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以“奥林匹克”冠名的体育场都坐落在有幸承办过奥运会的城市,有过作为奥运会主会场的光荣历史,比如罗马奥林匹克和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但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一座耗资1.16亿美元的体育场,虽然被冠以“奥林匹克”之名,也在一直努力得到奥运之神的垂青,可到目前为止,奥林匹克在这里还只是一个梦想。
与国父同名
柏林和罗马的奥林匹克体育场,都是在申办奥运会成功后才兴建的,后来大规模的改建也是因为世界杯或者其他重大体育赛事的到来。但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在奥运会申办阶段就投入天文数字的资金,可等完全修建成功,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已花落北京,尽管在2012年奥运会的申办中又不敌伦敦,但伊斯坦布尔的奥林匹克梦却一直没有破灭。
现在伊斯坦布尔奥林匹克体育场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在欧洲颇有名气的加拉塔萨雷队宁可用更小一点的阿里·萨米·延球场作为主场,而费内巴切已经有了萨拉吉奥卢球场。但是土耳其人对此并没有怨言,他们甚至用国父阿塔蒂尔克的名字给体育场命名,因此体育场的全称是阿塔蒂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Atatürk Olympic Stadium )。在土耳其语里,Ata是父亲的意思,Atatürk 就是“土耳其人之父”的意思。1934年11月24日,土耳其国会向现代土耳其共和国创始人凯末尔赐予“阿塔蒂尔克”一姓。这个姓在土耳其是无上的荣誉,后来一些举国之力建造的大型工程也会用国父之姓命名。在阿塔蒂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之前,伊斯坦布尔还有阿塔蒂尔克机场。
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之前,土耳其已经失败过两次。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按规划开始修建奥林匹克公园,以及处于公园中心地带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土耳其政府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对奥运会的“追求”,1992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就通过奥林匹克法,规定政府要从财政收入中拨出一部分用于奥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无论政府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申办奥运的工作都不能中断。
弯月是标志
伊斯坦布尔是一个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这也让奥林匹克体育场拥有了一种跨洲际文化的色彩。建筑师米歇尔·马卡里和艾默里克·祖布勒纳承担了工程的设计,巴黎的法兰西大球场同样也出自这个法国团队之手,因此也有人说,伊斯坦布尔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与法兰西大球场非常相似。两个体育场都相当平民化,不像一般的大型建筑,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两座球场还兼顾了教育功能。在阿塔蒂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里,人们可以看到八间教室和一个圆形露天剧场;法兰西大球场则提供场地,让小学生们举行夏令营活动。作为国家体育场,这样的功能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在阿塔蒂尔克体育场顶棚的设计上,建筑师们没有采用流行的全封闭设计。在西看台之上,顶棚借用土耳其国旗标志性的弯月形状,虽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仍让人感到精巧而轻盈。其实这个顶棚重达3400吨,面积达到1.86万平方米,其中最高的支柱高达72米,这个顶棚现在成为体育场的标志。在相对的看台上,顶棚特意避开弯月形,使用较一般的设计,就是为了让体育场从整体上看起来有一种不对称的美。
