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取得良好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
关键词:造价管理;全过程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1 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20世纪80年代完善起来的。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要求在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造价缺乏竞争性。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建筑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体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造价行政主管部门多为直接式服务,采用政府定价,因而造价缺乏竞争性。
二是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
三是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不健全,工程咨询业发展还不成熟。有的地方虽已建立咨询机构,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公平竞争的发展。
四是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目前取得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不多,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有的虽已经取得执业资格,但无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
2 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一是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设计阶段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关键环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是项目建设提高效益、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重要保证。由于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通常可达60%~70%左右,因此,抓住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抓住了造价控制的核心。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有利进行控制的情况主要是对工程设计方案开展公正的招投标,并请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择优确定。设计方案选定后,在设计实施阶段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即各专业在保证达到工程要求的前提下,按分配造价限额进行设计。二是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通过招投标,业主可以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招标过程中业主方应注意加强以下几点:(1)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2)招标文件在划分各标段的工程范围和内容时,应本着便于施工、协调、节约造价的原则划分。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3)严格报价评审,合理低价者中标。
(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1、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就是要在施工的过程中按合同控制价款。工程合同价的变更主要为工程变更和签证,因此,控制合同价必须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首先,严把工程变更关。在施工过程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造成工程施工时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一致,市场供应的材料、设备与设计规格不一致。造价管理人员应对多个变更方案从质量、工期、造价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推荐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严防通过变更设计提高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使工程结算造价大幅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对变更应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其次,严把现场签证关。对于工程签证,应建立技术经济签证制度,在签证实施前要求施工方书面报告形式通知造价管理人员,造价管理人员要现场核实计算相关增减费用,上报主管项目经理审核、确认、备案。
2、竣工结算审核的造价管理。工程结算是项目建设的最后阶段,也是一个事后控制过程,关系到建设方、施工方巨大的经济利益,根据以往工作经验看,建安工程结算核减资金往往占送审结算资金额的8%以上,个别项目核减数达30%~50%。可见,加强竣工结算的审核把关,是控制投资的最后一道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建筑业普遍存在工程定额执行不严、合同管理不健全等现象,造成竣工结算存在一些常见问题,诸如利用合同开口或其他漏洞高估多算;不认真执行规定的定额,随意高套;等等。所以,我们在竣工结算审核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在工程竣工结算中,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外费用严格控制。对未按施工图纸要求完成的工程量及未按签证施工的项目费用一律给予扣减;对于不符合合同条款明确规定的费用一律核减。
其次,严格审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工程量的审核应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按规定要求计算。
最后,严格执行投标单价。对使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结算,投标人的综合单价是一次包死的,结算时对所发生的工程变更和签证单价要严格执行投标单价,对于因建设单位的原因和清单的漏项及计算误差应按计价规则规定和合同约定予以调整。
3 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3.1 工程造价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关键在于设计。据有关专家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的影响分别达75%~95%、35%~75%、5%~35%;而在施工阶段,通过优化组织施工设计,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所以应该把重点转移到设计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注重技术与经济的优化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工程设计领域长期以来没有做到这点。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使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我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将组织、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及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3.3 推行“限额设计”方法。工程设计不但采用招投标方式,而且要自觉地把价值工程运用到具体的设计中去,积极推行限额设计。这种“限额设计”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为达到预期目的,应该做到参与设计人员必须是有经验懂技术经济的设计师。他们设计的成果必须实用、先进而且造价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另一方面是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因为设计成果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下来,所以多方案比较是衡量其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3.4 做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1)编制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前,施工企业要结合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自身的机械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和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编制一套切实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该施工方案是工程实施的行动纲领。(2)做好技术人员、材料人员、机械人员的沟通与配合。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材料人员和机械人员要密切配合,互相了解,以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节约成本为目的。(3)做好工程竣工结算。
4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建筑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搞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造价管理人员必须与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总结经验,共同把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使造价管理工作对建筑投资的合理控制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郭婧娟.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董晓东.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及合理控制方法.建筑经济,2008
