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对于水的依赖、向往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城市滨水环境是集商业、文化、娱乐设施于一体的空间环境,其中亲水环境是滨水地区最有活力和魅力的场所。对城市滨水景观与景观设施做初步的分析和了解,从滨水环境的概念入手,阐述了滨水环境的特征,将城市滨水环境分为滨湖型,滨河型,城市湿地型三类。对城市的滨水环境的亲水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人在滨水区游憩是想得到不同的游憩体验理念,得出人们游憩的满意度是重要的原则依据。论述亲水景观设计的依据,阐述亲水景观的设计要点。对亲水景观的特点进行总结,从而完善整个亲水设施的设计体系。结合实际案例,对其滨水区域的特点和亲水活动的特殊性加以全面分析并得到一定的经验总结。
关键词:亲水景观滨水区亲水性水景景观设计亲水活动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滨水环境是指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的空间区域。是最具魅力的公共空间之一。
滨水空间的特征具有(1)开放性亲水空间应该是所有人可以使用的对象,必须遵循开放空间的原则。(2)可停留性空间的活力不仅取决于其中的人数,也取决于人们停留的时间,如果人数不多但停留时间长也会增强空间的活力。(3)多样性鉴于亲水活动的多样性,亲水空间提供活动场地的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提供不同的活动空间。并且提高人们可参与性,增强空间的吸引力。(4)可达性可达包括行为的可达、视线的可达和心理的可达。容许人们到达、在其中穿行,从一个场所到达另一个场所。(5)可参与性滨水空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空间的积极性,强调人在其中活动,以及活动对于空间的意义。
滨水环境根据其概念分为三种类型:滨河型、滨湖型、城市湿地。
(1)滨河型在现代汉语辞海中“河流”的定义为“天然或人工的水道”。我国这一类型的滨水空间占大多数。
(2)滨湖型一般指较大的湖泊或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工湖的滨水地带。这类湖体水面大都比较平静,水位都较为稳定,比较容易形成亲水空间。
(3)城市湿地城市湿地为位于城市区域内的,受到城市活动影响,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气。
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人文景观.(1)自然景觀:包括水体、植被、地形地貌、生物等。(2)人工景观:包括构筑物、堤岸、亲水设施、码头、游步道、广场、小品设施等。(3)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文物古迹、地域文化、城市记忆等。
滨水景观设施是指依托于水体建筑的,满足观赏者使用或供人观赏的小型设施,包括水中汀步、水中树池、临水平台、下水踏步、码头等。
(1)水中汀步水中汀步指设在水中供人通行的石块,一般由天然石材或混凝土制成,其形状材质千变万化富有美感。(2)水中树池水中树池是指设在水中的种植池,可以丰富水面空间增加环境层次。(3)临水平台临水平台设在水边,供人休息、观赏。设计时应精心考虑通行路线及周围环境,使人有景可观。(4)下水踏步为了进一步体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在堤岸线上选择合适地段,将其设计为阶梯状踏步,以供人沿阶而下近距离观赏水景。(5)码头及其他小型水景设施
滨水地段亲水景观塑造的方法体系,其中包括滨水地段的空间塑造、利于亲水的驳岸形态处理、可参与的水环境设计、景物塑造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城市滨水地段的空间类型主要包括线性空间和节点空间。滨水地段的整体空间特征是呈线形分布,通常长度延伸几百米甚至几公里,而宽度只限于水岸交界的几十米范围内。
线性特征符合水域空间的自然特征,表达了一种方向性,具有运动、延伸、增长的意味。提供足够长度的滨水步行空间是满足运动的首要前提。
节点空间也可认为是线性空间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一些尺度较小的节点空间。但由于形态、区位、建构方法等的不同而使节点空间独具特色,从而往往成为更有吸引力的空间。在滨水地段,动态人流往往大于静止人群,人们更喜欢沿着水边走动,无论是出于内心的需求还是由于环境的支持,但运动的人需要休息,不停浏览扫描的视线也需要有停顿点。因此,在适当的地段,打破连续均质的线形空间而设置的一系列节点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沿水的堤岸应设计成无阻力的流线型,避免平直、减缓流速,减小水浪。避免出现生硬突然的转折,以免产生紊流。
