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地形气候对油菜适宜花期的影响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zj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福建省福州地区历史气象资料为基础数据,对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气温进行时间序列延长,入选因子为常规要素。结合周边气象台站及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数据,统计各站点油菜花适宜开花温度界限(80%保证率),建立其与地理因子的数学关系模型,并根据油菜适宜花期(80%保证率)时空分布特征,制作油菜适宜花期专题农业气候区划图。
  关键词 油菜;适宜花期;农业气象指标;地形气候;福建省福州市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6.087
  油菜是一种油料经济作物,因在开花后会形成一片片金黄色,成为了一道亮丽风景线。油菜花海旅游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新契机。我国许多地方都开始大面积种植油菜花,借油菜花的发展趋势,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观赏油菜花海也成为现在人们追求自然、回归原生态的热门旅游项目之一[1]。
  目前,福建省福州市南江滨堤外公园种植了4万平方米左右的观赏油菜花。福州市下辖县(市)闽侯县白沙镇梧桐下、闽侯县白沙镇新坡村、永泰县葛岭镇葛岭村等地也种植了面积较大的观赏油菜花。每当成片的油菜花盛开时,会吸引诸多游人前来观赏,油菜花种植目前已成为福州市新开发的旅游观光资源。但当下福州市油菜花的种植时间和种植品种较单一,花期大体接近,均在2—3月,观花时间较短,只有30 d左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福州市属丘陵山区,地形复杂,立体气候差异显著,利用复杂多样的地形气候,合理进行油菜花品种和播期布局,错开油菜开花期,延长观赏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福州地区本站历史气象资料(198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计30年)以及野外落地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计,共计4年)为基础数据。
  1.2 野外落地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气温的时间序列延长
  由于野外落地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时间较短(仅4年),为了便于气候要素的统计,需延长气象观测要素的时间序列至附近气象台站等长(30年)。选取野外区域自动气象站(落地站)20个站点,计算日平均气温,剔除异常和缺漏数据;计算与当地县(市、区)气象台站(本站)相对应时次的日平均气温差值;以日平均气温差值与当地县(市、区)气象台站(本站)的常规气象观测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当地县(市、区)气象台站(本站)历年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数据,计算与本站等长时间序列的野外区域自动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差值,生成野外区域自动气象站等长时间序列的逐日平均气温。
  1.3 统计分析油菜花适宜开花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采用“偏差法”计算野外区域自动气象站(落地站)界限温度(10 ℃和22 ℃)的起止日期(80%保證率)[2]。结合周边气象台站及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数据,统计各站点油菜花适宜开花温度界限(80%保证率),建立其与地理因子的数学关系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制作油菜花适宜花期专题农业气候区划图。
  2 结果分析
  2.1 油菜开花的适宜温度指标
  油菜开花的最适宜温度为14~18 ℃,低于10 ℃或高于22 ℃开花数显著减少,5 ℃以下多不开花,0 ℃或以下易导致花朵大量脱离,并出现分段结荚现象。当温度高于30 ℃时虽可开花,但花朵结实不良[3]。由此,确定油菜适宜开花的下限温度为10 ℃,上限温度为22 ℃。将冬末春初气温稳定通过10 ℃界限温度(80%保证率)作为适宜油菜开花始期温度指标,将春季气温稳定通过
  22 ℃界限温度(80%保证率)作为适宜油菜开花末期温度指标。
  2.2 统计回归数学模型
  界限温度的起始日期减去1月1日生成其时间序数,由此建立了界限温度起止日期的时间序数与相应站点的经度、纬度、海拔的统计回归数学模型。10 ℃界限温度起始日期时间序数与地理因子的关系模型为:Y=10.077X1-15.047X2+0.078X3-754.381,Y为日期时间序数,X1为经度,X2为纬度,X3为海拔(下同)。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0.677,F=16.768,F0.01=4.72,通过信度为0.01的F检验。22 ℃界限温度起始日期时间序数与地理因子的关系模型为:Y=22.076X1-3.088X2+0.054X3-2422.05,Y为日期时间序数,X1为经度,X2为维度,X3为海拔高度(下同)。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0.455,F=6.671,F0.01=4.72,通过信度为0.01的F检验。
  2.3 福州市油菜适宜开花起止日期空间分布
  利用建立的界限温度起止日期的时间序数与相应站点的经度、维度、海拔的统计回归数学模型,利用GIS制作了空间分布图。从图1可看出,油菜适宜花期始日(10 ℃界限温度起始日期)由内陆向沿海、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递进,最早于2月上旬进入,最迟于5月中旬进入。
  从图2可看出,油菜适宜花期终日(22 ℃界限温度起始日期)也由内陆向沿海、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递进,最早于5月上旬结束,最迟于6月中旬结束。福州境内油菜适宜花期因地形气候而异,最早于2月上旬开始,最迟于6月中旬结束。为直观起见,按海拔做如下大体描述(详情以区划图为准)。海拔300 m
  以下的低平地区(包含I区、II区及部分III区),适宜花期由2月上旬至3月中旬陆续开始,4月下旬至5月中旬陆续终止。海拔300~500 m的山区及沿海部分地区(包含III区及部分IV区),适宜花期由3月中旬至4月中旬陆续开始,5月中旬至5月下旬陆续终止。海拔500~700 m的山区(包含IV区及部分V区),适宜花期由4月上旬至4月下旬陆续开始,5月下旬至6月上旬陆续终止。海拔700~800 m的山区(包含V区区及部分VI区),适宜花期由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陆续开始,6月上旬至6月中旬陆续终止。海拔800 m以上的山区(包含VI区),适宜花期由5月上旬陆续开始,6月中旬至7月上旬陆续终止。
  图中分区数值为距离1月1日的间隔天数。
  3 福州市油菜花期布局建议
  低海拔地区(海拔500 m以下)油菜花期布局策略:低海拔地区油菜适宜开花时段为2月上旬至5月下旬,但进入5月份后气温明显回升,油菜开花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且常伴随结实不良、病虫害加重,因此低海拔地区油菜观赏花期以安排在2月上旬至4月下旬为宜。