[3]闫美翠.浅议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内蒙古工程造价管理,2007
关键词:造价管理;全过程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1 中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20世纪80年代完善起来的。表现为国家直接参与和管理经济活动。要求在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概算或预算并制定了概预算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办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造价缺乏竞争性。由于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建筑业自身特点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工程计价体系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造价行政主管部门多为直接式服务,采用政府定价,因而造价缺乏竞争性。
二是造价控制重施工轻设计。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
三是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不健全,工程咨询业发展还不成熟。有的地方虽已建立咨询机构,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工程造价咨询的作用,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公平竞争的发展。
四是高素质的工程造价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目前取得工程造价师资格的专业人才不多,高级专业人才就更少。有的虽已经取得执业资格,但无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能力,综合素质不高。
2 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一是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设计阶段是有效控制造价的关键环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是项目建设提高效益、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重要保证。由于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通常可达60%~70%左右,因此,抓住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抓住了造价控制的核心。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管理有利进行控制的情况主要是对工程设计方案开展公正的招投标,并请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择优确定。设计方案选定后,在设计实施阶段应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即各专业在保证达到工程要求的前提下,按分配造价限额进行设计。二是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通过招投标,业主可以择优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这对项目投资乃至质量、进度的控制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招标过程中业主方应注意加强以下几点:(1)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2)招标文件在划分各标段的工程范围和内容时,应本着便于施工、协调、节约造价的原则划分。招标文件中涉及费用的条款要反复推敲,尽量做到“知己知彼”,以利于日后的造价控制。(3)严格报价评审,合理低价者中标。
(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1、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就是要在施工的过程中按合同控制价款。工程合同价的变更主要为工程变更和签证,因此,控制合同价必须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首先,严把工程变更关。在施工过程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造成工程施工时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一致,市场供应的材料、设备与设计规格不一致。造价管理人员应对多个变更方案从质量、工期、造价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推荐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严防通过变更设计提高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使工程结算造价大幅提高。在施工过程中对变更应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其次,严把现场签证关。对于工程签证,应建立技术经济签证制度,在签证实施前要求施工方书面报告形式通知造价管理人员,造价管理人员要现场核实计算相关增减费用,上报主管项目经理审核、确认、备案。
2、竣工结算审核的造价管理。工程结算是项目建设的最后阶段,也是一个事后控制过程,关系到建设方、施工方巨大的经济利益,根据以往工作经验看,建安工程结算核减资金往往占送审结算资金额的8%以上,个别项目核减数达30%~50%。可见,加强竣工结算的审核把关,是控制投资的最后一道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建筑业普遍存在工程定额执行不严、合同管理不健全等现象,造成竣工结算存在一些常见问题,诸如利用合同开口或其他漏洞高估多算;不认真执行规定的定额,随意高套;等等。所以,我们在竣工结算审核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在工程竣工结算中,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外费用严格控制。对未按施工图纸要求完成的工程量及未按签证施工的项目费用一律给予扣减;对于不符合合同条款明确规定的费用一律核减。
其次,严格审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工程量的审核应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核,按规定要求计算。
最后,严格执行投标单价。对使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结算,投标人的综合单价是一次包死的,结算时对所发生的工程变更和签证单价要严格执行投标单价,对于因建设单位的原因和清单的漏项及计算误差应按计价规则规定和合同约定予以调整。
3 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3.1 工程造价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关键在于设计。据有关专家分析:建筑设计方案,在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的影响分别达75%~95%、35%~75%、5%~35%;而在施工阶段,通过优化组织施工设计,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所以应该把重点转移到设计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注重技术与经济的优化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我国工程设计领域长期以来没有做到这点。技术人员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使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我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将组织、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及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3.3 推行“限额设计”方法。工程设计不但采用招投标方式,而且要自觉地把价值工程运用到具体的设计中去,积极推行限额设计。这种“限额设计”能有效地控制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为达到预期目的,应该做到参与设计人员必须是有经验懂技术经济的设计师。他们设计的成果必须实用、先进而且造价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另一方面是必须进行多方案比较,因为设计成果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能确定下来,所以多方案比较是衡量其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3.4 做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1)编制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施工前,施工企业要结合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自身的机械设备、施工经验、管理水平和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编制一套切实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该施工方案是工程实施的行动纲领。(2)做好技术人员、材料人员、机械人员的沟通与配合。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材料人员和机械人员要密切配合,互相了解,以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节约成本为目的。(3)做好工程竣工结算。
4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建筑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搞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造价管理人员必须与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总结经验,共同把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使造价管理工作对建筑投资的合理控制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郭婧娟.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董晓东.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及合理控制方法.建筑经济,2008
[3]闫美翠.浅议建设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内蒙古工程造价管理,2007