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147-01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诗意语文”、“大语文”、“绿色语文”……新的教育理论让我们欣喜,但也让我们迷茫:语文课堂应该怎么改?颠覆重构,还是把握语文本质,在不变与变中继承发扬?下面,我结合自己在一线教学的实践,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 把握语文学科本质,坚守语文教育底线
课改中语文教学及相关内容应进行调整,但变化和改革不是对所有的东西的抛弃,好的根本性的东西一定要坚守。既要坚守语文学科性质,重视语文教育的根基,还要重视教学走向教育的基本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语文学科性质的坚守。一段时间,语文教学侧重于“工具性”,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还有一段时间,语文课缺少了对文本语言的赏析,缺少了听说读写的相关训练,淡化了工具性的特点,高度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关注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使语文课成了纯粹的“思想政治课”,使语文课变了样、走了形。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及高尚的审美意识。至于如何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的融合于语文一体,教师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课堂形式有怎样的变化,万不能丢弃语文学科性质。
2.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根基。阅读教育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阅读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少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放弃了课外阅读。教学中我发现很多课外阅读量低所带来的弊端:读不懂文本,课外阅读得分较低;所写作文大多为流水账,缺少深度;没有学习的目标,缺少对人生的思考。高尔基说:“爱书吧,书会给你知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课外阅读能开阔视野,增加知识,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与熏陶;能促进阅读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广泛阅读会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有较多受益。新课改中,千变万变语文教育的根基不能变。我们要引导学生爱上阅读,让书走进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爱是教学走向教育的基本保障。教育家夏丏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教育若没有“情”的介入,没有“情”的温暖与回应,教育将失去育人的根本功能,演化成空洞的说教、训诫和强迫。没有爱的教育一切将显得苍白无力。教学中,我关爱每一个学生,积极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关心学生成绩的高低起伏,关注学生思想的轻微变化。我们对学生关心与否,学生能体会到。这正如物理学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前不久,我校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一个老师是谁”的问卷调查,全班竟有90%以上的学生写的是我。现在想想,我所教的班级成绩较好,多半原因是学生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关爱,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努力学习。所以,爱是教学走向教育的基本保障,我们要永久遵守。
二 更新教育思想,使语文教学向语文教育
课改的转变,来自于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变会引发教学中关注点的转变,关注点的转变直接决定课改的境界与方法。课改无论如何改,让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是永远不变的,但除了知识的学习,我们更需关注孩子们的情感、能力、实践的培养,让语文课堂由原来枯燥的应对中考教学,走向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走向对学生生命发展的终极关注。
1.关注学生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每年送完一届毕业班之后,我都会发现,有些优等生毕业后即使路上与老师巧遇,也会视而不见,与朝夕相处3年之久的老师竟形同陌路。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不能全怪学生家庭教育的欠缺,应该还有我们的责任。另外,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语文老师有责任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例如,学习《傅雷家书两则》,引导学生感受傅雷对儿子傅聪的疼爱与呵护,促使学生对父母、对老师、对万物心怀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习《谈生命》时,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使其冷静客观从容的面对生命,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那树》时,让学生明白现代文明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人都要心怀天下,思想要紧扣时代的脉搏。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不仅为社会培养高分的学生,更要培养忧国忧民、心怀感恩的学生,培养其人文情怀。
2.改变学习方式,注重能力提升。学校开课授业为的是什么?仅仅为了让学生考出高分吗?不是,更重要的是为社会输送人才,输送会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以往,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知识的学习,于是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的耐心讲解,惟恐漏掉些许知识点。而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踐告诉我,知识的学习,未必就是能力提升。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呢?我们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唤醒其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习的素养,加强学法指导。教学设计上,积极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有序完成合作探究学习。例如探究方向上老师要稍加点拨,使学生明确课堂纪律,告知小组发言时要“活而有序”等,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法。事实证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因为学生能力的高低,决定祖国未来的命运,我们教师肩上的责任是沉甸甸的。
3.关注学生实践,培养探究精神。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以埋头读书应对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们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但以往我们的教学却过多的关注了学生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实践探究精神的培养。新课改以来,我校独创“情效大课堂”,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学过程就是由学生展示课堂自主学习效果。课堂上,有展示小组学习效果展示环节,有展示小组为其他组同学释疑解惑环节,有课堂收获展示环节,还有课堂质疑环节。整堂课上,是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射,是学生口若悬河的讲解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见,教学中只是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是不够的,我们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通过实践去获取知识,去辨伪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精神。