  中低海拔山区(海拔500~800 m)油菜花期布局策略:中低海拔地区油菜适宜开花时段为4月上旬至
  6月中旬,但进入6月后气温明显回升,油菜开花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且常伴随结实不良、病虫害加重,因此中低海拔山区油菜观赏花期以安排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为宜。中高海拔山区(海拔800 m以上)油菜花期布局策略:中高海拔地区油菜适宜开花时段为5月中旬至7月上旬,但进入6月下旬后气温明显回升,油菜开花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且常伴随结实不良、病虫害加重,因此中高海拔山区油菜观赏花期以安排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宜。
  4 结论
  2—3月观赏油菜花以海拔500 m以下地区为主,4—5月以海拔500 m以上地区为主。不同海拔合理配置,福州市油菜观赏花期可从2月上旬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底,6月的观赏花期可在海拔800 m以上地区进行小规模尝试。
  由于用于地形气候模拟的气候站点数偏少,地形代表性偏差,地形气候模拟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裴新辉,关柏莉,刘树彬.关于辽宁省油菜花海旅游热的冷思考[J].辽宁农业科学,2018(03):71-73.
  [2]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候教学组.农业气候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35.
  [3] 杨霏云,郑秋红,罗蒋梅,等.实用农业气象指标[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5:28.
  (责任编辑:刘 昀)
其他文献
通过对火龙果原产地生长习性和贵州省册亨县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册亨县光照、温度、水分等条件基本满足火龙果生长要求,但不适宜全县范围内推广,部分地区推广仍需考
摘 要 利用望谟X波段雷达、兴义多普勒雷达和MICAPS红外云图资料,对发生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2017年7月8—9日望谟县出现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云团减弱后再加强产生的叠加效应导致望谟出现了暴雨;2)望谟雷达的速度场在强降水阶段可以观测到中气旋生成,且在该阶段中低层强回波高度明显降低。而VIL基本在2~5 kg·m-2,与基本反射率的大值区没有得到很好的对应;4)对比两
摘 要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环境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与解决,有效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我国农业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农业;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点.针对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的问题,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调查研究丘陵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
摘 要 气象因子对茶树生长发育非常重要,太阳辐射、气候和水分等因素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与产量。结合气象条件,合理布局茶叶种植面积,对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具有实践意义。基于此,分析茶叶种植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茶叶生长过程中的气象灾害,并提出了相关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关键词 茶叶;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S42;S57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
摘 要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为了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国家每年都会针对农业投入大量的资金。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内经济迅速腾飞,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机械精密加工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内很多专家开始号召工业行业将精密机械制造与农业生产需求结合在一起,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为了满足农民生产劳动的需求,针对目前工业的发展趋势,对机械制造工艺以及机械精密加工特点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我国农业现状,总结
农业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自古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逐渐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未来的农业生产要在现有基础上更加精确化和智能化,以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效益。基于此,从精确农业与农业机械化智能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辽宁省东港市西部地区现有罗圈背、刁家坝、廉家坝水库和小洋河等主要供水水源无法满足西部地区农业灌溉、工业发展、城乡居民、大鹿岛旅游度假区等用水需求,河道生态环境逐
现阶段,采取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既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又能在相关政策实施下,推动农村农业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农业发展,传统土地流转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需对农村
红枣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研究红枣产地的气象条件对提高红枣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对我国红枣主产区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对极端气候对红枣种植产生的不利影响展开探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