体育场的内部设计更具现代感,不仅适用于足球比赛,也适用其他运动项目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体育场能容纳8万人,场内全部是座席,所有座椅都是灰色。座位与座位之间的间距很大,可以让观众伸展腿脚,舒适地欣赏比赛,人们绝对不用为体育场拥挤而担心。更棒的是,就算是全场爆满,比赛结束后,所有观众都可以在八分钟内退场完毕。对很多球迷来说,相对大的个人空间和少一点的拥挤感,已经很奢侈了。但如果参观过了看台上的“总统套间”,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奢侈。在球场主看台上设有36个贵宾包厢,其豪华程度不亚于五星级酒店,宽敞的房间里有长会议桌、电视、酒吧和服务人员周到的服务。事实上,阿塔蒂尔克球场和诺坎普球场一样,也是欧足联的五星级球场。
因为是综合性体育场,土耳其人考虑得相当周到,在阿塔蒂尔克体育场旁边还有一个叫阿奈克斯的小体育场,在有大型田径或足球比赛的时候,用来做热身。两块场地之间由一条长200米的专用通道连接,如果觉得去阿奈克斯有点麻烦的话,运动员还可以选择去两个主更衣室之间的健身房。把这样的实用设施安排在主看台里,也算是阿塔蒂尔克体育场的特点之一。在一共六层楼里的主看台里,不仅有传统的更衣室,还有安保中心、新闻大厅和各种办公室,通往看台最高层的通道也在里面。
伊斯坦布尔的地理位置对阿塔蒂尔克体育场来说并不总是好事,这座城市处于地震活跃带附近,有专家预测,在近几十年里,那里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为62%。1999年,土耳其就有两个城市发生过里氏7.4级的大地震。正因为有这方面的担心,阿塔蒂尔克体育场在设计和施工时都特别注意建筑的抗震性。
土耳其人的奥林匹克梦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圆,这也意味着阿塔蒂尔克体育场需要接受一番彻底的现代化,才能再适应新时代奥运会的需要。
体育场旁边应该是计划中的奥林匹克公园和其他奥运场馆,但因为奥林匹克之神的降临遥遥无期,工程停滞,使体育场的周边环境不太理想,总有一种工地的感觉。体育场到市中心还有一段距离,计划中,应该有一条轻轨线通往体育场,但现在只有专线车从市中心的塔克西姆广场开往这里。
永远经典
尽管在国内,阿塔蒂尔克体育场的影响远远不及阿里·萨米·延球场和萨拉吉奥卢球场,甚至还不如贝西科塔斯队的伊纳尼球场,但它却享受到欧足联五星级球场的待遇。2004年,阿塔蒂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正式得到欧足联的认可,获得五星级球场的称号。2003/2004赛季,阿里·萨米·延球场要进行大规模维修,加拉塔萨雷借用阿塔蒂尔克体育场作为自己的主场。在该赛季的欧洲冠军联赛上,他们让作客的奥林匹亚科斯和意甲豪门尤文图斯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不过,在土耳其超级联赛中,加拉塔萨雷并没有在阿塔蒂尔克球场取得辉煌,尽管他们在这里取得10胜4平3负的优异成绩,但糟糕的客场成绩使他们只获得了联赛第六名。
2005年,阿塔蒂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终于迎来一场世人瞩目的比赛——欧洲冠军联赛决赛,对阵的双方是AC米兰和利物浦。经典的时刻从比赛第一分钟就开始了,马尔蒂尼的进球帮助AC米兰取得了梦幻开局。在上半场结束前,克雷斯波的两个进球让很多人认为,AC米兰将轻松地夺取第七个欧洲冠军杯冠军。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下半场风云突变,利物浦在六分钟内扳平比分,并在点球大战中击败了AC米兰,上演了欧冠决赛的大奇迹,阿塔蒂尔克体育场因而和这场决赛一起成为足球史上的经典传奇。
词条:阿塔蒂尔克(土耳其国父)
在土耳其,很多著名的建筑物都以“阿塔蒂尔克”命名,如土耳其最大的机场和博物馆都称为“阿塔蒂尔克”。在土耳其,阿塔蒂尔克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穆斯塔法·凯末尔(又称凯末尔·阿塔蒂尔克,1881.5.19~1938.11.10)是土耳其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作为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凯末尔出生于希腊,从小酷爱军事,长大后在军事学校学习,并接受了先进的革命思想,也为他日后的政治主张作好了铺垫。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不仅要割地赔款,而且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凯末尔挺身而出,率领土耳其人民开始了民族解放战争。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定都安卡拉,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1934年11月,土耳其实行姓氏法,大国民议会为了表彰凯末尔的功绩,授予他“阿塔蒂尔克”的姓,土耳其人一般都只用阿塔蒂尔克来称呼凯末尔,以示敬重。