在近水岸的地段增设一些必要的设施和进行适当的景观处理,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要素一一水,提供一些人与水更为接近的场所,为人们参与到水环境中,发生深层次的亲水行为提供可能。水是天然的帷幕和背景,面向水较大面积的水面可以形成更加完整的景观,并能提供更加丰富的戏水活动。将平台伸入水中,使人更加感受到水面的开阔,并体验到水浪袭来的惊喜。事实表明,在近水岸一些凸向水中的部分,非常吸引人。
在景物营造中绿化方面,水与绿的结合是环境景观的基础。自然美是滨水地段的主要美学特征,应该设法营造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持岸线的纯自然性,从而给人以回归大自然原始美的感觉,这是滨水地段绿化的首要意义。
在景物营造中场地的设施有:(1)围护设施围护设施的形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亲水程度。对于不具防浪作用的栏杆,除下部为防止儿童落水而严密外,则应尽量做到通透。由于安全因素,高度不宜低于l.lm,但在800mm到900mm的高度应增设一级扶手,从而使人在行进和驻足时都能很自然的接近栏杆,有所依靠,更利于观水。还可以有一级供踩踏的平台,可以很窄,紧贴栏杆底部,高度300mm以内,以方便儿童观水。不宜采用软质铁链之类材料,只会减少依靠的范围。(2)休憩设施最有效也最实在的休憩设施是各种形式的座椅。滨水地段的座椅应该连续不间断地布置,消除步行者的疲劳,也为丰富活动的发生提供条件,从而延长人们在水边的活动时间。(3)雕塑在现代都市空间中,雕塑作品作为人与空间环境进行交流的媒介和情感信息的载体,具有改善空间视觉质量,提高空间的文化品质,使空间变得更有意义的作用。滨水地段是城市的开放空间,具有“单纯、空旷的背景,”为环境雕塑的设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水面铺装对水体表面进行适当的装饰,我们称其为“水面铺装”,应该是一种操作性强的可行办法,如铺在水面的彩色帆布、水中飘浮的甲板、木桩等,对景观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日本土木学汇编,滨水景观设计.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2]滨水景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丹麦〕杨•盖尔,何可人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美〕约翰•西蒙,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张庭伟,冯晖,彭治权.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亲水景观滨水区亲水性水景景观设计亲水活动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滨水环境是指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的空间区域。是最具魅力的公共空间之一。
滨水空间的特征具有(1)开放性亲水空间应该是所有人可以使用的对象,必须遵循开放空间的原则。(2)可停留性空间的活力不仅取决于其中的人数,也取决于人们停留的时间,如果人数不多但停留时间长也会增强空间的活力。(3)多样性鉴于亲水活动的多样性,亲水空间提供活动场地的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提供不同的活动空间。并且提高人们可参与性,增强空间的吸引力。(4)可达性可达包括行为的可达、视线的可达和心理的可达。容许人们到达、在其中穿行,从一个场所到达另一个场所。(5)可参与性滨水空间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空间的积极性,强调人在其中活动,以及活动对于空间的意义。
滨水环境根据其概念分为三种类型:滨河型、滨湖型、城市湿地。
(1)滨河型在现代汉语辞海中“河流”的定义为“天然或人工的水道”。我国这一类型的滨水空间占大多数。
(2)滨湖型一般指较大的湖泊或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工湖的滨水地带。这类湖体水面大都比较平静,水位都较为稳定,比较容易形成亲水空间。
(3)城市湿地城市湿地为位于城市区域内的,受到城市活动影响,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气。
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人文景观.(1)自然景觀:包括水体、植被、地形地貌、生物等。(2)人工景观:包括构筑物、堤岸、亲水设施、码头、游步道、广场、小品设施等。(3)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文物古迹、地域文化、城市记忆等。
