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应该是:降低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选择合理的降压药控制血压是目前临床上的重要课题。应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36例,探讨分析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36例,男72例,女64例,年龄40~75岁。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壓1级、2级的判断标准。两组患者均无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以及痛风史,并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诊断标准:舒张压在90~110mmHg和(或)收缩压在140~170mmHg。
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8例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方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80mg/12.5mg)1/2片,1次/日,如患者血压仍没有降到140/90mmHg以下,则可增加到1片;对照组68例采用给予缬沙坦的治疗方案,缬沙坦80mg/次,1次/日。两组治疗观察均8周。具体要求为,采用汞柱台式血压计,治疗期间每天8:00~10:00、14:00~16:00静坐30分钟后取坐位测量血压。治疗前3天每天测量血压两次,治疗开始后第1、2周每天测量血压两次,第3~8周每天测量血压1次。并且在治疗前后两组均需检查患者的空腹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脂情况。通过对照研究两组之间的不同,得出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85mmHg);②有效:舒张压虽未下降10mmHg但降至正常;③无效:未达到上述的水平1。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2检验。
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的治疗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并且逐渐年轻化,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2。因此如何在临床上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降压药的有效性30%~70%3。
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 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作用大于AT2受体约20000倍),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远曲小管近端。研究表明,在肾皮质存在着高亲和力的受体,其为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结合部位和作用部位,抑制远曲小管近端的氯化钠转运。噻嗪类的作用方式为抑制钠和氯离子的共转运,竞争氯离子作用部位能影响电解质的重吸收,这将直接增加钠和氯的排泄,并间接减少血浆容积,继而增加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分泌和钾排泄,使血清钾降低。因为肾素-醛固酮系统是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的,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减少与噻嗪类利尿剂相关的钾丢失。
本文通过1个疗程(8周)的观察治疗发现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疗效非常显著,其有效率(95.6%)远远高于使用缬沙坦为主要治疗方案的对照组(76.5%),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效果显著,在较短时间内使血压降至正常,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度4,是一种目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光,玄春花,关立克.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5):460-461.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3李鹏,刘勇,吴海松.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54-55.
4乔增海.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7):84-85.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因此,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应该是:降低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选择合理的降压药控制血压是目前临床上的重要课题。应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36例,探讨分析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36例,男72例,女64例,年龄40~75岁。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壓1级、2级的判断标准。两组患者均无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以及痛风史,并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者。诊断标准:舒张压在90~110mmHg和(或)收缩压在140~170mmHg。
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8例采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治疗方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80mg/12.5mg)1/2片,1次/日,如患者血压仍没有降到140/90mmHg以下,则可增加到1片;对照组68例采用给予缬沙坦的治疗方案,缬沙坦80mg/次,1次/日。两组治疗观察均8周。具体要求为,采用汞柱台式血压计,治疗期间每天8:00~10:00、14:00~16:00静坐30分钟后取坐位测量血压。治疗前3天每天测量血压两次,治疗开始后第1、2周每天测量血压两次,第3~8周每天测量血压1次。并且在治疗前后两组均需检查患者的空腹血糖、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血脂情况。通过对照研究两组之间的不同,得出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患者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85mmHg);②有效:舒张压虽未下降10mmHg但降至正常;③无效:未达到上述的水平1。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2检验。
结果
经过8周治疗后,治疗组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的治疗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并且逐渐年轻化,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2。因此如何在临床上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降压药的有效性30%~70%3。
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它选择性地作用于AT1受体亚型,阻断Ang Ⅱ与AT1受体的结合(其特异性拮抗AT1受体的作用大于AT2受体约20000倍),从而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的释放,产生降压作用。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远曲小管近端。研究表明,在肾皮质存在着高亲和力的受体,其为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结合部位和作用部位,抑制远曲小管近端的氯化钠转运。噻嗪类的作用方式为抑制钠和氯离子的共转运,竞争氯离子作用部位能影响电解质的重吸收,这将直接增加钠和氯的排泄,并间接减少血浆容积,继而增加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分泌和钾排泄,使血清钾降低。因为肾素-醛固酮系统是血管紧张素Ⅱ依赖性的,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减少与噻嗪类利尿剂相关的钾丢失。
本文通过1个疗程(8周)的观察治疗发现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疗效非常显著,其有效率(95.6%)远远高于使用缬沙坦为主要治疗方案的对照组(76.5%),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临床上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效果显著,在较短时间内使血压降至正常,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依从度4,是一种目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光,玄春花,关立克.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5):460-461.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3李鹏,刘勇,吴海松.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谷峰比值与平滑指数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54-55.
4乔增海.缬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社区医学杂志,2010,8(1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