1938年11月20日凯末尔逝世,被葬在安卡拉。矗立于陵墓入口右侧的独立堡塔上镌刻着他的名言:“生存意味着抗争与战斗,只有在斗争中成功,生存才成为可能。”这句话至今还在鼓舞着土耳其人,屹立在欧亚之间,岿然不动,威严而不可分裂。
与国父同名
柏林和罗马的奥林匹克体育场,都是在申办奥运会成功后才兴建的,后来大规模的改建也是因为世界杯或者其他重大体育赛事的到来。但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在奥运会申办阶段就投入天文数字的资金,可等完全修建成功,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已花落北京,尽管在2012年奥运会的申办中又不敌伦敦,但伊斯坦布尔的奥林匹克梦却一直没有破灭。
现在伊斯坦布尔奥林匹克体育场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在欧洲颇有名气的加拉塔萨雷队宁可用更小一点的阿里·萨米·延球场作为主场,而费内巴切已经有了萨拉吉奥卢球场。但是土耳其人对此并没有怨言,他们甚至用国父阿塔蒂尔克的名字给体育场命名,因此体育场的全称是阿塔蒂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Atatürk Olympic Stadium )。在土耳其语里,Ata是父亲的意思,Atatürk 就是“土耳其人之父”的意思。1934年11月24日,土耳其国会向现代土耳其共和国创始人凯末尔赐予“阿塔蒂尔克”一姓。这个姓在土耳其是无上的荣誉,后来一些举国之力建造的大型工程也会用国父之姓命名。在阿塔蒂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之前,伊斯坦布尔还有阿塔蒂尔克机场。
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之前,土耳其已经失败过两次。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按规划开始修建奥林匹克公园,以及处于公园中心地带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土耳其政府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对奥运会的“追求”,1992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就通过奥林匹克法,规定政府要从财政收入中拨出一部分用于奥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无论政府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申办奥运的工作都不能中断。
弯月是标志
伊斯坦布尔是一个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这也让奥林匹克体育场拥有了一种跨洲际文化的色彩。建筑师米歇尔·马卡里和艾默里克·祖布勒纳承担了工程的设计,巴黎的法兰西大球场同样也出自这个法国团队之手,因此也有人说,伊斯坦布尔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与法兰西大球场非常相似。两个体育场都相当平民化,不像一般的大型建筑,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两座球场还兼顾了教育功能。在阿塔蒂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里,人们可以看到八间教室和一个圆形露天剧场;法兰西大球场则提供场地,让小学生们举行夏令营活动。作为国家体育场,这样的功能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在阿塔蒂尔克体育场顶棚的设计上,建筑师们没有采用流行的全封闭设计。在西看台之上,顶棚借用土耳其国旗标志性的弯月形状,虽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仍让人感到精巧而轻盈。其实这个顶棚重达3400吨,面积达到1.86万平方米,其中最高的支柱高达72米,这个顶棚现在成为体育场的标志。在相对的看台上,顶棚特意避开弯月形,使用较一般的设计,就是为了让体育场从整体上看起来有一种不对称的美。
体育场的内部设计更具现代感,不仅适用于足球比赛,也适用其他运动项目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体育场能容纳8万人,场内全部是座席,所有座椅都是灰色。座位与座位之间的间距很大,可以让观众伸展腿脚,舒适地欣赏比赛,人们绝对不用为体育场拥挤而担心。更棒的是,就算是全场爆满,比赛结束后,所有观众都可以在八分钟内退场完毕。对很多球迷来说,相对大的个人空间和少一点的拥挤感,已经很奢侈了。但如果参观过了看台上的“总统套间”,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奢侈。在球场主看台上设有36个贵宾包厢,其豪华程度不亚于五星级酒店,宽敞的房间里有长会议桌、电视、酒吧和服务人员周到的服务。事实上,阿塔蒂尔克球场和诺坎普球场一样,也是欧足联的五星级球场。