滨水景观设施是指依托于水体建筑的,满足观赏者使用或供人观赏的小型设施,包括水中汀步、水中树池、临水平台、下水踏步、码头等。
(1)水中汀步水中汀步指设在水中供人通行的石块,一般由天然石材或混凝土制成,其形状材质千变万化富有美感。(2)水中树池水中树池是指设在水中的种植池,可以丰富水面空间增加环境层次。(3)临水平台临水平台设在水边,供人休息、观赏。设计时应精心考虑通行路线及周围环境,使人有景可观。(4)下水踏步为了进一步体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在堤岸线上选择合适地段,将其设计为阶梯状踏步,以供人沿阶而下近距离观赏水景。(5)码头及其他小型水景设施
滨水地段亲水景观塑造的方法体系,其中包括滨水地段的空间塑造、利于亲水的驳岸形态处理、可参与的水环境设计、景物塑造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城市滨水地段的空间类型主要包括线性空间和节点空间。滨水地段的整体空间特征是呈线形分布,通常长度延伸几百米甚至几公里,而宽度只限于水岸交界的几十米范围内。
线性特征符合水域空间的自然特征,表达了一种方向性,具有运动、延伸、增长的意味。提供足够长度的滨水步行空间是满足运动的首要前提。
节点空间也可认为是线性空间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一些尺度较小的节点空间。但由于形态、区位、建构方法等的不同而使节点空间独具特色,从而往往成为更有吸引力的空间。在滨水地段,动态人流往往大于静止人群,人们更喜欢沿着水边走动,无论是出于内心的需求还是由于环境的支持,但运动的人需要休息,不停浏览扫描的视线也需要有停顿点。因此,在适当的地段,打破连续均质的线形空间而设置的一系列节点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沿水的堤岸应设计成无阻力的流线型,避免平直、减缓流速,减小水浪。避免出现生硬突然的转折,以免产生紊流。
在近水岸的地段增设一些必要的设施和进行适当的景观处理,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要素一一水,提供一些人与水更为接近的场所,为人们参与到水环境中,发生深层次的亲水行为提供可能。水是天然的帷幕和背景,面向水较大面积的水面可以形成更加完整的景观,并能提供更加丰富的戏水活动。将平台伸入水中,使人更加感受到水面的开阔,并体验到水浪袭来的惊喜。事实表明,在近水岸一些凸向水中的部分,非常吸引人。
在景物营造中绿化方面,水与绿的结合是环境景观的基础。自然美是滨水地段的主要美学特征,应该设法营造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保持岸线的纯自然性,从而给人以回归大自然原始美的感觉,这是滨水地段绿化的首要意义。
在景物营造中场地的设施有:(1)围护设施围护设施的形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亲水程度。对于不具防浪作用的栏杆,除下部为防止儿童落水而严密外,则应尽量做到通透。由于安全因素,高度不宜低于l.lm,但在800mm到900mm的高度应增设一级扶手,从而使人在行进和驻足时都能很自然的接近栏杆,有所依靠,更利于观水。还可以有一级供踩踏的平台,可以很窄,紧贴栏杆底部,高度300mm以内,以方便儿童观水。不宜采用软质铁链之类材料,只会减少依靠的范围。(2)休憩设施最有效也最实在的休憩设施是各种形式的座椅。滨水地段的座椅应该连续不间断地布置,消除步行者的疲劳,也为丰富活动的发生提供条件,从而延长人们在水边的活动时间。(3)雕塑在现代都市空间中,雕塑作品作为人与空间环境进行交流的媒介和情感信息的载体,具有改善空间视觉质量,提高空间的文化品质,使空间变得更有意义的作用。滨水地段是城市的开放空间,具有“单纯、空旷的背景,”为环境雕塑的设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水面铺装对水体表面进行适当的装饰,我们称其为“水面铺装”,应该是一种操作性强的可行办法,如铺在水面的彩色帆布、水中飘浮的甲板、木桩等,对景观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日本土木学汇编,滨水景观设计.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2]滨水景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丹麦〕杨•盖尔,何可人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美〕约翰•西蒙,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景观设计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张庭伟,冯晖,彭治权.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