语文教育中不变的是学习与教育的规律,变的是思维与方法,我们相信只要秉持好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变与不变,语文的教改之路一定会走得更加稳健、扎实。
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诗意语文”、“大语文”、“绿色语文”……新的教育理论让我们欣喜,但也让我们迷茫:语文课堂应该怎么改?颠覆重构,还是把握语文本质,在不变与变中继承发扬?下面,我结合自己在一线教学的实践,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 把握语文学科本质,坚守语文教育底线
课改中语文教学及相关内容应进行调整,但变化和改革不是对所有的东西的抛弃,好的根本性的东西一定要坚守。既要坚守语文学科性质,重视语文教育的根基,还要重视教学走向教育的基本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语文学科性质的坚守。一段时间,语文教学侧重于“工具性”,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还有一段时间,语文课缺少了对文本语言的赏析,缺少了听说读写的相关训练,淡化了工具性的特点,高度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关注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使语文课成了纯粹的“思想政治课”,使语文课变了样、走了形。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及高尚的审美意识。至于如何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的融合于语文一体,教师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课堂形式有怎样的变化,万不能丢弃语文学科性质。
2.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根基。阅读教育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阅读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不少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放弃了课外阅读。教学中我发现很多课外阅读量低所带来的弊端:读不懂文本,课外阅读得分较低;所写作文大多为流水账,缺少深度;没有学习的目标,缺少对人生的思考。高尔基说:“爱书吧,书会给你知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课外阅读能开阔视野,增加知识,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与熏陶;能促进阅读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广泛阅读会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有较多受益。新课改中,千变万变语文教育的根基不能变。我们要引导学生爱上阅读,让书走进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爱是教学走向教育的基本保障。教育家夏丏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教育若没有“情”的介入,没有“情”的温暖与回应,教育将失去育人的根本功能,演化成空洞的说教、训诫和强迫。没有爱的教育一切将显得苍白无力。教学中,我关爱每一个学生,积极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关心学生成绩的高低起伏,关注学生思想的轻微变化。我们对学生关心与否,学生能体会到。这正如物理学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前不久,我校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一个老师是谁”的问卷调查,全班竟有90%以上的学生写的是我。现在想想,我所教的班级成绩较好,多半原因是学生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关爱,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会努力学习。所以,爱是教学走向教育的基本保障,我们要永久遵守。
二 更新教育思想,使语文教学向语文教育
课改的转变,来自于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变会引发教学中关注点的转变,关注点的转变直接决定课改的境界与方法。课改无论如何改,让学生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是永远不变的,但除了知识的学习,我们更需关注孩子们的情感、能力、实践的培养,让语文课堂由原来枯燥的应对中考教学,走向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走向对学生生命发展的终极关注。
1.关注学生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每年送完一届毕业班之后,我都会发现,有些优等生毕业后即使路上与老师巧遇,也会视而不见,与朝夕相处3年之久的老师竟形同陌路。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不能全怪学生家庭教育的欠缺,应该还有我们的责任。另外,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语文老师有责任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例如,学习《傅雷家书两则》,引导学生感受傅雷对儿子傅聪的疼爱与呵护,促使学生对父母、对老师、对万物心怀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习《谈生命》时,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本质,使其冷静客观从容的面对生命,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那树》时,让学生明白现代文明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人都要心怀天下,思想要紧扣时代的脉搏。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不仅为社会培养高分的学生,更要培养忧国忧民、心怀感恩的学生,培养其人文情怀。
2.改变学习方式,注重能力提升。学校开课授业为的是什么?仅仅为了让学生考出高分吗?不是,更重要的是为社会输送人才,输送会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以往,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知识的学习,于是课堂上总是不厌其烦的耐心讲解,惟恐漏掉些许知识点。而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踐告诉我,知识的学习,未必就是能力提升。如何提升学生能力呢?我们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唤醒其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习的素养,加强学法指导。教学设计上,积极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有序完成合作探究学习。例如探究方向上老师要稍加点拨,使学生明确课堂纪律,告知小组发言时要“活而有序”等,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法。事实证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因为学生能力的高低,决定祖国未来的命运,我们教师肩上的责任是沉甸甸的。
3.关注学生实践,培养探究精神。物理学家丁肇中说过,“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以埋头读书应对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们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但以往我们的教学却过多的关注了学生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学生实践探究精神的培养。新课改以来,我校独创“情效大课堂”,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学过程就是由学生展示课堂自主学习效果。课堂上,有展示小组学习效果展示环节,有展示小组为其他组同学释疑解惑环节,有课堂收获展示环节,还有课堂质疑环节。整堂课上,是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射,是学生口若悬河的讲解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见,教学中只是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是不够的,我们要让学生“动”起来,自己通过实践去获取知识,去辨伪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精神。
语文教育中不变的是学习与教育的规律,变的是思维与方法,我们相信只要秉持好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变与不变,语文的教改之路一定会走得更加稳健、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