因为是综合性体育场,土耳其人考虑得相当周到,在阿塔蒂尔克体育场旁边还有一个叫阿奈克斯的小体育场,在有大型田径或足球比赛的时候,用来做热身。两块场地之间由一条长200米的专用通道连接,如果觉得去阿奈克斯有点麻烦的话,运动员还可以选择去两个主更衣室之间的健身房。把这样的实用设施安排在主看台里,也算是阿塔蒂尔克体育场的特点之一。在一共六层楼里的主看台里,不仅有传统的更衣室,还有安保中心、新闻大厅和各种办公室,通往看台最高层的通道也在里面。
伊斯坦布尔的地理位置对阿塔蒂尔克体育场来说并不总是好事,这座城市处于地震活跃带附近,有专家预测,在近几十年里,那里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为62%。1999年,土耳其就有两个城市发生过里氏7.4级的大地震。正因为有这方面的担心,阿塔蒂尔克体育场在设计和施工时都特别注意建筑的抗震性。
土耳其人的奥林匹克梦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圆,这也意味着阿塔蒂尔克体育场需要接受一番彻底的现代化,才能再适应新时代奥运会的需要。
体育场旁边应该是计划中的奥林匹克公园和其他奥运场馆,但因为奥林匹克之神的降临遥遥无期,工程停滞,使体育场的周边环境不太理想,总有一种工地的感觉。体育场到市中心还有一段距离,计划中,应该有一条轻轨线通往体育场,但现在只有专线车从市中心的塔克西姆广场开往这里。
永远经典
尽管在国内,阿塔蒂尔克体育场的影响远远不及阿里·萨米·延球场和萨拉吉奥卢球场,甚至还不如贝西科塔斯队的伊纳尼球场,但它却享受到欧足联五星级球场的待遇。2004年,阿塔蒂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正式得到欧足联的认可,获得五星级球场的称号。2003/2004赛季,阿里·萨米·延球场要进行大规模维修,加拉塔萨雷借用阿塔蒂尔克体育场作为自己的主场。在该赛季的欧洲冠军联赛上,他们让作客的奥林匹亚科斯和意甲豪门尤文图斯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不过,在土耳其超级联赛中,加拉塔萨雷并没有在阿塔蒂尔克球场取得辉煌,尽管他们在这里取得10胜4平3负的优异成绩,但糟糕的客场成绩使他们只获得了联赛第六名。
2005年,阿塔蒂尔克奥林匹克体育场终于迎来一场世人瞩目的比赛——欧洲冠军联赛决赛,对阵的双方是AC米兰和利物浦。经典的时刻从比赛第一分钟就开始了,马尔蒂尼的进球帮助AC米兰取得了梦幻开局。在上半场结束前,克雷斯波的两个进球让很多人认为,AC米兰将轻松地夺取第七个欧洲冠军杯冠军。谁也没有料到的是,下半场风云突变,利物浦在六分钟内扳平比分,并在点球大战中击败了AC米兰,上演了欧冠决赛的大奇迹,阿塔蒂尔克体育场因而和这场决赛一起成为足球史上的经典传奇。
词条:阿塔蒂尔克(土耳其国父)
在土耳其,很多著名的建筑物都以“阿塔蒂尔克”命名,如土耳其最大的机场和博物馆都称为“阿塔蒂尔克”。在土耳其,阿塔蒂尔克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穆斯塔法·凯末尔(又称凯末尔·阿塔蒂尔克,1881.5.19~1938.11.10)是土耳其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作为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凯末尔出生于希腊,从小酷爱军事,长大后在军事学校学习,并接受了先进的革命思想,也为他日后的政治主张作好了铺垫。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不仅要割地赔款,而且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凯末尔挺身而出,率领土耳其人民开始了民族解放战争。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定都安卡拉,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1934年11月,土耳其实行姓氏法,大国民议会为了表彰凯末尔的功绩,授予他“阿塔蒂尔克”的姓,土耳其人一般都只用阿塔蒂尔克来称呼凯末尔,以示敬重。
1938年11月20日凯末尔逝世,被葬在安卡拉。矗立于陵墓入口右侧的独立堡塔上镌刻着他的名言:“生存意味着抗争与战斗,只有在斗争中成功,生存才成为可能。”这句话至今还在鼓舞着土耳其人,屹立在欧亚之间,岿然不动,威严而不可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