的数据,我们对本科生教学训练占用场馆的数量进行了统计(表3),统计结果表明,虽然本科生可使用的场馆数占到了总数的84.6%,但在这84.6%的场馆中,本科生真正全部时间都能使用的场馆为12个,仅占场馆总数的46%,还有38.5%的场馆是与竞技体校的学生合用。而据调查,竞技体校学生的训练通常要占到场馆使用时间的50%以上,个别项目如摔跤、柔道的训练时间达到70%,由此可见。本科生在场馆使用中的占有率并不是很高。
2.1.3 本科生场馆的使用率几近饱和
根据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6-21周各场馆的使用情况的调查(表2),我们可以看到,在9个室内训练馆中,有7个场馆的使用率已达到80%以上,其中有5个场馆达到100%的使用率。并且这7个场馆所涉及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68%,可见场馆的使用率是相当高的。室外训练场的使用率普遍低于室内训练馆。拳击训练房与轮滑场的使用率最低。(拳击目前仅开设专项训练)。
2.2 场馆使用的制约因素
2.2.1 编班的标准不统一
一直以来,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的编班分为两种:一是教学编班;二是行政编班。教学编班是排课人员在安排课程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按照不同课程类别最科学、最有效的上课人数进行编班。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同类别的课程,上课人数相差很大。如理论课教学中,有的专业课上课人数限制在20~30人,而有的专业课则达到120人左右。而技术课教学中,又有教学课和训练课在人数上的不同要求。行政编班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在学生入校后,由各院系按照一定的人数进行编班。这种编班的特点是人数相对地稳定,一般为30~40人;同一个班的学生所参加的技术训练课程不完全相同。
这两种编班标准的不同,导致了排课过程中上课班级学生人数的不固定,尤其是技术课程,教学班与行政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学生人数也完全不同,给场馆安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2.2 运动项目按水平分班教学的要求与理论课教学编班之间的矛盾
专项训练课是体育院校的特色课程,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项技术水平,同时为学生将来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它的教学不仅限于一般意义上运动项目的简单介绍,其教学活动具有运动队训练的特点,编班也是按照运动队训练的要求进行。由于学生的专项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为了达到更好地教学目的,各专项训练的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按照学生运动水平的高低来进一步进行分班。
理论课的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授课内容和教室所能容纳的人数进行,并不考虑学生的运动项目、水平的不同。因此,两种不同的编班要求使得教学安排必须选择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排课原则。从学校的办学效益这个大的原则上讲,如果以技术课程的编班要求作为排课的原则,那么,理论课的教学将会被划分为非常小的教学单位,无论从师资、教室还是教师的薪酬,都是学校无法承受的。因此,一直以来,学校的排课是以理论课的编班要求作为排课原则。那么,这种编班的安排势必会影响训练课程的安排,也就直接影响到场馆的合理使用。
2.2.3 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场馆之间的矛盾
以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6~13周的训练课程为例,将场馆需求量与现有场馆数量进行比较,从表4可以看到,招生规模的扩大,已远远超出了场馆所能承受的程度。排球、足球、舞蹈、体育舞蹈、摔跤、散打、健美操等项目的人数超出了一倍以上,柔道、跆拳道、套路等项目甚至超出了2~3倍。
2.2.4 各运动项目招生人数与实际教学编班人数存在偏差
2.2.5 学生周学时、日学时的要求对场馆使用的制约
根据体育院校的特点,多年来排课的最基本原则是:一天不超过8学时课时量;一天内不超过6学时术科量;不连续安排4个学时术科课程,并尽可能将中午、晚上的课均衡地安排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个年级或某一个班。理论课的教学编班决定了技术普修课的编班,75人的一个理论课教学编班,在技术教学课中则需要分成3~4个班,由于周学时决定每门课所要占用的单元时间,因此我们无法再将这3~4个班分在不同单元去上课,也就无法保证一周内每一块场地的使用率均达到100%。
2.2.6 外场上课的概率低
由于外场上课受气候影响较大,从教学效果、场地器材的保护、学生的安全等方面都考虑,教师们更愿意在馆内上课,即使有外场,也尽可能挤到馆内上课,因此,外场的使用率相对较低。
综合以上几种情况,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但无论哪种情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场馆的使用,使得场馆的使用不能完全按照它自身的要求来进行合理地规划。
3 对策研究
3.1 调整上课时间单元
在学校的教学改革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专业正倾向于增加术科课程,这将使场馆紧张的程度达到白热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调整上课的时间单元,提高时间利用率,将会缓解场馆、教室紧张的现状(表6)。
1) 调整后的时间安排,缩短了上课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原有的100 min的上课时间内,几乎每个教师都会有中间休息的时间,这个时间在5~10 min不等,因此,真正的教学时间在90 min左右。调整后的上课时间,减少中间休息的环节,提高了课堂效率。
2) 增加了上课单元,为场馆、教室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可利用的时间,提高了使用率,缓解了场地使用压力。
3) 提高了教学质量。现有的第五大节(9~10节)上课时间为16:40-18:20,在冬季由于天黑得早,这个单元技术课程的外场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调整后的上课时间为16:10-17:40分,上课时间提前了约40 min,减少了气候产生的影响,保证了外场课程的课堂教学。
4) 节约了能源。第六大节(11~12节)原在19:30~21:10分,场外课需用灯光照明,调整后的时间为18:00~19:30,在夏季无需灯光便可上课。
5) 增加了组织活动单元。原来晚上的活动仅有一个单元时间,即19:30~21:10分,学生活动、上课与场馆开放经常发生冲突,调整后的晚上时间为18:00~19:30和19:50~21:20,增加了一个单元,可有效缓解上课、学生活动的安排与场馆开放的矛盾。
3.2 将各专业的训练课程安排在不同的时间
从运动项目的设置来看,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三个术科类专业学生参加训练的运动技术项目大多是相同的。根据专项训练课程的教学是按照水平的高低进行的特点,这三个专业的专项训练应该安排在同一时间进行,但由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这二个专业学生的水平较低,更主要的是场地无法同时容纳三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因此,排课时采取分时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安排在不同的训练时间,以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
3.3 将技术教学课的安排由一学期分解为两学期
运动训练专业和体育教育专业是招生人数最多的两个专业。在这两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安排了相当多的技术教学课程。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为了解决场馆紧张的现状,排课人员在进行课程的安排时,将一部分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一学期分解为两个学期,从而减少场地的负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又为专项训练课程提供了场地保障。
3.4 在排课时优先进行技术课程的安排,其次进行理论课程的安排
在进行教学安排时,首先进行技术课程的安排,这样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完成教学任务。
3.5 调整场馆布局,合理配置场地
将相近似的项目的场地合并使用。如篮排球场地通用,健美操与艺术体操场地合在一个馆内,体操场地合并,可以充分提高场地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戴向明.北京体育大学场馆使用效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
[2] 刘爱华.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4(3).
[3] 成守允.合肥工业大学体育课课时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0(9).
[4] 史建国.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的相关因素[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3).
[5] 曹亚东.沈阳市网球场馆现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