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路识读分析教学探究

来源 :装备维修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汽车电路识读与分析是汽车电气故障诊断与排除最广泛的任务之一,本文以汽车起动系电路识读分析为例,展示汽车电路识读的教学,从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过程及反思教学成效四个方面进行展示分析。
  关键词: 汽车电路;识读;教学
  分析学情
  汽车电路识读分析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汽车技术更新快,车型换代频繁,应选用与时俱进,比较权威的教材,建议选用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本次以认识起动系统控制电路为教学内容,整合实训形成起动系统电路识读与检修,共4学时。探究分析的授课对象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高职二年级学生,他们之前很少接触汽车电路,电路识读方法欠缺,电路分析能力不强,安全规范操作意识较薄弱。但已掌握汽车起动机的构造,会正确使用工具,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
  通过学情分析,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行业职业标准及企业岗位要求,学生应具备电路分析和故障排除能力,从而可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包含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养目标。其中知识目标为:懂电路、知流向--正确识读汽车起动系统电路图,知悉电路电流流向。技能目标为:测电路、会分析--会测量汽车起动系统电路电压,会分析判断测量结果。用电路,能排故--根据电路电流流向和测量的电压值,会排除起动系统电路故障。素养目标:强化汽修行业安全生产意识;培养规范操作精益求精的汽修工匠精神。教学重点为汽车起动系电路识读分析;教学难点为汽车起动系统电路图与实物对应,汽车起动系统电路故障排除。
  制定教学策略
  为达成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策略,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内容难度,制定懂电路、知流向;测电路、会分析;用电路,能排故3个不同层次目标。采用二维平面图纸分析,三维立体软件操作,全真实车实战演练,逐步递进,层层突破,有效达成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安全第一,规范操作贯穿全过程,有效达成素养目标。
  教学策略拟定为:理虚实一体化混合式教学。以真实安全事故为引入,任务驱动为主线,案例分享为巩固,将课程分为课前自学、课中深化、课后巩固三个阶段。课前展开线上预习测试,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课中通过运用3D动画、虚拟软件、实车操作来攻克重点、破解难点。课后通过案例分析、拓展车型达到提升巩固的目的。有效地将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理实一体教学的模式贯穿整个汽车电路分析学习过程,到达教学目标。
  实施教学过程
  课前自学
  课前,发布学习任务,预习起动系电路组成及标识含义,观看实操微课视频,查找起动系各车型故障案例等。推送预习测试题,评估课前预习的成效,发现学生对电路图标识理解模糊,规范操作要点不熟悉,因此,需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课中深化
  将课堂教学分为懂电路-知流向、测电路-会分析、用电路-能排故、实车演练四大任务。为了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同时提升学生规范操作和安全生产意识,播放汽车电路短路造成客户车辆自燃事故的新闻,观看因操作不规范车辆坠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让学生明白:电路复杂,安全第一。震撼地感受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借此提出如何规范的检测排除汽车电路故障。同时依据本课程教学目标提出3个相应任务。
  任务一:懂电路、知流向。
  首先教师讲解电路识读技巧和方法:看标题、找部件、对标尺、连线路、知流向。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电路电流流向,互相讲解电路,将组内的疑难问题汇总。发现学生电流流向分析困难,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总结电路识读技巧,同时播放3D动画,直观展示电流流向,解决掌握知道电路电流流向的教学重点。
  任务二:测电路,会分析。
  教师演示景格3D汽修软件操作过程,讲解工具使用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学生自主测量起动系电路中各节点在点火开关处于关闭、打开和起动三种状态下的正常电压值,記录在任务工单上,并分析不同状态下的数值。教师协助学生完成二维电路图纸与3D软件的对应,学生利用虚拟软件,能够快速找到起动系统的零部件,为解决实车零部件与电路图对应难的教学难点做铺垫。软件可以实时提醒操作不规范、操作错误等问题,进一步强化操作规范,杜绝实车操作时的安全隐患。
  任务三:用电路,能排故。
  教师利用虚拟软件设置起动系故障。学生查看故障现象,车辆无法起动。根据已知的电流流向、正常电压数据、实测电压数据,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互相帮助,教师点拨等方式来判断电路短路、断路或虚接故障及故障点位置。系统自动记录操作步骤,体现每个学生的故障排除思路,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该生避开思维误区,提高故障排除思路构建能力。
  任务四:实车演练
  首先由学生值周组长负责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教师补充强调。教师佩戴主视角眼镜,操作演示电路检测技巧,同步投屏车间大屏幕,让全部学生都能看清规范操作过程,避免人多围观看不清的弊端。借助移动互联实车故障设置系统,教师快速设置故障。学生借助虚拟软件提示,查找实车中部件位置,将电路图图纸、3D软件、实车部件三者对应,完成电路图与实物对应难的教学难点的突破。学生操作过程中佩戴好主视角眼镜可拍摄记录操作过程,方便课后上传教学平台找茬评价。学生组间互设故障,进行排除比赛,反复练习,突破起动系故障排除的教学难点。
  课后巩固
  学生回看教学平台上操作视频,找茬挑错巩固素养目标,分析典型故障案例巩固技能目标。
  反思教学成效
  本次教学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学生安全生产和规范操作意识显著提升。主视角眼镜录制操作,实现操作过程再现,供课后找茬评价,巩固操作规范。利用3D交互式仿真软件模拟起动系电路检测和故障排除,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通过实车实操环节,创设真实的故障现象和学习环境,进一步巩固提升了故障排除能力和规范操作意识。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软件记录评价、教学平台评价实现了教学评价多元化。借助教学平台,达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目标。但仿真软件成绩评价与教学平台不互通,不能直接生成总成绩,过程考核评价还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
  参考文献
  刘英.关于高职教育《汽车电路分析》项目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220.
  沈阳.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车电路识读》教学中的应用[J].汽车维修技师,2015(10):132.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当中我国建筑的能耗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当前中央空调的能耗情况,并根据中央空调的构造以及工作原理等,制定完善的节能减排的策略,更好地满足我国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
伴随着电子产业及通信业的迅猛发展,电磁辐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把电磁辐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从而保护环境,是当下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电磁辐射进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其发展阶段与现代化程度乃至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准;市政管网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供水、供热、排水
本文试以在用受内压钢制压力容器简体壁厚均匀腐蚀减薄,对其进行强度校核为例,说明可靠性分析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