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以“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理念和任务的梳理,建构了课程目标、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课程开发体系。
【关键词】:课程标准 给排水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内容标准和考核标准。内容标准对课程的地位、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总体目标、分类目标、内容体系、学习领域等提出具体要求;考核标准对课程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提出的“质”和“量”的标准,包括考核方法、组织形式等。课程标准是学校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以及课堂组织实施的重要依据,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下面以“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标准开发思路和内容。
一、“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理念与任务
“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的开发思路是在充分调研管道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岗位任职要求的基础上,邀请专家、生产厂家相关专家共同对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课程总体目标,明确分类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建立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内容。
“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是学习给排水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使用和维护等知识,形成给排水设备操作使用、维护技能的一门任职岗位主干课程,对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以管道工需求为目标,紧贴训练与考核大纲,突出岗位技能与训练成果的应用;以结构、原理为基础,突出給排水设备操作使用与维护技能;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二、“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开发
(一)依据岗位需求,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
在课程目标确立的基础上,外派教员到一体化纯净水、污水处理厂等多家单位实地调研,了解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岗位任职要求等,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厂家等行业专家以及校内教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针对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确定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给排水系统的组成,理解给排水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等的基本知识,学会给排水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方法,培养管道标准意识,形成给排水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能力,初步具备管道工中级水平,为从事给排水岗位任职奠定基础。
(二)针对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的分类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明确分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水的基础知识,理解给排水设备的原理、特性,学会维护保养方法,形成给排水系统及设备的常见故障排除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经历预习、听课、讨论、作业等教学活动,系统掌握水的基本知识;经历模拟演示、实物展示等学习过程,深化对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的理解。
通过实作实训,经历讲解示范、模拟操作、分组练习、故障分析排除、日常维护保养等环节,学会给排水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形成操作、维护保养和故障分析排除技能。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树立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和主动保障的意识,形成善于活学活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对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确定教学内容
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教员与校内外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厂家一线工人多次研讨,借鉴国内外典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项目,以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为载体,针对内容要点、内容要求、教学建议,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三、“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实施
“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与工作实际的对接上。
(一)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主要采取五环教学法
第一环:课题引入,布置任务;第二环:现场参观和讲授;第三环:自主学习;第四环:分组讨论;第五环:学员成果展示。
(二)在师资队伍上,实行校企对接
任课教员要求必须为双师型教员。学校每年定期安排教员到相关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实时跟训,使课程教员具备双师素质。实训部分场所设在厂家,在企业中从事过两年以上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及维修工作的技术人员及一线工人师傅,担任辅助教员,现场指导实训教学。
(三)在配套资源上,对接工作过程,开发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
为了配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本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员与合作厂家的一线技术人员围绕完成课程典型工作任务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并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校本教材、课件、网络资源等。
(四)实训教学中,对接工作环境,建设实训基地
“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借鉴厂家管理,校企联合办学,学员以员工的角色进入工厂车间,接受企业式的管理、在教员和厂家兼职教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了各种实训任务。
(五)在考核评价上,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
制定了针对管道工等岗位需求的课程考核方案:理论考核成绩×50%+技能考核成绩×40%+过程考核成绩×10%。
通过对以“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理念和任务的梳理,建构了课程目标、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课程开发体系。
【关键词】:课程标准 给排水
课程标准的核心是内容标准和考核标准。内容标准对课程的地位、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总体目标、分类目标、内容体系、学习领域等提出具体要求;考核标准对课程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提出的“质”和“量”的标准,包括考核方法、组织形式等。课程标准是学校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以及课堂组织实施的重要依据,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下面以“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标准开发思路和内容。
一、“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理念与任务
“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的开发思路是在充分调研管道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及岗位任职要求的基础上,邀请专家、生产厂家相关专家共同对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课程总体目标,明确分类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建立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内容。
“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是学习给排水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使用和维护等知识,形成给排水设备操作使用、维护技能的一门任职岗位主干课程,对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以管道工需求为目标,紧贴训练与考核大纲,突出岗位技能与训练成果的应用;以结构、原理为基础,突出給排水设备操作使用与维护技能;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二、“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开发
(一)依据岗位需求,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
在课程目标确立的基础上,外派教员到一体化纯净水、污水处理厂等多家单位实地调研,了解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岗位任职要求等,成立由校内外专家、厂家等行业专家以及校内教员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针对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确定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给排水系统的组成,理解给排水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等的基本知识,学会给排水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方法,培养管道标准意识,形成给排水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能力,初步具备管道工中级水平,为从事给排水岗位任职奠定基础。
(二)针对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的分类目标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明确分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水的基础知识,理解给排水设备的原理、特性,学会维护保养方法,形成给排水系统及设备的常见故障排除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经历预习、听课、讨论、作业等教学活动,系统掌握水的基本知识;经历模拟演示、实物展示等学习过程,深化对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的理解。
通过实作实训,经历讲解示范、模拟操作、分组练习、故障分析排除、日常维护保养等环节,学会给排水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形成操作、维护保养和故障分析排除技能。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树立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和主动保障的意识,形成善于活学活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对接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确定教学内容
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教员与校内外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厂家一线工人多次研讨,借鉴国内外典型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项目,以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为载体,针对内容要点、内容要求、教学建议,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三、“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实施
“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与工作实际的对接上。
(一)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主要采取五环教学法
第一环:课题引入,布置任务;第二环:现场参观和讲授;第三环:自主学习;第四环:分组讨论;第五环:学员成果展示。
(二)在师资队伍上,实行校企对接
任课教员要求必须为双师型教员。学校每年定期安排教员到相关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实时跟训,使课程教员具备双师素质。实训部分场所设在厂家,在企业中从事过两年以上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及维修工作的技术人员及一线工人师傅,担任辅助教员,现场指导实训教学。
(三)在配套资源上,对接工作过程,开发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
为了配合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本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员与合作厂家的一线技术人员围绕完成课程典型工作任务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并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校本教材、课件、网络资源等。
(四)实训教学中,对接工作环境,建设实训基地
“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借鉴厂家管理,校企联合办学,学员以员工的角色进入工厂车间,接受企业式的管理、在教员和厂家兼职教员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了各种实训任务。
(五)在考核评价上,制定考核与评价标准
制定了针对管道工等岗位需求的课程考核方案:理论考核成绩×50%+技能考核成绩×40%+过程考核成绩×10%。
通过对以“给排水系统使用与维护”课程理念和任务的梳理,建构了课程目标、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课程开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